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贵阳市2022年中考生物试卷

更新时间:2022-08-18 浏览次数:106 类型:中考真卷
一、单选题
  • 1. 小杰有一个能简单对话、完成部分指令和会走动的智能机器人,但他却说机器人不是生物。下列判断机器人不是生物的理由,正确的是(  )
    A . 能自主运动 B . 不需要营养 C . 按指令做事 D . 会发出声音
  • 2. 兴趣小组的同学调查并记录了学校花园里所看到的生物及非生物(见以下调查表)。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调查表(部分)

    调查内容

    名称

    生物部分

    草、蝗虫、食虫鸟

    非生物部分

    土壤、阳光、空气、水

    A . 阳光→蝗虫→食虫鸟构成一条食物链 B . 水不会影响到花园里草与蝗虫的生活 C . 花园中的生物可看做是一个生态系统 D . 各类生态系统相互关联组成了生物圈
  • 3. 如图为某同学使用的显微镜及观察到的人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示意图(各图并未按相同的放大倍数或实际大小呈现)。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图甲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③的放大倍数 B . 图乙和图丙的细胞共有的结构有④⑤⑦ C . 图丙中的细胞群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 D . 转动图甲结构②可以调节显微镜的焦距
  • 4. 小华吃了小摊上卖的炸薯条后出现腹痛、严重腹泻等症状,到医院输液后病情得到控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淀粉消化后的产物主要在小肠被吸收 B . 炸薯条中的淀粉含有能量 C . 输入的药物经静脉最先进入到左心房 D . 发芽的马铃薯不能食用
  • 5. 人体每天产生的代谢废物经相应的器官或系统排出体外,维持身体健康。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 . 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等 B . 肾脏——暂存尿液 C . 皮肤中的汗腺——排出汗液 D . 尿道——排出尿液
  • 6. 2022年北京冬奥会向世界展示了一场“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体育盛会,中国运动员通过系列优美流畅的动作获得单板滑雪大跳台项目的金牌,为国争光。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在神经和激素的共同调节下完成空中动作 B . 接受开始指令后完成翻转动作是简单反射 C . 获得金牌特别兴奋时肾上腺素分泌会减少 D . 运动员的伸肘动作是由肱二头肌收缩完成
  • 7. 某科学家记录了一种沙漠中生活的蜥蜴在不同地表温度下的体温变化情况(如下表)。下列动物的体温变化与蜥蜴不同的是(  )

    比较项目

    地表温度(℃)

    蜥蜴体温(℃)

