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南阳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热身摸底考...

更新时间:2022-06-13 浏览次数:69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一种被称为肺炎支原体的单细胞生物,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支原体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属于细胞层次或个体层次 B . 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但它没有细胞壁结构 C . 支原体与酵母菌细胞内的核糖体均在同一种结构上合成 D . 支原体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 2. 科学家发现在自然界中有一类“吃”铜的细菌,这些细菌可以将环境中微量的铜离子富集到体内,利用铜元素代替硫元素构筑生命分子。根据上述材料进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类细菌体内含有C、H、O、N、Cu等大量元素 B . 铜元素可以存在于该类细菌的核酸和蛋白质中 C . 该类细菌吸收铜离子的过程需要消耗细胞中的能量 D . 该类细菌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细胞核中DNA的控制
  • 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的是(   )
    A . 细胞直径大小存在明显差异 B . 细胞膜的化学组成不同 C . 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D . 细胞器的种类及复杂程度
  • 4. 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与糖类相比,脂质中氢的含量高、氧的含量低 B . 细胞内的结合水因与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结合,失去了流动性和溶解性 C . 无机盐既参与维持细胞内的酸碱平衡,又可参与合成有机物 D . 自由水和结合水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春季时自由水的比例会降低
  • 5. 噬藻体是一种特异性侵染蓝藻的DNA病毒,能够调控蓝藻的种群密度和季节分布,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有效干预蓝藻水华的生物手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噬藻体与蓝藻的结构的主要区别是有无细胞结构 B . 蓝藻可依赖细胞中的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 C . 噬藻体和蓝藻的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酸 D . 蓝藻和噬藻体的结构中都含有蛋白质
  • 6. 俗话说“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霜降前的柿子硬邦邦的,又苦又涩(主要是鞣酸引起的),难以下口;霜降后的柿子颜色红似火,尝起来甜腻可口。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 与柿子苦涩相关的物质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 B . 甜腻可口的原因是细胞内二糖和单糖等分子含量增多 C . 霜降后植物细胞内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增大,抗寒能力增强 D . 霜降后柿子中的鞣酸可能基本上被转化成了糖类
  • 7. 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雌性激素属于脂质,可以促进生殖细胞的形成 B . 脂肪的组成元素与磷脂的不完全相同 C . 动植物细胞都含有磷脂,且磷脂主要位于生物膜上 D . 胆固醇是构成所有生物细胞膜的成分之一
  • 8. 研究表明,细胞主要通过蛋白质执行复杂的调控和信息传递功能,在执行前,往往需要在蛋白质分子链上“接种”外来的分子,这称为蛋白质的修饰。“乙酰化修饰”是指在蛋白质分子链上“接种”一个乙酰基分子,这是蛋白质最主要的修饰方式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乙酰化修饰”改变了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从而影响其功能 B . 乙酰基分子连接在构成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的氨基或羧基上 C . 胰岛素和胰蛋白酶的功能不同,原因可能是两者的氨基酸种类、数量及肽链形成的空间结构等均不相同 D . 组成蛋白质分子的肽链盘曲折叠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从而具有一定功能
  • 9. 将植物细胞置于含有各种必需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用3H标记其中一种化合物,一段时间后,将这些细胞固定,通过放射自显影发现放射性集中于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被标记的化合物最可能是(   )
    A . B . 葡萄糖 C . 氨基酸 D . 脱氧核苷酸
  • 10. 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新冠病毒(遗传物质为单链RNA)已出现了众多变异毒株,科学家用24个希腊字母为变异毒株命名,Omicron(奥密克戎)排在第l5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比DNA病毒的更容易发生变异 B . 新冠病毒的核酸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生物大分子 C . 新冠病毒的核酸彻底水解后,可得到5种终产物 D . 酒精能引起新冠病毒的蛋白质变性,可以达到消毒的目的
  • 11. 如图是细胞局部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①是细胞膜上的糖链,大部分存在于细胞膜外侧 B . ②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 C . ③由磷脂分子紧密连接而成 D . 真核细胞中的④由蛋白质纤维组成,能维持细胞的基本形态
  • 12. 黑藻是一种分布广泛、易于取材的理想生物学实验材料。某同学利用黑藻细胞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临时装片中的叶片需要随时保持有水状态 B . 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叶绿体呈绿色的粒状或棒状 C . 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叶绿体是流动的,而细胞质是不流动的 D . 黑藻叶片较大,含有更多的叶绿体,非常适合用于观察叶绿体
  • 13. 下列关于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只有拟核和核糖体两种细胞器 B . 无线粒体,所以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C . 无叶绿体,所以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D . 原核生物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可以是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者
  • 14. 下图表示细胞通过“自噬作用”及时清除受损线粒体的过程,自噬体中物质水解的产物可以被细胞再利用或被排出细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溶酶体可以通过自身合成的水解酶发挥作用 B . 乳酸菌等微生物可通过形成自噬体,以更新细胞结构 C . 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的过程不受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D . 当细胞养分不足时,细胞可通过“自噬作用”实现自我保护
  • 15. 下列有关细胞核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所有真核生物的细胞都有细胞核 B . 不同生物细胞的细胞核数量可能不相同 C . 进出细胞核的所有物质都需要通过核孔 D . 染色质(体)的组成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 16. 如图表示真核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器。下列关于图示细胞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B . 储存遗传物质的主要场所 C . 可对蛋白质进行分类加工 D . 该细胞器的膜上有氧化葡萄糖的酶
  • 17. 某实验小组用碘液、苏丹Ⅲ染液和双缩脲试剂测得甲、乙和丙三种植物的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的颜色反应如表所示,其中“+”数量的多少代表颜色反应深浅程度。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试剂

