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21*女娲造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1《女娲造人》同步提升练习试题

更新时间:2022-09-12 浏览次数:33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wō)    寂(mò)    勃(péng)        莽(máng) B . 澈(dèng)        起(jué)        和(cān)          团(róu) C . (kài)          光(yōu)        条(téng)        不(kān) D . 落(jiàn)        挥(sǎ)          泥(tán)          事(shěng)
  • 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在全国各行各业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对高等院校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以及培养目标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B . 为激发同学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有人提议把校运会可以改为体育节,这样参与的同学或许会多些。 C . 学霸就是学霸,他稍作思考,就十分自信地说出了这道难题的两种解题方法,使在场的同学都惊叹不已。 D . 他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叱咤风云,却无法应付政治生活中的阴谋与陷阱,最后为此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为代价。
  • 3.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发掘,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举世闻名的古人类遗址,2011年7月,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开始迁建。建成后的新馆,面积是旧馆的8倍。走进博物馆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雕塑,“北京人”右手持木棍,肩上扛着猎物,身体直立着行走, ①地还原了“北京人”狩猎归来的场景。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用来收藏、保护和研究 ②

    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①②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①栩栩如生               ②周口店遗址历年来的考古发掘物 B . ①巧妙绝伦               ②周口店历年来的考古遗址发掘物 C . ①巧妙绝伦               ②周口店遗址历年来的考古发掘物 D . ①栩栩如生               ②周口店历年来的考古遗址发掘物
  •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是指示代词的一项是(    )
    A . 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叫女娲。 B . 我想知道他们的衣料织得究竟怎样了。 C . 语文老师的办公室在哪儿 D .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
  • 5. 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 (wā)     澄(zhè)     起(jué)     竟(bì) B . 和(cān)   延(mián)   开(pì)       泥(tán) C . (mǐn)   寞(jì)        光(yōu)   安(wèi) D . (bó)     迹(zōng)   样(mǒ)     枯(téng)
二、综合性学习
  • 6. 班级计划展开以“走进神话故事”为主题的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 (1) 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设计一段开场白。
    2. (2) 下面的四幅图分别描绘了哪个神话?请先欣赏,然后填上你认为正确的故事名称。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3. (3) 中国经典神话故事奇妙多姿,浓缩了丰厚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瑰宝。下面,请你在空格中填入相应的神话故事名称,使每一行前后四个字各为一个成语。

      茶余饭□□□□薄西山

      庖丁解□□□□中豪杰

      精益求□□□□阔天空

      横七竖□□□□市蜃楼

三、现代文阅读
  • 7. 阅读

    女娲补天

    女娲创造了人类之后,许多年来平静无事,人类一直过着快乐的日子。

    不料有一天,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不知道为了什么事,忽然打起仗来了。这一仗打得非常激烈,从天上一直打到人间。战争的结果是火神胜利了,水神失败了。

    失败的水神共工,又羞又恼,觉得再也没有脸面活在世间了,就一头向不周山撞去。这一撞不打紧,他自己倒没有撞死,却闯出了天大的祸事。

    原来那不周山本来是矗立在西北的一根擎天的柱子,经共工这么一撞,擎天的柱子被撞断了,大地的一角也被撞坏了,世界因此发生了一场可怕的大灾难。

    看吧,半边天空崩塌下来,天上露出了大窟窿,地面上也破裂成了纵一道横一道黑黝黝的深坑。山林烧起了熊熊大火,洪水从地底喷涌而来,波浪滔天,使大地成了海洋。同时,从燃着大火的山林里又窜出各种恶鸟猛兽,到处害人,人们已经无法生存下去了。

    女娲看见她的孩子们受到这么可怕的大灾难,痛心极了,她没法处罚那个捣乱的共工,只得辛辛苦苦地修补残破的天地。

    补天这工作真是巨大而艰难呀!可是人类的母亲女娲,为了她心爱的孩子们,一点也不怕艰难和困苦,独自勇敢担负起了这个重担。

    她先在大江大河里挑选了许多五色石子,架起一把火,把这些石子熔炼成胶糊状的液体,再拿这些胶糊状的液体去把天上一个个窟窿都填补好。

    她怕补好的天空再崩塌,便又杀了一只大乌龟,斩下它的四只脚,立在大地的四方,代替天柱,把天空像帐篷似的撑起来。柱子很结实,天再没有崩塌下去的危险了。

    那时,地上有一条凶恶的黑龙在作怪,女娲便去杀了这条黑龙,同时又赶走各种恶鸟猛兽,使人类不再受禽兽的伤害。

    剩下来的只有洪水的祸患没有平息,女娲又把河边的芦草烧成灰,堆积起来,堵住了洪水。

    这时候,大地恢复了欣欣向荣的景象。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依着顺序循环,去了又来,该热就热,该冷就冷,一点也不出乱子,人类又能快乐地生活了。

    1. (1) 这篇文章的体裁是
    2. (2) 天是被谁弄破的?他为什么要撞天?
    3. (3) 女娲是怎样补天的?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4. (4) 选文所写的内容是真实的吗?它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什么愿望?
  • 8. 阅读理解

    女娲造人先后运用了哪三种方法?

  • 9. 《女娲造人》文章采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表现了女娲的什么形象?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