    测量结果

    26

    25

    53.8

    39.5

    A . 青蛙 B . C . 蟾蜍 D .
  • 8.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动物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行为。下列各种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 . 幼蛛从出生之日起就会自行结网 B . 乌鸦扔下坚果让汽车碾碎后取食 C . 行人过路口看到红灯就驻足等待 D . 马戏团的猴经训练后会骑自行车
  • 9. 如图是某同学归纳的狼在部分分类等级中的位置。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 图中从大到小的分类等级依次是:种、属、科 B . 分类等级“科”比“属”包含的生物种类少 C . 狼群间会为了争夺食物和生存空间进行生存斗争 D . 图中三种动物之间,狼与狐的亲缘关系最为密切
  • 10. 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使得生命在生物圈中世代相续,生生不息。下列对生物生殖和发育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椒草可以通过扦插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B . 青蛙在水中抱对,其受精过程在体内完成 C . 鸡的受精卵在体内形成,胚胎在卵中发育 D . 人的受精卵形成和胚胎发育都在体内进行
  • 11. 普通甜椒的种子经太空漫游后播种,再经过选择、培育,得到了果型增大、产量更高的太空椒。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 . 普通甜椒与太空椒之间的差异属于变异 B . 太空射线引起普通甜椒的基因发生改变 C . 太空椒果型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D . 太空椒的产量也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 12. 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健康,青少年是行为习惯和观念养成的重要时期。下列行为或态度属于青少年应养成或持有的是(  )
    A . 患上感冒后服用大剂量的药物 B . 吃自己偏爱的零食代替正餐 C . 无节制地花费时间玩网络游戏 D . 认识毒品的危害并拒绝毒品
二、综合题
  • 13. 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的民族,在长期的劳动中总结出“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麦到芒种谷到秋,寒露才把豆子收”等谚语指导农业生产。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正如谚语所说,种瓜种豆为什么要在春分有雨时节进行呢?请简述其中的科学道理:
    2. (2) 大豆种子萌发时,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形成根,根属于植物体结构层次的 根向下生长,从土壤中吸收 ;茎向上生长,并长出绿叶,通过 (填生理过程)制造有机物。
    3. (3) 大豆植株生长到一定的时期就会开花,经传粉和受精后花的 将发育为种子。
    4. (4) 现在的农村山青水绿,树木葱郁,呈现了美丽乡村新画卷。绿色植物通过一系列的生理过程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请概述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重要作用 (答出一项即可)。
    5. (5) 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许多野生品种为遗传有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如野生大豆曾被科学家引进到美国,与当地品种杂交,培育出了一批抗大豆萎黄病的优良品种,为世界作出了贡献。这是利用 的多样性改良作物品种的一个典型实例。
  • 14. 研究发现豌豆的每一条4号染色体都含有控制开花的位置、豆荚的形状和茎的高度的基因(示意图如图甲)。研究人员用豆荚饱满豌豆进行杂交实验(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 (1) 每个豌豆植株的体细胞中都含有两条4号染色体,这两条染色体分别来自该植株的 。据图甲,染色体的DNA分子上存在不同的片段,它们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分别控制不同的性状,这些片段就是基因。所以说,基因是 
    2. (2) 图乙实验中,理论上子代植株①~④中豆荚饱满的概率是 ,基因组成与亲代相同的是 (填①~④)。
    3. (3) 为了进一步研究基因的传递规律,他们以基因组成为Dd的高茎豌豆为父本与基因组成为dd的矮茎豌豆为母本进行杂交,预计理论上后代中高茎豌豆:矮茎豌豆=,简述出现这样比例的原因:
三、实验探究题
  • 15. 垃圾可称为放错地方的资源,城市开展垃圾分类处理可有效利用资源,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土壤微生物对厨余垃圾的分解作用,取同一地点的土壤均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不作处理(甲组),另一组进行灭菌处理(乙组),分别装入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再向其中加入相同且等量的厨余垃圾混合培养。回答下列问题。
    1. (1) 作为中学生尝试对日常生活中的垃圾进行分类,可为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做贡献。现有如下垃圾:①废旧书报②瓜果皮③废电池④金属罐⑤瓷碗碎片(为防止划伤请单独存放)。有同学已对部分垃圾进行分类(见图),请完成剩余垃圾的分类,把序号填在相应的位置。

      A:

      B:

      C:

      D:

    2. (2) 从生态系统的成分考虑,土壤微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 
    3. (3) 该实验中需要保持一致的条件,除题干中提到的外还有 (列出两项即可)。
    4. (4) 一段时间后,预计 (填“甲组”或“乙组”)容器内的厨余垃圾会被分解,原因是 
  • 16. 某兴趣小组开展“使用公筷对餐后菜品中某细菌数量的影响”研究,实验选用三道菜,每道菜均分为三盘,分别为使用公筷组、未使用公筷组和未食用组,同一试验者吃同一道菜的次数相同。对餐前和餐后不同食用情况的各菜品取样并进行细菌培养,实验结果用菌落数呈现(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菜品名称

    实验结果(菌落数/克)

    餐前取样

    餐后取样

    使用公筷组

    未使用公筷组

    未食用组

    凉拌黄瓜

    14000

    16000

    45000

    14050

    干锅茶树菇

    1100

    4600

    79000

    1206

    炒芦笋

    30

    48

    530

    32

    1. (1) 研究发现,细菌和真菌形成的菌落具有不同的特征,通常从菌落的 ,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以及它们的不同种类。比较餐前取样的培养结果,菌落数最多的菜品名称是 
    2. (2) 上述实验过程中需要进行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有 (列出一种即可)。
    3. (3) 比较表中同一菜品餐前取样和餐后取样未食用组的数据,未食用组增加的菌落数可能来自 
    4. (4) 若该细菌是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根据实验结果,研究小组认为使用公筷能有效降低该传染病的传播,因为这样做相当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请列举因不注意饮食卫生导致“病从口入”的常见传染病名称:(列出一种即可)。
    5. (5) 根据上述实验可知,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是导致食物腐败的重要原因,为防止食物腐败可采取的方法有 (列出两种即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