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第一次...

更新时间:2022-05-30 浏览次数:36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共32题,每题1.5分,共计48分)
  • 1. 俗话说:“一方水士养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环境会造就不同的风土人情。自然环境对古希腊文明的影响是(    )
    A . 君主专制体制的确立 B . 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 C . 小国寡民城邦制度形成 D . 缺乏人文精神的基础
  • 2. (2022·广东模拟) 公元前776年,在希腊南部奥林匹亚举行的首届盛大竞技会,源于祭祀宙斯的隆盛典仪,竞技项目带有明显的军事烙印。当时希腊的200多个城邦各自为政,战争不断,体育竞技成为培养能征善战士兵的有力手段。材料主要说明体育竞技(   )
    A . 源于宗教祭祀 B . 适应战争需要 C . 获取经济利益 D . 密切城邦交流
  • 3. 在古希腊民主政体中,国家不允许人们对它的利益漠不关心,他们必须到公民大会投票,积极参政,这是他们对国家应尽的义务。材料反映了古希腊(    )
    A . 公民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 B . 所有人民都可参与城邦政治 C . 城邦至上的观念根深蒂固 D . 民主泛滥容易导致权力滥用
  • 4. “废除所有债务,禁止借贷以人身做抵押;由于欠债而卖身为奴的公民,一律释放;因欠债而被卖到外邦做奴隶的公民,由城邦拨款赎回。”这一法令(    )
    A . 成为了罗马成文法的起点 B . 使所有奴隶重获自由身份 C . 稳定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 D . 保障雅典公民的政治权利
  • 5. 克利斯提尼把全国分为139个地区中心,所有住在同一村社的人彼此都是村民,他们不用祖上的名字相称,而以村社名相称,即“某区的某人”。克利斯提尼这一措施(    )
    A . 实现了城邦居民的平等 B . 削弱了血缘关系的影响 C . 捍卫了城邦平民的权利 D . 使城邦摆脱了贵族的影响
  • 6. 酒神崇拜深刻影响着古代雅典人的生活。人们参加盛大的城市酒神节,共同参与酒神祭祀,举行特殊的祭酒仪式。在酒神节上传令官要对为城邦做出卓越贡献的公民颁发奖励,同时展示并炫耀其它盟国的贡物。雅典这些现象(    )
    A . 促进了人文主义精神产生 B . 推动了白酒贸易迅速发展 C . 有利于增强公民城邦意识 D . 使民主政治发展达到顶峰
  • 7. 有人认为,《十二铜表法》的编纂是平民的胜利。主要是因为《十二铜表法》(    )
    A . 代表了平民阶层利益 B . 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完成 C . 是罗马万民法的起点 D . 限制了贵族随意解释法律
  • 8. 在罗马万民法时期,契约法越来越多地开始考虑契约双方的心理状态一合意的成立,而过去一直所重视的作为确保债的成立的各种严格程序则已经逐渐居于次要地位。这一变化说明罗马法( )
    A . 重视法律程序的运用 B . 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C . 蕴含着自然法的理念 D . 化解了帝国境内的民族矛盾
  • 9. (2022·肇庆模拟) 在向帝国迈进的时候,罗马所有阶层在对外战争中都表现出一种极其动人的公民精神。在帝国统治时期,帝国逐渐抹去了罗马公民和省区属民之间的差别,并且由于两类人民的同化,保证了省区人民可享受法律上的平等保护。据此可知,万民法的形成(   )
    A . 克服了城邦意识的局限性 B . 扩大了帝国的管辖范围 C . 加剧了外邦人之间的矛盾 D . 推动了法律程序的完善
  • 10. 随着对外征服的胜利,罗马变成地中海世界的强国,国际贸易关系复杂,罗马人与异邦人相互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彼此间的争讼也日益增多……为调节和处理上述人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产生了万民法……是“各民族共有”的法律。由此可知罗马法(    )
    A . 注重调整私人关系 B . 顺应时势适时调整 C . 注重形式程序繁琐 D . 仅适用于罗马公民
  • 11. 有学者指出,1688年事件是在以兵不血刃的情况下获得成功的,长期以来为西方学者所称道,成为英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这里的“转折点”是指,1688年事件(    )
    A . 消除了英国君主制度的影响 B . 开创了议会政党制的先河 C . 使英国走上和平渐进宪政通路 D . 增强工业资产阶级的地位
  • 12. 1660年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无论是继续革命还是反革命复辟,都难以获得普遍的认同,都会导致社会的激烈而反复的震荡,英国当时的政治精英试图打破革命与复辟循环震荡的怪圈的举措是(    )
    A .   推翻君主制 B . 通过立法限制王权 C . 改革议会制度 D . 确立责任内阁制
  • 13. 1832年的议会改革,将选举权从身份资格转向财产资格,改革后的选民人数从总人口比例的2.5%增长到3.3%;中等阶级主体获得了选举权,进入到政权体系之中。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
    A .   工业革命的蓬勃开展 B . 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 C . 责任内阁制已经确立 D . 英国确立起殖民霸权
  • 14. (2019高二下·洛阳期中) 1760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任命他的老师布特伯爵为首相,用封官许愿、收买等方法在议会中形成一个“国王之友”派,利用这个集团去打击辉格党,削弱辉格党的势力。这说明当时的英国(   )
    A . 议会权力至上的原则尚未确立 B . “责任内阁制”政府遭遇重创 C . 国王有责任平息党派政治危机 D . 君主立宪政体需进一步完善
  • 15.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于美国各地,50个州一度全部进入“重大灾难状态”,面对民众要求国家整合所有公共卫生资源、动员全社会力量应对的呼声,各州政府仍是各自为政,这让“合众国”被戏称为“散装美国”。造成这种状态的制度原因是(    )
    A .   三权分立的异化 B . 利益集团的掣肘 C . 联邦与地方分权 D . 两党制的局限性
  • 16. 下图为美国1787年宪法所规定的政治体制的示意图。这一政治体制体现了(    )

