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

更新时间:2022-05-12 浏览次数:78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 1. 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与图中的②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隋末战争爆发 B . 开凿大运河 C . 隋灭陈,统一全国 D . 建立隋朝
  • 2. (2016七下·武威期中) 隋朝末年,家住涿郡的一位商人要沿着新开通的大运河乘船去洛阳,他必须经过(  )

    A . 永济渠 B . 江南河 C . 通济渠 D . 邗沟
  • 3. 唐朝杜佑所撰《通典》中记载:“隋炀帝大业元年,更令开导,名通济渠。西通河洛,南达江淮┄┄运漕商旅。往来不绝。”这段史料体现了隋朝大运河开通的主要作用是(    )
    A . 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B . 提高隋朝的造船技术 C . 巩固了隋朝的统治 D . 结束了南北分裂局面
  • 4. 古人诗赞“人生四喜”曰:“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与“金榜题名”相关的制度正式确立于(    )
    A . 隋文帝时期 B . 隋炀帝时期 C . 武则天时期 D . 唐玄宗时期
  • 5. (2019七下·马尾期中) 下列各项对隋朝的评价,准确的有(    )

    ①是一个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朝代

    ②是一个结束分裂、统一中国的王朝

    ③封建经济开始呈现繁荣局面

    ④暴政导致其灭亡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②④
  • 6. 下图是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型工具,它们运用于(    )

    A . 农业生产 B . 手工业生产 C . 商业贸易 D . 交通运输
  • 7. 给如表所示内容归纳主题,最合适的是(    )

    A .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 .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 8. 小明在读《唐太宗传》时看到了这样的记载:有大臣奏请修复长城,太宗一笑置之。太宗对修复长城“一笑置之”的理由应该是(    )
    A . 唐朝北方无边患 B . 长城已彻底失去防御作用 C . 唐朝国力虚弱,无财力支持 D . 开明的民族政策使民族关系融洽
  • 9. 从公元7世纪初至9世纪末的时间里,日本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批遣唐使。遣唐使来华的主要目的是(    )
    A . 欣赏唐朝美丽风光 B . 传播佛教文化 C . 推动与唐朝友好关系的发展 D . 学习唐朝先进文化
  • 10. (2021七下·额尔古纳期末) 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所以,唐太宗特别注意(   )
    A . 知人善任,虚心纳谏 B . 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C . 轻徭薄赋,发展农业 D . 对外开放,和平交往
  • 11. 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观点是对史实的认识。以下关于唐朝的历史,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 . 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B . 安史之乱使唐朝国势由盛转衰 C . 贞观年间,唐太宗先后击败东、西突厥 D . 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
  • 12. 黄巢起义,指的是乾符五年(878年)至中和四年(884年)由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是唐末农民起义中,历时最久、波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起义。这次起义(    )
    A . 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B . 推翻了唐朝的腐朽统治 C . 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D . 攻入长安建立后梁政权
  • 13. (2021七下·射洪期末) 有学者认为,他是一位“苦难诗人”和历经沧桑的时代歌手,其诗风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与鲜明的人道主义色彩,其诗作有“诗史”之称。“他”是(    )
    A . 李白 B . 杜甫 C . 李清照 D . 曹雪芹
  • 14. (2020七下·平定月考) 960年正月的一天,北周的边境传来敌情,宋州归德军节度使奉命出征,不料半路却出现意外,士兵在陈桥驿把黄袍披在他的身上,拥他做了皇帝,以“宋”为政权名称,这就是黄袍加身。这里的他是(   )
    A . 赵普 B . 赵光义 C . 赵匡胤 D . 石守信
  • 15. 北宋中期,为了增强国家的军事力量,同时也减少军费开支,王安石在变法中采取的对应措施是(    )
    A . 募役法 B . 方田均税法 C . 农田水利法 D . 保甲法
  • 16. 北宋削弱武将兵权,专派文官担任知州,大力发展科举,读书人出身的文官构成国家官僚队伍的主干。这一现象最能说明北宋(    )
    A . 重视教育质量 B . 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C . 加强思想控制 D . 分化事权以削弱相权
  • 17. 1005年,辽与宋议和,双方签订了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保持和平局面。材料阐述了澶渊之盟的(    )
    A . 原因 B . 影响 C . 性质 D . 经过
  • 18. (2016七下·灌阳期中) 宋辽议和、宋夏议和从本质上看,反映了(  )

