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2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09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

更新时间:2022-02-28 浏览次数:57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1·四川) 一位史学家说:“它们没有开展任何仿效西方制度和文化的尝试,自强的努力仅仅触及了现代化的表皮。”这位史学家评价的事件是(   )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辛亥革命 D . 新文化运动
  • 2. (2021·泰安) 有人曾感慨道:“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在“苛刻的条约”中,清政府被迫割让(  )
    A . 6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B . 九龙司地方一区 C . 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 D . 香港岛
  • 3. (2021·桂林) 洋务运动兴办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多所学校,在这些学校就读过的学生中,有北洋海军军官邓世昌,京张铁路总工程师詹天佑,翻译《天演论》的严复。以上描述表明洋务运动(  )
    A . 巩固封建帝制 B . 创建强大海军 C . 培养近代人才 D . 创办近代企业
  • 4. (2021·连云港) 某同学收集了有关“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的资料,这些资料有利于学习(   )
    A . 鸦片战争 B . 天平天国运动 C . 洋务运动 D . 戊戌变法
  • 5. (2021·云南) 1895年5月,台湾人民群情激愤,“一律准备与倭人决一死战,不愿将全台归于倭人,众志成城,有死无二”。“台湾人民群情激愤”是因为(    )
    A .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 《北京条约》的签订 C . 《马关条约》的签订 D . 《辛丑条约》的签订
  • 6. (2021·四川)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在1895~1945年50年间,台湾离开了祖国怀抱。造成这种状况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 《南京条约》 B . 《马关条约》 C . 《北京条约》 D . 《辛丑条约》
  • 7. (2021·雅安) 洋务运动中,“新型的工业和企业造就了新型的职业人士如工程师、经理和实业家,那些出洋留学的人士归国后,也成为陆军、海军、学堂和外交机构中的领头人”。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
    A . 培养了近代化人才 B .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 . 巩固了清政府统治 D . 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 8. (2021·济宁) 下边材料中汪林茂评论的历史事件是(   )

        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开始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的这辆列车。

    ——汪林茂

    A . 鸦片战争 B . 太平天国运动 C . 洋务运动 D . 戊戌变法
  • 9. (2021·荆门)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指的是(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洋务运动 C . 戊戌变法 D . 新文化运动
  • 10. (2021·鄂州)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每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2020年是农历庚子年,100多年前的“庚子赔款”就是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一座大山。与“庚子赔款”相关的那场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是(  )
    A .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 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C .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 D .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
  • 11. (2021·河池) 某条约的第十款规定:各省官员必须保证外国人的安全,否则立予革职,永不录用。凡发生反帝斗争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试5年。这规定给中国带来的危害是(  )
    A . 增加了中国劳动人民沉重的负担 B . 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 C . 使使馆界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 D . 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 12. (2021·无锡) 19世纪60至90年代的中国,曾出现一场以“自强”、“求富”为旗号向西方学习的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这场运动是(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洋务运动   C . 义和团运动 D . 五四运动
  • 13. (2021·镇江) 以下是洋务运动时期部分企业信息简表,这些企业属于(   )

    企业名称

    情况简介

    轮船招商局

    中国第一家轮船运输企业,一度收购了美国旗昌轮船公司。

    开平煤矿

    近代大型新式采煤企业,因运煤需要修建了一条铁路。

    汉阳铁厂

    中国近代最早的官办钢铁企业,经营不善,多有亏损。

    A . 军事企业 B . 民用企业 C . 外资企业 D . 中外合资企业
  • 14. (2021·铜仁)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为推护清朝的统治,做了一系列的努力,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①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②发展近代军事工业        ③创办民用工业

    ④创办京师大学堂              ⑤建立新式海军            ⑥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⑥ C . ①②③⑤ D . ②③⑤⑥
  • 15. (2021·毕节) 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开张之初只有轮船3艘,后来发展到30多艘,其经营的国内外运输业务。不但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一度兼并了美商的旗昌轮船公司。这段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
    A . 启动了中国近代化运动的进程 B . 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 C . 实现了“自强”“求富”的目标 D . 引进培养了批企业管理和科技人才
  • 16. (2021·自贡) 1871年曾国藩《拟选子弟出洋学艺折》中“拟选聪颖幼童,送赴泰西各国书院,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书,约计十余年,业成而归,使西人擅长之技中国皆能谙悉,然后可以渐图自强。”可见,清政府派遣留学生的主要目的是(  )
    A .   游历西洋 B . 兴办洋务 C . 学习科技 D . 富国强兵
  • 17. (2021·广安) 据统计,甲午战争前,外资在华设有工厂192家,投资总额近2000万元;甲午战争后的1895﹣1913年间,外资在华新建厂矿达1366家,其多数资本在10万元以上,投资总额为10215.3万元。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列强强迫取得在中国投资办厂的权利 B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C . 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被接受 D . 中国掀起“实业救国”热潮
  • 18. (2021·德阳) 李鸿章曾说,“以北洋一隅之力,搏倭人全国之师”。李鸿章评说的战争是(   )
    A . 中英鸦片战争 B .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9. (2021·江西) 观察如图所示,由此判断“沪局”(   )

