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

更新时间:2022-06-23 浏览次数:64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18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伴着深宵的灯火,我捧起语文书,内心的烦(zào)顿时消失,仿佛在修葺精神屋宇。读光未然的《黄河颂》我领略到黄河英雄的气魄;读臧克家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我感受到闻一多先生为创作《校补》时锲而不舍的精神;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我了解到邓稼先在鲜为人知的荒漠,鞠躬尽(cuì) 的事迹,在语文课本中,那些妇(rú) 皆知的伟大人物为国家富强与民族昌盛而奋斗。他们以身报国,至死不(xiè) ,用他们_____ ( 气冲斗牛/可歌可泣)的光辉事迹谱写了无数传颂千古的壮丽诗篇,令后来者只要念及于此,无不___ ( 心潮澎湃/慷慨淋漓)。

    1. (1) 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词的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烦躁   修葺(róng)              B . 鞠躬尽粹      校补(jiào) C . 妇儒皆知  锲(qì) 而不舍        D . 至死不懈      鲜(xiǎn)为人知
    2. (2) 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气冲斗牛     心潮澎湃           B . 气冲斗牛     慷慨淋漓 C . 可歌可泣     心潮澎湃           D . 可歌可泣     慷慨淋漓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某些食品生产厂家,只顾眼前利益,滥用食品添加剂,孜孜不倦地追求高额利润。 B . 优秀文学作品对人的精神的影响是不知不觉潜移默化的。 C . 钟南山和李兰娟心存大爱,逆行而上敢于担当,成为家喻户晓的抗疫英雄。 D . 班长经常最后一个离开教室,打扫完卫生,整理好所有的桌椅才离开,真是可歌可泣
  •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为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学校积极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B . 为了防止新冠疫情卷土重来,我们要遵守疫情防控要求,共同构筑防疫屏障。 C . 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D . 中小学生视力下降的原因,往往是不经意的坏习惯造成的。
  • 4. 在下面语段横线处依次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如何确诊?新闻报道中常提到确诊病毒感染的诊断手段“核酸检测”。那么,什么是“核酸检测”呢?            ,            ,      , 如结果呈阴性,则表明被测试者可能并没有感染这种病毒。

    ①“核酸检测”指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检测被测者体内是否存在某种病毒的核酸

    ②如结果呈阳性,则表明被测试者体内存在该种病毒

    ③病毒主要就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

    ④核酸是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的总称

    ⑤主要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是生命的最基本物质之一

    A . ①②③⑤④ B . ④①③⑤② C . ④⑤③①② D . ①④⑤③②
  • 5.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乐府诗集》是继《诗经·风》之后,一部总括中国古代乐府歌辞总集,由北宋郭茂倩所编。《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双璧”。 B .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故事。 C .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D . 中华是礼仪之邦,在交往中常用谦辞,如:称自己为“鄙人”,称自己的文章“拙作”。
二、古代诗文阅读(33 分)
  • 6.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 (1)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但微颔之                   但:只 B .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释:放下 C . 尔安敢轻吾射                   射:射箭 D . 徐以杓酌油沥之               杓:同“勺”,勺子
    2. (2)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尝射家圃                     我如浮云 B . 以钱覆口                一犬坐于前 C . 但微颔                     夫君子行             D . 有卖油翁释担立             鲁肃拜蒙母,结友
    3. (3) 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头写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并“以此自矜”,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康肃的出众才能和狂傲个性。 B . 卖油翁对康肃公“发矢十中八九”,却只“微颔之”,在读者心中引起悬念,也就自然地引出了下文。 C . “康肃笑而遣之”,康肃公的“笑”既有自我解嘲,也有对卖油翁的嘲笑。 D . 本文将熟能生巧这个大道理,用一个生动的小故事加以阐释,达到了发人深省、令人心领神会的目的。
  • 7.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刘弇遇东坡

    刘伟明弇少以才学自负,擢高第,中词科,意气自得,下视同辈。绍圣初,因游一禅刹,时东坡谪岭南,道庐陵,亦来游,因相遇,互问爵里姓氏。伟明遽对曰:“庐陵刘弇。”盖伟明初不知其为东坡。自谓名不下人欲以折服之也。乃复问东坡所从来。公徐应曰:“罪人苏轼。”伟明始大惊,逡巡,致敬曰:“不意乃见所畏。”东坡亦嘉其才气,相与剧谈而去。

    【注释】①刘伟明弇(yǎn):弇是刘伟明的字。②爵里:爵,爵位;里,故乡。③不意乃见所畏:没想到竟然见到我敬畏的人。④剧:痛快。

    1. (1) 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

      自谓名不下人欲以折服之也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东坡亦嘉其才气,相与剧谈而去。
    3. (3) 结合原文,面对“意气自得”“欲以折服之”的刘弇,苏轼的哪些举动展现了一代大家的风范。
  • 8.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暮春

