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海南省海口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2-08-08 浏览次数:58 类型:期末考试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15分)
  • 1. 请你赏读下面的书法作品,按要求答题。
    1. (1)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判断下面哪一幅字是楷书。 ( )
      A . B . C . D .
    2. (2) 请用简体楷书将这幅作品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米字格内。

  • 2.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求学时我们在书本中感受着语文的魅力。无论是解放军战士那①(势不可挡  锐不可当)的英雄气概,还是凌空飞天的体育健儿都让我着迷,也让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根植我心;无论是对不劳作的母亲的怀念,还是对那个穿着黑布大马 , 步履蹒shān的背影的追忆,都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无论是施工技术巧妙绝lún的赵州桥,还是②(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的石狮子,都让我为前人的非凡智慧与杰出的创造力而折服。 

    1. (1)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劳作()   马)  蹒shān()  巧妙绝lún(

    2. (2) 选择语段中恰当的词语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②

  • 3. 下列关于课文知识和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一着惊海天》这篇通讯,作者通过反复渲染、蓄势,充分突出了新闻事件本身的扣人心弦之处。 B . 鲁迅,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 C . 《白杨礼赞》,作者运用象征手法,以白杨树这一艺术形象歌颂朴质坚强、团结向上的精神和意志。 D .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孟子是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
  • 4. 综合性学习与运用。

    八年级(1)班以“探寻海南文化遗产”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 (1) 下面是王强同学为班级黑板报写的一段文字,有一个病句。请你找出来帮他修改。把修改后的句子工整抄写在横线上。

      古建筑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海南的许多古建筑不仅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那精美的图案,那美丽的彩绘,那圆润的线条,给人带来强烈的震撼。流连其间,常常令人叹为观止!

    2. (2)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文化遗产中有两项物质文化遗产,选出来填在横线上。

      琼剧、黎锦技艺、海瑞墓、竹竿舞、秀英炮台、海口骑楼老街、儋州调声、五公祠、崖州民歌、临高人偶戏、海南椰雕、钻木取火。

      物质文化遗产:

二、名著阅读(4分)
  • 5. 请任选一题作答。
    1. (1) 请你根据下面语段提示,完成下面的读书卡。

      他是我所遇到的红色领袖中,有最强的阶级感的人——在姿态上、外表上、谈话上,以及背景上—一除了贺龙之外,他是红军将领中唯一的纯粹的无产阶级者。红军中的中下级将领,虽多无产阶级出身,而多数高级将领,则皆来自中等阶级,中农以及知识分子。

      名著阅读

      书名

      作者

      人物

      人物评析

    2. (2) 《昆虫记》是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作者重点介绍了他所观察研究的昆虫的外部形态、生物习性等。下面是一位同学读完《昆虫记》后写给法布尔笔下昆虫的小诗,请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在代表昆虫的序号后填上恰当的选项。

      ①.蚂蚁       A .身后那条黑色的细线,其实是我刚刚狼吞虎咽下的美餐。

      ②.萤火虫     B .为什么与自己的姐妹同类相残?为什么当妈妈前性情大变?

      ③.圣甲虫     C .前人的寓言迷惑了我的眼,你真实的身份原来是疯狂抢劫犯。

      ④.螳螂       D .早知道你要将我吮吸进肚中,我就该拒绝你带着麻醉的亲吻。

        ②  ③ ④

三、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1分)
  • 6. 古诗默写
    1. (1) 角声满天秋色里,。(李贺《雁门太守行》)
    2. (2) 乱花渐欲迷人眼,。(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 (3)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4. (4) 居天下之广居,,行天下之大道。(《富贵不能淫》)
    5. (5) 即将退休的驻村干部仍然对工作充满热情,埋头苦干,我们不禁想到了曹操《龟虽寿》中的诗句:“。”
  • 7. 古诗词阅读

    赤壁

    杜牧(唐)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 (1) 这是一首咏史诗,“东风”指历史事件;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中的人物
    2. (2) 请简要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写法及好处。
  • 8.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按要求答题。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选自《愚公移山》)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轡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选自《周亚夫军细柳》)

    1.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山北之()

      担()

      军士吏甲()

      不闻天子之()

    2. (2)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山北之塞(

      其妻献疑曰(

      上自军(

      天子至(

    3. (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②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

    4. (4) 从愚公与周亚夫的身上,你各自汲取到了哪些精神营养?
四、现代文阅读(20分)
  • 9.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苏州园林