    A . 直接民主,主权在民 B . 州权至上,地方自治 C . 自由竞争,市场调节 D . 三权分立,彼此制衡
  • 17. 钱穆说:“如今美国,大学最早全由教会创立,如哈弗,如耶鲁皆是。其建校全在美国开国前。美国总统主持全国行政,大学则不在管辖下。美国开国已两百年,逐渐有州立大学之创建,但迄今仍无国立大学。”材料主要说明(    )
    A . 美国缺乏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B . 政教分离使美国无国立大学 C . 美国总统掌握部分行政大权 D . 美国各州享有一定自治权
  • 18. 美国联邦宪法制定过程中,为在联邦立法机关中捞取更多席位,南部奴隶主代表在奴隶问题上与北部资产阶级代表达成妥协,规定各州人口按自由人总数加上黑人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史称“3/5妥协”。这说明了1787年宪法(    )
    A . 建立了中央集权制 B . 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C . 打上种族歧视烙印 D . 解决了南北方矛盾
  • 19. 根据1875年法国宪法的规定,总统不仅拥有全部行政权,而且拥有部分立法权和司法权。议会不能因政策分歧罢免总统,但总统却可以经参议院同意解散众议院。这说明,在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
    A . 封建残余势力强大 B . 议会和政府互相制约 C . 议会须对总统负责 D . 总统拥有较大的权力
  • 20. 德国1871年宪法规定,58名上院议员不仅由各邦君主任命,而且均由各邦保守的贵族和大资产阶级担任,对立法及决策具有重大影响力,有权在皇帝同意之下解散帝国议会。这说明,德国代议制(    )
    A . 具有一定的保守色彩 B . 有效地限制了德皇权力 C . 推动了德国的政治崛起 D . 立法权由议会上院掌握
  • 21. 这部宪法是在一片冷漠中通过的,议员们既无热情,也无掌声。在温和的君主派眼里,这是他们无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国,而在温和的共和派眼里,这是一个与其设想的宪政计划相去甚远的妥协的共和国。这一法律文件是(    )
    A .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 B .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C . 《1875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22. 依据19世纪中期尚杜伟的统计,法国大土地所有者的地产平均面积仅138公顷,约340英亩。而中、小土地所有者的地产平均面积仅为88英亩和14.2英亩,且其中有1243200人的地产面积不足5英亩。由此可知,当时法国农业发展的现状(    )
    A . 与英国同时期形势相当 B . 为工业革命积累了资金 C . 表明封建君主势力强大 D . 不利于大资产阶级成长
  • 23. 《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它的发表标志着(    )
    A .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 . “第一国际”的成立 C . 巴黎公社的建立 D . 十月革命的胜利
  • 24. 马克思说;“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而为人们称颂”,主要是因为巴黎公社( )
    A . 改善了工人生活条件 B . 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 . 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 D . 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25. 有学者研究指出,1917年2月因出现少有的严寒天气铁路运输瘫痪,彼得格勒的粮食和燃料严重缺乏,由此引发的连续不断的示威游行和工人罢工浪潮最终造成社会秩序的失控和罗曼诺夫王朝的倒台。该学者意在说明(    )
    A . 二月革命爆发的偶然性 B . 自然灾异对革命的催化作用 C . 准确运用阶级斗争观点的重要性 D . 民生问题对历史的决定性影响
  • 26. 下表为1917年2-10月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员人数的变化。这可用来说明(    )

