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泰州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考前练笔地理试卷

更新时间:2022-11-04 浏览次数:77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2022年2月4日(立春)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开幕,2月20日闭幕。图1为24节气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表示开幕式当日开普敦太阳视运动示意图的是(   )
      A . B . C . D .
    2. (2) 太阳方位角指由正北开始按顺时针方向计量的角度。冬奥会举办期间,北京(   )

      ①日出方位角逐渐变大 ②日出方位角逐渐变小

      ③日落方位角逐渐变大 ④日落方位角逐渐变小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3. (3) 与2月4日正午影长最接近的节气是(   )
      A . 立夏 B . 白露 C . 小雪 D . 冬至
  • 2.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可能是(   )
      A . 沉积成岩—挤压褶皱—抬升侵蚀—岩层断裂 B . 沉积成岩—抬升侵蚀—挤压褶皱—下沉堆积 C . 沉积成岩—岩层断裂—岩浆活动—挤压褶皱 D . 沉积成岩—抬升侵蚀—下沉堆积—挤压褶皱
    2. (2) 图中(   )
      A . Ⅴ岩层属于变质岩 B . Ⅵ为岩浆喷出形成 C . H为平行不整合面 D . G处易于富集油气
  • 3. 辐射表是测量各种辐射的工具,测量不同的辐射可以选择不同的传感器和安装方式。下图为某校地理社团研究大气热力作用所采用的辐射表及安装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四个辐射表的功能各不相同,正确的是(   )
      A . ①—测量大气辐射 B . ②—测量地面反射 C . ③—测量太阳辐射 D . ④—测量大气逆辐射
    2. (2) 某日雪后,地表积雪,天气转晴且气温下降,各辐射表测得的辐射量变化情况是(   )
      A . ①—不变 B . ②—减少 C . ③—减少 D . ④—增加
  • 4. 长期以来,我国对于凌汛的防治主要是采取“防、蓄、分、排”四种措施。目前,黄河上游防凌主要发挥刘家峡水库“蓄”的作用。下图为黄河流域部分水利设施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通常,每年11月黄河流域进入凌汛期,次年3月全段开河。从防凌角度判断,刘家峡出库流量最小的月份为(   )
      A . 11月 B . 12月 C . 1月 D . 2月
    2. (2) 当黄河流域即将进入凌汛期时,调度部门会提前在刘家峡水库预留一定的防凌库容,用以承接上游龙羊峡等水利工程的下泄水量。当前,刘家峡不断提升防凌库容的主要原因是(   )
      A . 凌汛规模逐年增大 B . 龙羊峡上游水量大 C . 下游用水需求量大 D . 保障冬季电网供电
  • 5. 随着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加剧,干旱、洪涝事件发生的强度和频率不断增大,并且干旱洪涝常连续发生,形成旱涝急转现象。我国西南地区是旱涝急转的多发区域。选择题为我国西南部分气象站点分布及生态分区,右图为我国西南地区部分站点旱涝急转发生次数年内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有关我国西南地区旱涝急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旱转涝集中发生在夏秋季 B . 涝转旱集中发生在春夏季 C . 旱转涝和涝转旱频次相同 D . 冬季的重度急转最为严重
    2. (2) 甲区域易发旱涝急转的主要原因是(   )
      A . 暖湿气流和焚风效应影响 B . 森林破坏,气候失调 C . 登录台风数量多,影响大 D . 冬春季节寒潮影响大
    3. (3) 旱涝急转对人类社会及自然环境的影响远大于单一的干旱或洪涝灾害。对其危害描述正确的是

      ①威胁区域粮食安全  ②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③改变区域气候类型  ④植被覆盖率明显下降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6. 城市群由初级向高级演变,|q|值是评判城市群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准,|q|>1时,中心城市的规模优势较高,|q|<1时,中心城市的规模优势较弱;当|q|值变大时,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之间的空间扩张协调度不断降低,当|q|值变小时,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之间的空间扩张协调度不断提升。下图为城市群发展阶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当前长三角城市群属于(   )
      A . 趋向集聚 B . 集聚加速 C . 集聚衰减 D . 趋向分散
    2. (2) 有关城市群发展阶段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趋向集聚阶段,中心城市自身的规模优势增强 B . 集聚加速阶段,中心城市对外辐射效应不明显 C . 集聚衰减阶段,地域内城市分工体系相当完善 D . 趋向分散阶段,外围城市的空间扩张速度加快
  • 7. 韩国CCRC社区是提供综合服务的养老社区,由养老公寓、护理院及服务中心组成。服务中心内的多个配套设施(包括幼儿园、娱乐设施)面向周边区域居民开放。下图为CCRC社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CCRC社区布局的优点有(   )

