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考生物五年真题汇编27——生物技术的应用

更新时间:2022-06-22 浏览次数:104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1·山东) 粗提取 DNA 时,向鸡血细胞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并搅拌,过滤后所得滤液进行下列处理后再进行过滤,在得到的滤液中加入特定试剂后容易提取出 DNA相对含量较高的白色丝状物的处理方式是(    )
    A . 加入适量的木瓜蛋白酶 B . 37~40℃的水浴箱中保温 10~15 分钟 C . 加入与滤液体积相等的、体积分数为 95%的冷却的酒精 D . 加入 NaCl 调节浓度至 2mol/L→过滤→调节滤液中 NaCl 浓度至 0.14mol/L
  • 2. (2021·天津) 孟德尔说:“任何实验的价值和效用,取决于所使用材料对于实验目的的适合性。”下列实验材料选择不适合的是(   )

    A . 用洋葱鳞片叶表皮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B . 用洋葱根尖分生区观察细胞有丝分裂 C . 用洋葱鳞片叶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 D . 用洋葱鳞片叶粗提取DNA
  • 3. (2021·北京) 关于物质提取、分离或鉴定的高中生物学相关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 . 研磨肝脏以破碎细胞用于获取含过氧化氢酶的粗提液 B . 利用不同物质在酒精溶液中溶解性的差异粗提DNA C . 依据吸收光谱的差异对光合色素进行纸层析分离 D . 利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变化的反应来鉴定蛋白质
  • 4. (2020·海南) 下列关于“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羊的成熟红细胞可作为提取DNA的材料 B . 提取植物细胞的DNA时,需要加入一定量的洗涤剂和食盐 C . 预冷的酒精溶液能抑制核酸水解酶活性,防止DNA水解 D . 在沸水浴条件下,DNA与二苯胺反应呈现蓝色
  • 5. (2020·江苏) 生物学实验常呈现“五颜六色”的变化。下列实验中溶液颜色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在新鲜的梨汁中加入斐林试剂,混匀后在加热条件下由无色变成砖红色 B . 在厌氧发酵的果汁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混匀后由蓝色变成灰绿色 C . 在DNA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到,混匀后在沸水浴条件下逐渐变成蓝色 D . 在氨基酸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混匀后逐渐变成紫色
  • 6. (2019·江苏) 下列关于DNA粗提取与鉴定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用同样方法从等体积兔血和鸡血中提取的DNA量相近 B . DNA析出过程中,搅拌操作要轻柔以防DNA断裂 C . 预冷的乙醇可用来进一步纯化粗提的DNA D . 用二苯胺试剂鉴定DNA需要进行水浴加热
  • 7. (2018·北京) 以下高中生物学实验中,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 在制作果酒的实验中,将葡萄汁液装满整个发酵装置 B . 鉴定DNA时,将粗提产物与二苯胺混合后进行沸水浴 C . 用苏丹Ⅲ染液染色,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滴(颗粒) D . 用龙胆紫染液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
  • 8. (2021·湖北) 中国的许多传统美食制作过程蕴含了生物发酵技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泡菜制作过程中,酵母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B . 馒头制作过程中,酵母菌进行呼吸作用产生CO2 C . 米酒制作过程中,将容器密封可以促进酵母菌生长 D . 酸奶制作过程中,后期低温处理可产生大量乳酸杆菌
  • 9. (2021·江苏) 某同学选用新鲜成熟的葡萄制作果酒和果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果酒发酵时,每日放气需迅速,避免空气回流入发酵容器 B . 果酒发酵时,用斐林试剂检测葡萄汁中还原糖含量变化,砖红色沉淀逐日增多 C . 果醋发酵时,发酵液产生的气泡量明显少于果酒发酵时 D . 果醋发酵时,用重铬酸钾测定醋酸含量变化时,溶液灰绿色逐日加深
  • 10. (2021·辽宁) 利用菠萝蜜制作果醋的大致流程为:先在灭菌的果肉匀浆中接种酵母菌,发酵6天后,再接入活化的醋酸杆菌,发酵5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乙醇既是醋酸发酵的底物,又可以抑制杂菌繁殖 B . 酵母菌和醋酸杆菌均以有丝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 C . 酵母菌和醋酸杆菌发酵过程中控制通气的情况不同 D . 接入醋酸杆菌后,应适当升高发酵温度
  • 11. (2021·山东) 葡萄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存活但不能大量繁殖 B . 自然发酵制作葡萄酒时起主要作用的菌是野生型酵母菌 C . 葡萄酒的颜色是葡萄皮中的色素进入发酵液形成的 D . 制作过程中随着发酵的进行发酵液中糖含量增加
  • 12. (2021·海南) 关于果酒、果醋和泡菜这三种传统发酵产物的制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发酵所利用的微生物都属于原核生物 B . 发酵过程都在无氧条件下进行 C . 发酵过程都在同一温度下进行 D . 发酵后形成的溶液都呈酸性
  • 13. (2019·江苏) 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过程中,先通气培养,后密封发酵 B . 家庭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通常都不是纯种发酵 C . 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液pH逐渐降低,果酒制作过程中情况相反 D . 毛霉主要通过产生脂肪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参与腐乳发酵
  • 14. (2018·江苏) 某高校采用如图所示的发酵罐进行葡萄酒主发酵过程的研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夏季生产果酒时,常需对罐体进行降温处理 B . 乙醇为挥发性物质,故发酵过程中空气的进气量不宜太大 C . 正常发酵过程中罐内的压力不会低于大气压 D . 可以通过监测发酵过程中残余糖的浓度来决定何时终止发酵
二、多选题
  • 15.

