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黔西南州金成实验高级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

更新时间:2022-05-09 浏览次数:55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共48分)
  • 1. 古代雅典的违法法案指控制度规定,任何公民都要在一年内对自己的提案负责。若有其他公民在此期限内发现这一提案与现行法律法规相抵触,或不适用,均可向陪审法庭提起诉讼,如果控告属实,该提案不仅被撤铺,提议者也会因欺骗和误导公民而受到惩罚。古代雅典这一法案(   )
    A . 使城邦公民自由受到一定妨碍 B . 调动公民参与城邦事务的积极性 C . 表明国家重视对公民权的保护 D . 有利于防止公民提案权利的滥用
  • 2. 体现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
    A . 十将军 B . 五百人会议 C . 公民大会 D . 陪审法庭
  • 3. 古希腊有三个里程碑式的改革,分别代表着雅典民主政治奠基、确立和顶峰,它们分别是(   )
    A . 梭伦改革、伯里克利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 B . 伯里克利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梭伦改革 C . 克利斯提尼改革、梭伦改革、伯里克利改革 D . 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
  • 4. 当你漫步法国罗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根黑色的石柱说:“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该法典诞生在( )
    A . 尼罗河流域 B . 两河流域 C . 印度河流域 D . 黄河流域
  • 5. 德国著名法学家叶林格说:“罗马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文中的第三次征服是指(   )
    A . 罗马法成为维系罗马帝国统治的工具 B . 罗马法对后世各国影响深远 C . 罗马法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体系 D . 罗马法成为资本主义各国的立法规范
  • 6. “与他的对手不同,虽然他否认自己拥有正确的实质,但他确信绝对真理是可以认识、可以后天学到的。他自己只是知识的接生婆,知识就产生于他的学生的心智。”材料中的“他"是指(   )
    A . 普罗泰格拉 B . 苏格拉底 C . 柏拉图 D . 亚里士多德
  • 7. 下列有关《十二铜表法》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 . 它代表了平民的利益,是平民的胜利 B . 它维护私有财产和贵族利益 C . 它是罗马法的开端 D . 它始终是罗马的基本法
  • 8. 在世界古代历史上,波斯帝国和罗马帝国都曾修建大规模的道路系统;亚述帝国和波斯帝国都采用过迁移居民的做法。这说明(   )
    A . 各地文明相互借鉴 B . 古代帝国均选择君主专制 C . 人类文明同步发展 D . 历史发展具有统一性特征
  • 9. 下列关于西欧庄园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庄园不具有司法权 B . 庄园不是独立的经济单位 C . 庄园里领主可以随意没收自由农民的土地 D . 庄园是西欧中世纪乡村典型经济组织形式
  • 10. 日本的幕府统治开始于12世纪末的镰仓幕府,以下关于其统治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天皇为首的朝廷掌握国家实权 B . 采用庄园制和武士集团的统治形式 C . 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D . 幕府是名义上的最高国家政权机关
  • 11. “一个拥有几个封臣的封君本人也许就是更高一级封君的封臣,而更高一级封君又是一个更大关系网络中的封君手下的一名封臣。”与这一现象有关的是(   )
    A . 大化改新 B .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C . 庄园制 D . 伊凡四世改革
  • 12. 中世纪城市争取自治的手段通常是(   )
    A . 金钱赎买、武装斗争 B . 金钱赎买、教会支持 C . 武装斗争、国王支持 D . 教会支持、国王支持
  • 13. (2018高一下·姜堰期中) 16世纪末西班牙物价飞涨,一般生活用品上涨了4倍多,粮食上涨了5倍多,在欧洲其他地区物价也上涨了2倍左右。这一现象导致了(    )
    A . 西欧封建生产关系出现变动 B . 大量黄金白银涌入西欧 C . 世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D . 西方商业经营方式改变
  • 14. 新航路开辟后,海上运输业获利颇丰,但风险很大,因此商人们采取了“入伙”制度,入伙的回报是“分红”,后来演变为股份制度(航运公司发行股票,市民、贵族、政府官员通过自愿购买成为航运公司的投资人,而且投资人承担的是有限公司——如果企业垮台了,投资者以所投的资本为限,赔完为止)。这一制度的出现(   )
    A . 规避了海上航行的风险 B . 创新商业模式发展的机制 C . 标志利益共享时代的到来 D . 推动全民皆商潮流风行
  • 15. “东印度公司”是指16、17世纪时西欧国家为开拓亚洲殖民贸易而设立的一种公司模式。东印度公司一般拥有垄断贸易权,一度还在殖民地拥有军事和行政权力。由此可以推知东印度公司(   )
    A . 垄断了横跨大西洋的贸易 B . 增强了工业资本家的实力 C . 体现了近代自由竞争原则 D . 有利于西欧资本原始积累
  • 16. 对于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三角贸易”,见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推动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②给美洲带去廉价的劳动力

