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

更新时间:2022-07-18 浏览次数:101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苏科版初中物理书的质量约为0.2kg B . 一个普通矿泉水瓶的容积约为500L C . 通常情况下空气的密度约为1.29×103kg/m3 D . 一个中学生受到的重力约为50N
  • 2. 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天文学中,用“光年”作为时间单位 B .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是可分的 C . 宇宙是有层次的天体结构体系,其中恒星是绝对不动的 D . 质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 3. 某学习小组参观无锡石墨烯产业发展示范区时,了解到石墨烯具有以下特性:坚硬、几乎完全透明、导电性和导热性出色。下列物品中不适合使用石墨烯制作的是(   )
    A . 防弹衣 B . 特种玻璃 C . 隔热手套 D . 太阳能电池
  • 4. (2020八下·遵化期中) 图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则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 (    )
    A . B . C . D .
  • 5. 图中修理师傅正在用六角扳手拧螺母,用大小相同的力垂直作用在A点比B点更容易拧开螺母,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

    A . 力的大小有关 B . 力的方向有关 C . 力的作用点有关 D . 上述三项都无关
  • 6. 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几种现象:①用力握海绵,海绵变瘪了;②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③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改变;④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7. 如图所示,“一盔一带”是要求人们骑电动车或者是摩托车的时候需要佩戴头盔,开汽车或者是坐汽车的时候要系好安全带。无论是不戴头盔还是不系安全带,都是一种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关于“盔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碰撞时,头盔可以减小头部惯性,从而减小撞击力 B . 碰撞时,头盔可增大头部受力面积,从而增大压强 C . 系安全带可防止汽车前方受撞时惯性带来的危害 D . 系安全带可防止汽车后方受撞时惯性带来的危害
  • 8. 如图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 . 小车在水平木板表面运动时,受到非平衡力作用 C . 实验表明,小车在毛巾表面运动时受到的阻力最大,速度减小得最慢,滑行距离最短 D . 利用此实验可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 9. (2021八下·南通期中) 一同学学习摩擦力时,老师说:汽车是靠摩擦力前进的;这个同学喜欢动脑筋,他想知道汽车前后轮的摩擦力方向是怎样的?在他请教老师时,老师说:让我们共同探究一下.他们共同做了一个实验,老师在比较光滑的桌面上放两辆能自由移动的小车,把一个小玩具车,在开动马达后,拿在手上,然后慢慢地往下放(如图所示),当玩具车与下面两辆小车刚刚接触时,发现下面的小车运动情况如图所示(   )

    A . 则这个玩具车的前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后,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前 B . 则这个玩具车的前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后 C . 则这个玩具车的前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前 D . 则这个玩具车的前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后,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后
  • 10. 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甲:瓶中燃烧浸过酒精的棉花,鸡蛋剥皮堵住瓶口,鸡蛋被吸入瓶中;乙:用一纸片盖住倒满水的杯口,快速倒置,纸片将水托住;丙:开口瓶子中的水从瓶子侧壁的孔喷出;丁:在硬币上方吹气,硬币能跳过木块。其中,可以用来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

    A . 甲、丙 B . 乙、丁 C . 甲、乙 D . 丙、丁
  • 11. (2021八下·和平期末)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内装有水和盐水,要利用以下各组器材区分哪一杯中装的是盐水,其中无法完成的是(  )

    A . B . C . D .
  • 12. 量程为 100mL的量筒里装有70mL的水,小明将一个钢笔慢慢放入量筒中如图所示,钢笔处于漂浮状态,此时量筒液面对应95mL,水没有溢出,但小明发现量筒中有水渐渐漏进钢笔中,最终钢笔沉入量筒底部,从钢笔漂浮到沉底整个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钢笔没有放入量筒时,其质量大于25g B . 水渐渐漏进钢笔过程中,液面会不断下降 C . 钢笔沉入量筒底部时,水一定不会溢出量筒 D . 整个过程中、水对量筒底部的压强保持不变
二、填空题
  • 13. 新冠肺炎疫情自2020年春节期间爆发至今。新冠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飞沫传播的方式与花香飘散的方式(选填“相同”或“不同”)。冲在一线的医务人员需要配戴N95口罩,N95口罩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处理,使熔喷布得到大量的电子,从而带上(选填“正电”或“负电”),具有的作用。
  • 14. (2017八下·江阴期中) 通过学习物理,我们知道,“重”物理上一般指重力,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有些通俗说法    和我们物理上的概念不完全吻合,比如:说法“钢铁比木头重”中的“重”指的是钢铁比木头的大,说法“载重为5t的卡车”中的“重”指的是卡车最多运载的货物的为5t.

