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

更新时间:2022-07-15 浏览次数:58 类型:期末考试
一、第一部分 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读下列海峡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以上海峡示意图中,代表马六甲海峡的是(    )
      A . B . C . D .
    2. (2) 下列有关马六甲海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地处南亚地区“十字路口” B . 海峡的东面是有“花园城市”美誉的新加坡 C . 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 D . 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
  • 2. 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图中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是(    )
      A . ①地 B . ②地 C . ③地 D . ④地
    2. (2) 造成图中a、b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 地形不同 B . 纬度位置不同 C . 海陆位置不同 D . 地势不同
    3. (3) 下列有关亚洲气候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气候复杂多样 B . 季风气候显著 C . 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D . 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
  • 3. 影响亚洲大河流向的主要因素是(    )
    A . 气候 B . 海陆位置 C . 纬度位置 D . 地势
  • 4. (2019八下·宜昌期中) 亚洲和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分别是 (  )

    A . 湄公河和多瑙河 B . 长江和多瑙河 C . 湄公河和莱茵河 D . 恒河和伏尔加河
  • 5. 读南美洲地形略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下列关于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
      A . ①—苏伊士运河 B . ②—亚马孙平原 C . ③—青藏高原 D . ④—麦哲伦海峡
    2. (2) 下列有关安第斯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是低缓的山脉 B . 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C . 纵贯南北美洲大陆 D . 对南美洲的气候影响很小
    3. (3) 安第斯山以东地区的地形特点是(    )
      A . 平原为主 B . 高原为主 C . 山地为主 D . 平原与高原相间分布
  • 6. 下列关于大洲人口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亚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B . 欧洲人口密度最大 C . 南极洲没有常住人口 D . 北美洲、南美洲东部人口稠密
  • 7. 读南亚地形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下列有关南亚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北部是高山,南部是平原 B . 印度河注入孟加拉湾,恒河注入阿拉伯海 C .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D . 一年可分为雨季、凉季、热季“三季”
    2. (2) 下列有关南亚人文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是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发祥地 B . 本区国家都经济发展速度慢,科技落后 C . 本区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小麦、黄麻等 D . 本区是世界人口稀疏地区之一
  • 8. 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如图所示,当地男子习惯戴头巾,身穿宽大的白色长袍,骑骆驼出行。这些习俗与_______________有关。(    )
      A . 美观休闲能保暖 B . 地形崎岖 C . 炎热干燥多风沙 D . 狩猎探险
    2. (2) 图示区域的居民主要使用(    )
      A . 阿拉伯语 B . 俄语 C . 法语 D . 西班牙语
  • 9. 一艘油轮从波斯湾出发,通过最短的航线前往西欧大西洋沿岸,它不可能经过(    )
    A . 土耳其海峡 B . 霍尔木兹海峡 C . 苏伊士运河 D . 直布罗陀海峡
  • 10. 读下列欧洲局部区域略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图中甲、乙、丙、丁所属国家中,不位于欧洲西部的是(    )
      A . B . C . D .
    2. (2) 以下四位欧洲朋友对本国地理特征的说法,可信的是(    )
      A . 法国人说:“我国工农业发达,首都巴黎是‘艺术之都’。” B . 意大利人说:“我国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较好,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大国。” C . 英国人说:“我国多优良港湾,是世界闻名的‘钟表王国’。” D . 德国人说:“我国地处亚热带,阳光充足,慕尼黑啤酒节吸引了大量游客。”
    3. (3) 下列有关伯明翰、汉堡两地气候和河流特征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降水均集中于夏季 B . 气温的年较差均非常大 C . 冬季河流均有结冰期 D . 气候均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
  • 11. 读下列南极地区略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下列对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判断正确的是(    )
      A . ①大西洋 B . ②非洲 C . ③太平洋 D . ④印度洋
    2. (2) 下列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 . 长城站 B . 中山站 C . 昆仑站 D . 南极点
  • 12. 下列国家与首都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 . 柬埔寨—曼谷 B . 印度—孟买 C .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 D . 越南—万象
  • 13. 小冬想对澜沧江作一次调查,于是把一个漂流瓶投入江中。不久后,国外捡到漂流瓶的中学生给他发来一封E-mail。捡到漂流瓶的中学生不太可能居住在下列哪国?(    )
    A . 老挝 B . 新加坡 C . 泰国 D . 缅甸
  • 14. 埃及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的农产品是(    )
    A . 长绒棉 B . 小麦 C . 水稻 D . 椰枣
  • 15. 读下列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分布在美国五大湖附近的著名农业带是(    )
      A . 棉花带 B . 小麦区 C . 乳畜带 D . 玉米带
    2. (2) 上图显示美国现代农业的突出特点是(    )
      A . 高度机械化 B . 区域专业化 C . 高度商品化 D . 高度工业化
  • 16. 近年来,针对美国挑起贸易战和反复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多种农产品增加关税,中国商家转而从巴西等国进口。读下列巴西主要农作物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巴西的咖啡、可可、甘蔗等热带经济作物的产量均居世界前列,这主要得益于巴西优越的(    )
      A . 气候条件 B . 土壤条件 C . 河流条件 D . 地形条件
    2. (2) 下列农产品中,中国最有可能从巴西大量进口的是(    )
      A . 棉花 B . 椰子 C . 大豆 D . 稻米
  • 17. 读某国略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国地狭人稠 B . 该国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 C . 该国位于印度洋与大西洋之间 D . 该国位于北半球
    2. (2) 以下有关该国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经济发展迅速,属于发展中国家 B . 石油资源丰富,是世界重要的石油出口国 C . 农产品以水稻为主,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D . 素有“骑在羊背上”、“坐在矿车里”的国家之称
二、第二部分 综合题(2大题,共40分)
  • 18.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非洲自然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近几十年来,非洲热带草原区除发展畜牧业外,水热条件好的地方还被大量开垦为耕地,种植棉花、花生等经济作物。

    材料二:非洲示意图与巴马科、突尼斯气候资料图

    1. (1) 非洲地形以为主,图中①处是盆地;②处是高原。
    2. (2) 非洲3/4的面积在(填特殊纬线)之间,气候普遍炎热,因而被称为“”。
    3. (3) 突尼斯地处亚热带,位于沿岸。
    4. (4) 从巴马科、突尼斯气候资料图可以看出,巴马科夏季(多雨/少雨),突尼斯冬季(多雨/少雨)。
    5. (5) 巴马科附近地区是重要的棉花产区,请简要分析该地区种植棉花的有利自然条件。
  • 19.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2019年6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访问期间,两国元首就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达成重要共识,并发表了联合声明。

    1. (1) 俄罗斯地跨亚、欧两大洲,图中①处是在两大洲分界线上的山脉。日本是东亚的群岛国家,图中②所在岛屿的名称是
    2. (2) 从材料一可以看出,俄罗斯工业分布的特点是靠近,主要原因是俄罗斯丰富。
    3. (3) 日本工业分布的最突出特点是主要集中在地区,主要原因是日本矿产资源缺乏,所需原料需(进口/出口);同时,工业制成品也需要大量(进口/出口)。
    4. (4) 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从俄罗斯输入我国的能源主要是              。我国也有大量生活用品输往俄罗斯出售,请解释俄罗斯大量进口生活用品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