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文言文)

语文考试

更新时间:2022-06-04 浏览次数:130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中。
    1. (1) 车胤家贫,没有灯油夜读,他想了一个好办法是(   )
      A . 映着雪读书。 B . 凿壁偷光。 C . 把萤火虫放在布袋里,就着萤光读书。
    2. (2) 胤恭勤不。(    )
      A . 疲倦 B . 厌倦 C . 倦怠
    3. (3) 家 , 不常得油。(    )
      A . B . 穷困 C . 贫民
  • 2. 逢老媪磨铁杵。(       )
    A . 正在 B . 方正
  • 3. 太白感其意,还卒。(       )
    A . 事业 B . 学业
  • 4. 勤不倦。(       )
    A . 谦逊有礼 B . 恭敬
  • 5. 下列成语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
    A . 奋笔疾书 B . 囊萤夜读 C . 凿壁偷光 D . 悬梁刺股
  • 6. 下列成语与相关人物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 囊萤夜读——车胤    铁杵成针——李白    悬梁刺股——孙敬、苏秦 B . 凿壁偷光——匡衡     四面楚歌——项羽    完璧归赵——蔺相如 C . 程门立雪——杨时     闻鸡起舞——祖逖    纸上谈兵——赵括 D . 手不释卷——李白    韦编三绝——孔子    讳疾忌医——蔡桓侯
二、填空题
  • 7. 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 (1) (yìn yìng)(qíng qín)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chéng shèng)(shuò shù)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2. (2) 过小溪,逢老(ǎo  áo)方磨铁(chǔ  wǔ),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hái  huán ) 卒业。
  • 8. 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1. (1) 车胤年轻时由于家庭pín kùn,买不起灯油,就利用练囊装上yíng huǒ chóngqín fèn读书。
    2. (2) 车胤从小就qiān gōng yǒu lǐ,爱好读书,他长大后成了一位bó xué duō cái的人。
  • 9. 查字典,再填空。
    1. (1) “囊”字是结构,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再查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囊”字在字典里的读音有:①nāng;②náng。
    2. (2) 在“萤夜读”中的读音是。(填序号)
    3. (3) 在“鼓鼓囊”中的读音是。(填序号)
  • 10.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1) 《囊萤夜读》选自,故事的主人公是,从这个故事中我们懂得的道理是:
    2. (2) 《铁杵成针》选自(人名)的,故事的主人公是,读了这个故事我们懂得的道理是:
三、翻译
  • 11. 翻译句子。
    1. (1)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2. (2)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3. (3)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 12. 句子释义。
    1. (1)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2. (2) 家贫,不常得油。
    3. (3) 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四、句子赏析
  • 13. 句子赏析。
    1. (1) 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①“以夜继日”和我们常用的成语的意思是相同的。
      ②夏天的时候,车胤用的方法学习。
      ③这句话说明
      A.车胤是一个学习刻苦勤奋的人。
      B.车胤的家里实在太穷了。
      C.车胤是一个喜欢小动物的人。
    2. (2)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①这句话中的画线部分让我想到了词语,它也是“铁杵成针”的反义词。

      ②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A.承上启下    B.总结全文    C.为下文做铺垫

五、课内阅读
  • 14. 阅读《铁杵成针》,回答问题。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1. (1) 李白小时候的读书态度如何?(用短文原句回答)
    2. (2) 他在路过一条小溪的时候,遇见了谁?她在干什么?(用短文原句回答)
    3. (3) 李白了解情况后,反应如何?做出了怎样的举动?(用短文原句回答)
    4. (4) 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5. (5)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得出的一个成语是:
  • 15. 阅读《囊萤夜读》,回答问题。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1. (1) 晋朝人车胤学习态度和学识如何?(用短文原句回答)
    2. (2) 他因“家贫不常得油”,又时如何解决这一困难的?(用短文原句回答)
    3. (3) 我还知道古人勤奋苦读的事例有
    4. (4) 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六、课外阅读
  • 16. 小古文阅读。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 (1) 解释加点字。

      剑自舟中坠于水

      吾剑之所从坠

    2. (2) 翻译句子。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3. (3) 这则寓言叫什么?它说明了什么道理?
  • 17. 阅读天地。

    (一)凿壁偷光

        匡衡勤学而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拥作而不求偿。主人怪而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1.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邻居有烛而不。    逮:

      主人而问衡。      怪:

    2. (2) 翻译下列句子。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3. (3) 文章主要写了哪两件事?表现出匡衡的什么精神?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