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达标测试卷

更新时间:2022-03-21 浏览次数:124 类型:单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41分)
  • 1. 读语段,看拼音写词语。

        我坐上了船头和chuán shāo()微微向上qiào qǐ()的小艇,小艇上的zuò diàn()柔软舒服,船夫对小艇操纵自如。打开船舱的chuāng lián(),我看到其他小艇上许多孩子在bǎo mǔ()的陪伴下,去郊外呼吸新鲜的空气;远处,戏院散场了,人们坐上各自gù hǎo()的小艇。cù yōng ()在一起的小艇在人们的哗笑声和告别声中离开了码头。

  • 2.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千()万    ()()自得

    膘肥()()      辽阔()()

    手()脚()      不由()()

    ⑴写两个与画波浪线的词语一样描写人物动作的四字词语:

    ⑵写两个与画横线的词语一样含有数字的四字词语:

    ⑶选填词语:“情不自禁”的近义词是,形容牲畜肥壮结实的词语是

  • 3. 下面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
    A . 泥(yū)    哗笑(huá) B . 蓝(zhàn)    羞(kuì) C . (jiáo)    牲(chù) D . (juàn)    毛(zhān)
  • 4.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纵横  遮掩  恢复 B . 绵羊  茏罩  板凳 C . 沉睡  吆褐  遐想 D . 飞弛  铃铛  泛烂
  • 5. 依次填入句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水面上渐渐(    ),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

    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    )。

    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    )。

    (    )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A . 平静     沉寂      静寂      寂静 B . 沉寂     寂静      平静      静寂 C . 静寂      寂静      静寂      沉寂 D . 静寂     沉寂      平静      静寂
  • 6.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 极目远眺,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比喻) B . 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拟人) C . 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对比) D . 天空如此干净,怎能不让人迷醉呢?(反问)
  • 7.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动态描写的一项是( )。
    A . 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 B . 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 C . 你看,天上地下,黄澄澄,金灿灿,一片耀眼的色调,一幅多么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啊! D . 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
  • 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威尼斯的小艇》一文并没有多方面描绘游览威尼斯的所见所闻,而是借这个城市独有的标志——小艇,把水上名城的风光韵味表现了出来。 B . 《牧场之国》描写了新西兰美丽、幽静的牧场风光,体现出动物与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意境。 C . 《金字塔夕照》是抒情散文,融情于景,字里行间充满对金字塔的赞美之情。 D . 《不可思议的金字塔》采用图文结合的表达方式,能够帮助读者全面了解金字塔。
  • 9.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 (1) 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仿写拟人句)
    2. (2) 任选一个情景写一段话,写出景物的动、静之美。

      A.放学后的校园   B.群鸟飞过湖面

  • 10. 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 (1) 《乡村四月》中描写初夏时节景色的诗句是“。”
    2. (2) 《威尼斯的小艇》一文的作者是国的。课文写了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用“”比喻小艇两头向上翘起的样子;用“”比喻小艇行动轻快灵活。
    3. (3) “荷兰,是之国,之国,也是之国。”在《牧场之国》这篇课文中,作者以“”贯穿全文,突出了牧场的美。
    4. (4) 在埃及金字塔中,最大的金字塔是,看到它,我们最先想到的一个词语是:。金字塔的外形就像一个“”字,在人们的心目中,它比还要贵重。
二、阅读与欣赏(36分)
  • 11.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杜小白一家三口外出旅游,准备到火车南站坐高铁。现在有几个出行方案可供选择:

    方式

    时间

    路线

    费用

    耗时

    乘公

    交车

    6:00~18:50

    家→鼓楼公交站→白湖亭公交站→火车南站

    3元/人

    1小时

    20分钟

    坐地铁

    6:30~23:00

    家→地铁1号线→火车南站

    5元/人

    50分钟

    打车

    随时

    家→火车南站

    80元

    (最多4人)