    A . 引进了西方先进器物 B . 是最大的民用企业   C . 达到了“自强”的目的 D . 是最大的军事企业
  • 20. (2021·河北) 英国驻汉口的代理总领事法磊斯曾说:“(《辛丑条约》规定的)赔款须向全国征收,但由于祸乱所及各省已被联军洗劫一空,实际上这些省应出之款项仍须由那些忠诚的,并已付出自己份额的省份来额外负担,”法磊斯口中的“祸乱”指的是(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英法联军的侵略 C . 义和团运动 D . 八国联军的侵略
  • 21. (2021·天水) “惩办伤害诸国国家及人民之首祸诸臣;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活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现已设法照办。”这些条款出自(   )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 22. (2021·达州)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野蛮残暴的西方列强屡次侵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请将列强在中国攫取的以下权利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

    ①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②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③开放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商埠        ④赔款2100万银元

    A . ④②①③ B . ④②③① C . ③④①② D . ②③①④
  • 23. (2021·山西) 1895年5月15日《申报》报道:“一律预备与倭人决死一战,不愿将全台归于倭人,众志成城,有死无二。”与此报道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戚继光抗击倭寇 B . 《马关条约》签订 C . 郑成功收复台湾 D . 《辛丑条约》签订
  • 24. (2021·临沂) 《辛丑条约》规定:“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按照诸国酌定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从该规定可以看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名称及地位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A . 帝国主义列强的决定 B . 清朝政府的自身需要 C . 中国对外贸易的要求 D . “六部”已经无足轻重
  • 25. (2021·菏泽) 通过梳理历史线索可以明确学习主题。对下图反映的学习主题概括最准确的是(  )

    A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 外国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C . 西方列强瓜分狂潮与中国人民反抗 D . 近代化的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 26. (2021·岳阳) 1882年底,英国商人比尔兹利在年度财务报告中写道:“统计结果表明,我们的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了400万两白银,当然,法国的轮船公司也大致如此。照这样下去,我们将很快退出上海航运市场了一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李鸿章先生蒸蒸日上的轮船招商局”。这则材料反映了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创办(   )
    A . 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 . 使中国开始走上富强道路 C . 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 . 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 27. (2021·怀化) 慈禧太后对列强没有把她作为“祸首”来惩办,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此番言论是在哪个条约签订后(   )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 28. (2021·湘潭)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说:“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于是他组织参与了( )
    A . 查禁鸦片,虎门销烟 B . 力陈变法,推行维新 C . 组织起义,推翻清朝 D . 宣传礼教,主张复辟
  • 29. (2021·绵阳) “一分材料说-分话”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思想。下列史实与结论逻辑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南京条约》签订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