    时间

    2月

    4月

    8月初

    10月初

    党员人数

    约23000人

    10万人

    24万人

    35万人

    A . 社会主义革命已深入人心 B . 资产阶级丧失了执政地位 C . 工农联盟得到巩固和发展 D . 武装夺权的条件已经成熟
  • 27. 1918年,孙中山致电列宁说:“一个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俄国存在八个月之久,这个事实给东方人民以希望,一个类似的新的制度一定会在东方建立起来。”这表明(    )
    A .   十月革命引起中国阶级关系的变化 B . 资产阶级革命阵营发生了变化 C . 孙中山对十月革命的影响表示肯定 D . 孙中山开始接受社会主义思想
  • 28. 1947年美国副国务卿艾奇逊演说的最重要的地方,就是强调欧洲的重建问题必须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马歇尔计划更明白无误地宣传,他“鼓励欧洲国家”通过欧洲经济合作组织,“加速欧洲经济合作”说明马歇尔计划( )
    A .   使西欧成为美国的附庸 B . 旨在促进欧洲一体化实现 C . 客观上加速了欧洲联合 D . 导致美国控制了欧洲事务
  • 29. 1946年3月丘吉尔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谈到:“美国此刻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顶峰……各英语民族同胞手足一样的联合……这种联合就是以英联邦与帝国为一方和以美利坚合众国为另一方建立特殊的关系”。据此,丘吉尔意在强调(    )
    A .   美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B . 马歇尔计划实施的必要性 C . 英国要成为英语世界的霸主 D . 联合西方国家遏制苏联
  • 30. 彭德怀曾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这说明抗美援朝战争(    )
    A . 使冷战扩展到亚洲 B . 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 C . 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D . 造就了国内的稳定
  • 31.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二战后的国际关系时,要给下列图片选一主题,最恰当的是(    )