    图1、2 分别为“DNA 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中部分操作步骤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1、2 中加入蒸馏水稀释的目的相同 B . 图1 中完成过滤之后保留滤液 C . 图2 中完成过滤之后弃去滤液 D . 在图1鸡血细胞液加入少许嫩肉粉有助于去除杂质
  • 16.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与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 组织切片上滴加苏丹Ⅲ染液,显微观察有橘黄色颗粒说明有脂肪 B . 组织样液中滴加斐林试剂,不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没有还原糖 C . 洋葱表皮细胞滴加蔗糖溶液后,发生质壁分离说明细胞有活性 D . PCR 产物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加热变蓝说明有目的 DNA 产生
三、综合题
  • 17. (2021·浙江) 回答下列(1)、(2)小题:
    1. (1) 回答与甘蔗醋制作有关的问题:

      ①为了获得酿造甘蔗醋的高产菌株,以自然发酵的甘蔗渣为材料进行筛选。首先配制醋酸菌选择培养基:将适量的葡萄糖、KH2PO4、MgSO4溶解并定容,调节pH,再高压蒸汽灭菌,经后加入3%体积的无水乙醇。然后将10 g自然发酵的甘蔗渣加入选择培养基,震荡培养24 h。用将少量上述培养液涂布到含CaCO3的分离培养基上,在30 ℃培养48h。再挑取分离培养基上具有的单菌落若干,分别接种到与分离培养基成分相同的培养基上培养24 h后,置于4 ℃冰箱中保存。

      ②优良产酸菌种筛选。将冰箱保存的菌种分别接入选择培养基,培养一段时间后,取合适接种量的菌液在30 ℃、150 r/min 条件下震荡培养。持续培养至培养液中醋酸浓度不再上升,或者培养液中含量达到最低时,发酵结束。筛选得到的优良菌种除了产酸量高外,还应有(答出2点即可)等特点。

      ③制醋过程中,可将甘蔗渣制作成固定化介质,经后用于发酵。其固定化方法为

    2. (2) 斑马鱼是一种模式动物,体外受精发育,胚胎透明、便于观察,可用于水质监测,基因功能分析以及药物毒性与安全性评价等。

      ①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生活污水日益增多,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河流、湖泊会引起水体,导致藻类大量繁殖形成水华。取水样喂养斑马鱼,可用斑马鱼每周的体重和死亡率等指标监测水体污染程度。

      ②为了研究某基因在斑马鱼血管发育过程中的分子调控机制,用 DNA 连接酶将该基因连接到质粒载体形成,导入到大肠杆菌菌株 DH5α 中。为了能够连接上该目的基因、并有利于获得含该目的基因的 DH5α 阳性细胞克降,质粒载体应含有(答出2点即可)。提取质粒后,采用法,将该基因导入到斑马鱼受精卵细胞中,培养并观察转基因斑马鱼胚胎血管的发育情况。