    王禹偁

    寂寞红芳又一年,老郎空解惜春残。

    才闻莺啭夸杨柳,已被蝉声哭牡丹。

    壮志休磨三尺剑,白头谁藉两梁冠

    酒罇何必劳人劝,且折余花更尽欢。

    【注释】①王禹偁:北宋诗人、散文家,因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调。②梁冠:有横脊的礼冠,古代帝王大臣所用的冠帽。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题目看,本诗描写晚春景物,既有惜春之意,又蕴含着作者的情感。 B . 赏花、磨剑、喝酒等一系列动作,是诗人借酒浇愁,内心苦闷的情感的外在体现。 C . 作者着一“老”字,表明自己年事已高,对比青年时代,感叹青春易逝。 D . 作者借景抒情,抓住了景物跟独特感受的契合点,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2. (2) 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才闻莺啭夸杨柳,已被蝉声哭牡丹”一句的妙处。
  • 9. 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
    1. (1) ,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
    2. (2) 故园东望路漫漫,。       (岑参《逢入京使》)
    3. (3) ,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
    4. (4) 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5. (5) ,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
    6. (6) 漫步于古诗苑,你能感受到诗人的恋乡思亲情结。在春夜的洛城,李白听到笛子吹奏《折杨柳》的曲调,不禁感叹:
    7. (7) 周敦颐《爱莲说》中最能体现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的名句是
三、 名著阅读(7分)
  • 10. 【片段 A】:圆脸,眉眼长得很匀调,没有什么特别出色的地方,可是结结实实并不难看。上唇很短,无论是要生气,还是要笑,就先张了唇,露出些很白而齐整的牙来。

    【片段B】: 大家若是有个急事急病,只须告诉他一声,他不含糊,水里火里他都热心地帮忙,这叫作“字号”。 ——两只大圆眼,大鼻头,方嘴,一对大虎牙,一张口就像个老虎。个子几乎与祥子一边儿高,头剃得很亮,没留胡子。

    【片段C】:祥子又想了会儿,没办法。他的手哆嗦着,把闷葫芦罐儿从被子里掏了出来。

    “我看看!”A笑了,一把将瓦罐接过来,往墙上一碰。

    祥子看着那些钱洒在地上,心要裂开。

    “就这点?”

    祥子没出声,只剩了哆嗦。

    “算了吧!我不赶尽杀绝,朋友是朋友。你可也得知道,这些钱儿买一条命,便宜事儿。”

    1. (1) 这两段文字描写的是现代作家创作的小说《骆驼祥子》中的人物,A描写的是 B描写的是
    2. (2) 探究小说人物,一般可以关注情节突变处。如果一个人突然闯入别人的生活或突然从生活中消失,往往会导致人物命运发生改变。小说中大兵突然出现,夺走了祥子的新车,让他长久的努力化为泡影。请再列举因人物突然出现或消失而导致祥子命运变化的两个情节。
四、现代文阅读(32分)
  • 1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老罗师傅

    王尚桐

    ①老罗师傅是位送水工。我也记不清老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为我们小区送水的,他好像早已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②瘦瘦高高的老罗木讷寡言,河南人,见人只是嘿嘿一笑。 因为种田难以支撑儿子上大学的开销,年过半百,进城打工。除此之外,大家对他的信息知之甚少。人们也不知道老罗公司的名称,每次见水桶快见底时,只要拨打老罗永不关机的手机,即便是夜间八九点钟,老罗也挪着不慌不忙的步子,登楼送水,撩一把汗,换上塑料鞋套,将一桶“阿依苏”矿泉水稳稳装在饮水机上。交接十二元水费,拎着空桶,嘿嘿一笑后转身离开。有时家中临时有事,锁门不在,老罗便会将水放在门口,等下次再付费。一天又一天,老罗成了小区中的一员,家家离不开他。

    ③炎热的夏天来了,小区时不时会陷入"水荒”,邻居们可能都觉不到老罗多年如一日的存在。老罗解释道,天热山上的泉眼越来越细,取水的人越来越多,拉水车每次都需要排队好长时间,小区也疯传老罗他们公司的水以次充好。山上的泉眼终于干涸了,纯净水取代了矿泉水,价码也从十二元降成十元一桶。

    ④小区的住户纷纷议论纯净水的水质,有沉淀了,出异味了,老罗听了,还是嘿嘿一笑,并不言声。人们也很快接受了老罗送来的纯净水,日子便又重回往日的平静。而老罗依然沉默寡言,依然及时送水,依然嘿嘿一笑。要说老罗送水有何不便,就是每次送水大家提前备好十元零钱,老罗不习惯移动支付。于是,有人调侃了:“老罗, 我教你微信支付吧。”“老罗, 再用现金支付就打折。”老罗依旧嘿嘿一笑,最多带着浓浓河南口音回一句话:“不中, 小区里老人多,用现金支付习惯,不麻烦。