    太平天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C

    北洋舰队建成

    中国海防近代化逐渐发展起来

    D

    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

    揭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A . A B . B C . C D . D
  • 30. (2021·眉山) 19世纪末,日本总领事大越成德通知在沪日侨中妇婴撤回国内,男子则“安分自守,不准出门,不准众人聚集。”于是日本寓沪侨民纷纷乘船回国。与此有关的事件是(   )
    A . 甲午中日战争 B . 八国联军侵华 C . 卢沟桥事变 D . 八一三事变
  • 31. (2021·潍坊) 1900年6月2日夜间,天津火车站发生了一场战斗:每一次齐射之后,团民们仍然挥舞着大刀长矛冲向车站。这描述的是(   )
    A . 天津人民抗击英军入侵 B . 太平军抗击英法联军 C . 中国民众抵御俄国蚕食 D .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 32. (2021·潍坊) 面对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慈禧太后不顾一切地扼杀了一场旨在进行“现代化的尝试”。这场“现代化的尝试”(   )
    A . 挽救了民族危亡 B . 完成了反帝任务 C . 实现了富国强兵 D . 促进了思想解放
  • 33. (2021·聊城) 清廷称其“战平发捻诸匪,厥功甚伟”,尤其称其在庚子事变中通过外交斡旋,力保清廷不灭的功绩。谭嗣同称其“办洋务至精至当,惜晚节不终”。此人应是(   )
    A . 林则徐 B . 严复 C . 李鸿章 D . 康有为
  • 34. (2021·东营) 某同学梳理了近代一场战争的过程:平壤战役一黄海海战一辽东半岛战役一威海卫战役,由此判断这场战争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35. (2021·青海) 学习历史可以知往鉴今。1901年当丧权辱国的某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对列强没有把她作为“祸首”来惩办,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该条约是(   )
    A . 《瑷珲条约》 B . 《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 36. (2021·包头) 下表可以用来说明,维新变法运动表1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的活动(   )

    活动

    内容

    建立学堂

    万木草堂、时务学堂

    创办报刊

    《国闻报》《知新报》《时务报》

    组织学会

    强学会、南学会、农学会

    A . 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B . 学习了西方科学技术 C . 促进了思想启蒙 D . 抨击了封建道德
  • 37. (2021·大连) 下列示意图展示了近代以来两次列强侵华战争后通商口岸地理位置的变化。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 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到中国腹地 B . 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C . 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 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
  • 38. (2021·宿迁) 赫德于1898年10月24日在《致马士函》中说:“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内都填塞给它吃了。”赫德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 . 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B . 维新派政治经验不足且急于求成 C . 顽固守旧势力过于强大 D . 将变法的希望寄托在光绪帝身上
  • 39. (2021·苏州) 下图是蒋廷献《中国近代史》所载某次战争形势图,此次战争是(   )

    A .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 甲午中日战争 C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 40. (2021·宜昌) “从1865-1895年,中国都市的风貌因大量机械化工厂的开设而改变了,这些工厂都为中国人所有,但都依赖外国的设计并使用引进的技术。”材料表述的社会背景是(   )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运动 C . 五四运动 D . 太平天国运动
  • 41. (2021·恩施) 2021年3月19日,在中美阿拉斯加会谈上,面对美国代表的无端指责,我国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掷地有声地回答:“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中国人是不吃这一套的”。然而,120年前,中国却饱受屈辱,陷入了黑暗的深渊。这里的“深渊”是指(   )
    A . 《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 《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 . 《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 . 《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42. (2021·龙东) 1898年,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   )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辛亥革命 D . 商鞅变法
  • 43. (2021·河南) 《辛丑条约》规定凡是有义和团活动的地方,停止科举考试五年;规定条约内容及附件都要以皇帝的名义在全国各地张榜公布,以警告全国官民。这反映了列强企图(   )
    A . 划分“势力范围” B . 增设通商口岸 C . 废除科举制度 D . 进行心理征服
  • 44. (2021·百色) 120年前,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额最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精神屈辱最深重、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空前灾难的《辛丑条约》。此条约的签订标志着(   )
    A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 中国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 C .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 .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 45. (2021·梧州) 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为此洋务派(   )
    A . 开办新式学堂 B . 创办军事工业 C . 建立新式海陆军 D . 创办民用工业
  • 46. (2021·广东) 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清政府发现八旗军队缺乏战斗力,真正能够对抗太平军的唯有湘军、淮军等汉族地主武装;这个趋势到洋务运动时期更加明显。由此可知(   )
    A . 汉族官僚集团地位逐渐上升 B . 八旗军队被地主武装取代 C . 太平天国运动改变阶级结构 D . 洋务运动带来了国富兵强
  • 47. (2021·福建) 到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初步建成北洋、南洋、福建等海军。南洋水师起步较早但发展缓慢,北洋水师连续多年无法添置新的舰船。这说明了当时(   )
    A . 洋务运动成效显著 B . 自强求富已经实现 C . 海军建设步履艰难 D . 军队改制全盘西化
  • 48. (2021·北京) 从19世纪60年代起,经过30多年的努力,清政府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民用工业。 在这一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一批近代知识分子却认为西方的技术与制度是统一的,因此 他们介绍西方的法律和制度,呼吁从制度上进行变革。材料反映的史实是(   )
    A . 虎门销烟、第一次鸦片战争 B . 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洋务运动、维新变法 D . 甲午中日战争、义和团运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