    种子

    碘液

    苏丹Ⅲ染液

    双缩脲试剂

    ++++

    ++

    ++

    ++++

    ++

    ++

    ++++

    A . 三种植物的干种子中蛋白质含量最多的是甲,含淀粉最多的是丙 B . 与苏丹Ⅲ染液和双缩脲试剂分别发生颜色反应最明显的依次是乙和丙 C . 用苏丹Ⅲ染液可检测干种子中的脂肪,制片时需要用70%的酒精洗去浮色 D . 利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物质时,需要在水浴加热条件下先后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
  • 18. 图1是活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扇形图,图2是细胞中化合物含量的柱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图1表示组成玉米细胞干重的元素的含量,则A、B依次是氧元素和碳元素 B . 若图2表示水稻细胞的鲜重,则a、b和c化合物依次是蛋白质,淀粉和脂质 C . 若图2表示动物细胞完全脱水后的化合物的含量,则a化合物至少含有C、H、O、N D . 若图2中a、b和c表示玉米细胞中的三种有机物,则有机物结构都相同,但含量存在差异
  • 19. 初步研究表明,β-AP(β-淀粉样蛋白)沉积是Alzheimer型老年痴呆的主要病理特征。β-AP是由前体蛋白——APP(一种含695个氨基酸的跨膜蛋白)在病理状态下异常加工而成的。APP形成β-AP的过程如图所示。根据上述信息,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A . APP形成一个β-AP时需要消耗3个水分子 B . 一个β-AP分子中含有38个肽键 C . Alzheimer型老年痴呆是由前体蛋白——APP异常导致的 D . 用双缩脲试剂检测β-AP寡聚合物时不会产生紫色反应
  • 20. 有人利用真核单细胞生物a、b做了如下实验。下列有关这个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控制细胞c性状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b的细胞核 B . 控制细胞c性状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a的细胞质 C . 细胞d与细胞b的遗传信息并不完全相同 D . 细胞c的性状是由细胞a的细胞核和细胞质遗传信息共同决定的
  • 21. 施一公团队解析了来自非洲爪蟾的核孔复合体(NPC)的近原子分辨率结构。他们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到NPC附着并稳定融合在核膜上,是真核生物细胞连接细胞质和细胞核的唯一双向通道,控制着所有生物大分子进出细胞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核膜上NPC的数量可能会影响细胞代谢强度 B . NPC对生物大分子进出细胞核具有选择性 C . 附着NPC的核膜与细胞内的内质网膜均相连 D . NPC实现了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 22. 下图表示研究人员在相同且适宜环境中做的两个实验:实验一为变形虫一分为二的切割实验;实验二为变形虫的核质分离实验。下列根据这两个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 图中b切割后会立即停止所有生命活动 B . 变形虫的遗传物质是细胞核DNA C . 细胞核是变形虫的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 D . 细胞核是变形虫的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 23. 数字PCR技术是一种核酸分子绝对定量技术,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应根据目的基因的一段已知序列设计两种引物 B . PCR每一循环包括变性、复性和延伸三个过程 C . PCR结束后有靶分子的反应单位能检测出荧光 D . 每个反应单位中都需要加入解旋酶和耐高温DNA聚合酶
  • 24. 研究人员将GNA基因和ACA基因连接成融合基因后再与pBH21质粒载体结合并导入玉米细胞,最终获得了抗蚜虫玉米新品种,部分操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提取GNA基因和ACA基因至少需要两种限制酶,①②过程均需要使用DNA连接酶 B . 为了保证基因转录方向正确,需要用限制酶KpnI和XhoI处理融合基因和载体 C . 只要检测出玉米细胞中含有融合基因,就说明抗蚜虫玉米培育成功 D . 在加入了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上存活下来的玉米细胞可能成功导入了重组载体
