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安庆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

更新时间:2022-09-11 浏览次数:84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
  • 1. (2021九上·江油期中)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埋头苦干,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下列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
    A . 改革开放强国路,党的恩情永不忘 B . 同步富裕已实现,贫困一去不复返 C . 改革开放须坚持,中国跻身第一位 D . 党的领导真正好,发达国家实现了
  • 2. (2021九上·普宁期中) 5G是最新一代的通信技术,被誉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设施,在七大新基建中居于首位。由下图可知,新通信技术(   )

    A . 是当前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B .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C . 是实现国强民富的基础性工程 D . 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物质保障
  • 3. (2021九上·沭阳月考) 进入新时代,我国农村日益呈现新面貌。以下是同学们对某村村民的采访摘要以及同学们的解读,其中正确的是(   ) 

    序号

    摘要

    解读

    上小学和初中免交学杂费和课本费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万元,收入涨得比城里人还快

    我国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村里人住上新房,生病有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保障

    消除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政府支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村村通了公路

    经济结构优化,呈高速增长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4. (2021九上·麒麟月考)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吹响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角。地处深山的某村已发展成为主打“梦开始的地方”网红品牌村,走出了“先富帮后富,区域共同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子。该材料反映了( )

    ①合理利用网络,赋能乡村振兴

    ②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③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就是看经济发展

    ④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5. 下列热点事件与其所体现的观点或道理表述相符的是(    )
    A .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同步富裕 B . 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坚持以公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C . 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坚持科教兴国战略 D . 出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教育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 6.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老师出示了一些案例,你认为学生对案例点评正确的是(    )
    A . 江阴召开首届数字化转型高峰论坛,强调江阴未来将借助数字化转型创新平台,加强政企联动、同步发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在改革的推动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由低速增长阶段转向高速发展阶段 B . 时隔五年,神舟载人飞船再次将航天员送入太空。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并与空间站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取得显著成就,在一些尖端技术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C . 《贵州省教育厅省委教育工委2021年工作要点》指出,要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建设,补强提升确需长期保留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水平,促进城乡基础教育资源合理优化均衡配置。——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D . 2021年6月10日是石家庄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投票日。在6月10~20日,石家庄县乡公民通过差额选举的方式投票,共选出县级人大代表5014名、乡镇人大代表12873名。——材料体现了我国的根本制度,彰显了社会主义新型民主,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 7. 为了使决策更加科学化和民主化,进一步促进本地转型发展,某地方政府问计于民,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下列不属于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的是(    )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② D . ③④
  • 8. 对下列时政新闻的点评,你认同的有(    )

    序号

    时政新闻

    点评

    2020年新中国首部民法典诞生

    积极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20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处分60.4万人

    监察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制裁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我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万亿

    经济从高质量增长转向高速发展阶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十四五”和2035宏伟蓝图

    中国共产党依据宪法和法律治国理政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9. (2020九上·阜阳期中) 习近平《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谈到:到今年2月底,全国832个贫困县中已有601个宣布摘帽,179个正在进行退出检查,未摘帽县还有52个,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对世界减贫的贡献率超过了70%,我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成效也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

    ①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②我国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奋力实现总体小康

    ③中华民族的贫困问题已经解决,共同富裕已经实现

    ④中国减贫举措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10. 2020年10月29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这是因为教育(    )

    ①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②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③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④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11. “不是什么法部能治国,不是什么法都能治好国;越是强调法治,越是要提高立法质量。”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 . 法治要求实行善治    B . 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 C . 有法律制度就是法治    D . 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 12. (2021九下·无为月考) 下列能直接体现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有(   )

    ①中美价值观之争由来已久②高房价让百姓只能“望楼兴叹”③城市里堵车现象日益严重④腐败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的顽疾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13. (2019·河南模拟) 从民法总则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从修改环境保护法、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到制定慈善法、中医药法、反家庭暴力法,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依法治国全方位回应民生关切,这反映了依法治国需要()
    A . 科学立法,要求所立之法发挥正义性规律性和可行性 B . 严格执法,要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 C . 公正司法,让人民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到公平正义 D . 全民守法,做到依法维护自身权益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 14. 某校校园网站要设置法治教育主题板块。以下设计环节的部分内容与主题一致的是(    )