    A . 美苏的军备竞赛 B . 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C . 欧洲局势的紧张与缓和 D . “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 32. 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航天卫星"斯普特尼克",震惊美国,因为"自由世界"中还没有国家有能力将物体送上太空。由此,美国重新部署,更加注重科学和工程教育,最终在1969年登陆月球。这可说明,冷战(    )
    A .   推动苏联超越了西方国家 B . 促使美国迅速实现了登月计划 C . 促进双方科学技术的进步 D . 冲击两极格局导致多极化出现
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33题25分,34题12分,35题15分,共计52分)
  • 3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雅典经济繁荣,工商业发达,海外贸易活跃,当时各地移民纷纷前往希腊定居。雅典的上层都是由奴隶主团体掌握实权,他们有雄厚的财力,连国王都必须依靠奴隶主组成的元老院议会的支持才能稳固自己的地位,同时国王无权力没收奴隶主的财产,这有点类似西方的君主立宪政体。雅典的民主制,是早期的民主制,所谓的民主大门仅仅是对有钱有权利的社会体面人敞开的。

    ——壬寅虎《古代雅典民主政治》

    材料二:民主最本质的优点,也许在于能够在既有的经济社会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能动性,使共同体的大量人口能够亲身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对国家产生一种强烈的亲和感和认同感,不仅使每一个个人而且使共同体本身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阮炜《“苏格拉底问题”背后的政治》

    材料三:公元前415年,雅典公民大会商讨是否远征西西里,尽管多数公民不了解西西里的情况,但苏格拉底的学生亚西比德富有煽动性的演说激动了许多人,最后公民大会批准了远征计划。亚西比德出征后,反对派在公民大会上宣扬亚西比德毁坏神像,在证据不充分的情况下,利用公众对神灵的敬畏之情,让公民大会通过决议,追查亚西比德的渎神和阴谋反对人民罪,结果导致了亚西比德的叛逃和雅典远征军的全军覆没,雅典由此走向衰落。

    ——《西西里之战》归纳整理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早期雅典民主制建立的社会背景。
    2. (2) 根据材料二归纳民主政治的优点,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雅典民主运行的主要机构。
    3. (3) 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归纳雅典民主制存在的弊端,并指出我们今天的民主政治建设可吸取的教训。
  • 3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关于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史学界有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

    以1900年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逐步在全世界取得支配地位的各发达国家资本主义从自由向垄断过渡,约当19世纪末20世纪初之际。因此1900年可以视为已在支配世界的资本主义经济形态发生巨大变化的标志

    观点二

    以20世纪初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这种观点认为: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将旧的国家秩序一扫而空,加上欧洲、亚洲地区接连爆发的政治革命,是以成为新旧时代划分的标志。

    观点三

    以20世纪40年代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20世纪40年代以后的世界,出现了新的形势,其有新的特点,有着不同于近代时期的独特法治规律,可以把它纳入世界现代史的研究范围。

    ——摘编自李世安《略谈世界现代史的开端问题》

    以上是史学界关于世界现代史的开端的一些主要观点,从中选择一个观点或者提出一个新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 3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乔治一世在英国统治了13年。但乔治一世不会说英语,又不熟悉英国的政风民情,便放手让英国大臣代他去料理国事,自己什么也不管。1727年,他的儿子乔治二世继承王位,和他的父亲一样对英国事务不感兴趣。大臣们有事不再找国王,而是自己先商定对策,然后再提交国王认可。两个乔治由此摆脱了许多琐事,但内阁在议会多数的支持下执掌政务的做法却牢固地确立起来,今后有人再想改变就很因难了。英国责任内阁制由此形成,并一直延续到现在。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第三共和国的多党制党派林立,纷争激烈,使政治制度呈现出不稳定性。从1870年到1940年,第三共和国一共更换了108届内阁,每届内阁平均延续时间约8个月,而英国在1801年到1937年几乎两倍于第三共和国的时间里,仅更换了44届内阁,每届内阁平均延续时间为3年零1个月。有人把法国内阁更替的过程称为"重新粉刷,在英国,当议会通过对内阁的不信任案后,内阁有权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进行改选,而内阁对议会的这种牵制在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是不存在的。

    ——摘编自沈坚《试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治制度中的稳定因素》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英国内阁与法国内阁的相似特点,并分析法国内阁出现“重新粉刷”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