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

更新时间:2022-12-30 浏览次数:115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2八下·宽城期末) 牛顿建立了著名的运动定律,下列物理量的单位以牛顿的名字命名的是(   )
    A . B . C . 功率 D . 压强
  • 2. 以下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 . 我们八年级下期物理课本受到的重力约为10N B . 将一枚鸡蛋举高1m做的功约5J C . 一个标准大气压大约能托起10m高的水柱 D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以达到100%
  • 3. 下列情景中,力使物体发生形变的是(   )
    A . 被钢尺击打的棋子飞出 B . 射箭时用力将弓拉弯 C . 钢球的曲线运动 D . 苹果受重力下落
  • 4. 科技助力疫情防控,人工智能展示我国科研新实力。北京冬奥村智慧餐厅顶部的云轨自动化送餐系统,菜品制作完成后将通过这个装置被送达到点餐桌的正上方,悬停后等待用餐者取下餐盘即可享用美食。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当餐盘随云轨加速滑行时受力平衡 B . 餐盘一定受到底座对它的摩擦力作用 C . 餐盘随云轨水平匀速移动时底座对餐盘做功 D . 餐盘对底座的压力与底座对餐盘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 5. (2022八下·尧都期中) 厉害了我的国!我国自主研制的万米级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成功坐底,到达深度为10909米的海底,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的新深度记录。如图所示,“奋斗者号”匀速直线下潜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受平衡力作用 B . 受到海水的压强不断增大 C . 观察窗口受到海水的压力不断增大 D . 若受到的外力全部消失“奋斗号”将静止
  • 6. 如图所示自行车的各部分描述中,减小了有害摩擦的是(   )
    A . 自行车轮胎上制有较深的花纹 B . 刹车时用力捏闸 C . 车轴中装有滚珠 D . 自行车脚踏板面刻有花纹
  • 7. 小明用约100颗钉子做成了钉床甲,6颗钉子做成钉床乙,如图所示(钉子规格相同)。将一个塑料袋装满水封好,先后放到两个钉床上,发现它放到钉床甲上未被扎破,而放到钉床乙上却被扎破了,这是因为装满水的塑料袋(   )

    A . 在甲上受到的压力小 B . 在甲上没有受到压力 C . 在乙上受到的压强大 D . 在乙上的受力面积大
  • 8. 2021年12月7日,首届WTT(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世界杯,中国乒乓球队当日包揽双冠成为最大赢家。图为樊振东发球时的情景,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击球瞬间,乒乓球拍并没有受到兵兵球的作用力 B . 发球时乒乓球受到球拍的作用,改变了运动状态 C . 离开球拍后乒乓球能在空中继续运动,是因为乒乓球具有惯性 D . 改变击球时力的大小、方向或作用点,都会产生不同的发球效果
  • 9. 2022年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举办,如图所示是运动员们在冬奥会上顽强拼搏的身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图运动员擦拭冰面:增大了冰壶与冰面的摩擦力 B . 乙图运动员通过弯道:运动员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C . 丙图滑雪板做得宽大:减小了运动员对雪地的压强 D . 丁图运动员跃下跳台:运动员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 10. (2022·青白江模拟) 下图所示的情景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 接种疫苗时,是利用大气压将注射器里的药液注入肌肉的 B . 硬纸片利用大气压“托住”了杯中的水 C . 青藏高原边防战士用高压锅煮面条,是因为海拔越高,大气压越大 D . 用真空采血管抽血,血液流入管中时,管内气压高于人体血压
  • 11. 小明利用斜面分别进行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如图甲)和“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如图乙)两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两个实验中。都需要使水平面的粗糙程度不同 B . 甲、乙两个实验中,小车和小球到达水平面能继续运动是因为它们都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C . 甲实验中小车滑行的距离不同,但小车刚开始下滑时具有的机械能不相等 D . 乙实验中小球的质量应该不同,但小球到达水平面时初始速度需要相同
  • 12. (2021八下·东莞期末) 夏季临近,交警部门加大对电动车安装遮阳伞的检查拆除力度,如图所示遮阳伞虽能遮挡阳光,但是当电动车快速行驶时,伞面被向上吸,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如图四种情景与其原理不同的是(   )

