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2022年初中历史毕业生学业水平诊断考试...

更新时间:2022-04-24 浏览次数:65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20分)
  • 1. 钟南山说:“武汉自古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2020年武汉人民与疫情展开生死博弈,最终战胜疫情。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使武汉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如此重要的历史事件是(    )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辛亥革命 D . 新文化运动
  • 2. 1940年第一二九师提出了“不留一根铁轨,不留一根枕木,不留一个车站,不留一个碉堡,不留一座桥梁”的口号,正太路沿线所有铁轨、车站、桥梁、涵洞、水塔全部被破坏。这里描述的是(    )
    A .  百团大战 B . 台儿庄战役 C . 武汉会战 D . 平型关大捷
  • 3.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苦斗争二十八年,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下列图片都是发生于这一期间的重要大事,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南昌起义         ②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 ③彭德怀指挥百团大战   ④红军长征

    A . ①③④② B . ①④③② C . ④①③② D . ④③②①
  • 4. 杨凯在《中国梦的方位》中说:“……一路走到1949年,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国人民站起来,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这里的“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是指(    )
    A .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 .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建立 D .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
  • 5. 共和国勋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荣誉勋章。2019年9月17日,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国勋章。”袁隆平的主要贡献是(    )
    A . 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B . 研制出“两弹一星” C . 为我国航天事业作出贡献 D . 发现了青蒿素
  •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其重要组成部分有(    )

    ①毛泽东思想    ②邓小平理论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④科学发展观    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③④⑤ D . ②③④⑤
  • 7. 大河流域是人类上古文明的摇篮。下列不属于大河流域的上古文明是(    )
    A . 金字塔 B . 《汉谟拉比法典》 C . 佛教 D . 雅典民主政治
  • 8. 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和“三角贸易”对欧洲历史发展的共同作用是(    )
    A . 促进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 B .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 . 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D . 密切了欧洲与世界各地的联系
  • 9. 纪录片《大国崛起》中有句解说词:“牛顿缔造了工业革命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牛顿和瓦特的历史贡献分别是(    )
    A . 发明火车、发明电灯 B . 发明飞机、提出相对论 C . 发明汽车、研制内燃机 D . 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改进蒸汽机
  • 10. 2022年11月7日即将是把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105周年纪念日,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那么,这次革命指的是(    )
    A .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 . 法国巴黎公社成立 C .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D .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二、材料解析题(10分)
  • 11. 材料一:

    戚继光像

    郑成功像

    材料二: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英、法等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封建社会。

    材料三:经历了从“自强、求富”到变法维新的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接着,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

    材料四:“它是一场……伟大的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材料一中的两位人物是中国古代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分别写出他们的英雄事迹。
    2. (2) 材料二中哪次战争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哪一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 (3) 材料三中的“自强、求富”是指什么历史事件?哪一事件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材料中的“革命”宣告了中国哪一制度的终结?“民主、科学”的大旗动摇了什么思想观念的统治地位?
    4. (4) 材料四是对哪一运动的评价?这场运动使中国革命进入哪一新的时期?
三、问答题(8分)
  • 12. 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和美苏冷战,世界格局在国际关系中不断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一战结束后,战胜国构建了怎样的战后世界新秩序?哪一条约的签订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2. (2) 二战期间召开的哪次会议决定成立联合国?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在哪次会议上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二战结束后,美苏开始了数十年的冷战,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 (3) 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面对复杂的国际关系,中国始终践行怎样的外交原则?2001年中国加入了哪一组织,为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四、探究创新题(12分)
  • 13. 改革创新是民族进步振兴的希望所在,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 (1) 【政治制度的创新】

      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来临,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哪一新的政治体制,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美国通过哪部法律确立了新型政治体制?

    2. (2) 【科学技术的创新】

      18,19世纪,世界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哪一新的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交通领域有什么新的发明?

    3. (3) 【经济体制的创新】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俄和美国经济都出现危机,为了摆脱危机,列宁采取了什么措施?罗斯福总统宣布实施“新政”,采用什么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4. (4) 【中国特色的创新】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开始改革开放。首先在农村实施了哪一改革措施?深圳的开放和发展证明哪一举措是正确的?中国共产党在解决民族问题和祖国统一问题上分别采取了什么创新性的政策或措施?

    5. (5) 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我们得到哪些启示?(至少写两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