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白山市靖宇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

更新时间:2022-06-19 浏览次数:55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6分)
  • 1. 12月10日是世界人权日,促进和保护人权是人类的共同理想和追求。关于人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②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宪法只保护我国人民的人权

    ③贫穷是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

    ④我国宪法保护人权的内容非常广泛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2. “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要让权力不任性,最关键的是要(   )
    A . 规范权力运行 B . 制定权力清单 C . 细化信息公开 D . 强化公众监督
  • 3. 宪法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   )

    ①学习宪法

    ②认同宪法

    ③将学习宪法知识作为主要任务

    ④践行宪法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4. 下列做法中,既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又履行公民义务的是(   )
    A . 小明在图书馆看书时大声喧哗 B . 小亮品学兼优被评为“三好学生” C . 小强把故意弄坏的电脑退还给商家 D . 小刚在参观旅游景点时乱刻乱画
  • 5.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好制度。下列能体现这一制度“好”的是(   )

    ①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

    ②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

    ③保证公民当家作主

    ④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6. 下列属于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有(   )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④基层民主制度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7. 下列不属于我国国家主席职权的是(   )
    A . 荣典权 B . 外事权 C . 紧急状态决定权 D . 公布法律、发布命令
  • 8. 近年来,全国掀起“反腐”风暴,一些贪腐官员纷纷“落马”。贪腐官员的“落马”反映出的是权力的乱用和缺失。对此,国家应该(   )
    A . 扩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力 B . 加强对行政权的监督和制约 C . 保证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 D . 保证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切实履行义务
  • 9. 监察机关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应当与        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

    ①审判机关    ②检察机关    ③执法部门    ④权力机关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0. 具有监督权和独立检察权的司法机关是(   )
    A . 人民政府 B . 公安机关 C . 人民法院 D . 人民检察院
  • 11. 网络社交平台作为一种新兴的交流工具,走进普通民众生活,使个人的言论自由得到了满足,但言论自由背后是公共责任与法律底线。这说明(   )
    A . 言论自由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 B . 法律是对权利的限制和约束 C . 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言论自由权 D . 滥用言论自由要受到刑事处罚
  • 12. 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平等原则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践行平等,要求我们(   )

    ①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

    ②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亲朋好友谋利益

    ③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

    ④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④
  • 13. 目前,全国30个省份已出台各自的户籍改革方案,并且全部取消了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区分,统一改称“居民”。这一做法(   )
    A . 是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 B . 能消除生活中的不平等现象 C . 能保证每个社会成员获得同等的利益 D .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唯一途径
二、非选择题(14题5分、15题7分、16题6分、17题7分、18题9分,共34分)
  • 14. 在12月4日国家宪法日这一天。某校聘请法制辅导员为学生上了一堂宪法课。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堂。

    学习宪法知识

    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例如: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

    了解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相关法律:教育法、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等。

    这说明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对宪法规定的           

    理解宪法地位

    宪法是法律家族各成员产生的依据。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1. (1) 请从上面宪法的规定中任选一项,说出其具体内容。
    2. (2) 请补全上述法制辅导员的讲话内容。
    3. (3) 上述说明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
    4. (4) 通过本堂宪法课的学习,我们能够得出什么结论?
  • 15. 在学习了“公民义务”一课后,小刚、小明、雯雯三位同学谈各自的感受。

    小刚:这节课真有意思,以前我只知道法律赋予我们各项权利,现在才知道,享受权利的同时还必须履行义务。小明:履行义务?那多累啊!你想享受权利,所以必须履行义务。我放弃权利,不就可以不履行义务了吗?雯雯:放弃所有的权利?那多没劲!对了,我有一个好办法:咱们可以多享受一些权利,少履行一些义务,这不是两全其美嘛!

    1. (1) 你知道我国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分别有哪些吗?
    2. (2) 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 (3) 作为中学生,应怎样依法履行公民义务?
  • 16. 材料一:王某一家四口人,月收入14500元。其中,王某的父亲依靠自己的专利技术在某国有企业当工程师,月收入4500元;王某的母亲在餐馆里做服务员,月收入1500元;王某的妻子是外企职工,月收入3000元;王某本人是一家私营企业的经理,月收入4500元,炒股月收入1000元。

    材料二:小丽所在城市的公有制经济成分(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占当地经济的54.2%,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占当地经济的45.8%。

    1. (1) 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有哪些生产要素参与了分配?
    2. (2) 从材料二看出我国当前实行怎样的生产资料所有制?请你说一下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内容有何联系。
  • 17.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通过了民法总则,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了第66号主席令并予以公布;表决通过了关于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草案)等法律文件。
    1. (1) 在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是什么?
    2. (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具有怎样的地位?
    3. (3) 材料中体现的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哪些?
  • 18. 学习了“维护公平正义”一课后,某校八年级(1)班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相关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审视我们各方面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哪里有不符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哪里就需要改革。”真正让全体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社会公平正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公务员考录的制度体系建设持续深化。从体检、面试、录用考察,到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考试安全,中央主管部门陆续修订或出台了10余项规定规章文件,以公务员法为依据、以录用规定为准则、以配套政策办法为规则的法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一个覆盖公务员考试录用全过程全链条的制度体系网正在逐步形成。

    2014年,在办理河北保定市顺平县一起命案的过程中,检察官彭少勇提审被认定为犯罪嫌疑人的王某后,发现案情疑点重重,果断提出3个“不足信”。随后,检察院迅速启动了引导侦查机制,公安机关重新对重要涉案证据进行排查,最终锁定真凶王某,杜绝了一起冤假错案的发生。

    公平正义,是需要全社会共同来维护和创造的,政府首当其冲,我们每个人也责无旁贷。

    1. (1) 为什么要真正让全体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社会公平正义?
    2. (2) 建设公务员考录的制度体系说明公平的内涵有哪些?
    3. (3) 上述材料说明正义的要求是什么?
    4. (4)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