  • 25. 某生物兴趣小组成员以西瓜5天龄幼苗子叶为外植体进行相关实验研究,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实验开始前应对培养基和西瓜幼苗子叶进行灭菌处理 B . 西瓜幼苗子叶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细胞已经发生分化 C . 暗处理时间的长短对细胞脱分化率和再分化率的影响均不大 D . 图示结果表明,西瓜幼苗子叶经诱导形成胚状体的最适暗处理时间是1~2周
  • 26. 为研究血清在细胞培养中的作用,某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并得到了如图所示的结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正常细胞在培养过程中存在接触抑制的现象,癌细胞则不存在该现象 B . 动物细胞培养需要将培养瓶置于含95%O2和5%CO2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培养 C . 由图示结果可知,血清的有无对癌细胞的影响小于对正常细胞的影响 D . 利用含细胞悬液的培养瓶培养细胞的过程中应定期更换培养液,这可以防止有害代谢物积累而阻碍细胞分裂
  • 27. 2019年1月24日,我国科学家宣布世界首批疾病克隆猴——5只生物节律紊乱体细胞克隆猴在中国诞生,开启了克隆猴模型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春天”。科学家采集了一只一岁半的、睡眠紊乱最明显的BMAL1(生物节律基因)敲除猴A6的体细胞,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获得了5只克隆猴——这是国际上首次成功构建的一批遗传背景一致的生物节律紊乱猕猴模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基础是动物细胞培养 B . 5只克隆猴细胞的核基因型与核供体细胞的完全一致 C . 取自新鲜卵巢的卵母细胞培养到减数分裂Ⅱ中期时才可以作为体细胞核移植的受体细胞 D . 核移植获得的重构胚必须移入代孕猕猴体内才会成功,移入其他品种的猴体内不会成功
  • 28. 下列关于高等哺乳动物受精与胚胎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卵裂球细胞的体积随分裂次数的增加而不断增大 B . 囊胚的内细胞团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C . 原肠胚发育分化形成内、中、外三个胚层,并逐渐分化为各种组织、器官 D . 绝大多数精卵细胞的识别与结合受精具有物种特异性
  • 29. 下列有关制备抗A抗原单克隆抗体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用A抗原免疫后提取的脾B淋巴细胞有多种,但A抗原诱导产生的B淋巴细胞占比增大 B . 灭活病毒诱导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病毒表面某些物质能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发生作用 C . 通过特定的选择培养基可以将能产生抗A抗原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筛选出来 D . 单克隆抗体既可以作为药物的运载体,也可以作为药物用于治疗疾病
  • 30. 胚胎工程中各种胚胎操作技术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从良种公牛体内获得的精子可以直接与获能的卵细胞结合受精 B . 早期囊胚a、b、c的基因型相同 C . d可直接移植给受体,且得到的两只小牛的性状不完全相同 D . 图中“小牛”的性别可能为雄性或雌性
二、综合题
  • 31.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有机物,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回答下列与蛋白质有关的问题:
    1. (1) 细胞中合成的蛋白质通常具有等功能。细胞中具有正常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通常需要有正确的序列和结构。
    2. (2) 科研人员对某种新发现的蛋白质进行研究,检测到该蛋白质中含有半胱氨酸,已知半胱氨酸的分子式为C3H7NO2S,请写出其R基:。若该蛋白质由4条肽链构成,共有137个氨基酸,则其含有的肽键数目为个
