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平原县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

更新时间:2017-12-13 浏览次数:349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2015八上·和平期中)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订(qiān) 记(diàn) 交(xiè) 脖(jìng) B . 防(dī)   退(kuì) 取(tì) 阻(è) C . 灭(jiān) 使(chāi) 琐(xiè) 寒(jìn) D . 恶(zēng) 问(jié) 震(sǒng) 憬(chóng)
  • 2. 请选出下面各组中有错别字的一项(    )
    A . 狼籍    张惶失措    名副其实    精疲力竭 B . 荒谬    不可名状    微不足道    大庭广众 C . 惧惮    眼花缭乱    情郁于中    月明风清 D . 仄歪    触目伤怀    莫名其妙    富丽堂皇
  • 3.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我们学过的《爱莲说》、《陋室铭》,都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篇。 B . 年轻的城市,更需要青春和活力,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摧枯拉朽的创造力。 C . 通过对海上日出这一奇观进行绘声绘色的描写,表现了作者作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D . 有时说话就应照直说,别拐弯抹角的。
  • 4. 找出下列作品、作者与出处搭配有误的一项(    )
    A . 《藤野先生》——鲁迅——《朝花夕拾》 B . 《三峡》——郦道元———《水经注校证》 C . 《爱莲说》——周敦颐一一《周元公集》 D . 《答谢中书书》——苏轼——《苏轼文集》
  • 5. 下列说法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 . 新闻的结构有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最主要的三个部分。 B . 铭,起初是铸或刻在器物、碑碣上记述事实、功德等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一种述功记行的文体,有时也用来警戒和勉励。如:墓志铭、座右铭等。铭文一般都是押韵的,又讲究句式的整齐,常用排比、对偶句。 C . 说,是古代一种既可以说明、记叙事实,又也可以发表议论的文体,偏重于议论,所以后来人们常把说理辨析的文章统称为论说文。 D . 说明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描写和议论等表达方式在说明文中不会出现。
  • 6.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 . 假若我们都能对那些给我们提供方便的人说声“谢谢”,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尽到自己的力量,我们这个社会还会不和谐吗?还会不温暖吗? B . “七千多人呀!”莫马继续告诉我:“一天之内,全杀光了!鲜血染红了三百五十多英亩的土地。” C . 美国的纽约、洛杉矶、日本的东京、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中国的北京、上海,都是世界上著名的特大城市,都有举办大型国际会议的实力。 D . 不少人失去了对生活品质的判断力,一味去追逐名牌,用有名的香水、手机、服装……等来显示自己生活品质高人一等,这也正是现今名牌泛滥的主要原因。
二、<b >书写</b>
三、<b >默写</b>
  • 8. 按原文或提示默写。      
    1. (1) ,都护在燕然。(《使至塞上》
    2. (2) ,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
    3. (3) 乱花渐欲迷人眼,(《钱塘湖春行》)
    4. (4) ,志在千里;,壮心不已。(《龟虽寿》)
    5. (5) 冰霜正惨凄,。(《赠从弟》)
    6. (6) 柴门何萧条,。(《梁甫行》)
    7. (7) 《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色如水,空明澄澈的句子是“
四、<b >语言表达</b>
  • 9. (2016八上·简阳期中) 将下面这则材料概括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30字)

          团结奋斗创伟业,继往开来写新篇。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雄伟的人民大会堂,气氛隆重热烈。主席台上方悬挂着“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会标,后幕正中是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党徽,10面鲜艳的红旗分列两侧。二楼和三楼的眺台上分别悬挂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万岁!”的横幅。

          开幕会上,胡锦涛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

五、<b >诗歌鉴赏</b>
  • 10.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 (1) 赏析颈联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句。
    2. (2) 诗人睹物生情,把自己比作“”和“”,流露出诗人之情。
    3. (3) 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前线情况,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 B . 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C . “直”“圆”两字精练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 D . “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
六、<b >文言文阅读</b>
  • 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三峡》)

    1. (1) 解释下面划线的词。

      ①至于夏水陵          襄:

      ②沿阻绝              溯:

      ③虽乘御风            奔:

      属引凄异              属引:

    2.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3. (3) 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清荣峻茂”所呈现出的画面。
    4. (4) 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通过“回清倒影”写出了水的清澈;通过“素湍绿潭”写出了水的静态和动态。 B .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富有韵律。 C . “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该句运用工整的句式,写出了秋季三峡的景色特征,表现了三峡景色的凄婉美。 D .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该句从侧面烘托了山的高耸。
  • 12.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所乐,岂徒语哉!

