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丹东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更新时间:2022-03-29 浏览次数:64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装置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是(   )

    A.和谐号动车以350 km/h飞驰

    B.硅太阳能电池

    C.纽扣式银锌电池

    D.电解熔融氯化钠

    A . A B . B C . C D . D
  •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基态碳原子的核外电子轨道表示式: B . 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填充在6个轨道中的元素有两种 C . 基态铜原子简化电子排布式表示为违背了泡利原理 D . 基态钾离子电子占据的最高能级共有3个原子轨道,其形状是哑铃形
  • 3.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 . 制取胶体: B . 制备的反应: C . 泡沫灭火器原理: D . 的第一步电离方程式:
  • 4. 现有短周期主族元素X、Y、Z、R和T,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电子只有一种自旋取向,Y原子价电子数是能层数的2倍,R、T均为s能级与p能级电子总数相等的原子。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 离子半径: B . 电负性: C . 第一电离能: D . X和R形成的化合物可能含非极性键
  • 5. 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A

    取A、B两支试管,各加入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然后向A试管中加入(草酸)溶液,同时向B试管中加入溶液

    B试管中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快。说明其他条件不变时,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B

    取A、B两支试管,各加入溶液和的稀硫酸,并将A试管放置于热水中,B试管放置于冷水中

    A试管中先析出沉淀。说明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

    C

    在恒温恒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 向其中通入氩气

    容器体积增大,反应速率减慢。说明增大容器体积,压强减小,活化分子百分数减少,反应速率减慢

    D

    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体积5%的溶液,在B试管中加入2~3滴溶液

    B试管中产生气泡快。说明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使用催化剂,增大反应活化能,反应速率加快

    A . A B . B C . C D . D
  • 6. 一种新型的锂一空气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关于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子由金属锂流出经过电解液流入多孔碳 B . 可将有机电解液改为水溶液 C . 金属锂作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D . 电池总反应为
  •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CH4、CCl4都是含有极性键的极性分子 B . 与NH3、H3O+的空间结构均为三角锥形 C . CS2、H2O、C2H2都是直线形分子 D . 分子中共价键的键能越大,分子的熔、沸点越高
  • 8. 游泳池水普遍存在尿素超标现象,一种电化学除游泳池中尿素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其中钌钛用作析氯电极,不参与电解。除尿素的反应为: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解过程中不锈钢电极会缓慢发生腐蚀 B . 电解过程中钌钛电极上发生反应为 C . 电解过程中不锈钢电极附近 增大 D . 电解过程中每逸出 , 电路中至少通过 电子
  •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分子中键与键个数比为1∶1 B . 的稳定性高,是因为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C . 键长等于成键两原子的半径之和 D . 分子之间可能存在化学键
  • 10. 下图为工业合成氨的流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步骤②中“加压”既可以提高原料的转化率,又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B . 步骤③中反应温度提高至 , 反应速率加快且催化剂的活性更高 C . 步骤③、④、⑤均有利于提高原料平衡的转化率 D . 步骤⑤采用循环操作,主要是为了提高平衡混合物中氨的含量
  • 11. 下列说法正确且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 . 对于反应 , 达到平衡后,缩小容器的体积可使体系颜色变深 B . 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固体,平衡逆向移动,溶液红色颜色变浅 C . 重铬酸钾溶液中滴加溶液,溶液由橙色变黄色【重铬酸钾溶液中存在: D . 平衡体系,压缩容器的体积,平衡正向移动,最终体系颜色变浅
  • 12. 下列说法中与盐类水解有关的是(   )

    ①明矾和 可作净水剂

    ②实验室配制 溶液时,先将 固体溶解在盐酸中,然后加水稀释

    ③实验室盛放 等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橡皮塞

    ④施化肥时,不能将草木灰和铵盐混合使用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3. 由合成气制备二甲醚,涉及如下反应:

    (i)

    (ii)

    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的总能量低 B . 在相同条件下,反应(i)的反应速率比反应(ii)快 C . D . 若在容器中加入催化剂,则将变小
  • 14. 分别对稀溶液进行下列操作,一定可使增大的是(   )

