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

更新时间:2022-06-07 浏览次数:50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群落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 . 群落中物种组成是固定不变的 C . 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是环境容纳量 D . 鼠穴周围植被表现出的斑块相间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
  • 2. 一个群落中的物种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下列关于种间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蝗虫啃食植物叶片属于捕食关系 B . 盲蝽取食棉花的汁液并在其茎叶中产卵属于寄生关系 C . 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体现了互利共生的关系 D . 同一群落中没有共同食物来源的两种动物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
  • 3. 某同学通过阅读家乡地志了解了该地云杉林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该地形成云杉林群落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B . 人类活动会影响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C . ①→⑤过程中,群落的自我调节能力逐渐增强 D . ⑤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
  • 4. 如图为碳循环的主要途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碳元素在甲和丁之间以CO2形式流动 B . 生物圈通过碳循环实现碳元素的自给自足 C . 丁为无机环境,其中碳元素存在形式只有CO2 D . 物质循环发生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
  • 5. 下列关于“探究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的实验设计,错误的是(  )
    A . 对照组的土壤不做处理,为自然状态 B . 对照组和实验组应该包埋同种等量落叶 C . 实验组土壤灭菌的方法为100℃恒温加热1h D . 实验时间为几天甚至几周,因此要有计划地观察和记录
  • 6. 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多方面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公鸡斗争时鸡冠发紫、羽毛竖起,属于行为信息 B . 群居动物通过群体气味与其他群体相区别,属于化学信息 C . 蝙蝠通过自身发出的声波对捕食者进行回声定位,属于物理信息 D . 生态系统的信息都是由生物产生的,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
  • 7. 生态工程可以帮助我们构筑健康的生态体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超载放牧导致草地退化,主要违背协调原理 B . 生态工程的特点是少消耗、低效益、可持续 C . 生态工程应用了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D . 在湿地修复过程中,选择污染物净化能力较强的水生植物体现了自生原理
  • 8. 腐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制造出的一种经过微生物发酵的大豆食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制作的腐乳比豆腐更容易保存 B . 酵母菌也参与腐乳的发酵过程 C . 腐乳制作过程中,有机物的种类和含有的能量均增加 D . 微生物产生的酶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有利于人体消化吸收
  • 9. 下列关于酿制果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果醋发酵时发酵液pH降低. B . 果醋发酵过程中需要不断充气 C . 果醋发酵的前提是进行果酒发酵 D . 醋酸菌可将乙醇转化为乙醛,进而转化为醋酸
  • 10. 常规生物实验中,下列物品及其消毒或灭菌方法对应错误的是(   )
    A . 培养皿——湿热灭菌 B . 涂布器——灼烧灭菌 C . 操作空间——紫外线消毒 D . 操作者的双手——化学药物消毒
  • 11. 如图为某实验小组进行平板划线法接种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中区域④最可能出现单菌落 B . 划线操作要在酒精灯火焰上进行 C . 最后一次划线应与第一次划线相连 D . 进行连续划线的目的是使菌种聚集
  • 12. 与传统发酵技术相比,发酵工程的产品产量和质量都明显提高。下列关于发酵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发酵工程一般用半固体培养基或固体培养基 B . 发酵工程的产品可以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 C . 若产品是菌体,可用萃取、蒸馏、离子交换等方法进行提取 D . 在发酵工程中,发酵条件变化不会影响代谢途径
  • 13.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组成食物链的三个种群(Ⅰ、Ⅱ、Ⅲ)能量流动统计的部分数据(图中数值单位是106kJ)。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图中三个种群组成的食物链是种群Ⅱ→种群Ⅰ→种群Ⅲ B . 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3.5% C . 图中可以推出种群Ⅱ呼吸消耗的能量为6.15X107kJ D . 图中初级消费者的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是6X106kJ
  • 14. 某草原生态系统的一个食物网如图甲所示。若该草原由于人为原因,存在一定程度铅污染,检测该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体内的铅浓度,结果见图乙(A、B代表不同生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在该食物网中,青蛙占第二和第三营养级 B . 碳元素在青蛙和鹰之间以有机物形式传递 C . 若检测食物网中全部物种,生物体内铅浓度最高的是鹰 D . 若乙图中A代表蚱蜢,B可以代表青蛙、蛇或鹰
  • 15.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S3面积越小说明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 B . 若某生态系统S1面积小,则S2面积一定小 C . S2面积越大说明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弱 D . 受到干扰后能恢复生态平衡,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 16. 刚果红是一种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的染料,但不能和水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反应。在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染料,研究者观察到几个有透明圈的菌落。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 . 图中培养基可用牛肉膏、蛋白胨等来配制 B . 培养基中的琼脂不能为纤维素分解菌提供能源 C . 菌落②的中心区域最大,该菌落含有的纤维素分解菌数量最多 D . 菌落①降解纤维素的能力最强,是筛选和分离的目标菌株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 17.   2021年7月7日,在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介绍,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达到1800多只,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1992年,在四川省凉山大山顶自然保护区(相对孤立的环境)调查时,大熊猫仅有36只。“大熊猫降级”离不开人类的保护和努力。回答下列问题。
    1. (1) 据调查,此自然保护区中36只大熊猫各年龄段数量如下表所示,其年龄结构类型是