    ⑤老罗默默地送水,日子也静静地流淌。直到有一天, 老罗的电话突然关机了,这可是从未出现的状况,人们种种猜测和抱怨。不久传来消息,老罗心梗,已经走了。这么突然!想想他的质朴和憨厚,想想他的尽职和尽责,大家叹息,好人一个。

    ⑥老罗一走,大家只好按着水桶上的电话订购纯净水。一日,我打电话订水后,来了一位头戴棒球帽,戴耳机的年轻人,二十来岁,很帅,很酷。我想以后就要和这位小师傅打交道了,便主动索要他的电话号码。小伙子头也不抬,"水桶 上有电话,订水和公司联系。”我有点尴尬,不过这只是变化的开端。一次,打电话订水后,因临时家中有事锁门外出,回来时门口却没有往常一样的水桶。 第二天,在小区碰到了小伙子,问起此事,他好一顿数落, 抱怨我让他白跑一趟。 还说以前都是师傅老罗替我们垫资,自己不会那样做的。

    ⑦小伙子还规定了送水的时段,上午A区, 下午B区,不再随叫随到,几乎一夜之间,小伙子站在了舆论风口:送水不及时,态度生硬,只通过微信收费,老人们感到非常不便。不久,公司又开通了二维码订水,只需在平台上付费订水并填写地址,然后排队等候。人们也渐渐接受了这种送水方式。

    ⑧从此,除了偶尔在小区照面,碰见小师傅的机会少了,生活也再度回归平淡。只是偶尔还会忆起憨厚的老罗,在楼道里晃动着瘦高的身形,剪开熹微的光影,扛着沉甸甸的水桶缓步走来。可是又有谁想过老罗师傅普经在心里想过些啥呢?

    ⑨老罗走了,和老罗一起走的,还有他的时代。

    1. (1) 文章多次将老罗师傅与小师傅进行对比。请补写情节并分析这些对比的作用。

    2. (2) 文章写老罗时反复出现“嘿嘿一笑”。请分析下列两处“嘿嘿一笑”分别表现出老罗当时怎样的心理。

      ①老罗听了,还是嘿嘿一笑,并不言声。

      ②老罗依旧嘿嘿一笑,最多带着浓浓河南口音回一句话......

    3. (3) 文中划线的句子很有表现力,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

      即便是夜间八九点钟,老罗也挪着不慌不忙的步子,登楼送水,撩一把汗,换上塑料鞋套,将一桶“阿依苏”矿泉水稳稳装在饮水机上。交接十二元水费,拎着空桶,嘿嘿一笑后转身离开。

    4. (4) 文章的老罗与杨绛笔下的老王有许多相似之处。请从两个人的品性、处境与作者的情感来进行比较分析。
  • 1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先生的课堂

    ①灰布衫,灰围巾,戴着眼镜——先生背着手,大步流星地走上讲台,随手将教材丢向讲桌,黑框眼镜后面那机智的目光像探照灯,扫视着课堂上一张张年轻的脸。

    ②先生面容消瘦,小平头硬戳戳的,散发凛然之气——活脱脱的鲁迅形象。先生收了笑容,转身西向黑板,极潇洒地草书:荷塘月色。末了,意犹未尽,歪头欣赏自己的板书,好像很满意,这才郑重地点了点头,重又而对学生讲到:“这节课,我们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荷塘月色》……”

    ③我们这些面黄肌瘦、衣衫不整,来自偏远乡村的学生们,就是自那堂课开始懂得了什么是文学欣赏,深切体会到汉语的优美。

    ④先生配合课文布置作文“我的家乡”。对我们来说,这样的题目在小学、初中不知写过多少遍,已经驾轻就熟,我在作文中描写家乡四季风光之美,用心描绘夏日的稻田、荷香,以及澄澈的月光:还写到勤劳的父辈秋日里的收获和冰天雪地里把莲菜的辛劳。大概是因内容鲜活、想象力丰富,先生在课堂上大为夸奖我的作文写得好,有真情实感。这份鼓励,激起了我对文学浓厚的兴趣。

    ⑤临近毕业那年,繁重的学习任务之下,原本就体质弱的我病倒了,在医院住了三个月。待我走出医院大门,已经是腊月二十九。落下的课程太多,时间又太短,学校已建议我这次高考不要参加了,连回去读书都成了奢侈的愿望,亲人们着实为我担忧。倔强的我不肯认输。此时我想到了先生,那时,先生在另一所中学任校长。

