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2-05-09 浏览次数:130 类型:期末考试
一、书写艺术。
二、基础知识(26分)
  • 2. 看拼音写词语。

    xì  nì      bō  li   yī  wēi

    pái  huái  qīng  fù

  • 3. 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沫(tuò)  亲(wěn)  马(luó)  万象新(gèng) B . (huo)  断(jiàn)  外(fèn)  含情脉脉(mò) C . (jìng)  面(pū)  和(chān)  而不舍(qì) D . 移(ná)  洁(jiăo)  息(xī)  烈火烧(fén)
  • 4.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莫名奇妙    截然不同    头昏目眩    娓娓动听  B . 见微知著    司空见惯    再接再厉    不可思议 C . 无暇顾及    金壁辉煌    赴汤蹈火    焉知非福  D . 手疾眼快    兴高采烈    迫不急待    忐忑不安
  • 5. 下列诗句中不是表现中国传统习俗的一项是(    )
    A .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B .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C .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D .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 6.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关爱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_______;关爱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_______;关爱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_______。

    ①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②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

    ③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A . ①③② B . ③①② C . ②①③ D . ③②①
  • 7. 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上》,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B . 《腊八粥》一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情,其中喝粥写得较为详细。 C . 《十六年前的回忆》是一篇回忆录,文章采用首尾呼应的写法点明父亲遇害的时间,更突出了作者对父亲李大钊的深切怀念。 D . 小狐仙、刘姥姥、“星期五”分别是《骑鹅旅行记》《红楼梦》《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人物。
  • 8. 你读过下面四本书吗?下面书名、作者与情节对应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水浒传》——施耐庵——群英会蒋干中计 B . 《汤姆·索亚历险记》——马克·吐温——勇当海盗,预演绿林 C . 《三国演义》——罗贯中——马谡拒谏失街亭 D . 《海底两万里》——凡尔纳——内德·兰德的怒火
  • 9. 按要求写句子。
    1. (1) 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缩句)
    2. (2) 会场上掌声很响。(改为夸张句)
    3. (3) 更有趣的是他在破船里拾到很多钱,但钱在孤岛上又有什么用呢?(变成陈述句)
    4. (4) 为了激励小战士走出草地,老班长忍饥挨饿。(改为双重否定句)
  • 10. 修改下面一段话(在原文上改,共6处错误)。

    六年小学生崖,如白驹过隙。因此,一幕幕场景仍历历在目:阅览室里,我们以书为友,丰富阅历,增加才干。课堂上,我们跟随老师,热烈讨论,勇跃发言……六年的校园情、师生情、同学情,怎能不让人不终身难忘?

三、积累运用(12分)
  • 11. 积累运用
    1. (1) 古诗中,许多诗人借物抒怀,表达自己的志向。《马诗》中的“
      ”借马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和为国建功立业的抱负;《石灰吟》中,于谦的“”借石灰表明自己坚贞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的情操。
    2. (2) 时光昐逝,朱自清先生在《匆匆》一文中感叹道:“在默默里算着,八千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我会用《长歌行》的“”告诫自己不要虚度光阴。
    3. (3) 在即将离别之际,我要用“劝君更尽一杯酒,”表达我和同学的依依惜别之情,要用“,润物细无声”感谢老师对我们默默无闻的培育。
    4. (4) 王强总是很乐意接受别人的批评和意见,有的同学不理解,王强说:“

      , 忠言逆耳利于行。”学校食堂里张贴着“常将有日思无日,”的标语来教导大家要注意节约,不要浪费。

四、阅读理解(30分)
  • 12. 课内阅读。

    为人民服务(节选)

    ①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②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③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1. (1) 在横线处补充句子。人固有一死,或,或
    2. (2) 请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A.人有一死   B.精兵