      ①位于山麓地带,方便对外联系 ②受地形影响,建筑物高低错落

      ③设高架连廊,方便功能区联系 ④周围林木环绕,形成生态屏障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2. (2) 服务中心配套设施向周边区域居民开放的主要目的是(   )
      A . 增加养老社区经济收入 B . 增添老年人生活乐趣 C . 充分利用社区配套设施 D . 促进子女主动性探望
  • 8. “绿电”即绿色电力,是指通过零二氧化碳排放(或趋近于零二氧化碳排放)的生产过程得到的电力。2022年北京冬奥会首次实现了奥运历史上全部场馆100%绿色电能供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北京冬奥会实现全部场馆100%“绿电”,主要得益于(   )
      A . 政策支持 B . 技术支撑 C . 资源禀赋 D . 市场需求
    2. (2) 北京冬奥会举办期间使用的“绿电”主要是(   )
      A . 水电和风电 B . 水电和光电 C . 风电和核电 D . 风电和光电
    3. (3) 北京冬奥会使用“绿电”的主要意义(   )

      ①加快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发展 ②改变火电在电力生产结构中的主导地位

      ③助力首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④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9. “非粮化”是耕地利用方式由种植粮食作物调整为种植经济作物,发展林果、畜禽和水产养殖业等其他生产活动的过程。一般选择非粮作物种植比例的变化值来表征“非粮化”的水平。下图为2004—2018年我国耕地“非粮化”水平的演变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有关我国耕地“非粮化”水平演变的判读,错误的是(   )
      A . 2004~2010年,整体呈较大幅度变化 B . 受自然灾害影响,2008年前后出现异常变化 C . 2011~2016年,“非粮化”现象比较明显 D . 2016~2018年,“非粮化”水平明显升高
    2. (2) 2010年以来,由于居民饮食结构变化,非粮作物增长的主要类型有(   )
      A . 棉花、大豆 B . 花卉、药材 C . 蔬菜、瓜果 D . 畜禽、水产
    3. (3) 下列措施中,对耕地“非粮化”针对性不强的是(   )
      A . 加大种粮补贴,保障种粮收益 B . 加强技术培训,优化农业生产条件 C . 严格用途管控,严守耕地红线 D . 明确耕地利用优先顺序,严格管理
二、综合题
  • 1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阿克赛钦湖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是封闭型高原湖泊。

    材料二:某研究小组在阿克赛钦湖中心深水区采集完整的沉积岩芯,按粒级大小将沉积物分成黏土、粉砂和砂3个等级。根据不同类型沉积物含量和粒度指标随深度的变化特征,将该沉积岩心按照深度分为4个阶段。

    材料三:下左图为阿克赛钦湖采样点位置示意图。右图为阿克赛钦湖岩芯粒度参数及沉积物组成示意图。

    1. (1) 描述阿克赛钦湖沉积物的构成及变化特点。
    2. (2) 推测影响阿克赛钦湖沉积物变化的主导因素,并说明理由。
    3. (3) 利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Ⅱ阶段沉积物的形成过程。
  • 1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雷公山位于贵州省黔东南中部,被苗族视为“母亲山”,为苗岭山脉的主峰,是清水江主要支流的发源地。杉木喜温喜湿、速生、树干笔直,明清两代,清水江两岸因盛产杉木,木材贸易繁盛。锦屏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逐步发展成为木材交易的中心。

    材料二:雷公山体以浅变质岩为主,此种岩石在苗岭东段地区分布广泛,性质与贵州地区广泛分布的碳酸盐岩有着显著区别,且富含硅酸盐矿物(硅酸盐在成土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该地区山体表层的浅变质岩裂隙发育而其下部的岩石却非常致密。

    材料三:下左图为雷公山及清水河流域示意图和右图为雷公山山体岩石示意图。

    1. (1) 分析黔东南多以杉木建造苗寨民居的原因。
    2. (2) 判断深藏大山的优质杉木的运输方式,分析明清时期锦屏发展成为木材交易中心的优势区位条件。
    3. (3) 岩溶地貌一般不利于森林的生长,试分析清水江流域分布大面积森林的原因。
  • 1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美国和越南是我国纺织产品的主要出口国。越南的棉花种植主要以家庭为单位,且棉价比玉米、可可和大豆低。

    材料二:色纺纱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纺纱技术,比传统工艺节水减排50%以上,其产品具有健康舒适的优势。全球最大的色纺纱企业H公司,近年在新疆发展迅猛,在阿克苏建设全产业链工业园,集聚了纺织行业上下游企业。

    材料三:下图为该企业色纺纱全产业链图。

    1. (1) 推测我国出口至美国和越南纺织产品的差异。
    2. (2) 分析近年来越南成为我国第二大纺织品出口国的主要原因。
    3. (3) 分析色纺纱全产业链生产模式对H公司在新疆逆势猛进的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