    3. (3) 异常蛋白的积累会引起细胞器衰老或凋亡,体内清除衰老或凋亡的细胞器需要中的蛋白酶等水解酶。
    4. (4) 帕金森病(AREP)的发生与年龄有关,常见于老年人群体,该病与神经元的变性受损有关。研究发现神经元的变性受损与细胞中的Parkin蛋白(一种泛素——蛋白连接酶)有关。Parkin蛋白具有标记待降解蛋白、介导蛋白质降解的作用。由此推测AREP患者的发病机理可能是,导致目标蛋白在神经元内病理性沉积而导致神经元死亡。
  • 32. 下图甲为发生在生物体细胞中的一系列生理过程局部示意图,其①~⑥表示生理过程或物质A~E表示细胞结构;图乙表示发生在图甲的结构E中的某种生命活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甲所示细胞(填“可以”或“不可以”)是动物细胞,理由是
    2. (2) ⑦为在核糖体中合成的肽链,同一动物体的不同组织细胞中,⑦的种类有一定差异,根本原因是
    3. (3) 肌细胞受到刺激后,内质网腔内的Ca2+释放到中,使内质网膜内外Ca2+浓度发生变化,Ca2+与相应蛋白质结合后,导致肌肉收缩,这表明Ca2+能起到(填“能量转换”或“信息传递”)的作用。
    4. (4) 图乙中,在病毒侵染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内质网腔内的错误折叠或未折叠蛋白一般不会被运输到进行进一步的修饰加工,而是引起图中所示一系列应激过程:内质网应激蛋白(BiP)与折叠错误或未折叠蛋白结合,将其运出内质网进行消化分解。内质网膜上的IREI蛋白被激活,激活的IREI蛋白在Hacl mRNA的剪接反应过程中可能起作用,剪接的Hacl mRNA翻译的Hacl蛋白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增强基因的表达,以恢复内质网的功能。
  • 33. 园艺工作者在栽培开黄花的兰花品种时,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白花的兰花。他们以这株开白花的兰花为实验材料,利用离体的器官、组织或细胞培育出了完整的植株。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为了保证植物组织培养取得成功,培养材料可以选取该白花植株幼嫩的细胞。
    2. (2) 消毒后进行离体培养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被称为。细胞经过程a~d发育成植株体现了
    3. (3) 启动细胞分裂和b过程的关键性激素是。经过程b产生的胚状体中出现形态结构不同的细胞,其根本原因是
    4. (4) 发生在生物体内的细胞的分化通常是不可逆的,图中生理过程(填图中字母)是对细胞分化不可逆的否定。
  • 34. 膀胱生物反应器是利用转基因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动物基因组中并定位表达于膀胱特定组织,在动物的尿液中提取具有重要价值产品的转基因动物的总称。A蛋白是人体中具有重要调节功能的蛋白质,下图表示利用膀胱生物反应器生产A蛋白的技术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 (1) 将图中A蛋白基因导入受精卵中最常用的方法是,进行①过程前需要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完整的基因表达载体包括启动子、等,启动子是片段,它是的部位,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应将A蛋白基因与的启动子重组在一起。
    2. (2) ②过程需要将受精卵在体外培养至期才可以进行③过程。③过程指。进行该过程前,代孕母体的处理及生理状况是
    3. (3) 膀胱生物反应器A蛋白的产量比乳腺生物反应器A蛋白的产量(填“高”或“低”),原因是
  • 35. 为探究M基因的功能,科研人员将克隆得到的M基因导入拟南芥植株(自交繁殖),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根据图中过程a、b,写出获得大量M基因的大致方法:
    2. (2) 过程d将重组质粒导入农杆菌,通常需要用处理农杆菌。过程e在拟南芥植株产生大量花序时,将其花表面部分置于农杆菌悬浮液中浸泡20~30s,3~4周后得到转化拟南芥植株的种子T0 , 这就是农杆菌转化,转化是指。使用T-DNA介导转化的原因是
    3. (3) 将收获的拟南芥种子T0播种在含有的培养基上,能健康生长的幼苗可确定含有M(目的)基因。若采用农杆菌转化法获得的拟南芥细胞中只有一条DNA上含有M基因,则要进一步获得M基因稳定的突变体,下一步操作是(选择最简便的方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