    ⑥正月初一,我带上莲菜、大米等土特产,骑车奔波二十公里路去找先生。天寒地冻,好不容易赶到先生家,却吃了闭门羹——先生到邻村走亲戚了。我哪肯就此死心,硬是费了大好的劲儿找寻到先生的亲戚家。当先生看见狼狈不堪的我喊他“老师”时,先吃了一惊,接着埋怨道:“这么冷的天,这么冷的天!这娃……上炕,上炕!”硬是将我劝上火炕,和他家亲戚一同吃菜喝酒。那顿饭我吃得浑身不自在,头顶冒虚汗。临别,先生叮咛我替他问候我父母好。

    ⑦正月初六,先生夫妇来到我家。看见先生夫妇突然进门,还带了厚重的礼品,我毫无准备,两手不知往哪里放,很是难为情,也不敢正眼看他们,脸一阵阵发烧。心想:是不是我请求先生的事没有希望了。先生先问候我父母好,接着和他们讨论我上学的事,又鼓励我放下思想包袱,好好学习,做有出息的孩子。我们一家人感动得不知如何是好。送先生夫妇回县城的路上,我再三说他们不必亲自来,捎个话就行了。先生解释说:“一来你父母年龄和我差不多,应该向他们拜个年;二来我要亲自告诉你上学的消息,让你放心。”送走先生,回家的路上,抬头望着洁白雪花从天而降,片片轻盈,像朵朵梨花,开满了我的天空,透过雪花,我看到了阳光。

    ⑧终于可以如愿到先生所在的中学学习,那几个月,我发愤图强。一方面加强营养,滋补身体,一方面刻苦学习,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我深知,我的身后不仅有父母,还有关注我的先生。后来,我以全班第五名的成绩顺利通过了七月的高考。

    ⑨上大学,工作,成家,一晃十多年过去了。我忙于自己的事务,与先生保持着松散的联系。先生的夫人去世了。先生退休后,居于小城一隅,深居简出。每每与先生会面,聊过我的工作、生活之后,先生总忘不了谈及我的父母,要我转达对他们的问候。我早已把父母接到身边,这也是先生时时为我上的人生之课。先生还不止一次地说:“你爱学习,读了那么多书,比老师强。”这真是让我羞愧难当,以先生的学问,我是终生也赶不上的。何况我俗务太多,无暇专心学习,哪里有什么真学问啊,我深知先生是在鼓励我不要忘了读书。先生极少当着我的面谈他的困苦,但他的困苦我能想象得到:年事已高,身体状况一日不如一月:晚辈不在身边,生活全靠他自己打理……每次从先生家走出,我的心里都有说不出的复杂。

    ⑩我的散文集出版,特意赠先生,请他指教,先生说:“我眼花,看不清文字。”我感到自己打扰了先生原本清静的生活。先生却将书特意放在床头。我说:“书我拿走吧……”先生说:“先放着,我慢慢看。临别,先生一再说要请我吃饭。我说:“要吃饭也该我请客,怎能叫您老人家破费呢?”先生说他要礼尚往来,又说日子已经定好了,饭店的包间也已预订,我只好答应下来。后来得知,那一天是先生的八十寿诞。

    ⑪先生八十寿诞那天,我在致祝酒辞时向先生深深地鞠躬,表达了对他崇高的敬意:先生的课堂影响了我的一生,先生就是我的课堂。

    ⑫两年前的秋天,兄长打电话告诉我:先生过世了!我的脑海忽然一片空白,渐渐地,戴着眼镜,眼前又浮现出三十多年前先生为我们上课的情景:灰布衫、灰围巾,背着手走上讲台……

    1. (1) 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⑥段中“我”为什么去找先生?
    2. (2) 阅读文章第⑦段,说说“我的脸一阵阵发烧”的原因是什么?
    3. (3) 第⑦段划线句“送走先生,回家的路上,抬头望着洁白雪花从天而降,片片轻盈,像朵朵梨花,开满了我的天空,透过雪花,我看到了阳光。”运用了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的心情,同时也暗示了
    4. (4) 结合全文,分析第⑨段划线句的人物心理。

      每次从先生家走出,我的心里都有说不出的复杂。

    5. (5) 第⑪段为什么说“先生的课影响了我的一生,先生就是我的课堂”?
五、写作(60 分)
  • 13. 按要求作文。

    光未然遇见黄河,红军战士遇见老山界,鲁迅遇见《山海经》,从此他们命运的情境就不再一样;遇见慧眼识珠的老师,臧克家成就了自己的诗坛;遇见远见卓识的上级,吕蒙非复“吴下阿蒙”;遇见身世寒微的阿长,鲁迅获得了半世温暖;遇见身怀绝技的卖油翁,陈尧咨收敛了傲气。如此,你定会感叹:生命中遇见某些人某些物,是多么幸运!

    请以“遇见你,是我的幸运”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②文体自选;③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④不得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