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绍兴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更新时间:2022-03-12 浏览次数:10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3名中国航天员送入太空。完成下面小题。
    1. (1) 神舟十三号升空过程中依次涉及到大气垂直分层中的( )
      A . 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B . 对流层、高层大气、平流层 C . 平流层、对流层、高层大气 D . 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
    2. (2) 下列关于大气垂直分层中各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太阳辐射 B . 平流层大气随着高度升高温度降低 C . 平流层大气中水汽和杂质含量稀少 D . 无线电长波通讯需利用电离层反射
  • 2.  2021年11月8日,全国多地夜空上演“金星伴月”的天象,即两个天体看上去较为接近的现象。在各种“伴月”现象中,由于金星较明亮,观赏效果较好。下图是绍兴某中学学生拍摄到的“金星伴月”照片。完成下面小题。

    1. (1) “金星伴月”包含的天体类型是(   )
      A . 恒星、行星 B . 行星、卫星 C . 卫星、彗星 D . 行星、彗星
    2. (2) 与众多“伴月”天体相比,此时金星较明亮的原因之一是(   )
      A . 体积最大 B . 质量最大 C . 距离太阳较近 D . 距离地球较近
  • 3. 北京时间2021年9月12日20时至13日8时,云南洱源县境内突降大雨,引发山洪泥石流灾害,损失严重。灾情发生后,当地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迅速组织救援力量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完成下面小题。
    1. (1) 此次泥石流发生的直接诱因是(   )
      A . 地表植被稀少 B . 位于山区,地势陡峭 C . 短时间的暴雨 D . 地质复杂,地面破碎
    2. (2) 在救灾过程中,快速精准确定失联人员位置可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 GNSS B . GIS C . RS D . VR
  • 4.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和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温室气体大量排放易造成的影响是(   )
      A . 海平面上升,沿海渔业资源更丰富 B . 极冰融化,冰盖面积减少 C . 欧、美各地冬季暴雪天气明显减少 D . 促进作物生长,农业增产
    2. (2) 为实现“碳中和”,普通民众可参与的是(   )
      A . 烘干机晾衣服 B . 公交车出行 C . 设计减排制度 D . 过节送贺卡
  • 5.  2021年9月19日以来的数月中,西班牙拉帕尔马岛火山持续猛烈喷发,其多股熔岩流入大海,腾起大量浓烟。下图是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火山喷出的岩浆源自(   )
      A . 地壳 B . 岩石圈 C . 地核 D . 软流层
    2. (2) 此次火山喷发产生的大量浓烟,对大气受热过程各环节造成的影响是(   )
      A . ①增强 B . ②减弱 C . ③减弱 D . ⑤增强
  • 6. 潮汐是海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人类在海边的许多活动,都需要充分认识并利用潮汐规律。下图是9月某日浙江一水文站24小时内潮水位变化过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图中潮、汐判断准确的是(   )
      A . 甲时段属于汐、乙时段属于潮 B . 甲时段属于汐、丙时段属于潮 C . 乙时段属于潮、丁时段属于汐 D . 丙时段属于汐、丁时段属于潮
    2. (2) 丙时C段,适宜在当地开展的人类活动是(   )
      A . 大型满载船舶进港 B . 渔民赶海 C . 开采海底油气资源 D . 休闲观潮
  • 7. 海水密度在垂直方向上存在迅速变化的水层,正常情况下该层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增加,有利于潜艇航行。有时,该海水层中出现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减小的情况,称为“海中断崖”。完成下面小题。
    1. (1) 从海平面垂直向下2000米,海水密度变化最显著的海区是(   )
      A . 赤道海区 B . 副热带海区 C . 中纬度海区 D . 高纬度海区
    2. (2) 潜艇在进入“海中断崖”的刹那,潜艇会(   )
      A . 明显上升 B . 迅速下沉 C . 保持平稳 D . 倾斜上漂
  • 8. 受极端强暴雨天气影响,2021年7月17日以来河南省多市县发生洪涝灾害,26日河南卫辉市城区的主干道成了救援船只的水路。下图是该主干道部分路段航拍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航空遥感、尤其是无人机遥感在抗洪救灾中可发挥的作用是(   )
      A . 预报暴雨发生时间 B . 监测天气变化过程 C . 勘察地表水位高低 D . 获取被淹范围信息
    2. (2) 面对洪涝灾害,下列当地普通居民的避灾做法正确的是(   )
      A . 立刻下水游泳,选择高处避险 B . 一旦积水进屋,及时切断电源 C . 爬上电线杆或铁塔,等待救援 D . 随身携带家中最贵重物品撤离
  • 9.  20世纪五十年代,我国科学家自制了一种集沙仪器,通过收集大风中的沙粒来研究风沙流情况。图1是沙丘中集沙仪的安置位置示意图,图2是集沙仪剖面示意图(①~⑩为收集砂粒的管子)。完成下面小题。

