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天津市河北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05-21 浏览次数:124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物质中的硫元素不能表现出还原性的是(   )
    A . H2S B . SO2 C . H2SO4 D . S
  • 2. 关于NO2与水反应,(   )
    A . NO2只做氧化剂 B . NO2只做还原剂 C . NO2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 D . 氮元素的化合价不发生变化
  • 3. 下列气体排放到大气中,不会造成污染的是(   )
    A . Cl2 B . N2 C . NO2 D . NO
  • 4. (2016高一下·汕头期末) 下列物质可用来刻蚀玻璃的是(   )
    A . 盐酸 B . 氨水 C . 氢氟酸 D . 纯碱
  • 5. (2022高三下·喀什开学考) 只用一种试剂即可鉴别Na2SO4、NaCl、(NH4)2SO4、AlCl3四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
    A . 氨水 B . Ba(OH)2溶液 C . NaOH溶液 D . AgNO3溶液
  • 6. 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   )

    A . B . C . D .
  • 7. 下列有关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常温下铜与浓硫酸剧烈反应 B . 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敞口放置,瓶口会出现大量白雾 C . 将浓硫酸和稀硫酸分别滴入蔗糖中会产生不同现象 D . 浓硫酸有强氧化性,常温下不能用铁制或铝制容器盛装
  • 8. 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是酸性氧化物,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B . 是有毒气体,不能用于杀菌消毒 C . 正常雨水的为5.6,是因为其中溶解了 D . 分别被漂白的品红溶液,加热后均能恢复原来的颜色
  • 9.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用KIO3氧化酸性溶液中的KI:5I- ++3H2O=3I2+6OH- B . 向NH4HCO3溶液中加过量的NaOH溶液并加热:+OH-NH3↑+H2O C . 将过量SO2通入冷氨水中:SO2+NH3·H2O=+ D . 用稀硝酸洗涤试管内壁的银镜:Ag+2H+=Ag+NO↑+H2O
  • 10. (2021高一下·雅安期末) 相同质量的四份铜片,分别置于足量的下列酸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所得到的气体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
    A . 浓硫酸 B . 稀硫酸 C . 浓硝酸 D . 稀硝酸
  • 11. (2022高一下·湖州期中) 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能量。在该条件下,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B . 金刚石转化为石墨是吸热反应 C . 1molC(金刚石)比1molC(石墨)的总能量高 D . 等质量的金刚石和石墨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相同
  • 12. 有关下图所示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 . 电子由正极经导线流向负极 C . 该装置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 . 一段时间后,石墨棒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
  • 13. 下列措施中,不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A . 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时,加入蒸馏水 B . KClO3分解制取O2时,添加少量MnO2 C . Mg在O2中燃烧生成MgO,用镁粉代替镁条 D . CaC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时,适当升高温度
  • 14. 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不能说明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 . O2的质量保持不变 B . SO2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C . SO2和SO3的生成速率相等 D . SO2和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 15. 将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后,再加入下列物质,会有Fe3+生成的是:①稀硫酸 ②氯水 ③硝酸锌 ④氯化铜(   )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 16. 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A . 镁条与盐酸的反应 B . 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 C . 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 D . 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 17. 氢气是非常有前途的新型能源,是各国研究的热点之一、氢能开发的首要问题是研究如何以水为原料制取氢气。以下研究方向中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
    A . 建设水电站,用电力分解水制取氢气 B . 设法将太阳能聚焦,产生高温,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C . 寻找特殊的化学物质作催化剂,用于分解水制取氢气 D . 寻找更多的化石燃料,利用其燃烧放热,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 18. 烷烃分子中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的结合方式是(   )
    A . 形成4对共用电子对 B . 通过非极性键 C . 通过两个共价键 D . 通过离子键和共价键
  • 19. (2016高一下·昭通期中) 正丁烷与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依据是(   )
    A . 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B . 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 C . 分子具有相同的空间结构 D . 分子式相同,但分子内碳原子的连接方式不同
  • 20. 下列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 . 甲烷在空气中不完全燃烧 B . 将乙烯通入高锰酸钾酸性溶液中 C . 用光照射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 D . 在镍作催化剂的条件下,乙烯与氢气反应
  • 2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可用溴水鉴别乙醇和乙酸 B . 乙醇可以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 C . 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是加成反应 D . 乙醇分子中有-OH基团,所以乙醇溶于水后溶液显碱性
  • 22.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塑料属于合成高分子 B . 羊毛属于天然高分子 C . 聚乙烯的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 D . 橡胶硫化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
  • 23. 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煤的干馏 B . 石油裂化 C . 石油分馏 D . 丙烯(CH2=CH-CH3)加聚反应
  • 24. 工业上冶炼钠、银、铁,常采用的方法分别是(   )
    A . 电解法、热还原法、热分解法 B . 电解法、 热分解法、热还原法 C . 热分解法、热还原法、电解法 D . 热还原法、热分解法、电解法
  • 25.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淀粉可用于酿酒 B . 葡萄糖和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C . 蛋白质可水解为氨基酸 D .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只含有C,H,O三种元素
  • 26. (2021高一下·柯桥期末) 下列物质不能做食品添加剂的是(   )
    A . 氯化镁 B . 山梨酸钾 C . 亚硝酸钠 D . 三聚氰胺
  • 27. 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 , 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 B . 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硫酸钡 C . 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亚硫酸钡 D . 在Z导管逸出的气体中没有二氧化碳
  • 28. 如图,同温同压下,两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①NH3、②NO2 , 进行喷泉实验。经充分反应后,瓶内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不考虑瓶内溶液向烧杯中扩散)(   )

    A . ①>② B . ①<② C . ①=② D . 不能确定
  • 29.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反应过程中,破坏1 mol氢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 kJ,破坏1 mol氯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 kJ,形成1 mol氯化氢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 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30. 在一定条件下,将3 mol A和1 mol B两种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xC(g)+2D(g)。2min末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0.8mol D,并测得C的浓度为0.2mol/L。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 x=1 B . B的转化率为40% C . 2min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3 mol·(L·min)-1 D . 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则表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二、综合题
  • 31. A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28的气态烃,现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一种具有果香味的物质E,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已知:2CH3CHO+O22CH3COOH)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A的分子式,结构简式
    2. (2) B,D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分别是
    3. (3) 物质B可以被直接氧化为D,需要加入的试剂是
    4. (4) 写出①和④过程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

      。反应类型:

      。反应类型:

  • 32.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已知: , 药品足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装置A中盛放浓硫酸和亚硫酸钠的仪器名称分别是
    2. (2) 反应后,装置B中发生的现象是,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 (3) 装置C中的现象是,表现了SO2
    4. (4) 装置D中现象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 (5) 装置E的目的是探究SO2与品红作用生成了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
    6. (6) F装置的作用是
  • 33.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铝电极在原电池中的作用,设计并进行了以下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编号

    电极材料

    电解质溶液

    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

    1

    Mg、Al

    稀盐酸

    偏向Al

    2

    Al、Cu

    稀盐酸

    偏向Cu

    3

    Al、石墨

    稀盐酸

    偏向石墨

    4

    Mg、Al

    NaOH溶液

    偏向Mg

    根据表中记录的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1、2中Al电极的作用是否相同(填“相同”或“不相同”)。
    2. (2) 实验3中铝为极,电极反应式为;石墨为极,电极反应式为;电池总反应为(离子方程式)
    3. (3) 实验4中铝为极,原因是;写出铝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