      年龄段

      数量

      幼仔

      2

      繁殖前期

      15

      繁殖期

      17

      繁殖后期

      2

    2. (2) 在大山顶自然保护区内获取大熊猫的具体数量,应采用法,原因是(答两点)。
    3. (3) 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大熊猫比老虎更容易生存可能的原因是
    4. (4) 科学家提出,保护大熊猫首先要加强栖息地的保护,依据的原理是提高大熊猫的。其次,针对小种群中出生率低的问题,科学家建议恢复凉山山系小种群之间的走廊带,形成一个足够大的种群,依据的原理是
  • 18. 如图为某沙漠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回答下列问题:

    1. (1) 食物网是指彼此交错链接形成的复杂的营养关系。
    2. (2) 该食物网中的第一营养级是。作为沙漠植物,它的结构具有的特点。
    3. (3) 该食物网共有条食物链,山狗所处的营养级是
    4. (4) 山狗与响尾蛇之间的关系是。如果蚂蚁数量减少,短期内仙人掌数量将
  • 19. 桑基鱼塘是我国珠三角地区为充分利用土地而创造的一种挖深鱼塘、垫高基田、塘基植桑、塘内养鱼的高效人工生态系统。回答下列问题:

    1. (1) 流经该生态系统总的能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该生态系统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图中蚕属于生态系统的(填生态系统成分)。
    2. (2) “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均不止一种,环境遇到一定干扰时,仍能保持稳定,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维持这种能力的基础是
    3. (3) 相对于一般的农业生态系统,此生态系统能提高经济效益,主要原因是充分利用了的能量,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并且合理调整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更多地流向
    4. (4) 形成“无废弃物农业”,这主要是遵循生态工程的原理。通过饲养家畜、池塘养鱼、桑叶养蚕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使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相互协调,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原理。
  • 20. 某研究所最新研究发现,制作泡菜的材料——白菜、.辣椒、大蒜中含有的营养成分能调节人体的抗氧化系统,对减轻新冠病毒的感染症状发挥着积极作用。泡菜中萝卜硫素、蒜辣素、辣椒素、姜辣素等营养成分和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乳酸菌与人体的抗氧化系统Hrf2相互作用,消除由新冠病毒在体内产生的有害活性酸素。如图是泡菜的制作流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常见的乳酸菌有。制作泡菜的主要原理可用反应式表示为
    2. (2) 待盐水煮沸冷却后,注入装好原料的泡菜坛中,同时加入一定量的陈泡菜水。将盐水煮沸的目的是;加入陈泡菜水的作用是
    3. (3) 制作泡菜时,用水封坛的目的是。在泡菜发酵过程中可观察到泡菜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有时会“冒泡”,该气体(填“可能”或“不可能”)是由乳酸菌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
    4. (4) 若制作的泡菜“咸而不酸”,最可能的原因是
  • 21. 富集培养是从微生物混合群开始,对特定菌种的数量比例不断增高而引向纯培养的一种方法。多氯联苯是一种对人体有很大危害的有机物,呈油状液体,污染土壤后,很难被清除。研究发现部分酵母菌具有分解多氯联苯的作用,如图表示用富集方法从土壤中分离能分解多氯联苯酵母菌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 (1) 筛选分解多氯联苯的菌株时,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到以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2. (2) ①②③步骤的目的是
    3. (3) 步骤④采用的接种方法是;步骤④⑤的目的是;若步骤⑤中平板上的菌落过于密集,则应对步骤④中加入的菌液进行;步骤④⑤中,首先要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常用的培养基灭菌方法是,无菌技术除了用来防止实验室的培养物被其他外来微生物污染外,还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