    A . 人站在高铁站的安全线以外候车 B .  用手动抽水机抽出地下水 C . 飞机的机翼设计成流线型 D . 赛车尾部安装的气流偏导器
  • 13. 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代《墨经》最早记述的秤的杠杆原理,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图中“标”“本”表示力臂,“权”“重”表示力

    ②图中的B点为杠杆的支点

    ③“权”小于“重”时,A端一定上扬

    ④增大“重”时,应把“权”向A端移才能重新恢复水平平衡

    A . 只有①④ B . 只有①② C . 只有③④ D . 只有②④
  • 14.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于2022年6月5日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将踏上“太空出差”之旅,一起赴九天、探苍穹。以下关于飞船发射过程的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
    A . 飞船加速升空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 . 飞船加速升空的过程中机械能增加 C . 飞船加速升空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 . 飞船加速升空的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 15. 2022年3月23日下午,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第二次太空授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航天员不可以写字记录,因为在太空中摩擦力不存在 B . 飘在空中不动的航天员轻推对方,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C . 物体在太空中的质量比在地球上的质量小 D . 在天宫一号的实验舱内不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
  • 16. 中山舰是浓缩了“中国现代史”的一代名舰,它不仅对中国革命有着深远的意义,更是一座永恒的历史丰碑。在整体打捞中山舰过程中,利用“双驳抬撬、整体出水”的方案,即在沉船两侧各锚定一艘1500吨级的主抬驳船,驳船上各安装20台相同的卷扬机,用20根钢轨连接在卷扬机上编织成一张网。采取将舰体抬离江底一定高度,再向岸边横向移动一定距离的阶梯式反复起伏抬舰办法,成功的将中山舰全部打捞露出水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中山舰未露出水面打捞过程中,舰体所受浮力和液体压强保持不变 B . 中山舰匀速向上直至完全露出水面过程中,卷扬机的功率保持不变 C . 中山舰打捞至完全露出水面过程中,两驳船受到浮力保持不变 D . 中山舰打捞至完全露出水面过程中,两驳船浸在水中深度逐渐变大
  • 17.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从静止下落,落在与A点等高处、竖直放置静止的轻弹簧上,到达与B点等高处时小球重力与弹簧的弹力大小相等,图中与C点等高处是小球到达的最低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到达A点时,小球的动能最大 B . 从A到B,小球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增加的动能 C . 下落过程中,小球重力势能一直减小、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D . 到达C点时,小球的动能为零,受到的重力与弹簧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
二、多选题
  • 18. 如图所示是小明用矿泉水瓶和小玻璃瓶制作的“浮沉子”。他将装有适量水的小玻璃瓶口朝下,使其漂浮在矿泉水瓶内的水面上,矿泉水瓶内留有少量空气,拧紧瓶盖使其密封,用力挤压矿泉水瓶侧面时“浮沉子”下沉,松手后“浮沉子”上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潜水艇与“浮沉子”浮沉的原理相同 B . “浮沉子”下沉时,所受重力大于它受到的浮力 C . 无论怎样用力挤压矿泉水瓶侧面,“浮沉子”都不可能悬浮在水中 D . 松开手“浮沉子”上浮时,小玻璃瓶内上方气压增大
  • 19. 如图,甲、乙两个实心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甲为底面积为0.25m2、高3m的均匀柱状体,乙为边长为1m的正方体。当沿水平方向截取不同高度的甲物体,并平放在乙物体正上方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随截取的高度h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乙密度相同 B . h1=1.2m C . p1=1.6p0 D . p1:p2=4:5
  • 20. 如图所示,竖直固定的测力计下端挂一个滑轮组,已知每个滑轮均重20N,滑轮组下端挂有一个物体B,滑轮组绳的末端通过定滑轮沿水平方向与物体A相连,物体A在绳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100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在物体B下加挂重为15N的物体C后,用水平向左的力F拉动物体A使其沿水平桌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B上升的速度为3cm/s。滑轮与轴的摩擦、绳的质量等次要因素都忽略不计,g取10N/k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拉力F的大小为80N B . 物体A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40N C . 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7.65W D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为60%
三、填空题
  • 21. 排球是成都中考体考三选一考试项目,在练习时小明用力将排球竖直垫起,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排球在竖直上升过程中,其重力势能
  • 22. 成都茶馆中经常能见到长嘴壶茶艺表演,讲究“左手托碗。布龙门阵,右手掺茶”一支细长近70厘米的长嘴铜壶,在茶艺师手里挥酒自如。茶壶的制作利用了原理,随着茶水似细线一股倒出,壶底受到的液体压强
  • 23. 2022年2月6日女足亚洲杯决赛。中国女子足球运动员肖裕仪在第93分钟打进绝杀球,中国女足以3-2逆转韩国女星获得冠军。时隔16年捧起第九座女足亚洲杯冠军奖杯!据悉,比赛专业用球赛的质量不得超过453克。即N。当足球在空中运动时所受的是(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g=10N/kg)。
  • 24. 小华发现有的橡皮材质较硬,擦字时易打滑擦不干净。这是因为物体表面越,摩擦力越小的缘故。所以使用时他需要更加用力才能擦干净,这是通过来增大橡皮与纸间的摩擦。
  • 25. 如图所示,两只相同的试管,内盛有等质量的液体,甲管竖直放置,乙管倾斜放置,两管液面相平,比较两管中的液体对管底压强的大小p p(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如果将乙试管慢慢直立起来,则它底部所受液体压强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6. (2021八下·郫都期末) 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与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有关,小华发现,如图甲所示的水龙头很难徒手拧开,但将如图乙所示的钥匙,安装并旋转后(如图丙所示),水龙头就能正常出水,则此钥匙相当于一个(选填“斜面”、“滑轮”或“轮轴”),属于(选填“省力”或“费力”)机械。