  • 15. 用干燥毛巾多次摩擦PVC管和塑料丝做成的章鱼造型。将章鱼往上抛,再将PVC管放在章鱼下方,章鱼在空中漂浮,如图所示。这是因为PVC管和章鱼带上了(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而相互的原理。

  • 16. (2019·桓台模拟) 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m﹣V图象,如图所示。量杯的质量是g,这种液体的密度是kg/m3

  • 17. 2021年5月15日,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火星,如图甲为探测器离轨着陆火星全过程,图乙是祝融号火星车的示意图。

    1. (1) 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有降落伞减速和动力减速等过程,在动力减速过程中采用向火星地面喷气的方式,其中涉及的物理原理主要有
    2. (2) 祝融号火星车有六个宽大的车轮,这是为了
  • 18. 2022年3月23日15时40分,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王亚平老师可以在太空站中生活,所以天宫内的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天宫外气压。在太空抛物实验中,请来顶流助教冰墩墩,王亚平老师给冰墩墩施加一个力,冰墩墩动起来。当冰墩墩离开王亚平老师的手后,我们看到冰墩墩的运动状态是:

  • 19. 小海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小木块使其沿平行于接触面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如图所示的五种情景中,弹簧测力计对小木块的拉力和小木块所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有,木块所受重力和木板对小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有 。

  • 20. 如图是我国女子冰壶队参加冬奥会时的比赛情景。冰壶由花岗岩凿磨而成,质量为18kg,与冰道接触的底面积约为0.02m2 , 冰壶的体积为6×10-3m3 , 取g=10N/kg,则冰壶的重力为N,冰壶的密度为kg/m3 , 冰壶对水平冰道的压强为Pa。

三、实验题
  • 21. 如图所示的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分子动理论时做过的一些实验;

    图a:浓硫酸铜溶液与清水开始界面十分清晰,若干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

    图b: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发现拉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

    图c: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

    图d: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扩散开来;

    图e: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

    1. (1) 图 a和图 d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图a为尽快达到实验目的,实验过程中(选填“可以”或“不可以”)搅动量筒里的液体;
    2. (2) 图b和图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分子之间存在
    3. (3) 图c实验表明,
  • 22. 小亮用一块海绵和一个装满水的矿泉水瓶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1. (1) 小亮将矿泉水瓶分别正立和倒立放在海绵上,如图所示,通过观察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有关;
    2. (2) 为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在图乙实验的基础上,不添加任何器材,他接下来的操作是:,然后将矿泉水瓶倒立放在海绵上进行比较。
  • 23. 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如左图甲把小卡片两端的细线绕过滑轮并各挂一个钩码,此时小卡片保持静止。(每个钩码重相同) 

    1. (1) 实验选择小卡片,是为了忽略小卡片的对实验的影响; 
    2. (2) 为验证“使物体平衡的两个力必须在同一直线上”,小华和小红在图甲所示实验的基础上,又分别进行了图乙、图丙所示操作。正确的操作是____。 
      A . B . C . 乙和丙 D . 都不正确
  • 24. 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前,小明用手指按压金属盒的橡皮膜,观察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其目的是。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U形管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放入液体中,当两容器内液面相平时,U形管内液面高度差ΔH0相同,此时,两橡皮膜所受液体压强分别为p、p , 则pp;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分别为p'、p',则p'p'(以上均选填>、=或<)。

  • 25. (2022·江阴模拟) 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我区大气压的大小,其中弹簧测力计和2mL注射器的自重可忽略不计,活塞与针筒之间气密性很好,但摩擦较大。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1. (1) 拔去橡皮帽,将活塞推至底端,当右端挂上一定数量的钩码时,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0N,则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为N,若继续增加钩码数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 (2) 他重新将活塞推至底端,用橡皮帽密封小孔。增加钩码数量活塞开始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6N;小明又找来刻度尺测量针筒全部刻度的总长度,如图乙所示,由以上数据测出本地大气压强的测量值为Pa。小明发现这个值和气压计测得的大气压值仍有较大偏差,可能原因是
  • 26. 端午时节,小张发现外婆家的盐蛋咸淡适中恰到好处,猜想可能和盐水的密度有关,他和小华共同测量外婆家用来腌制盐蛋的盐水密度。

    1. (1) 天平放在水平的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零刻度线处,如图1甲所示是指针静止时的位置,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
    2. (2) 调节天平平衡后,进行以下实验操作:

      ①测量空烧杯的质量m0 , 天平平衡时,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1乙所示,m0=g;

      ②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为55.0g; 然后将盐水全部倒入量筒如图1丙所示,读出体积V=mL;

      ③算出盐水的密度 ρ =g/cm3

    3. (3) 小华指出:以上测量过程中,烧杯中会残留部分盐水导致测得盐水的密度(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于是他与小张利用电子秤再次测量该盐水密度,进行了以下实验操作:

      ①取密度为8 g/cm3的合金块,用电子秤测得其质量为 80.0g(图2 甲);

      ②将合金块放入溢水杯中后向溢水杯中注满盐水,测得杯、盐水、合金块的总质量为100.0g(图2乙));

      ③取出合金块,向溢水杯中补满盐水,测得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31.0g(图2丙)。 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ρ =g/cm3

  • 27.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甜用弹簧测力计拉同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进行了三次正确的实验操作,实验情景如图甲、乙、丙所示。

