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4月联合考...

更新时间:2022-05-06 浏览次数:119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运用。下面列举的四种器件中,属于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是(   )
    A . 示波管 B . 质谱仪 C . 回旋加速器 D . 电磁炉
  • 2. 某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1∶50,当输出电流增加0.2A,则输入电流(   )
    A . 增加0.2A B . 降低1A C . 增加10A D . 降低2A
  • 3. 如图所示为一种新型的电磁船的俯视图,MN、PQ为固定在船上的竖直平行金属板,直流电源接在M、P之间,船上装有产生强磁场的装置,可在两平行金属板间海水中的虚线框内产生强磁场。闭合开关S后,电流通过海水从N流向Q,若船受到海水的反冲向左运动,虚线框中的磁场方向应该(   )

    A . 竖直向下 B . 竖直向上 C . 水平向左 D . 水平向右
  • 4. (2017·临川模拟)

    从奥斯特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后,法拉第坚信磁一定能生电.他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研究,以至于经过了10年都没发现“磁生电”. 主要原因是(   )

    A . 励磁线圈A中的电流较小,产生的磁场不够强 B . 励磁线圈A中的电流是恒定电流,不会产生磁场 C . 感应线圈B中的匝数较少,产生的电流很小 D . 励磁线圈A中的电流是恒定电流,产生稳恒磁场
  • 5. 如图所示,1、2两个单匝闭合圆形线圈用同样材料、粗细的导线制成,半径 , 图示区域内有匀强磁场,其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减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1、2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之比 B . 1、2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之比 C . 1、2线圈中感应电流之比 D . 1、2线圈中感应电流之比
  • 6. 如图所示,一重力不计的带电粒子以一定的速率从a点对准圆心射入一圆形匀强磁场,恰好从b点射出。减小粒子射入磁场的速率(速率不为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该粒子从ab间射出 B . 该粒子从bc间射出 C . 该粒子从ad间射出 D . 该粒子从cd间射出
  • 7. 如图甲所示的振荡电路中,通过P点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若把通过P点向右规定为电流的正方向,则(   )

    A . 内,电容器C正在放电 B . 内,电容器的上极板带负电荷 C . 内,Q点比P点电势低 D . 内,电场能正在增加
  • 8. 在边长为L的正方形abcd的部分区域内存在着方向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a点处有离子源,可以向正方形abcd所在区域的任意方向发射速率均为v的相同的正离子,且所有离子均垂直b边射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磁场区域的最小面积为 B . 离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 C . 磁场区域的最大面积为 D . 离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为
二、多选题
  • 9. 如图所示,直线MN与水平面方向成45°角,MN的右上方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左下方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两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一粒子源位于MN上的a点,能水平向右发射不同速率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重力不计),若所有粒子均能通过MN上的b点,已知ab=L,则粒子的速度可能是(   )

    A . B . C . D .
  • 10. 我们生活的北半球,地磁场有竖直向下的分量。如图所示,夏天,我们在教室里抬头就看到正在转动的金属材质的电风扇。已知叶片端点A到转轴O的长度为l,电风扇正在以转速n顺时针转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A点的电势比O点的电势高 B . A点的电势比O点的电势低 C . AO上的电动势为 D . 扇叶长度越短,电势差的数值越大
  • 11. 如图,夹角为120°的两块薄铝板OM、ON将纸面所在平面分为Ⅰ、Ⅱ两个区域,两区域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分别为B1、B2 . 在OM板上表面处有一带电粒子垂直OM方向射入磁场B1中,粒子恰好以O为圆心做圆周运动回到出发点.设粒子在两区域中运动的速率分别为v1、v2 , 运动时间分别为t1、t2;假设带电粒子穿过薄铝板过程中电荷量不变,动能损失一半,不计粒子重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粒子带负电 B . C . D .
  • 12. (2021高三上·青岛开学考) 如图,足够长光滑平行导轨水平放置,导体棒M、N垂直导轨放置,整个装置处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用水平恒力F向右拉导体棒M,运动过程中两导体棒始终保持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下列关于导体棒的加速度a、速度v及回路中的电流i与时间t的关系,合理的是(   )

    A . B . C . D .
三、实验题
  • 13. 某同学在“研究互感和自感现象”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线圈A、变阻器R和开关S连接到干电池上,灵敏电流计甲与高阻值电阻R0串联在另一支路中;线圈B的两端接到另一个灵敏电流计乙上,两个灵敏电流计相同,零刻度居中.闭合开关S后,保持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不动,稳定后甲、乙两个灵敏电流计指针的位置如图所示.

