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五四学制) /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4*灯笼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4 灯笼 同步课时作业

更新时间:2022-03-28 浏览次数:129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运用
  • 1. 下列加粗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sòng)     领(yù)     旋(wò)     静(mù) B . (mù)     怅(wǎng)     然(qiāng)     幽(qiāo) C . 原(liáo)     熙然(xī)     暖融(róng)     马前(zú) D . (kān) 春(xiāo) 咐(fēn) 点(zhuì)
  • 2. 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身(fén)     神(hé)     旋(wò) B . 洁(jiǎo)     然(jiāng)     宫(xián) C . (sòng)     鹉(yīng)     可(mǐn) D . (lǒng) 妹(zǐ) 色(tuì)
  • 3.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 争讼     思慕     熙熙然     张灯结彩 B . 褪色     掌故     暖融融     冰糖葫芦 C . 灯笼     晃荡     马前卒     富贵荣华 D . 点缀     装饰     元霄节     意味深长
  • 4. 结合语境,在下列句中横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灯笼,在如今人们的心中,只是孩童的玩具和节日喜庆的象征;但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年代,却是人们生活的__________品,__________着厚重的文化内涵。手中灯笼点亮,指引人们返回温暖的家中;村口红灯高照,__________着孤行客“四面虚惊”的心;宅第红灯高挂,则显示着主人的地位和权势。

    A . 必需     记载     慰劳 B . 必须     承载     慰劳 C . 必需     承载     慰藉 D . 必须     记载     慰藉
  •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岁梢寒夜、玩火玩灯,除夕燃滴滴金,放焰火,是孩子群里少有例外的事。 B . 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斡旋着的情事,倒是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的掌故:雪夜驰马,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 C . 宫灯,还没见过;总该有翠羽流苏的装饰吧! D . 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 6.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电影《老师·好》自3月22日全国上映以来,不断引发观影热潮。到目前,《老师·好》在同日上映影片中票房、上座率均居首位。 B . 历代不少石碑为名家撰写,因此石碑上的刻文成了书法大家真迹的集中场所。 C . 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以便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D . 自共享单车在衡阳运营以来,因外观时尚、轻便易行、收费低廉、随借随还等优点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 7.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良好的心态是我们能否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关键。 B . 实施“精准扶贫”政策,政府不但要给予贫困户经济上的帮助,而且要给予方法上的指导。 C . 一些地方,大力组织包汤圆、做灯笼、剪纸。 D .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弘扬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 8. 下列含有“灯”的对联中与元宵节无关的一项是(   )
    A . 春夜灯花,几处笙歌腾朗月

    良宵美景,万家箫管乐丰年 B . 玉树银花,万户当门观瑞雪

    欢歌笑靥,千家把酒赏花灯 C . 有能有热,小小晶球点燃万家灯火

    利国利民,支支虹管放出满室光明 D . 乐事无边,万户春灯传五夜

    太平有象,一天晴雪兆三丰

  • 9. 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     领)     旋(

    )     思)     怅

二、综合运用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连活活的太阳算着,一切亮光之中,我爱jiǎo(     )洁的月华,如沸的繁星,同一支夜晚来挑着照路的灯笼。提起灯笼,就会想起三家村的犬(     ),村中老头呵狗的声音;就会想起páng(     )大的晃荡着的影子,夜行人咕咕噜噜的私语;想起祖父雪白的胡须,同宏亮大方的谈吐;坡野里想起跳跳的磷火,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     )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司马懿探山》。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1. (1) 给文段中加粗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     闹)嚷

      jiǎo()洁     páng()大

    2. (2) 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3. (3) 文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方式是
  •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最壮的是外点兵,吹连营,夜深星时候,将军在挑灯看剑,那灯笼上你不希望写的几个斗方大字是霍骠姚,是汉将李广,是唐朝裴公吗?雪夜入蔡,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你听,正萧萧马呜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原的一把烈火!

    1. (1) 依次给文段中加粗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塞(sài)     角(jué) B . 塞(sāi)     角(jiǎo) C . 塞(sài)     角(jiǎo) D . 塞(sāi)     角(jué)
    2. (2) 在文段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①阑     ②班     ③燎 B . ①斓     ②班     ③缭 C . ①斓     ②斑     ③缭 D . ①阑     ②斑     ③燎
  •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中国传统灯具素有设计合理、功能完善、结构科学、造型生动、装饰瑰丽等特点。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汉代皇室贵族使用的长信宫灯,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件取宫女执灯之意而造型的铜质鎏金灯具,不但把人与灯融为一体 , 还设计出能调亮、挡风的dēng zhào,并安装了能消烟chú chén的排烟导管,在灯具发展史上最早解决了灯烟所带来的室内环境污染问题。

    1. (1) 给这段文字中加粗号的词语注音。

      鎏金()     融为一体(

    2. (2) 根据这段文字中的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dēng zhào      chú chén

  • 13. 指出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
    1. (1) 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
    2. (2) 记得,做着公正乡绅的祖父,晚年每每被邀去五里遥的城里说事,一去一整天。
    3. (3) 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 14. 学习了《灯笼》一文后,班级举行“走进传统文化”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面题目。
    1. (1) 请你写出“春节”或“中秋节”的民俗活动和饮食文化各一项。
    2. (2) 在中国人眼中,大红灯笼象征着幸福、光明、活力、圆满与富贵,也有些灯笼不是大红色,却蕴含更丰富的民族文化意蕴。下面这只灯笼上的“梅”字是(书法字体),

      这只灯笼适宜挂在家中的(位置),理由是

    3. (3) 活动中,同学们拍摄了一组“灯笼、木梳、茶壶、折扇”等老玩意儿的照片,请你参考示例,给这些老玩意儿配上一句优美的话。

      示例:摇椅——吱吱呀呀,唱着儿时的歌。

  • 15. 阅读课内语段,回答问题。

    连活活的太阳算着,一切亮光之中,我爱皎洁的月华,如沸的繁星,同一支夜晚来挑着照路的灯笼。提起灯笼,就会想起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头呵狗的声音;就会想起庞大的晃荡着的影子,夜行人咕咕噜噜的私语;想起祖父雪白的胡须,同洪亮大方的谈吐;坡野里想起跳跳的磷火,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耱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司马懿探山》。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1. (1) 试分析文中加粗字“沸”“挤”的表达效果。
    2. (2) 画线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