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湖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期末调研测试...

更新时间:2022-08-09 浏览次数:76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选项中属于功的单位的是(   )
    A . N B . W C . J D . A
  • 2. 下列表达式属于比值定义法定义物理量的是(   )
    A . 向心加速度 B . 功率 C . 电场强度 D . 电容
  • 3. 如图所示,一物体沿固定粗糙斜面下滑,关于它受到的各力做功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重力做正功,支持力做正功 B . 重力做正功,摩擦力做负功 C . 重力做负功,摩擦力做负功 D . 摩擦力做正功,支持力不做功
  •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B . 牛顿首次发现了行星的运动规律 C . 法拉第首次提出电荷周围存在由它产生的电场 D . 库仑精确测出两个点电荷之间静电力的大小
  • 5. 如图所示,某同学到超市购物,用大小为20N、方向与水平面成角斜向上的拉力拉购物篮,以1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则(   )

    A . 前进6s内拉力所做的功为120J B . 前进6s内拉力的平均功率为20W C . 6s末拉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为10W D . 前进6s内重力的平均功率为10W
  • 6. 如图为某一水平弯道的限速牌,则汽车行驶至该路段转弯时(   )

    A . 由轮胎受到的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 B . 由汽车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 C . 若汽车转弯速度大于40km/h,它将受到离心力 D . 雨雪天气汽车行驶至该路段的速度可适当提高
  • 7. 小张同学把掉在地上的《物理必修第二册》课本捡起放回课桌面,在此过程中,该课本重力势能的增加量最接近的数值是(   )
    A . 0.4J B . 4J C . 40J D . 400J
  • 8. 如图所示为某一走时准确的时钟,时针与分针的针尖到转轴的长度之比为5:7,a、b分别是时针和分针的针尖,则(   )

    A . a、b两点的周期之比为1:12 B . a、b两点的角速度之比为5:7 C . a、b两点的线速度之比为5:84 D . a、b两点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5:84
  • 9. 如图所示,M、N为一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的某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该点电荷位于M点左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点电荷带正电 B . M点的电势低于N点的电势 C . 将一负点电荷从M点移动到N点,电场力做正功 D . 同一负点电荷在M、N两点处所受电场力
  • 10. 关于电场强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在电场中的P点不放试探电荷,则P点的场强为0 B . 由电场强度可知,点电荷周围某点场强大小与场源电荷的电荷量Q成正比 C . 由电场强度可知,某点场强大小与试探电荷的电荷量q成反比 D . 由电场强度可知,某点场强大小与场源电荷的电荷量q成反比
  • 11. 2022年3月23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正式开讲,在轨演示了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等。空间站所在轨道距离地球表面高度约为400公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太空舱内水油不分层是因为它们不受地球引力 B . 在太空舱内被抛出的“冰墩墩”相对太空舱做平抛运动 C . 空间站运行速度小于7.9km/s D . 空间站的运行周期等于24小时
  • 1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处于静电平衡的导体内部电场不为零 B . 要实现静电屏蔽一定要用密封的金属容器 C . 将一带正电物体放在金属壳内,金属壳外没有电场 D . 静电平衡导体的电荷分布在导体外表面,越尖锐的位置电荷密度越大
  • 13. 地球引力像一根无形的“绳子”,牵引着人造地球卫星环绕地球运动,如图所示是人造卫星运行的几条轨道,这几条轨道在P点相切,Q是轨道II的远地点。在地面附近发射卫星到轨道I上的发射速度为v1 , 发射到轨道II上的发射速度为v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B . 若发射速度 , 卫星将沿轨道II运行 C . 卫星在轨道II由P点运行到Q点的过程中速度逐渐变大 D . 由轨道I变轨至轨道II,卫星需要在P点减速
  • 14. 如图所示是某初中地理教科书中的等高线(图中数字单位是m)。现在把图看成描述电势高低的等势线图,数字单位改为V,图中有a、b、Q三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Q点电势最高 B . a点的电场强度大于b点 C . a点电场强度方向沿等势线过a点的切线 D . 的点电荷由a点移动到b点,该点电荷的电势能减小10J
  • 15. 如图所示,两小球A、B带等量异种电荷,通过绝缘轻弹簧相连接,置于绝缘光滑的水平面上,此时弹簧处于原长。现将A、B由静止释放,两球从静止到距离最小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范围内)(   )

    A . A球受到的库仑力做负功 B . 两球的电势能减小 C . 两球的动能一直增加 D . 两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 16. 如图所示,取一对用绝缘柱支持的导体A和B,使他们彼此接触。起初它们不带电,贴在下部的两金属箔是闭合的。手握绝缘棒,把带正电的带电体C靠近导体A,待静电平衡后(   )