    1. (1) 对比甲、乙的两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2. (2) 在图丙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N,此时木块上的砝码受到的摩擦力是N;
    3. (3) 小甜接着探究摩擦力的变化规律,设计了如下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力传感器A与计算机连接,可获得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将力传感器固定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测力端通过水平细绳与一滑块相连,滑块放在较长的小车上,小车一端连接一根轻绳并跨过光滑的轻定滑轮系一只空沙桶(图中定滑轮的作用仅改变拉力的方向,调节滑轮使桌面上部细绳水平),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滑块的重力G=12N,实验开始时打开传感器,同时缓慢向沙桶里倒入沙子,小车一旦运动起来,立即停止倒沙子,若力传感器采集的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 2,请结合该图像,分析下列问题:

      ①空沙桶的重力 G=N;小车运动时滑块与小车之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N;

      ②在滑块上继续逐个叠放相同的滑块,如图3所示,重复上述实验,将小车运动起来后力传感器的读数记录在如下表格中。分析表中数据可得:

      滑块个数

      1

      2

      3

      4

      5

      传感器示数F/N

      3

      6

      9

      12

      15

       

      在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等因素相同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成比(选填正或反);

      ③小亮又设计了如图4所示的实验,他将一根连有氢气球的绳子系在滑块中央,重复上述实验,当小车运动起来后,力传感器的读数F=1N,则此时滑块对小车的压力大小为N,氢气球通过细绳对滑块向上的拉力为N。

  • 28. 某实验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小石块、溢水杯等器材,按照如图所示的操作,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1. (1) 先在溢水杯中装入水,直到水面与溢水口,接下来的操作过程如上图所示。为了使操作更加简便且能减小误差,更加合理的顺序是(填字母);
    2. (2) 把石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滥水杯中,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N,石块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可由(填字母代号)两个步骤测出。根据以上步骤可初步得出结论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 (3) 另一实验小组在步骤B的操作中,只将石块的一部分浸在水中,其他步骤操作正确,则(选填能或不能)得到相同的结论;
    4. (4) 以下情况对得出实验结论没有影响的是____;
      A . 整个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没有校零 B . 溢水杯中的水没有装满 C . 从溢水杯中溢出的水洒了一些在桌上 D . B步骤中石块触碰到了容器底部
  • 29. 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实验中,老师给不同小组提供了相同规格及标度相同的透明坐标纸(如图甲所示),随机提供绿豆、红豆或黄豆一包(每组只有一种豆类),利用弹簧测力计和天平测得多组重力与质量的实验数据。
    1. (1) 分析图像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由此可得

    2. (2) 有小组将绿豆和黄豆两组数据的透明坐标纸进行重叠,观察绘制的图像,图像可能是图乙中,以此判断重力与物质种类的关系;(已知 ρ绿黄豆
    3. (3)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同学们想把弹簧测力计改装成测量液体的密度秤;

      ① 小明小组用同一小桶分别盛满不同的液体(图丙),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桶的重力为1N,装满水后总重力为3N,再装满另一液体时示数为4N,则液体密度为kg/m3;用这样的方法分别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处标注对应其它液体的密度;

      ② 小华小组用同一重物分别浸没在不同液体中(图丁),用弹簧测力计挂一重5N的重物后,将物体浸没在水中时示数为3N,则该密度秤能测量的最大密度为kg/m3;用这样的方法分别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处标注对应其它液体的密度;

      ③ 对于两个小组设计的密度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密度秤的零刻度线都不在0N处

      B.密度秤标注的刻度都是均匀的

      C.在小明设计中,若测量中液体不装满小桶,密度秤所测结果偏小

      D.在小华设计中,若要增大测量的量程,换用体积相同而密度小的重物

四、作图题
五、综合题
  • 33. 我国自主研发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如图甲)多次下潜到700m海底,深海潜水器是用增加和抛弃压载铁的办法来改变所受重力来实现浮沉。(g=10Nkg)

    1. (1) 若蛟龙号到达7000m深的海底世界,海水对蛟龙号外壳的压强约为7×107 Pa,则潜水器的一个面积为300cm2观测孔受到海水的压力约为多大?
    2. (2) 正在水中匀速直线下潜的蛟龙号潜水器的总质量为22t,在水中抛弃8000N的重物后潜水器以同样的速度匀速直线上浮,潜水艇的外壳及体积不发生改变,所受海水的阻力不变,请你估算潜水器的体积约为多大?(海水的密度近似取1.0×103 kg/m3
    3. (3) 如图乙为某专业区域内海水的密度 ρ 随海水垂直深度h变化的图线,海水密度的垂直分布主要是由盐度决定。装载着潜水器的轮船在作业区域,将潜水器用钢缆吊起浸没水中,松开钢缆,开始阶段,潜水器刚好匀速下沉,则在整个下沉过程中,潜水器速度最大位置为(选填A、B、C或D),假设潜水器下沉过程中所受海水的阻力不变,在此位置潜水器受到的力是(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
    4. (4) 工作人员在不同深度取样部分海水,并利用以下方法测量某次取得的海水的密度。方法∶取一个圆柱形杯身的杯子(杯子厚度忽略不计),先在其中装水密封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丙所示;再将杯子分别倒置在盛有水和海水的容器中,静止后杯子内外液面高度差如图丁和戊所示,则图戊中所取样的海水密度为kg/m3(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