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2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02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

更新时间:2022-02-15 浏览次数:154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1·泰安) 世袭制在中国延续了近四千年,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这种制度开始于(  )
    A . 禹传子,家天下 B . 西周分封制 C . 秦始皇统一六国 D . 东汉光武中兴
  • 2. (2021·安徽) 老子认为“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孔子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二者都主张(   )
    A . 无为而治 B . 重农抑商 C . 儒道一家 D . 以民为本
  • 3. (2021·云南)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春秋 D . 战国
  • 4. (2021·云南) 《战国策·秦策一》记载:(商鞅变法)“……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的(   )
    A . 背景 B . 内容 C . 过程 D . 影响
  • 5. (2021·襄阳) 下图文本框的内容反映的主题是(   )

    A . 百家争鸣 B . 诸侯争霸 C . 商鞅变法 D . 远古传说
  • 6. (2021·荆门) 《左传》记载“武王克商,共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 人,皆举亲也。”这表明西周实行(  )
    A . 禅让制 B . 分封制 C . 郡县制 D . 推恩令
  • 7. (2021·镇江) 《史记·太史公自序》评诸子百家说:“儒者博,墨者俭,法家严,道家使人精神专一”。“严”字当头的代表人物是(   )
    A . 孔子 B . 孟子 C . 墨子 D . 韩非
  • 8. (2021·昆明) 我国夏、商、西周时期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夏朝时开始出现最早的青铜礼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下列为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
    A . 二里头铜鼎
      
    B . 司母戊鼎
      
    C . 利簋
      
    D . 三星堆青铜面具
  • 9. (2021·广安)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孟子主张(   )
    A . 无为而治 B . 民贵君轻 C . 以德治国 D . 以法治国
  • 10. (2021·德阳) 战国中期,以申不害为宗,重“术”(权术);以商赖为宗,重“法”(法令):以慎到为宗,重“势”(威势)。到战国末期,将这三派思想兼容并顾的思想家是(   )
    A . 孟子 B . 庄子 C . 墨子 D . 韩非
  • 11. (2021·扬州) 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是“分土封侯"制,或谓之"封诸侯,建藩卫”。该制度是(   )
    A . 分封制 B . 郡县制 C . 三省六部制 D . 行省制
  • 12. (2021·荆州)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可见他们都认为政治统治得以巩固的关键因素是(  )
    A . 选贤举能 B . 复古崇礼 C . 富国强兵 D . 取得民心
  • 13. (2021·定西) 西周时期封邦建国,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社会等级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   )
    A . 割据称雄,争夺霸主 B . 奖励军功,授爵赐土   C . 讨伐商纣,建立政权 D . 稳定统治,巩固疆土
  • 14. (2021·达州) 当前,达州市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市民素质也在大幅度提高,比如为避免舌尖上的浪费,大家积极践行国家倡导的“光盘行动”。这行动体现了战国时期某一思想家的主张。该思想家还提出(   )
    A . 倡导节俭 B . 以法治国 C . “兼爱”“非攻” D . 民贵君轻
  • 15. (2021·陕西) 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了大型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该工程是(     )
    A . 都江堰 B . 灵渠 C . 大运河 D . 赵州桥
  • 16. (2021·邵阳) 下列关于“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的归纳,最接近历史真相的是(   )
    A . 推行分封制,地方势力膨胀 B . 推行世袭制,皇帝能力低下 C . 王朝末期统治残暴或朝政腐败 D . 没有处理好与犬戎部族的关系
  • 17. (2021·怀化)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我们把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称为(   )
    A . 甲骨文 B . 金文 C . 小篆 D . 隶书
  • 18. (2021·常德) 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不仅兼并小国,而且大国之间也出现兼并现象。这突出反映了(    )
    A . 变法使各国实力增强 B . 统一趋势增强 C . 各国君主争霸野心强烈 D . 分封制彻底崩溃
  • 19. (2021·绵阳) 下列材料都记载了武王伐纣的历史。其中史料价值最高的是(   )
    A . 周初青铜器铭文 B . 司马迁《史记》 C . 小说《封神演义》 D . 京剧《哪吒》
  • 20. (2021·眉山) 春秋时期,大的诸侯国兵力仅六七万人。战国时期,军队人数成倍增加,如秦、楚两国的兵力都达百万,齐、赵、魏、韩、燕等国的兵力也都有数十万。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   )
    A . 人们踊跃参军作战 B . 作战方式发生改变 C . 战争破坏越来越大 D . 统一已成必然趋势
  • 21. (2021·眉山) 唐庚,字子西,眉州人,在《唐子西文录》中记载:“蜀道馆舍壁间题--联云:‘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不知何人诗也。”在后来的《朱子语类》卷九三《孔孟周程》中也引用了这句话。这一时期,人们把孔子塑造为“至圣先师”。这说明当时(   )
    A . 儒家思想成为正统 B . 儒学社会基础牢固 C . 南方文人地位提高 D . 尊孔读经得到提倡
  • 22. (2021·烟台) 美国知名中国事务观察家彼得•沃克发现西方的价值观本身就呈现出二元对立的特点:要么好,要么坏;要么赢,要么输。他意识到自己更倾向于东方的价值观,并且成为老子的忠实粉丝。据此可知,其最认可的“东方的价值观”是(   )
    A . 道家思想 B . 儒家思想 C . 墨家思想 D . 法家思想
  • 23. (2021·烟台) 《中国政治制度论纲》中说:“从武王开始,经过周公到成王的时候,先后封邦建国共71个……周王的子弟、姻亲属、功臣勋将成为大大小小的诸侯。”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哪一政治制度(   )
    A . 禅让制 B . 分封制 C . 皇帝制 D . 郡县制
  • 24. (2021·潍坊) 春秋时期,贵族开始禁止用牛祭祀宗庙;战国时期,秦国规定“盗牛者加(枷刑)”。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
    A . 祖先崇拜的消失 B . 私有土地的出现 C . 生产方式的变革 D . 兼并战争的影响
  • 25. (2021·通辽) 四川某地二王庙的大殿有-副对联:“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予;万流归一汇,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对联中的“此公”主持修建的防洪灌溉工程起到的作用是(   )
    A . 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B . 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C . 沟通了湘江和漓江,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 D . 巩固了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 26. (2021·包头) 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孔子提倡“为政以德”。二者的共同出发点是(   )
    A . 弘扬社会正气 B . 寻求国家治理方案 C . 塑造理想人格 D . 建立中央集权统治
  • 27. (2021·营口) 孔子的思想学说以礼、仁等为基本内容,追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希望社会和谐、人心和顺。自春秋创立,……经2000多年的发展,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孔子的核心思想是(   )
    A . B . 礼治 C . 无为而治 D . 以法治国
  • 28. (2021·苏州) 自汉代以来周天子出游所乘马车是如《逸礼》所言“天子驾六”,还是如《毛诗》所写“天子驾四”,一直是史家争论的焦点。2002年发现的洛阳周王城天子驾六车马坑(见下图),验证了古之天子驾六的乘舆制度。这说明传统典籍(   )

