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自贡市荣县玉章高级中学校2022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模拟...

更新时间:2022-06-14 浏览次数:56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1分。
  • 1. 下面是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制作的一段政权更迭的年代尺,其中①处建立的是(    )

    A . 隋朝 B . 唐朝 C . 北宋 D . 明朝
  • 2. 某历史学习小组收集了以下图片,其反映出的共同信息是(    )

    曲辕犁

    筒车

    《农政全书》

    A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B . 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加强 C . 农业科技著作十分丰富 D . 农业生产技术比较先进
  • 3. 北宋建立后,为根除唐末以来藩镇割据、武将专权等弊端,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其中,与“杯酒释兵权”这一典故对应的是(    )
    A . 经常调换军队的将领 B . 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C . 分化事权以削弱相权 D . 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
  • 4. 研读下面的文献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苏湖熟,天下足。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A . 南宋时期江南人口大量增加 B . 南宋时期江南一直比较富庶 C . 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政治中心 D . 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 5. 阅读历史地图是我们获取历史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下面地图所示意的地方管理制度盛行于(    )

    A . 隋朝 B . 元朝 C . 明朝 D . 清朝
  • 6. 明代长城的修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挖壕筑墙省工省料,以一道或多道绵延伸展的墙体为干线,构建了多层次、纵深的防御体系。这体现了长城是(    )
    A . 商品贸易的主要场所 B . 地区交流的重要通道 C . 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D . 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
  • 7. (2021·绵阳) 下图是某同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的笔记。其涉及的地区是(   )

    A . 新疆 B . 西藏 C . 东北 D . 台湾
  • 8. 李鸿章晚年曾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由此可知李鸿章(    )
    A . 主张变法图强 B . 对洋务事业有所反思 C . 企图独揽大权 D . 完全否定了洋务事业
  • 9.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人们认识到仅仅依靠军事变革无法挽救民族危亡。此时,一群举人冲破长期沉闷局面,掀起一场救亡图存运动,迈出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第一步。这场运动是(    )
    A . 戊戌变法 B . 辛亥革命 C . 新文化运动 D . 五四运动
  • 10. 以下列人物为代表的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在20世纪初掀起了一场主张改造国民思想的新文化运动。他们标举的口号是(    )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适

    A . 救亡与图存 B . 民主与共和 C . 实业与救国 D . 民主与科学
  • 11. 纪录片《百年中国》解说词中提到: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虽然不是一个世纪的起点,但却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新时代的开始”指的是(    )
    A . 中国开启了思想文化的新时代 B . 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 . 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D .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 12. 1949年6月,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规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八一”两字能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是因为(    )
    A .   萍浏醴起义 B . 广州起义 C . 秋收起义 D . 南昌起义
  • 13. 下图为红色文物“一面布满381个弹孔的红旗”,曾高高飘扬在上甘岭阵地,上写:英勇前进,将红旗插到解放的阵地上。它生动诠释了(    )

    A . 敢为人先首创精神 B .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C . 执政为民奉献精神 D . 伟大国际主义精神
  • 14. 阅读下图,乡镇企业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大跃进”运动 B . 农业合作化运动 C . 经济体制改革 D . 人民公社化运动
  • 15. 在万千中国人忍饥挨饿的困难时期,他选择了耕耘稻田;在被问及中国是否可能再次面临粮食危机时,他果断回答:“不可能了!”下列对“他”及其贡献表述正确的是(    )
    A . 他是王进喜,以铁人志制服大庆井喷 B . 他是焦裕禄,靠赤子心改变兰考旧貌 C . 他是邓稼先,用原子弹保卫国家安全 D . 他是袁隆平,凭杂交稻端稳中国饭碗
  • 16. 比较分析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复习世界近代史时,李华同学绘制了如下表格,其中空白处应填的是(    )

    项目

    英国

    美国

    开始标志

    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

    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

    颁布文献

    《权利法案》

    《独立宣言》

    性质

    A . 资产阶级革命 B . 社会主义革命 C . 思想解放运动 D . 资产阶级改革
  • 17. 通过对下表统计数字的分析,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两次世界大战(    )

    项目

    参战国

    卷入人口

    参战人员

    伤亡人数

    直接经济损失

    第一次世界大战

    30多个

    15亿

    0.7亿

    0.3亿

    1805亿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60多个

    17亿

    1.0亿

    0.9亿

    40000亿美元

    A . 都导致了战后世界格局的改变 B . 交战的双方都具有非正义性 C . 都给人类社会造成了深重灾难 D . 都是为摆脱经济危机而发生
  • 18. 制作示意图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根据图示,下侧“?”处应填(    )

    A . 两极格局 B . 多极化趋势 C . 单极世界 D . 经济全球化
二、非选择题(共22分)
  • 19. 多种途径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请根据以下历史学习途径提供的信息,完成相关要求。

    途径一:评说历史人物

    杨坚 忽必烈 朱棣 康熙

    途径二:阅读历史书目

    ——选自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

    途径三:解读历史对联

    对联是中华文化所特有的表达方式,有时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以下是某同学收集的一些历史对联。

    1. (1) 请将以下不同朝代的历史事件与相应的历史人物进行匹配。(用字母表示)

      A.营建北京城    B.南北归于统一    C.设置台湾府    D.设置澎湖巡检司

    2. (2) 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位人物,加以简要评说。
    3. (3) 以下是历史学习小组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要观点摘录,请你判断,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②《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③五四运动后期,学生成为主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④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⑤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4. (4)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辛亥革命”的重要历史意义。
    5. (5) 阅读以上材料,根据对联的提示信息及所学知识,选取五个及以上的史实,谈谈你从中获得的感悟,并加以说明。(要求:感悟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