    ①升温          ②恒温加少量水          ③恒温加入少量固体

    ④恒温加入少量固体          ⑤恒温加入少量醋酸

    A . ①② B . ②⑤ C . ①⑤ D . ④⑤
  • 15. 某温度下,的溶解平衡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该温度下的溶度积 B . 升高温度可使f点移动到h点沉淀析出 C . 加入固体可使g点移动到f点 D . 该温度下e点析出沉淀
二、填空题
  • 16. 生产生活中的化学反应都伴随能量的变化,请根据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制作有降温、保鲜和镇痛的冷敷袋可以利用(填“放热”或“吸热”)的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
    2. (2) “即热饭盒”可利用下面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释放的热量加热食物。
      A . 生石灰和水 B . 浓硫酸和水 C . 钠和水
    3. (3) CH3OH是优质液体燃料,在 、101 kPa下,充分燃烧1 g CH3OH并恢复到原状态,会释放22.7 kJ的热量。请写出表示CH3OH燃烧热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4. (4) 已知常温下红磷比白磷稳定,在下列反应中:

      若Q1、Q2均大于零,则Q1和Q2的关系为____(填字母序号)。

      A . B . C . D . 无法确定
    5. (5) 火箭和导弹表面的薄层是耐高温物质。制得该物质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中每转移1 mol电子放出的热量为
    6. (6) 工业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其反应如下: , 若断裂1 mol H-H和1 mol N-H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436 kJ和391 kJ,则断裂1 mol N≡N需要吸收的能量为
  • 17.         
    1. (1) Ⅰ如图所示,C、D、E和F均为惰性电极。将电源接通后,向乙中滴入酚酞溶液,在F极附近显红色。

      直流电源为乙醇()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溶液,则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 (2) 若甲中装有足量的硫酸铜溶液,工作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欲使溶液恢复到起始状态,可向溶液中加入____(填字母序号)。
      A . B . C . D .
    3. (3) 欲用丙装置给铜镀银,则金属银应为极(填“G”或“H”)。
    4. (4) 若丙装置用于粗铜精炼,反应一段时间后装置中硫酸铜溶液的浓度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 (5) Ⅱ.新冠疫情期间,某同学为解决环境卫生消毒问题,设计了一个电解装置,用于制备“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

      如图所示,则c为电源的极;该发生器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 (6) 若电解过程中转移了电子,则膜两侧电解液的质量变化差g。

  • 18.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工业上用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可合成乙醇,其反应原理为。通过表格中的数值可以推断:该反应的(填“>”、“<”或“=”)0;其正反应在(填“高温”、“低温”或“任何温度”)下能自发进行。若达到平衡时,液化分离出 , 反应速率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温度/

      400

      500

      平衡常数K

      9

      5.3

    2. (2) 工业上也可以利用合成甲醇:。某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发生反应,测得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上图所示。

      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若达平衡时,保持温度不变,向容器中再充入 , 则此时(填“>”、“<”或=”)。

      ②下列说法能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填字母序号)。

      A.的消耗速率与的消耗速率之比为3∶1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D.的浓度相等时

  • 19. 用NaOH标准液滴定未知浓度的H2A溶液,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用蒸馏水洗涤碱式滴定管,并立即注入NaOH溶液至“0”刻度线以上;

    ②固定好滴定管并使滴定管尖嘴处充满溶液;

    ③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线以下,并记下读数;

    ④移取20.00 mL待测液注入洁净的未干燥的锥形瓶中,加入2滴指示剂溶液;

    ⑤用标准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读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以上操作步骤有不正确的是(填数字序号)。下列操作中,能造成中和滴定的测定结果偏高的有(填字母序号)。

      a.配制标准溶液的固体NaOH中混有KOH杂质

      b.中和滴定到达终点时俯视滴定管内液面读数

      c.振荡时锥形瓶中溶液飞溅出来

      d.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

    2. (2) 某同学在滴定实验中,碱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侧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为mL。

    3. (3) 常温下向0.2000 mol/L二元酸H2A溶液中滴加0.2000 mol/L NaOH溶液。溶液中H2A、HA-、A2-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该滴定过程若选择单一指示剂最好选择甲基橙

      B.当V(NaOH)=V(H2A)时,溶液中存在:

      C.pH=6.27时,c(HA-)=c(A2-)>c(H+)>c(OH-)

      D.V(NaOH):V(H2A)=3:2时,

      ②常温下H2A的电离平衡常数Ka1=

      ③当pH=6时mol/L。

      ④滴加至a、b、c三个交点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用字母排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