    A . 两金属箔因为都带负电而张开 B . 导体A的金属箔带正电而张开,导体B的金属箔带负电而张开 C . 若用一根导线连接导体A和B,导线中将有电流通过 D . 若手握绝缘柱将A,B导体分开,两金属箔仍然张开
  • 17. 研究“蹦极”运动时,在质量为50kg的运动员身上系好弹性绳并安装传感器,可测得运动员竖直下落的位移x及其对应的速度v。根据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得到如图所示的“v-x”图像。忽略空气阻力和弹性绳的重力,根据图像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弹性绳原长为15m B . 当运动员下降15m以后,重力开始做负功 C . 最初下降5m的过程中,运动员机械能不断增大 D . 当运动员下降15m时,绳的弹性势能约为1875J
  • 18. 如图甲所示,某装置由多个横截面积相同的金属圆筒依次排列,其中心轴线在同一直线上,序号为奇数的圆筒和交变电源的一个极相连,序号为偶数的圆筒和该电源的另一个极相连。交变电源两极间电势差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在时,奇数圆筒相对偶数圆筒的电势差为正值。此时位于和偶数圆筒相连的金属圆板(序号为0)中央有一个电子由静止开始加速。已知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电压绝对值为U、周期为T,电子通过圆筒间隙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则(   )

    A . 电子在金属圆筒中被加速 B . 电子在金属圆筒中的运动时间为T C . 电子出第n个圆筒瞬间速度为 D . 第n个圆筒长度为
二、实验题
  • 19. 在“探究向心力大小与半径、角速度、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选用的向心力演示器如图所示。转动手柄,使槽内的小球随之做圆周运动。小球向外挤压横臂挡板,使横臂压缩塔轮中心的弹簧测力套筒,弹簧被压缩的格数可从标尺读出,格数比即为两小球向心力大小之比。

    1. (1) 演示器左、右变速塔轮最上层的半径相等,为探究向心力大小与半径的关系,现将塔轮皮带都拨到最上层,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
      A . 选用两个相同的钢球分别放在挡板A和挡板B处 B . 选用两个相同的钢球分别放在挡板B和挡板C处 C . 选用两个相同大小的钢球和铝球分别放在挡板B和挡板C处 D . 选用两个相同大小的钢球和铝球分别放在挡板A和挡板C处
    2. (2) 演示器塔轮皮带可上下拨动,目的是为了改变两小球做圆周运动的____;
      A . 角速度 B . 质量 C . 半径
  • 20.            
    1. (1)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除图示器材外,下列器材中还需要的是____;

      A . 直流电源(12V) B . 交流电源(220V,50Hz) C . 秒表 D . 刻度尺 E . 弹簧测力计
    2. (2) 这个实验中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
      A . 重力加速度 B . 重物下落的高度 C . 重物下落的瞬时速度
  • 21.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实验,所用电源电压为4V。某次实验得到的电流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

    1. (1) 该实验中所用的电容器应选用;(选填“”或“C2:4700”)
    2. (2) 该实验中电阻箱的阻值应调到;(选填“R1:2Ω”或“R2:2000Ω”)
    3. (3) 已知图乙图线与坐标所围面积约为200个方格,则电容器放电前所带电荷量约为C。
三、解答题
  • 22. 2021年5月,“天问一号”经过地火转移、火星捕获、离轨着陆,成功在火星软着陆,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首次探测火星就实现“绕、落、巡”三项任务的国家。为了简化问题,把探测器的着陆过程简化为以下几个过程。火星探测器在地火转移轨道上火星附近的A点减速,减速后被火星捕获进入椭圆轨道1,再从椭圆轨道1的B点进入绕火星表面飞行的圆轨道2(可认为轨道2半径即为火星半径,轨道1、2相切于B点)。已知火星质量为M,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

    1. (1) 探测器由轨道1进入轨道2后,其运行周期如何变化?
    2. (2) 求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的大小;
    3. (3) 求火星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 23. 如图所示,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有A、B两小球用不可伸长的绝缘轻绳连接,以速度在电场中匀速上升。已知两球电荷量均为+q,A球质量为m、B球质量为3m,忽略两球间的库仑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 (1) 电场强度的大小;
    2. (2) 若某时刻轻绳断开,断开后A、B两球的加速度大小;
    3. (3) 自轻绳断开至B球速度为零的过程中,B球的电势能如何变化?变化多少?
  • 24. 如图所示,直轨道AB水平,A点左侧粗糙,动摩擦因数 , A点右侧光滑,AB长。水平轨道与半径的竖直光滑半圆轨道BCD在B点相切且平滑连接,B、D分别为半圆轨道的最低点和最高点,C为圆轨道上圆心O的等高点。A点正上方有一悬挂固定的竖直挡板,E为挡板最低点,C、O、E三点在同一水平线上,一弹簧右端固定,处于原长时左端正好在A点。现将一质量、可视为质点的滑块放置在弹簧左端,用滑块压缩弹簧后由静止释放,弹簧一直处在弹性限度范围内。

    1. (1) 若弹簧释放时储存的弹性势能为0.5J,求滑块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vB
    2. (2) 若释放滑块瞬间弹簧的弹性势能不同,则滑块运动到C处时对轨道的压力也不同,求的函数关系式;
    3. (3) 若滑块能从D点飞出且能撞击到竖直挡板,求释放滑块瞬间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小值。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