    (吴均《与顾章书》)

    【注释】①薜(bì)萝:薜荔与女萝,皆为香草。后人常以薜萝为隐者服饰。②英英:同“嘤嘤”,形容虫鸟动物等的鸣叫和谐动听。③办:具备。

    1. (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山川美             实是欲界仙都 B . 遂葺宇上           择善者而从之 C . 重幽居           可以调 D . 未复有能与其者     邑人
    2. (2)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②英英相杂,绵绵成韵。

    3. (3) 赏析下面的句子。

      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

    4. (4) 【甲】【乙】两文画线句表现出两位作者怎样的处世态度?对他们的这种处世态度,你是如何看待的?
七、<b >现代文阅读</b>
  • 13. 结合课文《藤野先生》,说说为什么藤野先生“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 14. 下列语句语言平实如话,字里行间饱含深情,仔细阅读,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1. (1) 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2. (2) 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
  • 15. 阅读下面课外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善意

        搬新家后,黄昏将近时我喜欢倚在阳台上,看街道上人群熙攘,每一张脸上都写满了即将归家的松弛和喜悦。

        很是偶然地看到对面阳台上的目光,干净剔透,有些许寂寞掺杂,像年幼的鸟儿,落单在荒原,找不到将要飞去的方向。

        那双眼睛刚能露在阳台的玻璃上,如果她努力跳了一下,那一定是楼下的孩子们发出了快乐的叫喊,她想看清自己不曾拥有的欢乐,跳完之后,她的嘴角会微微上扬,眼神飞快跌回寂寞。她的眼睛让我的心颤了一下,那种眼神不是她该拥有的,她那么小,看上去不过五岁左右的样子。

        我与小女孩的目光相遇,她先是怔怔地看我,我把手竖在耳朵上,做个小白兔蹦跳的姿势,她的眼睛笑了,像雨后的花瓣,璀璨明媚。我趴在阳台上和她对望,彼此隔了些距离,说话很费力,我就用手势逗她玩,她看着我静静地笑,看得出她的手势表达不是很好,总是一伸手,又羞涩地缩了回去。

        后来,她母亲到了阳台上,大约是叫她进去吃晚饭,我冲她扬了扬手,表示再见,她别着小小的脑袋[甲]_______(A.恋恋地;B.傻傻地:C.恨恨地)望着,忽然地扬起了手,向我表示再见,虽然她的手被妈妈[乙]________(A.缓缓地;B.飞快地;C.勉强地)捉了回去,可是,我还是看见了她没有拇指的右手。

        我的心,忽然地疼了一下,手就那么扬着,久久地没有收回。

        对面阳台的门砰地关上,隔着玻璃,还是能看到她母亲冷漠、倔强的脸色。我瞬间明白了许多……

        从那以后,我总忍不住想去看对面阳台上的眼神。黄昏时,面目冷清的母亲总是严严攥牢她小小的右手,目不斜视地穿过住宅小区的花园,遇到相熟的街坊,亦不肯停下来打招呼,拽着对街上的热闹无限留恋的女儿上楼,然后,小女孩的眼睛便出现在对面阳台上。

        看见我时,小女孩依旧会顽皮地做个鬼脸,我的心怅怅的,她总会长大的,总要独自面对人生的风雨,那时,她的自尊还能像在母亲的保护下那样倔强站立么?

        周末,女儿潇潇从寄宿幼儿园回来,我带她去海边,远远看见小女孩和她的母亲在离人群较远的沙滩上玩。我忽然有点冲动:“潇潇,想不想交个新朋友?你看,那位小朋友就住在我们家对面,很可爱的。但是,小朋友的右手没有拇指,做朋友时,不能盯着她的右手看,也不能表示好奇。”潇潇很奇怪,问:“为什么?”

        “因为小朋友没有拇指已经很伤心了,或许在很久以前丢掉拇指的事她已经忘了,伤心也成为过去了,问她,等于提醒她记起丢了拇指的事,她会很伤心的。”

        潇潇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奔向小女孩。

        在这个世界上,善意有很多种表达方式。譬如,不是所有的沉痛往事都需要安慰,不是所有暂时的贫穷都需要施舍,亦不是所有肢体残缺的人都需要同情或怜悯。因为,某些不合时宜的善意表达,只会伤害到他们的自尊。有时,忽略是表达善意的更好方式,它远要比及时伸出所谓援助之手更能抚慰人们脆弱的心灵。

        小女孩面对潇潇伸出去的手,怯怯地看了看母亲。潇潇亦回头张望我,我用微笑鼓励她。显然,那母亲认出了我,冲小女孩勉强点了点头,小女孩终于伸出了左手,潇潇拽起她,玩起了堆城堡的游戏。

        那天,小女孩和潇潇玩疯了,她的母亲望着她兴奋得通红的小脸蛋,眼里盈满了泪光……

    1. (1) “小女孩的眼睛”始终牵扯着“我”敏感的心。揣摩第③段的“我的心颤了一下”,第⑥段的“我的心,忽然地疼了一下”,第⑨段的“我的心怅怅的”这三处语句,联系上下文分别指出产生这些心理的具体原因。
    2. (2) 结合语境,揣摩语言:

      ①从第⑤段的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甲];[乙]

      ②第⑧段“面目冷清的母亲总是严严攥牢她小小的右手”一句中有动词“攥”。结合你对“母亲”这个形象的理解,联系上下文说说这个动词有何表达效果。

    3. (3) 作者认为“有时,忽略是表达善意的更好方式,它远要比及时伸出所谓援助之手更能抚慰人们脆弱的心灵”。你认同作者的看法吗?结合你的阅读感受或生活体验,具体说说你的理由。
八、<b >命题作文</b>
  • 16. (2017八上·宁河月考) 诗人说,人生没有爱,就像春天里没有鲜花。哲人说,爱,这是标志人类高尚气度之美的花朵。我们说,爱,常常让我们欢欣,有时,也让我们烦忧。请结合你的生活感受,选择一个方面,以“爱,带给我                               ”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写出真情感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