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通海一高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文综历史3月份...

更新时间:2022-06-22 浏览次数:43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0分,共48分)
  • 1. 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 )

    A . “要革命派,不要流派” B . “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 C . “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 D . “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
  • 2. (2017高二上·惠来期中) 某中学研究性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    )
    A . 乾嘉落户同光扬名民族瑰宝 B . 戏曲之祖生旦净丑曲苑奇葩 C . 元末初创京城献礼声名鹊起 D . 四大徽班康乾京华独领风骚
  • 3. 1727年春,伏尔泰参加了牛顿的葬礼,随后访问了牛顿的外甥女凯瑟琳并聆听了苹果坠地的故事。该故事通过伏尔泰的著作迅速传遍世界,成为家喻户晓的科学佳话。这则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

    A . 科学团体推动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发展 B . 跨国文化交流促进了科学思想的传播 C . 18世纪早期英国启蒙运动已接近尾声 D . 18世纪早期法国思想自由度逊于英国
  • 4. 卢卡契在评论19世纪某一作家时认为:“(他的)伟大之处在于,尽管他有那些政治与意识形态上的偏见,他依然用未受污染的眼睛观察所产生的矛盾,并忠实地描述它们。”据此判断,这一评论所指的作家是(    )
    A . 拜伦 B . 巴尔扎克 C . 薄伽丘 D . 莎士比亚
  • 5. 196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直到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这一政策才被打破。这表明我国 (    )

    A . 由单边外交转向多边外交 B . 由自力更生转向依赖外援 C . 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 D . 由民间融资转向政府借贷
  • 6. 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    )
    A . 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 B . 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 C . 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D . 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
  • 7. 格林尼治时间由英国的格林尼治天文台制定,1840年以前英国各地城镇仍遵守地方时间,1884年,世界20多个国家的天文工作者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通过决议正式确定格林尼治时间为国际标准时间。该决议得以通过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B . 与会各国的妥协 C . 钟表制造业的发展 D . 世界市场日益紧密的需要
  • 8. 《渔光曲》是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国故事影片,其外景是在浙江象山县石浦渔村进行拍摄完成。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电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18世纪末电影在中国上海首次出现 B . 《渔光曲》是近代中国第一部有声影片 C . 新中国初期电影的特点是题材丰富多彩 D . 近代中国首部国产电影取材于传统戏曲
  • 9. 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由贸易区正式挂牌成立。这是中国政府借以撬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此举最能反映的历史特征是(    )
    A .   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 B . 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 .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D . 世界经济区域化趋势加强
  • 10.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部分人口密集的重工业区和采矿区,其环境退化成无法恢复的“严重受害区”。《生态灭绝》杂志说“当历史学家最终剖析苏联和苏维埃共产主义时,他们也许会因为生态灭绝而作出死亡判决。”这主要表明(    )
    A . 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加强 B . 环境问题影响苏联经济可持续发展 C . 环境问题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D . 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 11. 钱穆先生指出:“中国版图之恢廓,盖自秦时已奠其规模。近世言秦政,率斥其专制。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事势所需,实未可一一深非也。”这一统一的变局还体现出(    )
    A . 从血缘世袭到宗法世袭 B . 从宗法封建到帝制集权 C . 从世袭政治到官僚政治 D . 从礼乐治理到法律治理
  • 12. 宋代官制分官、职、差遣三种,只有得到“差遣”了才能掌握实权,南宋史尧弼描绘道:“无其事虚设其官,无其功而空食其禄。”这种现象使得宋代(    )
    A . 中央政府的权力削弱 B . 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C . 地方势力得到增强 D . 官僚队伍膨胀及滥政
二、非选择题
  • 13. 制度的变革与创新直接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是世界闻名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

    春秋时期,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材料三 (美国)一场伟大的革命已经发生——这一革命的发生不是由于任何现存国家中的力量的变化,而是由于在世界的一个新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它已在所有的力量关系、力量均势和力量趋势方面引起一个巨大的变化,就像一个新行星的出现会在太阳系引起一个巨大变化一样。

    “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曾说过,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

    请回答:

    1. (1) 依据材料一,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在任用管理人员上的区别。由此分析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重要意义。

    2. (2) 结合史实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3. (3) 材料三中“新的种类的新国家”的含义是什么?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美国1787年宪法是如何“强制政府控制自己”的?

  • 14. (2019·鹰潭模拟) 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化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性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宋)苏轼

    材料二:19世纪上半叶,世界处于剧烈的变革与震荡之中。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社会理想与当时的现实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反差,一种对社会现状强烈不满、强调抒发个人情感、积极追寻理想世界的新思潮——浪漫主义应运而生。

    材料三早年由于受到启蒙运动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他的作品中充满了时代精神,蕴涵着革命的力量。特别是《第三(英雄)交响曲》以及《第五(命运)交响曲》,都以英雄为主题,表达了斗争胜利后的快乐,激发着人们的斗志,激励着人们与命运斗争。

    ——人民版必修三教材

    1. (1) 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画种?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画种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各举出一位19世纪英法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写出其主要作品。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这些作品蕴涵的时代精神。
  • 15. 【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

    以余所见宋太傅荆国王文公安石,其德量汪然若千顷之波,其气节岳然若万仞之壁,其学术集九流之粹,其文章起八代之衰,其所设施之事功,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其见废者,又大率皆有合于政治之原理,至今东西诸国行之而有效者也。

    ——梁启超《王荆公》(1908年)

    明治政府认为强有力的经济是国家实力的基础,因此兴建了现代化交通、通信和教育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支撑了工业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在19世纪80年代,政府将其大部分企业出售给和政府官员关系密切的私人投资者。……到了20世纪初,日本进入了主要工业化国家的行列。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 (1) 请从经济角度举两例说明“其所设施之事功,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梁启超称赞王安石的原因。
    2. (2)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概述20世纪初日本实现工业化的原因。
  •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联合国成立以来国际社会和联合国本身都发大变化.单就联合国会员国来说,已由成立主国家发展到今天的191个国家。很显然,60年前设计的联合国的各方面机制,已经很难适应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建立公正、合理的序的需要。而且联合国自身也存在着机构重叠 、效率低下以及腐败等问题。联合国改革势在必行。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联合国改革问题才真正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这同冷战秩序结束、联合国秩序成为居主导地位的国际秩序这一现实有关,世界各国都更加关心联合国的前途与命运。2005年,中国在联合国改革上的立场主要有三点:第一,改革要有利于维护联合国的权威,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第一,改革的重点是发展问题;第三,改革要有利于维护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增进会员国的团结。这实际上就是决定联合国改革方向的三个目标。中国的立场符合联合国的长远利益,有利于提升联合国的地位,增强联合国的作用,这实际上是为联合国改革指明了方向。

    ——摘编自刘建飞《联合国近年改革与中国外交》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联合国改革的社会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评价中国在联合国改革中的立场。
  •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是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国际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他学识渊博,生活经历丰富,从青年时代起就把自己的命运同工人阶级联系到一起。他以使劳动人民摆脱各种剥削和压迫为理想,并为此奋斗一生。他在与马克思一起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的同时,还参与创建和丰富革命理论的工作,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

    材料二:在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承担起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重任。他说:“自从我们失掉了马克思之后,我必须代替他。”

    1. (1) 材料一中恩格斯“参与创建和丰富革命理论的工作”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 (2)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后是怎样“代替他”的。
    3. (3) 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指出马克思与恩格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最大贡献及其依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