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五四学制) /中国历史 第一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

更新时间:2022-09-26 浏览次数:77 类型:同步测试
一、 选择题
  • 1. 他被称为站在文明门槛上的一位伟人,他还具有“部落联盟首领”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的双重身份。“他”是(   )
    A . 黄帝 B . C . D .
  • 2. 原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当时所产生的,可作为历史考证的史料。下列能够作为论证“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王朝的产生”的原始史料是(   )
    A . 《史记》中的记载 B . 二里头遗址 C . 大禹治水的传说 D . 半坡氏族遗址
  • 3. 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历史上的商朝屡屡迁都,最后一次迁徙后,定都二百多年,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这次迁都的组织者是(   )
    A . 商汤 B . 武丁 C . 盘庚 D . 商纣
  • 4. 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商纣创制“炮烙之刑”,“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作长夜之饮。从这段材料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
    A . 商朝社会经济繁荣 B . 商纣与民同乐 C . 商朝酒肉供应充足 D . 商纣荒淫无道
  • 5. 小明看电视剧《封神榜》时看到这样一个镜头:周武王联合800多个部落击败商朝军队,纣王自焚,商朝灭亡。他由此回忆起哪一历史事件( )
    A . 涿鹿之战 B . 商汤灭夏 C . 牧野之战 D . 国人暴动
  • 6. 下表是《史记》本纪目录(部分),据所学知识推断卷二至卷四的标题依次是(   )
    《史记》本纪目录
    卷一 五帝本纪
    卷二  
    卷三  
    卷四  
    A . 夏本纪、周本纪、殷本纪 B . 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 C . 殷本纪、夏本纪、周本纪 D . 殷本纪、周本纪、夏本纪
  • 7. 下图是西周青铜器克罍(léi)的铭文拓片,其大意为:周王对太保说,我非常满意你的供奉,命你的儿子克做燕地的君侯。该铭文拓片可直接用于研究( )

    A . 禅让制 B . 世袭制 C . 分封制 D . 郡县制
  • 8. 孔子曾经编写了一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的史书,名叫《春秋》,这部史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东周的前期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东周前期称为春秋时期。该时期始于( )
    A . “国人暴动” B . 周平王东迁洛邑 C . 盘庚迁殷 D . 齐桓公称霸
  • 9. 《史记·武帝纪》记载:“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从此,“鼎”存放于朝廷,成为统治全国的权力的象征。由此可判断“九鼎”最早铸造于哪一时期(   )
    A . 大禹治水时 B . 禹建夏朝后 C . 启即王位后 D . 商汤灭夏后
  • 10. 据《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但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从中能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
    A . 伯益建立夏朝 B .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C . 夏朝建立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开始 D . 启是夏朝第一任君主
  • 11. 夏朝筑有以城墙和护城河为防护的城堡和大型宫殿,并且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这标志着( )
    A . 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 B . 中国的王朝产生 C . 夏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D .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
  • 12. 学习历史的价值之一就在于“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学习了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的历史后,你从中学到的是(   )

    ①治国要善于发现人才、重用人才 

    ②为君、为臣应做到“有功于民” 

    ③施仁政,方能得民心

    ④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的战争,是历史的倒退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 13. 如图是历史老师讲授西周分封制时出示的资料,从中可以获得的信息是( )

    A . 西周只有鲁、燕等六个诸侯国 B . 血缘关系是分封的唯一标准 C . 受封对象以同姓宗亲为主 D . 目的是不断扩大西周的疆域
  • 14. 《史记·周本纪》中记载:“褒姒不好笑……(周)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记载表明在分封制下,诸侯要承担的义务是( )
    A . 缴纳田租 B . 服从周王调兵 C . 进献贡物 D . 监察百官
  • 15.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周代的诸侯,有王室的家属、商之子孙和现有各部落国家的首长。他们按国之大小,理论上以五等面积,封为五级。这些诸侯各按所封地距国王都城的距离而有不同的功能和义务。”这段材料不能说明(   )
    A . 周朝实行分封制 B . 分封对象包括宗亲、殷商遗民、功臣等 C . 诸侯拥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 D . 分封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 16. “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商纣暴虐施酷刑,引来武王正义师。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在前771。”上述历史歌谣主要反映了( )
    A . 早期国家的建立 B . 暴政导致亡国的规律 C . 等级制度的形成 D . 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二、非选择题
  • 17. 国家的产生和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王朝更迭】

    材料一  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古代文明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商周政权的更迭如同夏商政权的更迭一样,也是通过大规模战争实现的。

    朝代

    建立时间

    建立者

    暴君(昏君)

    约公元前1600年

    西周

    公元前1046年

    厉王、幽王

    【制度更替】

    材料二 

    材料三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其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史记·周本纪》

    1. (1)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夏商周更迭的表格。
    2. (2) 哪一次战争导致了“商周政权的更迭”?
    3. (3) 写出上图方框和括号内应填的内容。该图示说明当时的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
    4. (4) 材料三中周武王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他为什么实行这种制度?在这种制度下,诸侯对周天子有何义务?
    5. (5) 【兴衰感悟】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夏商周更替的历史中得到的感悟。
  • 18. 某中学七年级同学决定举行一场“走出去,学历史”的活动。为了更好地了解历史,在活动之前,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制定活动内容。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探究活动。

    【遗址中的历史】

    【文物中的历史】

    图三中的文物叫做“利簋”,是有关武王克商唯一的直接文物遗存。腹内底部铸有铭文,其大意是周武王攻伐商纣王,在甲子日的早晨,岁星正在适当的位置上。经过黄昏到第二天的早晨,就把商国攻打下来了。之后过了七天在辛未日,周武王在阑师,赐给右史利青铜。利用赏赐所得的青铜制作了这个祭祀祖先旜公的青铜簋。

    【史料中的历史】

    夏桀说:“天之有日,犹吾之有民。日有亡哉? 日亡吾亦亡矣。”

    商纣说:“呜呼,我生不有命在天! ”

    1. (1) 图一中的遗址经考古学家认定,是夏朝的都城阳城。如果将此都城进行复原,除了城堡、宫殿外,还会有哪些国家机构?
    2. (2) 图二为殷墟遗址。该遗址是哪一个王朝的都城?该朝的哪一位国王将都城迁到此处?
    3. (3) 这里的“甲子”指的是哪一年?武王伐纣的交战地点在哪里?
    4. (4) 上述材料中夏桀、商纣的话对吗? 请你用具体的史实加以说明。他们被推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 (5) 通过以上探究,请你归纳出夏商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特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