    ③葡萄牙是最早的贩卖奴隶  

    ④给非洲带来巨大的人口损失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共52分)
  •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伯里克利

    材料二:(我们雅典)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在我们这里,每一个人所关心的,不仅是他自己的事务,而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一个不关心政治的人,我们不说他是一个注意自己事务的人,而说他根本没有事务。我们雅典人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因为我们认为言论和行动问是没有矛盾的,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冒失开始行动。

    材料三: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但雅典的民主,又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它不是古代中国式的一人统治,一家之言。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回答,为了保证“全体人民”掌权,雅典主要设立了哪些政治权力机构?
    2. (2) 据材料二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优势。
    3. (3) 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说“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材料三中“伟大的创举”指什么?
  •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6世纪下半叶,圣德太子派遣大量使节出使中国,全面学习中国先进文化和政治经济制度。646年,日本统治者任用一些中国归来的留学生,针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进行一系列改革,改革内容大部分是对中国唐朝政治经济制度的模仿。

    材料二: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世,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1. (1) 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日本是怎样对待先进的外国文化的?日本对外国文化的这种态度对日本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2. (2) 材料二中的大帝国是指哪一个国家?它是如何对待外国先进文化的?导致了什么后果?
    3. (3) 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外国文化?
  • 19. 材料一:美洲金银地产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的措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马克思

    材料二:由于贸易商、传教士和殖民主义者的工作,南北美洲迅速地被打上了欧洲附庸的烙印。……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矿业和种植园农业的发展对不熟练劳动力的需求量大增。人们最初企图奴役美洲的印第安人,但他们一般难以管理。这个问题在16世纪时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而得到了解决。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如何理解“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奴隶贸易兴起的原因
    3. (3)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确立殖民霸权地位的主要优势有哪些?
  •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欧洲一直在寻求向外进行商业扩张的机会。16世纪,世界所有地区的主要贸易路线已经开通,欧洲各国划分了不同的贸易路线。17世纪,世界贸易的变化更为迅速。在1600年,亚洲贸易的3/4几乎都在陆上进行,其贸易路线主要是通过中东到达地中海。但是到17世纪末,由于荷兰与英国的兴起,海上贸易取代了陆上贸易,欧洲和亚洲的贸易就转到了海上。商业优势很快从地中海转移到北欧,全球范围的商品市场已经初步形成。

    ——摘编自李世安、孟广林等《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世界各大洲和中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

    年份

    欧洲

    非洲

    美洲

    中国

    世界总人口

    1650年

    18.3

    18.3

    2.4

    22.9

    5.45亿

    1750年

    19.2

    13.1

    1.6

    30.9

    7.28亿

    1850年

    22.7

    8.1

    5.1

    35.1

    11.71亿

    ——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和(美)珀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整理

    1. (1) 据材料一,指出16—17世纪西欧国际贸易的变化,并说明造成变化的原因。
    2. (2) 据材料二,分别指出欧、非、美三大洲占世界人口比率变化的基本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各大洲之间的关联是怎样影响这三大洲人口比率变化趋势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