    ①确定主题:“法治伴我行”。

    ②知识竞赛:“中学生守则知多少”。

    ③名言分享:“法不察民情而立之,则不威”。

    ④教育感悟:“国家和社会治理只能靠法治发挥作用。”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5. 总书记指出,不要说有了冤假错案,我们现在纠错会给我们带来什么伤害和冲击,而要看到我们已经给人家带来了什么样的伤害和影响,对我们整个的执法公信力带来什么样的伤害和影响。我们做纠错的工作,就是亡羊补牢的工作。习总书记是在强调(    )
    A . 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B . 全面依法治国,加快科学立法 C . 坚持厉行法治,推进公正司法 D . 完善法律体系,促进依法执政
  • 16.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但疫情让各地的农产品一度被“宅”在乡村,为破解这一难题,山东广播电视台联合快手发起“百城县长直播助农”山东专场直播活动。许多市长、县长开始在互联网平台的支持下直播“带货”。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 .  政府滥用行政权力,不利于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 B . 直播带货能够帮助百姓彻底脱贫 C . 政府转变工作方式,为人民谋利益 D . 有利于政府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二、非选择题。
  • 17. 观察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 (1) 漫画一中《民法典》的实施为助力,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漫画二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做到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核心

    2. (2) 生活在法治国家里,作为现代社会的公民应该怎么做?
  • 18. (情境探究提升能力)

    下面是小乐同学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

    1. (1) 情境一:妈妈最近为了增加人气和流量,准备把未经授权的影视作品剪接后,发布在某视频平台上获得一定的收益。为此,她征求小乐的意见:“你看能不能发布?”

      ①小乐的正确回答是:

      ②理由是:

    2. (2) 情境二:市教体局及教育督导部门就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发展学校特色教育等问题召开由部分家长和学生参加的座谈会,邀请小乐及其父母参加

      ①小乐的正确做法是:

      ②理由:

    3. (3) 情境三:小乐的爸爸经营一家模具厂,遇到了技术上的瓶颈。在要不要花巨资研发新技术上,小乐的爸爸一时没了主意。

      ①小乐应该建议爸爸

      ②理由:

  • 1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特殊之年的汛情牵动人心。2020年8月18日,习近平赴安徽考察调研,考察守护淮河安澜的王家坝闸,走进蓄洪区群众的“希望之岛”,关心扶贫车间的复工复产……“人民至上”,安徽考察第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再次阐释这四个字的深沉含义。

    材料二:习近平在合肥参观了安徽创新馆,对安徽在推进科技创新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取得积极进展表示肯定。他指出,安徽要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靠创新。要进一步夯实创新的基础,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培育新兴产业,锲而不舍、久久为功。

    材料三:习近平在安徽考察时强调,要发挥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依靠改革破除发展瓶颈、汇聚发展优势、增强发展动力。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深入推进重点领域一体化建设,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在加快建设美好安徽上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1. (1) ◆阅读感知

      材料一中“人民至上”体现党和政府坚持怎样的发展思想?

    2. (2) ◆探究分析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二中安徽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靠创新”的原因。

    3. (3) ◆拓展思考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何意义?

    4. (4) ◆拓展思考

      综合上述材料,为我省“加快建设美好安徽,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

  • 20.   2021年10月1日是中国人民普天同庆的大日子。为庆祝国庆节的到来,九年级(1)班学生开展了“我为祖国作贡献”的主题班会活动。主持人播放制作好的幻灯片,部分幻灯片内容如下:

    幻灯片一:图片一改革开放成就展

    1. (1) 除图片上展示的成就之外,请你再举出两例。
    2. (2) 请你说说我国重视民主政治建设的意义是什么?
    3. (3) 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主体工程。请你探讨怎样建设法治政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