    3. (3) 《为人民服务》一文是同志为悼念同志而作的演讲。
    4. (4) 第②段的中心句是第句。说说在这段中作者引用司马迁的话有什么好处?   
    5. (5) 为了说明“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这一观点,文中举了什么例子?请简要概述。
    6. (6) 读到“为人民利益而献出生命”,你想到了哪些人?请列举2人:
    7. (7) 我们曾经学过毛泽东主席的诗词,请你写两句:
  • 13. 课外阅读。

    选择

    ①他本在一家外企供职,一次意外,使他的左眼突然失明。为此,他失去了工作,到处求职都因“形象问题”连连碰壁。挣钱养家的担子落在了他那“白领”妻子的肩上。

    ②妻子日渐感到他的老父亲是个负担,不止一次跟他商量把老人送到老年公寓去,他都没同意。一天晚上()他们在卧室里争吵了起来()妻子嚷嚷()不把你爸送走咱们就离婚()

    ③第二天早饭时,父亲说:“有件事我想跟你们商量一下,你们每天上班,孩子又上学,我一个人在家太冷清了,所以,我想到老年公寓去住,那里都是老人……”

    ④他一惊,父亲昨晚果真听到他们争吵的内容了!“可是,爸——”他刚要说些挽留的话,妻子瞪着眼在餐桌下踩了他一脚。他只好又把话咽了回去。

    ⑤第二天,父亲就住进了老年公寓。

    ⑥星期天,他去看父亲。父亲问他工作怎么样,身体好不好……他好像被人打了一记耳光,脸上发起烧来。“你别过意不去,我在这里挺好,有吃有住还有得玩……”父亲看上去很满足,可眼睛里却渐渐涌起一层雾

    ⑦几天来,他因父亲的事寝食难安。挨到星期天,又去看父亲,刚好碰到市卫生局的同志在向老人们宣传无偿捐献遗体器官的意义,问他们有谁愿意捐,很多老人都摇头。父亲站了起来,问了两个问题:一是捐给自己的儿子行不行?二是趁活着捐可不可以——“我不怕疼!我也老了,捐出一个角膜,生活还能自理,可我儿子还年轻呀,他为这只失明的眼睛,失去了多少工作的机会!要是能将我儿子的眼睛治好,我就是死在手术台上,心里也是甜的……”

    ⑧所有人都停止了谈笑,把震惊的目光投向老泪纵横的父亲。一股看不见的潮水瞬间将他裹围。他满脸泪水,迈着沉重的步子,一步步走到父亲身边,和父亲紧紧地抱在一起……父亲用手给他捋了捋衬衣上的皱褶,疼爱的目光像一张网,将他兜头罩下。他再次哽咽,感受如灯的父爱,在他有限的视力里放射出了无限神圣的亮光。

    ⑨当天,他就不顾父亲的反对,把父亲接回了家。至于妻子,他已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1. (1) 给文中括号处加标点。

      一天晚上他们在卧室里争吵了起来妻子嚷嚷把你爸送走咱们就离婚

    2. (2) 写反义词:冷清——   沉重——
    3. (3) 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带点的词语。

      寝食难安:

    4. (4) 仔细阅读,完成填空。

      ①第④段中“他只好又把话咽了回去”的根本原因是

      ②第⑥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是描写,表现了父亲的心理。

      ③第⑨段中“他已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中“最坏的打算”是指

    5. (5) 从全文看,父亲做了两次“选择”,请说说父亲的“选择”是什么。
    6. (6) 请写出第⑧段中表现“他听了父亲的话深受感动”后的行为的句子。
    7. (7) 第⑧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作用是:
    8. (8) 你认为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五、习作(30分)
  • 14. 同学们,临近毕业的这一个学期里,母校里许多的“最后一次”让你铭记于心:最后一次春游中有特别令你心动的笑声;最后一个六一节里有特别让你留恋的场面;最后一堂复习课中回响着老师充满期待的话语;最后一次集体拍照时留了许多美好的瞬间……请拿起笔,记录这其中令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幕,以“铭记,那一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②情感真实;③请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④450字左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