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上饶市六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期末联考...

更新时间:2022-07-14 浏览次数:112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说法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
    A .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对万有引力常量进行准确测量 B . 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用20年的时间对行星进行观测和记录,发现了行星运动规律即开普勒定律 C . 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什巧妙地利用扭秤装置,第一次在实验室准确地测出万有引力常量G的值 D . 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发现了真空中两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美国实验物理学家密立根测量出静电引力常量k的值。
  • 2. 下列几种运动中,机械能一定守恒的是(   )
    A . 跳伞运动员张开伞后,在空中匀速下降 B . 游乐场中小朋友从滑梯轨道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 C . 忽略空气阻力,物体竖直上抛 D . 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做功为零
  • 3. 如图所示,各物体质量都是m,加速度都是a,从静止出发发生的位移都是s,第一种情况水平面光滑,后三种情况动摩擦因数相同,物体对水平面都有压力,那么(   )

    A . 物体的动能的增量都相等 B . 四种情况这四个拉力做的功相同 C . 后三种情况下拉力做功相等 D . 做的功功率最大
  • 4. 有一种新式健身“神器”——能自动计数的智能呼啦圈深受健身爱好者的喜爱。如图甲所示,智能呼啦圈腰带外侧带有轨道,将带有滑轮的短杆穿入轨道,短杆的另一端悬挂一根带有配重的细绳,其简化模型如图乙所示。已知配重(可视为质点)质量 , 绳长为 , 悬挂点到腰带中心的距离为。水平固定好腰带,通过人体微小扭动,使配重做水平匀速圆周运动,计数器能显示在1min内转动圈数,在某一段时间内绳子始终与竖直方向夹角为。配重运动过程中腰带可看作不动,重力加速度取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匀速转动时,配重受到的合力为零 B . 若增大转速,腰受到腰带的弹力不变 C . 配重的角速度是120 D . 则配重的角速度为
  • 5. 如图所示,卫星a、b、c沿圆形轨道绕地球运行。a是极地轨道卫星,在地球两极上空约1000处运行;b是低轨道卫星,距地球表面高度与a相等;c是地球同步静止卫星。则(   )

    A . a、b的动能比c的大 B . c的机械能比a、b多 C . a、b的向心加速度比c的小 D . a、b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 6. 如图所示,半径可变的四分之一光滑圆面内,轨道的末端B处切线水平圆心O离地的高度为H。现将一小物块从轨道顶端A处由静止释放。若保持圆心的位置不变,改变圆弧轨道的半径(不超过圆心离地的高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半径为时,小物块平抛的水平位移最大 B . 半径为时,小物块平抛的水平位移最大 C . 半径越大,小物块到圆弧轨道最低点时向心加速度越大 D . 半径越大,小物块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越大
  • 7. 如图所示,两个带电球,大球的电荷量大于小球的电荷量,可以肯定(   )

    A . 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 B . 两球都带负电 C . 大球受到的静电力大于小球受到的静电力 D . 大球受到的静电力小于小球受到的静电力
二、多选题
  • 8. 如图所示,在水平向右、大小为E的匀强电场中,在O点固定一电荷量为Q的正电荷,A、B、C、D为以O为圆心、半径为r的同一圆周上的四点,B、D连线与电场线平行,A、C连线与电场线垂直。则(   )

    A . B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B . D点的电场强度大小 C . C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D . A,C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 9. 一辆新能源汽车在水平路面上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直到速度最大并保持恒定,所受阻力恒定不变,在此过程中牵引力F与车速的倒数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汽车质量 , 发动机的最大牵引力为 , 最大输出功率 , 图中的为汽车的最大速度,则(   )