      ③为了获取大量斑马鱼胚胎细胞用于药物筛选,可用分散斑马鱼囊胚的内细胞团,取分散细胞作为初始材料进行培养。培养瓶中添加成纤维细胞作为,以提高斑马鱼胚胎细胞克隆的形成率。

  • 18. (2019·海南)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回答下列问题。
    1. (1) 玫瑰精油可用玫瑰花瓣为原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水蒸气蒸馏法的原理是。在进行蒸馏时,冷凝管的进水口比出水口(填“高”或“低”)。

      蒸馏收集到的乳浊液是玫瑰精油和水的混合物,要得到玫瑰精油,需要向乳浊液中加入 .其目的是;得到的油层还需要加入无水 ,其目的是

    2. (2) 某同学在通过发酵制作果酒时,发现在制作原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糖,可以提高酒精度,原因是。在家庭以葡萄为原料制作葡萄酒时,可以不添加酵母菌,原因是;在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如果密封不严混入空气,发酵液会变酸,可能的原因是
四、实验探究题
  • 19. (2020·全国Ⅱ)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研究人员从海底微生物中分离到一种在低温下有催化活性的α-淀粉酶A3 , 并对其进行了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以淀粉为底物测定A3酶活性时,既可检测淀粉的减少,检测应采用的试剂是,也可采用斐林试剂检测的增加。
    2. (2) 在A3的分离过程中可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其纯度,通常会在凝胶中添加SDS,SDS的作用是
    3. (3) 本实验中,研究人员在确定A3的最适pH时使用了三种组分不同的缓冲系统,结果如图所示。某同学据图判断,缓冲系统的组分对酶活性有影响,其判断依据是

    4. (4) 在制备A3的固定化酶时,一般不宜采用包埋法,原因是 (答出1 点即可)。
  • 20. (2021·河北)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葡萄酒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酿酒残渣(皮渣)。目前这些皮渣主要用作饲料或肥料,同时研究者也采取多种措施拓展其利用价值。

    回答下列问题:

    1. (1) 皮渣中含有较多的天然食用色素花色苷,可用萃取法提取。萃取前将原料干燥、粉碎的目的分别是,萃取效率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萃取过程需要在适宜温度下进行,温度过高会导致花色苷。研究发现,萃取时辅以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可提高花色苷的提取率,原因是
    2. (2) 为了解皮渣中微生物的数量,取10g皮渣加入90mL无菌水,混匀、静置后取上清液,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将0.1mL稀释液接种于培养基上。104倍稀释对应的三个平板中菌落数量分别为78、91和95,则每克皮渣中微生物数量为个。
    3. (3) 皮渣堆积会积累醋酸菌,可从中筛选优良菌株。制备醋酸菌初筛平板时,需要将培养基的pH调至性,灭菌后须在未凝固的培养基中加入无菌碳酸钙粉末、充分混匀后倒平板,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培养筛选得到的醋酸菌时,在缺少糖源的液体培养基中可加入乙醇作为
    4. (4) 皮渣堆积过程中也会积累某些兼性厌氧型乳酸菌。初筛醋酸菌时,乳酸菌有可能混入其中,且两者菌落形态相似。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区分筛选平板上的醋酸菌和乳酸菌。(简要写出实验步骤和预期结果)
  • 21. (2018·海南) 葡萄酒是葡萄汁经酵母菌发酵而成的,酿制葡萄酒的两个简易装置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试管中的 X 溶液有助于维持甲装置的瓶中气压相对稳定,与乙装置相比,用甲装置酿制葡萄酒的优点是(答出两点即可)。
    2. (2) 葡萄汁装入甲装置时,要留有约 1/3 的空间,这种做法的目的是(答出两点即可)。
    3. (3) 某同学若用乙装置进行发酵,并设置两个不同处理组(乙 A 和乙 B),乙 A 装置中保留一定量的氧气,乙 B 装置中没有氧气。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测得一段时间内乙 A 和乙 B 中酒精含量的变化趋势及乙 A 中氧气含量的变化趋势如曲线图所示。图中曲线 ①、 ②、 ③ 依次表示含量的变化趋势。
    4. (4) 从细胞呼吸类型看,酵母菌属于生物;从同化作用的类型看,酵母菌属于 (填 “自养” 或 “异养”) 生物。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