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河池市2021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三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2-03-28 浏览次数:62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奉戈尔说:“天空中没有留下我的痕迹,但我曾经飞过”,面对挫折我们(   )
    A . 要学会宽容 B . 要学会飞翔 C . 要随波逐流 D . 要积极面对
  • 2. 2021年1月起,我国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为更好地弘扬家庭美德,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次民法典婚姻家庭编首次将“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写法典。对此,下列正确的理解是(     )

    ①有利于增进家庭成员的美好情感

    ②有利于建立美满幸福的家庭生活

    ③有利于杜绝离异家庭的出现

    ④有利于推进“德法共治”建设进程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3. 教育部消息,今年上半年将启动开展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全面排查欺凌事件、及时消除隐患问题。这体现了对未成年的( )
    A . 家庭保护 B . 学校保护 C . 社会保护 D . 司法保护
  • 4. 2020年12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其中最大的变化是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由此可见(     )
    A .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 . 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二周岁的公民 C . 未成年人将不再受法律的特殊保护 D . 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随意修改
  • 5. (2020八上·江阴期中) 中国人民银行与最高人民法院等八家机构签订信息采集合作备忘录,对法院判决后有钱不还的人,实施出入境、银行贷款限制等信用惩戒,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这告诉我们(    )
    A . 不诚信的人必然要受到经济制裁 B . 诺言很难实现,不要对人许下诺言 C . 社会是复杂的,不诚信是正常现象 D . 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 6.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第四十八条规定,中央人民政府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维护国家安全公署。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公署依法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职责,行使相关权力。这是因为(     )

    ①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②维护国家安全是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

    ③国家安全以人民安全为基础,以为经济安全宗旨

    ④只有政府 机构才要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7. 2020年12月4日是第七个国家宪法日。弘扬宪法精神,是因为(    )
    A . 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所有问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B . 宪法是最严厉的法律,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C .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D . 宪法是我国法律的总和,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 8.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一项(     )
    A . 基本政治制度 B . 基本经济制度 C . 根本政治制度 D . 根本制度
  • 9.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下列做法属于建设法治中国举指的是(     )

    ①对一外逃贪官展开“国际大追逃”
    ②在中小学开设法治教育课程

    ③开展“道德模范”身边人物评选活动
    ④开通免费律师服务热线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10. 2020年11月1日,第七次全国人日普查正式入户登记。开展好人口普查,有助于全面摸清我国人口总量、结构和分布等状况,准确把握人口变化趋势性特征。下列关于我国人口问题认识正确的是(     )

    ①人口基数大、老龄化加剧,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②生育政策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

    ③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

    ④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子女,表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已经发生根本改变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 11. 2022年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北京举行,这将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一场文化盛会。如果届时你有幸成为北京冬奥会的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下列认识和对待各国文化差异的态度不正确的是(     )
    A . 努力消除文化差异,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 B .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独特的,都有其存在的价值 C . 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D . 正确认识文化差异,相互尊重,通过平等交流,对话达成彼此的理解和包容
  • 12. 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20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是强调,中国积极支持并参加与新冠肺炎疫苗国际合作,愿同各国在疫苗研发、生产、分配等各个环节加强合作。这表明中国(     )
    A . 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决定作用 B . 在拓展市场,为自己谋利 C . 在谋求自身发展 D . 在承担大国责任,贡献中国智慧
  • 13. “嫦娥五号”成功登月,“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载人潜水艇“奋斗号”下潜突破万米。这些科技成就的取得说明(     )
    A . 梦想是实现科教兴国的决定力量 B . 只有科技创新才能推进历史进程 C . 走自主创新是我国科技发展的正确途径 D . 我国已成为世界科技最强国
  • 14. 2020年12月,中宣部决定授予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时代楷模称号。张桂梅17岁来到云南支边,坚守滇西深贫山区教育事业数十年,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帮助千余名贫困女孩圆梦大学。从她身上我们学习到(     )

    ①践行核心价值观,爱岗敬业 
    ②作为社会一员,我们首先要对自己负责

    ③强烈的责任感和对信念的坚守 
    ④心系他人,无私奉献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二、简答题
  • 15.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走过近百年的风雨历程,中国共产党一切为了人民的初衷和使命从未改变。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美好。这是庄严的宣示,更是坚实的行动。 
    1. (1)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坚持人民至上,为人民谋幸福?(从党的性质和宗旨这两方面回答) 
    2. (2)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从中我们得出哪些结论?
三、分析说明题
  • 16.

    观察上面漫画,回答问题

    1. (1)  图中某公司老板提到了公民的哪些权利?其中属于公民的政治权利的是?
    2. (2)  公民为什么要依法纳税?
    3. (3) 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对公民有什么要求?
四、综合探究题
  • 17.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就我国生态建设方面指出: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之一。“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生态建设的主要目标是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 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 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国,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1. (1) 在生态建设方面,我国实行的基本国策、发展战略和发展理念分别是?
    2. (2) 国家为什么要加大污染防治?
    3. (3) 在生态建设方面,青少年学生能做些什么?
  • 18. 刚刚过去的2020年,既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年,也是抗击疫情,不断奋进之年。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们开展了以“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共话脱贫成就)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脱帽。

    (共创国家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2O21年新年贺词中讲到:“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

    (彰显民族精神)

    疫情发生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下,我国的疫情防控从中央到地方用灵活高效的精准施策,铺设一张从城市、到社区和农村的疫情防控大网络,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14亿中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举全国之力,聚优势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为我 们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 

    1. (1)  我国取得脱贫攻坚伟大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 (2)  我们青年一代为实现中国梦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3. (3)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中国面对灾难展示出了哪些精神?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