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联考...

更新时间:2022-06-07 浏览次数:78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关于能层和能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每个能层中的能级数都等于该能层序数 B . 原子核外每个能层容纳的电子数都是n2(n表示能层序数) C . d能级最多能容纳10个电子 D . 任一能层的能级总是从s能级开始
  • 2.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 的结构示意图: B . 的结构示意图: C . 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D . 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
  • 3. 有四种元素原子的基态或激发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

           ②     ③        ④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元素①的一种单质可用于消毒杀菌 B . 元素②所在周期中其原子半径最大 C . 元素①③在周期表中位于第17列 D . 元素④的简单氢化物常作制冷剂
  • 4. 的结构式为H-S-S-H,下列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四个原子在一条直线上 B . S原子有两对孤电子对 C . S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D . 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
  • 5. 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分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s区全是金属元素 B . p区全是非金属元素 C . d区和区全是金属元素 D . d区有10个纵行
  • 6. 描述共价键的三个重要参数是键能、键长和键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分子中,键的键长是C原子半径和S原子半径之和 B . 分子为正四面体结构,键角为 C . 键能: D . 型分子中的键角均为
  • 7. 下列关于键和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键都有方向性,键都有饱和性 B . 两个成键原子之间最多有一个 C . 分子中存在键,电子云图像呈轴对称 D . 分子中有两个键,且相互垂直
  • 8. 下列关于第一电离能和电负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第一电离能和电负性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大 B . 已知:时,失去电子需要吸收的能量,则的第一电离能为 C . 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元素与右下方的主族元素的有些性质相似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元素的电负性相近 D . 两元素的电负性数值相同,则其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相同
  • 9. 下列有关多原子分子中中心原子杂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同一元素的原子在不同的分子中杂化方式相同 B . 杂化轨道用于解释分子的立体构型,杂化轨道数目等于价层电子对数目 C . 若分子中含有同一元素的多个原子,则在该分子中此原子的杂化方式完全相同 D . 杂化轨道用于形成键、容纳孤电子对和肩并肩形成
  • 10. 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统称为原子光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同一种元素原子的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的特征谱线相同 B . 霓虹灯光与原子核外电子发生跃迁释放能量有关 C . 光谱仪可以摄取元素的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 D . 目前发现的元素都是通过原子光谱发现的
  • 11. 下列有关碳、氮、氧三种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互为等电子体,具有相同的化学键特征,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B . 碳、氮、氧三种元素对应的简单氢化物都可以作为配合物的配体 C . 碳、氮、氧三种元素对应的简单氢化物中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都是 D . 三种离子的模型相同,离子立体构型相同
  • 12. 图是验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正极反应式为: B . 溶液的作用是增强溶液的导电性 C . 极不断溶解,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D . 铁电极附近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2滴黄色溶液可观察到特征蓝色沉淀
  • 13. 图甲是用压强传感器探究生铁在的醋酸溶液中腐蚀过程的装置;图乙是根据压强传感器所得数据绘制的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在上述两种腐蚀过程中,生铁中的碳做正极且电极反应相同 B . 上述探究过程中吸氧腐蚀速率比析氢腐蚀速率快 C . 生铁发生析氢腐蚀还是吸氧腐蚀与溶液的酸性强弱有关 D . 日常生活中钢铁的吸氧腐蚀比析氢腐蚀更普遍
  • 14. 下列有关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废弃电池中含有重金属和酸碱等有害物质,不能随意丢弃 B . 化学电池可以将化学能全部转化成电能 C . 日常生活中用的手机电池是二次电池 D . 燃料电池无需将燃料贮存在电池内部
  • 15. 下列关于电解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电解过程中,两极分别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 B . 氯碱工业是指电解熔融的氯化钠 C . 工业上常用电解法获得钠、镁、铝等活泼金属 D . 电解法是最强有力的氧化还原手段
  • 16. 电镀是应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镀上一薄层其他金属的方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电镀铜时,只能选用氯化铜溶液作电解质溶液 B . 镀层金属通常是在空气或溶液里不易起变化的金属或合金 C . 电镀的方法可以应用在铜的精炼上 D . 电镀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使金属增强抗腐蚀的能力
  • 17. 某甲烷燃料电池的构造如下图所示,a、b为电极,C、D为选择性离子交换膜,只允许一种离子通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子由a沿导线流向b,再由b通过电解质溶液流回a B . 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 . 出口Y中的质量分数小于 D . b是电池正极
  • 18. 用惰性电极电解体积为溶液,收集到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相等时停止通电,恢复至室温(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电解结束后,加入固体可让溶液恢复至原来的浓度 B . 此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C . 电解后溶液的 D . 常温下,两极收集到的气体总体积为
  • 19. 镉镍充电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 B . 利用该电池电镀铜时,待镀件应连接 C . 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 D . 充电时向阳极移动,阳极区碱性增强
  • 20. 下图是研究燃料电池性能的装置,选择性半透膜只允许通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B . 区域Ⅲ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C . 从区域Ⅰ透过选择性半透膜经过区域Ⅱ最后到达区域Ⅲ D . 电池工作时区域Ⅰ的降低
二、填空题
  • 21. 材料科学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如做磁性元器件的纳米晶软磁合金;合成全氮材料中间体的五氮阴离子盐。回答下列问题:
    1. (1) 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是
    2. (2) 基态原子的核外价电子排布式为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区,基态N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
    3. (3) 原子的核外电子有种不同的运动状态,次外层电子云有种不同的伸展方向。
    4. (4) 呈色,配位数是键的数目为
    5. (5) 中两种阳离子的中心原子杂化方式都是的电子式为
  • 22. 下图是实现对天然气中高效去除的协同转化装置,电极材料是石墨烯(石墨烯包裹的)和石墨烯。

