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延边州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2-01-18 浏览次数:55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小明是一名八年级的学生,下列与他相关的估测数据,不合理的是(   )
    A . 他的正常体温约是 B . 他的身高约是 C . 他的体积约是 D . 他的质量约是
  • 2. 现代生活中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如下图所示,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

    A . ③① B . ②① C . ②④ D . ③④
  • 3. (2016八上·防城港期中) 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房间窗户玻璃表面,有时都会出现小水珠,那么,关于这种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 B . 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 C . 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 D . 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
  • 4. (2019·长春) 下列现象属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 . 日食 B . 黑板“反光” C . 桥在水中的倒影 D . 池水看起来变浅
  • 5. (2017八上·长春期末) 小明和爸爸、妈妈乘游艇在松花江上逆流而上,小明认为爸爸是运动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 妈妈 B . 小明 C . 游艇 D . 岸边的树
  • 6. 小明在水中练习潜水,则能正确反映岸上教练看到水下小明的光路图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
  • 7. 运用3D打印技术与医用B超相结合,给准妈妈腹中胎儿打印1∶1的3D模型,作为孩子成长的记录,B超发出的是(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利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可以传递
  • 8. (2017·平凉模拟) 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其中蕴含的道理是:气温低的时候水蒸气会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霜,雪(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水的过程中需要热.

  • 9. (2018八上·西宁月考) 小冬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而发声;小冬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二胡的声音是通过传播到我们的耳中的。
  • 10. 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密度较大的是(选填“甲”或“乙”),甲的密度是

  • 11. 如上图所示,小孔成像是由于形成的,所成的像是(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 12. 生物课上,小明用一个放大镜近距离观察小昆虫,当他发现看不太清楚小昆虫时,正确的做法是将放大镜离小昆虫稍(选填“远”或“近”)一点.由于小明不小心将放大镜掉在地上摔掉了一小块,他用此放大镜(选填“能”或“不能”)成一个完整的小昆虫的像.
  • 13. 一个杯里装有密度为的牛奶,小聪喝了半杯,剩余半杯牛奶的质量将,密度(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14. 自拍杆给旅游者带来方便,当自拍杆拉长时,可以物距,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 15. 如下图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刻度尺的分度值是,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选填“A”或“B”),被测物体的长度为cm。

三、计算题
四、简答题
五、作图题
  • 21.        
    1. (1) 请在甲图中画出由S点发出的光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 (2) 请在乙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六、实验题
  • 22. 如上图所示,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 (1) 实验时,按照(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安装器材更合理。
    2. (2) 水沸腾过程中,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可知水的沸点为℃。
    3. (3) 图丙a、b是给水加热过程中出现的情景,则这两种情景出现的先后顺序是:(选填“”或“”)。
    4. (4) 实验中,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较长,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一种即可)。
  • 23. 如上图所示,小明同学为了测量一个石块的密度,做了如下实验:

    1. (1) 把天平放在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接下来应向(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2. (2) 把石块放在天平(选填“左”或“右”)盘中,并用向另一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使天平横梁恢复平衡.盘中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块的质量是g。
    3. (3) 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用细线系住石块后将其轻轻放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则石块的体积是
    4. (4) 通过计算,可得出石块的密度是
    5. (5) 如果先测量石块的体积,然后从量筒中取出石块后直接测量质量,所测的密度值与真实值相比将会(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24.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 (1) 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相同上。
    2. (2) 若图中光屏上承接到烛焰清晰的像,那么此像是(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
    3. (3) 在光屏上已经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像时,要使屏上的像变大,若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应将蜡烛透镜,并将光屏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
    4. (4) 某次实验时,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 此时凸透镜所成像的特点是(答出一点即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