    A . 北宋政府腐败无能,软弱可欺 B . 宋、辽和西夏都想在三个政权并立中趋利避害 C . 历史上中华民族大家庭内各民族和平共处、共同繁荣的主流民族关系 D . 三个政权谁都吞并不了谁
  • 19.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诉衷情》中写道:“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反映了他的满腔悲愤。其中词中的“胡”指的是( )
    A . 匈奴 B . 女真 C . 契丹 D . 党项
  • 20. 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辽、西夏、金有战有和。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1. 《清明上河图》中商业广告不胜枚举,有“新酒”二字的酒店彩旗,有“脚店”二字的旅店灯笼,还有“正店”、“孙羊店”等招牌……这反映出宋代(    )
    A . 商业贸易繁荣 B . 广告形式单一 C . 坊市界限严明 D . 城市人口剧增
  • 22. (2020七下·平定月考) 产品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的独特风格蜚声海内外,兴起于宋代,后发展成为中国著名瓷都的是(   )
    A . 开封 B . 杭州 C . 广州 D . 景德镇
  • 23. 在现代社会,“微信”“支付宝”消费已成为一种时尚,但是纸币仍然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
    A . 秦朝的圆形方孔钱 B . 唐朝的开元通宝 C . 汉朝的五铢钱 D . 北宋的“交子”
  • 24. 某校举办宋代历史专题手抄报比赛,一位同学摘录了有关太湖流域水稻、棉花和茶叶的种植史资料,又搜集了如图三幅图片,这些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 . 发达的农业生产 B . 繁荣的南方经济 C . 精巧的手工技艺 D . 独特的活字印刷
  • 25. 下列示意图呈现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变迁过程。与序号③所示经济状态相对应的时期是(    )

    A . 南北朝 B . 唐朝 C . 南宋 D . 隋朝
  • 26. (2020七下·青山期末)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历史上,成吉思汗的主要历史功绩在于(    )
    A . 吸取隋亡教训,重视发展生产 B . 在会宁称帝,建立金 C . 建立元朝 D . 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
  • 27. 由于政令统一、交通便利,遍及全国的驿站将山水迢递、素无往来的各民族联系到了一起。由此可见,元朝的统一(    )
    A . 推动了民族融合的进程 B . 推动了交通领域的发展 C . 便利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D . 维持了政权并立的局面
  • 28. 绘制年代尺是培养“时空观念”的重要途径。如图年代尺上标注的是中国历史上3个王朝建立的时间。关于这3个王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都结束了长期分裂并完成统一 B . 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C . 都对儒家学说进行了打压 D . 都是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
  • 29. (2019·苏州模拟) 从如图四张学习卡片上,你可以提炼的学习主题是( )

    A . 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B . 国家的统一与发展 C . 对外的交往与进步 D . 经济的繁荣与昌盛
  • 30. 历史学习讲究“论从史出”。要论证“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这一结论,下列史实可以作为论据的是(    )
    A . 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进行管理 B . 元朝设立宣政院直接统辖 C . 唐朝设立安西都护府加强管理 D . 隋炀帝派人三赴流求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其中第31题6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第34题10分。
  •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贞观年间他从长安出发历经十五年西行求法后返回,期间他游历了诸多国家,其所见所闻由弟子记录成《大唐西域记》一书。此外,他精通梵语,将本土佛教经典《大乘起信论》翻译成梵文流传天竺,又受天竺请求,率众翻译《道德经》,也曾将印度带回的佛经译为汉文。

    ——摘编自谭晓祎《影响中国文化跨文化传播效果的原因探析》

    1. (1) 根据材料,指出文中“他”的名字。
    2. (2) 小历认为,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呈现出双向性的特点。你是否同意他的看法?请简要说明理由。
  •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隋朝统一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分科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这种选官方式把选拔人才和官吏任命的权力,从地方豪门士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

    ——摘编自刘海峰《重评科举制度》

    材料二:(宋初)始置诸州通判,以分知州权力。太祖革新唐五代藩镇擅留财富的弊端,始遣官充诸道转运使,以收利权。

    ——摘编自《宋史·职官志》

    材料三: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摘编自《元史·地理志》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隋唐时期的选官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选官方式的进步意义。
    2. (2) 根据材料二,简述宋初设置通判的目的。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宋朝设置转运使的作用。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元朝疆域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管辖,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
  •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从整体来考察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规律,不难看出,既有阶段性的友好,也有阶段性的战争。在和好阶段,双方都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好局面,尽量采取一些措施以求维持较长时间的和好;在战争阶段内,也有一些谋求和好的活动。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材料三: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摘自《陆游集》

    1. (1) 根据材料一,分别写出字母A、B所代表的政权名称。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两宋时期民族关系发展规律。
    3. (3) 根据材料三,说明宋朝时古代经济格局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4. (4) 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宋时期的的阶段特征。
  • 3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有史以来,能成就“盛世”的王朝屈指可数,而唐代却出现两度盛世,这既与两位君主的英明密不可分,同时又与制度因素密切相关。唐朝基本沿用了隋代的创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保障了国家权力的规范与有序执行,避免了帝王独断专行及重大决策失误;官员选拔升迁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保证了官员队伍的素质;改进府兵制,保证了军事强大。总之,唐代的兴盛乃是制度所成就。当然,好制度需要人设计,更需要人执行。

    ——摘编自陈良《略谈唐代兴盛的制度原因》

    1. (1) 根据材料,写出唐朝的鼎盛时期。
    2. (2) 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运用中国古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