    叶圣陶

    ①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国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②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村,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因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③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国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④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⑤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⑥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1. (1) 文中最能体现苏州园林异中之同的整体特征的一句话是:
    2. (2) 分析下面两句话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②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3. (3) 第③段文字所用的说明方法是
    4. (4) 选文中划线句子中的四个“讲究……”之间能任意调换顺序吗,为什么?
  • 10.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对一只蝴蝶的关怀

    李汉荣

    ①初夏的一个上午,我去河边散步,看见河湾的岸边一个小男孩和小女孩神情紧张专注,好像在讨论一件重要的事情。我轻轻走近他们,才看见他们正在营救一只在水面上盘旋挣扎着的花蝴蝶。那蝴蝶也许翅膀受伤了,跌入水中又使翅膀过于沉重而无法飞行。小男孩将一枝柳条仲向水面,但柳条太短,小女孩又折了一枝柳条,解下自己的红头绳将两根柳条接起来,终于够着那只蝴蝶了,然而它仍然不配合,不知道赶快爬上这小小“生命线”。小女孩急忙摘下头上的蝴蝶形发卡,系在柳条的一端,让小男孩投向水面的蝴蝶附近,示意它:这是你的同伴来搭救你了,你不认识我们,你总该认识你的同伴吧。果然,那弱小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缓缓地挨近这一只“蝴蝶”,缓缓地爬上这只“蝴蝶”结实的翅膀,小男孩慢慢地将柳条移向岸边,蝴蝶终于上岸了,两个孩子快乐得又说又笑起来。

    ②我以为事情到此结来了,然而,两个孩子又商量起了这只蝴蝶今后的生活。他们小心地把蝴蝶放在阳光下的草地上正开放着的一丛野蔷薇花上,让它一边晒太阳,一边汲取花蜜。但是,他们仍觉得这种安排不到家,他们担心贪嘴的鸟啄食了这需要安静疗养的可怜蝴蝶,就采了几片树叶搭起一个简易的绿色“避难所”,将蝴蝶护在里面。他们相信,待它安静休息一些时候,伤口愈合,体力恢复,它就能重新飞舞在春天的原野上。

    ③今天上午我本来是不准备出门的,想待在家里读书或写作。不知道什么原因我还是出门了。多亏我走出了门,在书本之外,我读到了春天最纯洁、最生动的情节。在我小小的文字之外、在生硬的键盘之外,两个孩子和那只蝴蝶、那片水湾,组合成真正满含温情和诗意的意象。在我的思路之外,孩子们的思路才真正通向春天深处,通向万物深处,通向心灵深处。

    ④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许多。首先我觉得我的善心比孩子们淡漠得多也少得多,或许我更关心的是自己的生存、利益、脸面、尊严,而对其他生命和生灵的生存处境及他(它)们所受到的伤害,并不是太关心,即使关心,也不是感同身受和倾力相助,即使关心了,也并非完全不求回报。总之,我觉得,仅就善良、纯洁这些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而言,我们不是与日俱增,而是与日俱减。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人性中的“水土流失”也会逐渐加剧,而流失的,恰恰是善良、纯洁这些人性的好水土,内心的河流渐渐变得浑浊,泥沙俱下。细想来,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人性的好水土流失了,纯真情怀少了,实用理性多了,率真少了,算计多了,在这一多一少的增减过程里,人们的情感和心灵,就渐渐出现轻度或重度的“荒漢化”了。由这样荒漢化的人组成的人群和社会,岂不是大沙漠?那时不时呼啸着扑面而来、飞沙走石、遮天蔽日的,莫不是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

    ⑤那两个可爱的孩子,他们是这个早晨的天使。他们对一只蝴蝶的同情、对事物的爱,是真正出自善良的天性和纯洁的内心。除了爱,他们没有别的动机,爱在爱中满足了。不求回报的爱,才是大爱、真爱。不求回报的爱,也许才会获得事物本身乃至整个大自然更丰厚的回报。

    1. (1) 文章中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体现在三件事上,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2. (2) 文章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3. (3) 文章第④段结尾处加点的两个词语“大沙漠”“沙尘暴”的含义各是什么?
    4. (4) 读了这篇文章后,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以及这件事带给作者的深思等内容,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五、写作与表达。(40分)
  •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女作家桐华说过,青春的可贵在于那颗盈满勇敢和热情的心。勇敢与热情,是她致胜的魔杖!其实,人人都有一柄致胜的魔杖:执着、好奇、自信,抑或是师长的激励、榜样的引领、挫折的磨炼……同学们,什么是你致胜的魔杖呢?

    请结合自身的经历与体验,以“      ▲          是我致胜的魔杖”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外,体裁不限,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如需要提及,可用xx替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