    A . 不能反映历史的真实 B . 需与考古发现相印证 C . 不能成为研究的依据 D . 其价值源于学者考证
  • 29. (2021·宜昌) 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的举措是(   )
    A . 尊王攘夷 B . 商鞅变法 C . 统一文字 D . 统一度量衡
  • 30. (2021·黄石) 小明正在研究我国古代青铜文化中铜如何开采和冶炼的课题,下列考古发现能够更加直接为研究此课题提供可靠依据的是(   )
    A . 商王武丁妻子妇好墓中出土的铜刀 B . 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出土的铜镜 C . 铜绿山古矿冶遗址的鼓风炼铜整炉 D . 四川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面具
  • 31. (2021·黄石) 《礼记·礼运》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其中,“天下为家”所指的制度是(   )
    A . 禅让制 B . 世袭制 C . 郡县制 D . 科举制
  • 32. (2021·恩施)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有关夏商周的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西周确立分封制                       ②商朝用甲骨文记事

    ③夏朝的建立                           ④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

    A . ①②③④ B . ③②①④ C . ④①②③ D . ②①③④
  • 33. (2021·齐齐哈尔) 了解历史时序和掌握历史发展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如图①对应的朝代是(   )

    A . 西周 B . 春秋 C . 战国 D . 秦朝
  • 34. (2021·河南) 甲骨文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下列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共同呈现了当时的(   )

    甲骨文

    对应汉字

    注:劓、刖,均为古代残酷的刑罚。

    A . 政治状况 B . 经济发展 C . 科技进步 D . 军队建设
  • 35. (2021·北京) 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一时期精神文明的表征是甲骨文的应用,物质文明的集中表现则是(   )
    A . 打制石器 B . 原始陶器 C . 青铜铸造 D . 瓷器烧制
  • 36. (2021·广东) 考古学者发现,殷墟各遗址出土的商代人骨普遍有明显跪坐姿势形成的痕迹,且年龄越大越明显。甲骨文中亦有众多和跪坐姿势相关的文字(如图)。据此推测,这种跪坐姿势是(   )

    A . 礼仪规范的结果 B . 狩猎生活的需要 C . 战斗训练的要求 D . 刑罚残酷的表现
  • 37. (2021·玉林) 下图所示是春秋时期的铁制器物。据此可以判断,春秋时期(   )

    A . 铁制器物开始出现 B . 铁制武器种类丰富 C . 铁制农具已经使用 D . 铁器已经取代铜器
二、材料分析题
  • 38. (2021·聊城) 战国时期,不同学派各陈其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材料二: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

    材料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材料四: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摘编自《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等

    1. (1) 上述材料中的主张分别属于哪一学派?
    2. (2) 根据上述材料,指出这些学派之间辩论的焦点。这说明了什么?
  • 39. (2021·梧州)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如颜浊邹(注:当时的大盗)之徒,頗首业者众。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材料二   宋代重视文治,加之放宽了对考生的身份限制,考生的数量剧增,这对于经历了五代十国战乱割据的北宋政府来说,财政困难,兴办官学压力巨大。宋代士人团体承担起了培养人才和发展教育的历史使命,他们建院讲学,将传授儒家经典,助力生徒科举应试作为自身教学活动目标。茂询、茂先、梦升、子元等十位登甲科,均出自樱桃书院和芝台书院。

    ——摘编自杨乙丹《试论科举制与宋代书院的兴起》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办学创举。
    2. (2) 根据材料二,分析宋代士人兴办书院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的办学创举与宋代上人兴办书院共同的积极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