    1. (1) 该装置是装置(填“电解池”或“原电池”),上述装置中光伏电池是。把太阳能转化成(填“直流电”或“交流电”)。硅基光伏电池工作时,硅原子处于(填“基态”或“激发态”),光伏电池提供的能源是次能源。
    2. (2) 石墨烯做极,电极反应式为
    3. (3) 石墨烯的电势比石墨烯的电势(填“高”或“低”)。
    4. (4) 协同转化的总反应方程式为,除硫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3. 下图是利用双功能催化剂实现室温条件下电催化氮气还原制备氨气、氧化制备硝酸盐的示意图,实现氮的固定和综合利用。

    回答下列问题:

    1. (1) b极与电源的极相连,工作时电流流入极(填“a”或“b”)。
    2. (2) a极发生反应(填“氧化”或“还原”),电极反应式为
    3. (3) 通过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是,阴极区和阳极区消耗的质量之比为
三、综合题
  • 24. 现有6种短周期元素 , 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部分信息如下表:

    X

    阴离子电子层结构与氨原子相同

    Y

    最高价氧化物在空气中增多会造成温室效应

    Z

    双原子单质分子中键与键的数目之比为1:2

    W

    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M

    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

    Q

    元素最高化合价与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4

    请用相应的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中子数为8的一种Y原子常用于判断古生物化石年代,其原子符号是
    2. (2) 基态Q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级符号是,其电子云轮廓图为形。
    3. (3) Z的电负性W的电负性(填“>”或“<”,下同),Z的第一电离能W的第一电离能,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离子符号回答)。
    4. (4) 模型是分子中的键角是
    5. (5) 已知:①

      键的键能为

    6. (6) 中的键角比中的键角大,原因是
  • 25. 氯化钡是一种无机盐,白色晶体,易溶于水,微溶于盐酸和硝酸,难溶于乙醇和乙醚,易吸湿,在潮湿的空气中吸水形成两分子结晶水,时即失去结晶水。钡离子的焰色反应为黄绿色。氯化钡主要用于金属热处理、钡盐制造、电子仪表,也用于机械加工中作热处理剂。钡盐生产中排出大量钡泥(主要含及少量难溶于酸的杂质),某主要生产的化工厂利用钡泥制取晶体及其他副产物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完全沉淀,完全沉淀;

    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为了加快钡泥的溶解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填一项即可)。
    2. (2) “酸溶”时与盐酸反应生成两种盐,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请从化学平衡移动角度解释选用盐酸洗涤“过滤3”后的固体的原因
    4. (4) 用惰性电极电解“过滤3”后母液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5. (5) 对上述流程,甲同学认为在“酸溶”过程中,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会污染环境,建议先通入空气或氧气或加入氧化后再加入盐酸;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建议不可行。乙同学认为不可行的理由是。请你结合甲、乙两位同学的观点,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