    1. (1) 形成沙丘的主要原因是(   )
      A . 风力侵蚀 B . 风力沉积 C . 风、水共同侵蚀 D . 风、水共同沉积
    2. (2) 管子内沙粒最多的是(   )
      A . B . C . D .
  • 10. 冰川风是指在冰川谷地中,冰川表面空气温度比谷中同高度空气温度低,导致冰川表面空气沿冰川向下流动而形成的风。若冰川足够大,可全天盛行冰川风,但风速有日变化。珠穆朗玛峰北侧河谷存在冰川风现象,且近年来其势力有所变化。下图为盛行谷风时的冰川风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冰川风对山谷风产生的影响是(   )
      A . 增强谷风的势力 B . 改变山风的风向 C . 延长山风持续时间 D . 延长谷风持续时间
    2. (2) 下列关于近年来珠穆朗玛峰北侧河谷冰川风的变化特征及理由组合正确的是(   )
      A . 势力变大冰川面积变大 B . 势力变大冰川面积变小 C . 势力变小冰川面积变大 D . 势力变小冰川面积变小
  • 11. 西藏林芝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每年3、4月桃花盛开,与高山白雪相互映衬,形成山下桃花山上雪的独特雪域江南风景,吸引海内外游客络绎不绝进藏旅游。下图是3月林芝桃花盛开时的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林芝形成山下桃花山上雪景观,与其关系密切的自然地理要素是(   )
      A . 降水 B . 热量 C . 海拔 D . 光照
    2. (2) 春季去西藏旅游,建议随身携带的物资及理由组合正确的是(   )
      A . 墨镜 地面辐射强 B . 短袖 白天气温高 C . 防晒霜 太阳辐射强 D . 氧气罐 大气密度小
二、多选题
  • 12. 中国“探日”天眼“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将于2022年发射,其任务之一是探测日冕物质抛射(日冕物质在较短时间内被大规模抛出太阳)现象。下图是太阳及部分太阳活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太阳活动的类型与发生位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 日珥—光球层 B . 耀斑—色球层 C . 黑子—色球层 D . 太阳风—日冕层
    2. (2) 强烈的日冕物质抛射对地球产生的影响是(   )
      A . 出现极光现象 B . 温度明显升高 C . 降水有所增加 D . 可能爆发磁暴
  • 13. 海洋是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随着世界人口增长和科技发展,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力度不断增大。下图是海底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①位置可能勘探到的海洋矿产资源是(   )
      A . 油气矿 B . 可燃冰 C . 滨海砂矿 D . 锰结核矿
    2. (2) 下列属于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的是(   )
      A . 渔场 B . 海上工厂 C . 盐场 D . 海底隧道
  • 14. 古诗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例如①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②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③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等,不仅形象地刻画了一幅美丽景象,还有着深刻的地理原理。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上述①、②、③、④四句诗句中包含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是(   )
      A . B . C . D .
    2. (2) “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描述了云南昆明四季如春,影响昆明“四季如春”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 . 纬度 B . 地形 C . 植被 D . 河流
  • 15. 北京某老住宅区局部低洼,且缺乏排水设施,大雨后内涝严重。结合“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对该住宅区内道路与花园进行重新设计和建造,形成雨水花园,有效解决内涝问题。下图为该住宅区内雨水花园中雨水收集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雨水花园建成后,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是(   )
      A . 下渗量增多 B . 蒸发量减弱 C . 地表径流量增大 D . 地下径流量增大
    2. (2) 利用石笼(装填了石块的笼子)作为雨水花园边界的优势是(   )
      A . 防止雨水花园积水倒灌道路路面 B . 石缝积累的土壤能促进植物生长 C . 对初期的雨水具有一定过滤作用 D . 增加粗糙度以降低地表径流速度
三、综合题
  •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G219是在原219国道基础上,向北部延伸至新疆喀纳斯,向南部延伸至广西东兴,跨越新疆、西藏、云南、广西四省区,是我国西北、西南地区的边境公路。2021年夏季,我国某考察组沿G219,穿过雪山冰川、荒漠戈壁、高山峡谷和河流湖泊等地,采集了丰富的地理素材。