    1. (1) 当滑片P快速地向a端滑动时,乙表指针的偏转方向是.(填“向右偏”、“向左偏”或“不偏转”)
    2. (2) 闭合开关S,待电路稳定后再迅速断开S,甲表的偏转情况是,乙表的偏转情况是.(填“向左偏”、“向右偏”或“不偏转”)
  • 14. 目前国际公认的酒驾标准是“0.2mg/mL≤酒精气体浓度<0.8mg/mL”,醉驾标准是“酒精气体浓度>0.8mg/mL”。现要组装一个酒精测试仪,它利用的是一种二氧化锡半导体型酒精气体传感器,此传感器的电阻Rx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变化而变化,规律如图甲所示。提供的器材有:

    A.二氧化锡半导体型酒精传感器Rx

    B.直流电源(电动势为4V,内阻不计)

    C.电压表(量程为3V,内阻非常大,作为浓度表使用)

    D.电阻箱(最大阻值为999.9Ω)

    E.定值电阻R1(阻值为50Ω)

    F.定值电阻R2(阻值为10Ω)

    G.单刀双掷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⑴图乙是酒精测试仪电路图;

    ⑵电路中R应选用定值电阻(填R1或R2);

    ⑶为便于识别,按照下列步骤调节此测试仪:

    ①电路接通前,先将电阻箱调为30.0Ω,然后开关向(填“c”或“d”)端闭合,将电压表此时指针对应的刻度线标记为mg/mL;

    ②逐步减小电阻箱的阻值,电压表的示数不断变大按照甲图数据将电压表上“电压”刻度线标为“酒精浓度”

    ③将开关向另一端闭合,测试仪即可正常使用。

    ⑷某同学将调适好的酒精测试仪靠近酒精瓶口,发现电压表指针满偏,则测量的酒精浓度(填“有”或“没有”)达到醉驾标准。

四、解答题
  • 15. (2021高二下·济宁期末) 如图甲所示为手摇发电机的实物模型,其工作原理可简化为如图乙所示: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矩形线圈的总电阻为0.1Ω、匝数为50匝、面积为0.1m2 , 可绕垂直于匀强磁场的轴匀速转动。将这台手摇发电机接在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上,副线圈接有规格均为“220V,110W”的灯泡L1、L2和阻值为20Ω的定值电阻R,如图丙所示。现在匀速摇动发电机,使两灯泡均正常发光。已知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1:10,电压表为理想交流电表,其余电阻均不计。求:

    1. (1) 理想交流电压表的读数;
    2. (2) 手摇发电机匀速转动的角速度。
  • 16. (2022高二下·安徽月考) 如图所示,某矩形区域abcd,ab边长为2L,bc边长为L,以对角线ac为边界分为上、下两个区域,对角线上方区域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对角线下方区域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以速度v0从a点沿边界ab进入电场,恰好从对角线ac的中点O进入磁场,并恰好未从边界cd射出。粒子重力不计,求:

    1. (1) 电场强度E的大小;
    2. (2) 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 17. 如图所示,两平行导轨间距 , 其所在平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 导轨上端接有一个电阻和一平行板电容器,电阻(不考虑其他电阻),电容器的电容 , 在导轨上放置着质量的金属棒,棒可沿导轨下滑,且在下滑过程中保持与导轨垂直并接触良好。已知金属棒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间距均为 , 重力加速度g取

    1. (1) 开关闭合、断开,空间加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 , 将金属棒由静止释放,求金属棒最终的速度大小;
    2. (2) 开关闭合、断开,在之间加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下的匀强磁场,其大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 , 其中。将金属棒放置在 , 为使金属棒最初能静止在斜面上,至少为多大?在此种情况下,金属棒经多长时间开始运动?
    3. (3) 开关断开、闭合,在之间加第(2)问中的磁场,在以下加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 在金属棒上涂上一薄层涂层(不计其与导轨之间的摩擦),用沿斜面向下的恒定外力使金属棒从位置由静止开始运动,经过时间 , 电容器的电量为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