  • 27. 图甲所示,超超在平地上用水平向右的力推木箱,推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木箱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3s~6s内木箱所受摩擦力大小为N,9s~12s内推力做功的功率大小为W。

  • 28. 负压救护车车内空间为负压舱,它能滴水不漏地防止病毒再传播。其主要部分是利用抽气机将被污染的空气经过消毒、杀菌处理后,使车内气压(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车外大气压,在作用下,清洁的空气只能由车外流向车内,并使空气由清洁区(医务人员区)流向感染源区(病人区)。
  • 29. 2020年7月26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成功实现海上首飞,最大起飞质量达53.5吨。当飞机降落在淡水湖面汲水时,为保证其顺利起飞,排开水的体积最大为m3(假设淡水密度近似为水的密度1.0×103kg/m3 , g取10N/kg)同一架“鲲龙”、AG600降落在淡水湖泊水面和海面的显著不同是(选填“浮力”或“被排开的液体体积”)。
四、作图题
五、计算题
  • 32. 以“一轴两山三环七道”为主体骨架建设的成都天府绿道将贯通成都,建成后将是全国规划最长的城市绿道慢性系统,是成都加快建设公园城市伟大蓝图中的一抹清新绿色。据悉,“2022天府绿道健康行骑行活动”已于近日拉开帷幕,骑行爱好者小华参加了此次活动。小华骑行的是一台碳纤维助力电动山地车,整车只有15公斤,此车采用了电动助力设计,可帮助自行车提速最高达到36km/h。已知小华体重为65kg,骑行时轮胎与地面的接触总面积约100cm2 , 山地车所受阻力为总重的0.02,g=10N/kg,求:
    1. (1) 小华骑行时车对地面的压强?
    2. (2) 小华以36km/h匀速直线骑行时,自行车的功率?
  • 33. 由于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两极冰川大面积熔化,海面上出现大量浮冰。如图所示,现有一块90t的实心浮冰漂浮在海面上,假设附近海域的海水密度近似为水的密度1.0×103kg/m3 , 冰的密度为0.9×103kg/m3。求:

    1. (1) 水下2m深处海水产生的压强;
    2. (2) 此时浮冰露出水面的体积为多少m3
  • 34. 如图甲所示,水平放置的轻质方形容器B,容器高为25cm,内有一个密度为0.6g/cm3 , 边长为10cm的实心正方体A,A与容器底部不密合,将A下表面中央与容器B的底部用一根长10cm的细绳连在一起(细绳质量、体积忽略不计)后,A置于B中央并静止。先向容器内缓慢加入1000mL某液体后,A漂浮于液面,此时液面深度为10cm,再用6N竖直向下的力作用在A上,使其恰好完全浸没,如图乙所示。(g取10N/kg)求:

    1. (1) 加入液体的密度;
    2. (2) A恰好浸没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
    3. (3) 撤去6N压力后,继续向容器内加入该液体,假设继续加入液体的体积为xcm3 , 求该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p随x变化的函数关系表达式。
六、实验题
  • 35. 在学习“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实验后,实验小组的同学根据自己理解重新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 (1) 将木块平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其做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 (2) 在木块上加放砝码,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的关系;在长木板上铺上棉布或毛巾,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关系;
    3. (3) 小东认为,这个实验首先应该探究物体运动速度是否会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否则不能排除该因素对实验的影响。于是他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启动传送带。使其以不同的速度转动,待示数稳定,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没有发生变化。这说明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大小(选填“有关”或“无关”)。
  • 36. 小华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杠杆上相邻刻线间的距离相等。

    1. (1) 如图甲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在A点挂两个钩码,每个钩码中0.1N,在B点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仍是杠杆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为N。若斜拉弹簧测力计,是杠杆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 (2) 小华又制作了一个密度均匀的圆盘(相当于杠杆),圆盘可以绕着圆心O转动(转轴阻力忽略不计),圆盘上CH所在直线上相邻两点间距离相等,他先在圆盘的C点挂上4个钩码(如图乙),再用一个量程合适的弹簧测力计在M点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后,圆盘(填“能”或“不能”)在图示位置静止;
    3. (3) 为了探究“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能否影响杠杆的平衡”,小华在圆盘的C点挂上4个钩码(如图乙),又在G点挂上一定数量的钩码后发现圆盘在如图所示位置平衡,为了改变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他将挂在G点的钩码先后挂在两个点又进行了两次实验,发现圆盘仍在如图所示位置平衡,即可得到结论。
  • 37. 萱萱小组想利用浮力知识探究物体密度的测量方法,如下是他们完成的两个探究实验:
    1. (1) 第一个实验是利用电子秤来测量矿石的密度,实验步骤如图:

      ①电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装有适量水的烧杯放在电子秤上,电子秤示数如图A所示;

      ②把被测矿石用细线拴好,缓慢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矿石未触碰到烧杯底部,水未溢出,子秤的示数如图B所示;

      ③然后缓慢放下矿石,让被测矿石沉入烧杯底部,电子秤示数如图C所示;

      根据实验步骤中的数据,可测出被测矿石的质量是g,被测矿石的密度是g/cm3

    2. (2) 小鲁同学想到还可以利用这一矿石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她进行了如图操作:

      ①在圆柱形容器中装适量的这一液体,将另一平底烧杯放入圆柱形容器的液体中,烧杯静止时容器中液体的深度H1=0.13m,如图甲所示;

      ②将刚才实验中的矿石擦干水放入烧杯中,如图乙所示,此时烧杯静止时露出液面的高度h1=0.04m,容器中液体的深度H2=0.18m,烧杯和石块受到的浮力为F1

      ③将矿石拴在烧杯底部,如图丙所示,烧杯静止时露出液面的高度为h2=0.07m,烧杯和石块受到的浮力为F2 , 则F1F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④已知圆柱形容器底部面积为烧杯底面积的2倍。则这一液体的密度为kg/m3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