    材料二:图1是G219在西藏、新疆部分的位置简图,图2是考察组沿途拍摄的四张典型地貌景观照片。

    1. (1) 照片①显示的典型冲积扇地貌,常出现在河流位置,此处由于水流速度变慢,水中泥沙沉积,沉积物颗粒大小沿水流方向逐渐变
    2. (2) 甲地风力大,最有可能出现四张景观照片中的照片。这种相间排列的、风蚀残丘和风蚀沟槽的组合地貌,称谓地貌。
    3. (3) 照片③在乙地拍摄,该景观两壁险峻陡峭,河谷呈 字形,跟河流的作用强烈关系密切。
    4. (4) 考察组驾车时感受到照片②所在地最频繁的气象灾害是灾害,该灾害对当地公路危害严重,提出两点有效的防治措施
  •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地形平坦,沼泽广布,下游河道宽、河床浅,涌潮强烈。受洋流等因素影响,东南部海域成为阿根廷滑柔鱼的重要产卵区和索饵(获取饵料)区。

    材料二:图1是南美洲大陆及周边海域简图,图2是亚马孙河口盐度分布图。

    1. (1) 亚马孙河河口形态呈状,受和太阳引力的影响,潮水从外海涌入河道,形成壮观的涌潮。潮汐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目前人类利用潮汐能的重要方式是
    2. (2) 与游向成鱼产卵区相比,滑柔稚鱼去索饵区时(顺/逆)洋流游动。与福克兰寒流相比,巴西暖流密度更,两者相遇后,海水发生(水平/垂直)搅动,将海底营养物质带至表层,为鱼类提供丰富的,形成滑柔鱼渔场。
    3. (3) 亚马孙流域沼泽广布,这与水循环各个环节关系密切。亚马孙流域量大,气候湿润;地形平坦,汇集速度缓慢;土质黏重,地表水少;植被覆盖好,土壤水分弱。
    4. (4) 归纳亚马孙河口海域海水盐度等值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寒假期间,浙江某中学在全国各地开展“植被与土壤”为主题的研学活动,活动分甲、乙、丙、丁四个小组进行,各小组拍摄了其研学地的典型景观照片,还观察了研学地的典型土壤剖面。返校后,各小组整理好研学中获取的素材,并进行成果研讨交流活动。

    材料二:图1是研学地位置分布简图,图2是各小组拍摄的研学地典型景观照片。

    1. (1) 写出各小组在研学地拍摄的对应景观图。甲——乙——丙——丁——
    2. (2) 制作、观察土壤剖面并采集土壤标本时,需要用到多种工具,在标签、铁锹、锤子、罗盘、相机、标本盒、自行车、望远镜、剖面刀、袖珍秤、手电筒等工具中选择三种可能用到的工具:
    3. (3) 返校后,同学们对各研学地拍摄的典型植被进行了探讨,得出影响①、②两地植被不同的主要因素是,影响③、④两地森林疏密状况差异显著的主要因素是。说出森林对大气环境的主要生态价值
    4. (4) 土壤的发育与其所处环境关系密切,并进一步表现出一定的剖面特征,描述甲地典型土壤的剖面特征并结合气候与植被说明其发育环境。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