    A . 汽车在段的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 B . 汽车在段的运动为功率不变的变加速直线运动 C . 图中的速度为 , 若车速为 , 则发动机的瞬时输出功率为 D . 当汽车速度为时,该新能源汽车的加速度为
  • 10. 中国向世界公布了空间站的轨道参数让世界各国的卫星注意躲避,防止碰撞中国空间站。最值得注意的是马斯克的星链卫星,已经跟中国空间站发生过两次近距离接触了,分别发生在2021年的7月份和10月份,中国空间站进行了紧急规避。为了保护地球和人类安全,中国将组建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假设“星链”系统中的某一卫星与中国空间站均在同一轨道平面内绕地球同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运动的轨道离地高度分别为550与400 , 运行周期分别为与T(与T已知);某一时刻它们相距最远,则下面正确的是(   )
    A . 若星链卫星要降低到中国空间站的轨道上运行,必须要先加速后减速 B . 星链卫星与中国空间站再次相距最近的时间为 C . 星链卫星与中国空间站再次相距最近的时间为 D . 星链卫星与中国空间站再次相距最远的时间为
  • 11. 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 , 底端到顶端的距离 , 运行速度大小。将质量的小物块轻放在传送带底部,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 取重力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块从斜面底端到达顶端的时间为3s B . 物块被运送到顶端的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27J C . 物块被运送到顶端的过程中,摩擦力对物块做功为4.5J D . 物块被运送到顶端的过程中,电动机对传送带至少做功76.5J
三、实验题
  • 12. 在“研究平抛运动”实验中:
    1.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调节斜槽轨道末端水平,是为了保证小球抛出的初速度相同

      B.检验是否调节水平,方法是将小球放在轨道末端,看小球是否滚动

      C.每次释放小球时都应由静止释放,且可以不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释放

      D.不必使用光滑的斜槽

    2. (2) 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在研究小球的平抛运动时拍摄的频闪照片的一部分,其背景是边长为1.25的小方格,取 , 由图可求得照相机的闪光时间间隔为s;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为

  • 13. 在利用如下图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1. (1) 下列器材中不必要的是____(只需填字母代号)。
      A . 弹簧秤 B . 重物 C . 天平 D . 毫米刻度尺 E . 交流电源
    2. (2) 关于本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选择密度小体积很大的重物,有利于减小误差 B . 实验时手要提纸带的上端,并且先松开纸带后接通电源 C . 数据处理必须要选择点击清晰且第1、2两点间距约为2mm的纸带 D . 实验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重物在下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阻力的作用
    3. (3) 在实验中,质量的物体自由下落,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另选连续的A、B、C个点,经测量知道A、B、C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38.52cm、44.05cm、49.97cm,那么从打点计时器打下起点O到打下B点的过程中,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J,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加量J。由此得到的结论是。(取 ,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四、解答题
  • 14. 一根长为l的绝缘丝线吊着一质量为m、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一带正电荷的小球静止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如图所示,丝线与竖直方向成37°角,重力加速度为g,求:(

    1. (1) 带电小球受到的电场力大小F及电荷量q;
    2. (2) 若将该带电小球从悬挂点正下方距离l处由静止释放,当小球再次经过图示位置时的动能
  • 15. 宇航员站在某质量分布均匀的星球表面一斜坡上P点,沿水平方向以初速度抛出一个小球,测得小球抛出点P与落到斜坡另一点Q的距离为L,斜坡的倾角为 , 已知该星球的密度为 , 引力常量为G,球的体积公式是。求

    1. (1) 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2. (2) 该星球的半径为R。
  • 16. 如图所示的“抛石机”是古代战争中常用的一种设备,它实际上是一个费力杠杆。如图所示,某研究小组用自制的抛石机演练抛石过程。所用抛石机长臂的长度 , 质量的石块装在长臂末端的口袋中。开始时长臂与水平面间的夹角 , 对短臂施力,使石块经较长路径获得较大的速度,当长臂转到竖直位置时立即停止转动,石块被水平抛出,石块落地位置与抛出位置间的水平距离。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取。求:

    1. (1) 该石块刚被抛出时的速度大小
    2. (2) 抛石机对该石块所做的功
    3. (3) 若抛石机抛出的石块打在正前方处高为厚度不计的竖直障碍物上,则为有效,则抛石有效时抛石机对该石块做功的最大取值。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