    30分钟

    1. (1) 费用最低的出行方式是,每人的费用为;耗时最短的出行方式是,耗时
    2. (2) 三种出行方式中,不受道路交通状况影响的是
    3. (3) 杜小白一家要乘坐的高铁22:30发车,他们打算在高铁发车前30分钟进站。为此,你建议他们不迟于(几点)出门,选择(出行方式),选择这种出行方式是因为
  • 12. 课内阅读。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 毫不手忙脚乱。(_______)怎么拥挤,他(_______)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_______)能平稳地穿过,(_______)速度非常快,(_______)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 (1) 选段出自课文《》,威尼斯是(国家)东北部的一座
    2. (2) 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字词。
    3. (3) 选段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这是选段的句。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②;③。因此,选段的写作方法是
    4. (4) 画波浪线的句子所说的意思可以用(四字词语)来概括。
  • 13. 课外拓展阅读。

    威尼斯之夜

        威尼斯蓝天的妩媚和夜空的可爱是无法用语言来描绘的。在那明净的夜晚,湖面水平如镜,连星星的倒影也不会有丝毫的颤动。泛舟湖心,四周一片蔚蓝、宁静,真是水天一色,使人仿佛进入绮丽的梦境一般。空气那么清澈、透明,抬头望去,这里的星星似乎远比我们法兰西北部夜空中的星星要多。夜空布满星辰,那深蓝的夜色都变得暗淡了,融入了一片星辉。

        如果你想领略一番这儿独有的清新和恬静,你可以在这迷人的夜晚去皇家花园附近,沿着大理石台阶往下,直到运河边上。要是那里镀金的栅栏已经关上,你可以乘坐一种名叫“刚朵拉”的风格独特的威尼斯小艇,缓缓荡去。到那夕阳余温尚未散尽的石板小路旁,那里就不再会有人来打扰你的宁静。晚风从椴树顶上轻轻吹过,把片片花瓣撒落到水面上,天竺葵和三叶草淡淡的芳香一阵阵向你袭来。圣玛利亚教堂那雪花石膏的圆顶和螺旋形的尖塔在夜空中高高地耸立着,周围的一切,包括作为“威尼斯三绝”的碧水、蓝天和色调明丽的大理石,都给抹上了一层薄薄的银辉。当圣马可大教堂顶楼上的钟声在空中徐徐回荡时,就会有一种难以言传的平静感透入你的灵魂,使你觉得整个身心都已溶化在那足以忘掉一切的安谧和静止之中了。

    (有改动)

    1. (1) 根据下面的解释写出短文中相对应的词语。

      ①形容威尼斯蓝天的美好可爱。           (

      ②形容威尼斯的夜色鲜艳美丽。          (

      ③形容威尼斯的夜晚明亮而洁净。         (

    2. (2) 读短文第一自然段,这段三次写到星星,每次各起什么作用?(填字母)

      ①在那明净的夜晚,湖面水平如镜,连星星的倒影也不会有丝毫的颤动。()

      ②抬头望去,这里的星星似乎远比我们法兰西北部夜空中的星星要多。()

      ③夜空布满星辰,那深蓝的夜色都变得暗淡了,融入了一片星辉。()

      A.写星星多,突出夜空的美。

      B.写星星多而明亮,突出夜色的美。

      C.写星星的倒影不会有丝毫的颤动,衬托出了湖面的平静。

    3. (3) 请找出短文第一自然段的中心句。
    4. (4) “威尼斯三绝”是。作者在描写威尼斯的夜色时,写了三种植物:
    5. (5) 读短文,选择正确的选项填空。

      ①短文第二自然段是按()顺序来描写的。

      A.时间   B.地点转换   C.空间

      ②夜晚时皇家花园附近给人的感觉是()。

      A.妩媚、可爱    B.清新、恬静    C.明净、绮丽

      ③短文写了威尼斯的()。

      A.动态美    B.夜色美    C.静态美

三、表达与交流(23分)
  • 14. 主题实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习近平同志在安吉考察时首次提出的科学论断。后来,他又提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请你写一写为什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15. 习作展示。

    丰富多彩的异域风情让我们难以忘怀,请学习本单元课文的写作方法,写一写你家乡的独特风情,可以写一处景物、一种习俗、某个事物……也可以把人物的活动同景物、习俗等结合起来写,题目自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