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九梓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2-01-19 浏览次数:58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分)
  • 1. 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我们会感受到(   )

    ①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②投身于社会实践的过程也是我们走向成熟的过程
    ③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④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2. (2021八上·利辛月考) 学校组织的学农活动,其实是培养了同学们亲社会的行为。下列关于亲社会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有(    )

    ①亲社会行为是一种只有在青少年时期才需要培养的行为

    ②亲社会行为就是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

    ③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

    ④亲社会的行为是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的。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 3. 2019年11月19日,从化公交1路车车长吴华辉执行营运任务途经郭塘站时,发现路面中间一名老妇人卧地不起,吴华辉果断迅速停车对她进行救助。为避免老人发生意外,司机还设置雪糕筒警示并报110和1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热心帮助他人,是亲社会行为的表现

    ②学习上述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③我们要学习吴华辉那样养成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社会行为

    ④扶老人容易被讹,我们要慎重考虑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4.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对联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 . 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 B . 要主动了解社会,积极参与社会 C . 要积极塑造健康的人格 D . 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 5. (2021八上·阳谷月考) 心怀上大学学技术造福乡里的梦想,河南南召81岁的李志新和70岁的孟庆立2019年考上南阳农业职业学院,学院为他们免除了学费。此事告诉我们(    )

    ①青少年要培养亲社会行为,关心家乡的发展建设

    ②努力实现梦想,做更好的自己

    ③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④每个人都可以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6. (2021八上·利辛月考) 对如图漫画中“宅男”的行为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不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②应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亲社会的行为

    ③应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④不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7. 最新民法典中增加了这样的条款:见义勇为者在救人时受到损害,可以得到补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除有重大损失外,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样的规定,有助于(   )

    ①弘扬真善美的行为
    ②培养人们的亲社会行为
    ③依法维护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
    ④使身处危难之中的人们得到及时救助

    A . ①②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8. 在学习了《我与社会》一节内容后,同学们针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展开讨论。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 . 小丽:我喜欢一个人独处,感觉个人生活与社会发展没有什么关系 B . 小芳:狼孩的故事说明人在狼群中也能成为社会人 C . 小红:宇航员在太空独立生存,说明个人能够离开社会 D . 小玉:鲁滨逊的故事告诉我们个人的生存不能离开社会
  • 9. 网传“火神山医院被大风吹走了”“病人在分流”,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网传视频非火神山医院,更不存在病人分流问题。要减少网上虚假信息的传播,网民应该(   )

    ①严厉打击制造、传播谣言的行为,让谣言止于智者
    ②塑造批判性思维,对信息进行甄别,抵制不良信息
    ③提高网络媒介素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遵守道德和法律,传播正能量,做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0.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说的就是世事复杂多变,不容易把握。把世事悟通了,比把自然弄明白了更不容易。因为,社会世事没有明白的文字记载,只能靠悟性,而悟性要有强大的阅历和经历做基础,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和不断的总结。这段话告诉我们(  )

    ①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②社会是险恶的,要小心谨慎

    ③要学会从社会这本书中获取知识       ④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11. 下列有关法律知识的说法与理解,其中有知识点的错误,请你指出共有几处(   )

    ①我国刑法规定,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拘役的期限为2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

    ②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是严重不良行为,不良行为必然会发展成违法行为。

    ③贩毒、国家考试作弊都是犯罪;犯罪比一般违法的社会危害性大。

    ④当邻居家宠物狗经常夜里狂吠,影响正常休息时,可以向当地环保局投诉。

    ⑤“判处拘役5个月”与“罚款900元”中,拘役属刑罚的主刑,罚款属行政处分。

    ⑥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⑦拘役是由人民法院判处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由公安机关执行,群众监督改造的刑罚方法。

    A . 6处 B . 3处 C . 4处 D . 5处
  • 12. 2019年9月,某明星携带易燃压缩气罐强行进入宜昌市高铁站,被民警和安检人员制止后大闹候车室。最终,其因阻碍执行公务,扰乱公共秩序被警方处以行政拘留5日。这启示我们(   )

    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从内心敬畏规则

    ③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④遵守社会规则完全要靠内心自律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3. 乌市某校学生开展了一次“了解罪与罚”的法治教育活动,请你为此次活动选择合适的案例或观点(   )

    ①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②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

    ③刑法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

    ④任何人的犯罪行为都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

    ⑤刘某因把“捡”到的价值2万元的小提琴据为己有,被人民法院以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且数额巨大,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四个月;王某因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5000元。案例中提到了两种附加刑

    A . ①②④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③④⑤
  • 14. 用图示法表示所学概念间的关系,正确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 15. 一男子何某某凌晨尾随他人,抢劫一部手机后逃离现场。日前,佛山市南海区法院作出一审宣判,被告人何某某犯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千元。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何某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②有期徒刑三年和罚金二千元是主刑

    ③南海区法院作出宣判的依据是刑法
    ④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是刑事处分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6. 关于法律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B . 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犯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C . 诉讼是应对和处理纠纷的唯一手段 D . 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 17. 某同学因为国庆假期期间和父母一起出京旅游,回京之后到小区附近的公园散步时,发现原先一扫就可以通过的健康码这次不灵了,而是要求他填写自己14天内的出行记录。他如实填写之后,健康码显示可以通过,在检测完体温后,公园门口的保安才允许他入内。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维护秩序需要规则

    ②遵守规则需要敬畏规则,要自律也要他律

    ③北京已经有很多天没有确诊病例了,保安有些大惊小怪

    ④良好的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我们需要自觉维护它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18. 深圳市在出台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共享单车)管理办法时,为保障广大市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于2017年11月20日召开听证会,邀请8名市民代表参与听证,充分听取市民意见。对此,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 . 我们应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 B . 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C . 制定规则是政府的事,与个人无关 D . 规则应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 19. 八年级(2)班同学围绕“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违法、犯罪”的区别和联系进行了讨论,其中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是(   )

    ①同学甲: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严重不良行为属于违法行为

    ②同学乙:犯罪行为一定是违法行为,行为人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③同学丙:违法就是犯罪,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④同学丁: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就是触犯了刑法,具有刑事违法性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0. 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甲不小心踩了乙的脚,甲连忙说:“真对不起,踩到您的脚了。”乙说:“没关系,难免的。”反映这一情境的恰当选项是(   )
    A . 文明有礼,社会和谐 B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 . 一诺千金,言而有信 D .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二、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 21.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修改的《党章》总纲中,在“在生产发展和社会财富增长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后,特别加上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十三五”规划的核心理念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材料二:2019年4月1日下午,合肥市五十中学真爱志愿者服务站启动仪式在报告厅顺利进行。启动仪式前期,五十中校团委充分利用三月“学雷锋月”这一良好契机,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主题多样,形式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如义务植树造林、安全用电宣传、防空防灾宣传、文明交通引导、环境卫生清扫等,并在全校范围内发起倡议,积极招募学生志愿者、家长志愿者和教师志愿者,组建形成真爱志愿者服务队。真爱志愿者服务站启动仪式的顺利启动,为学校志愿服务工作搭建了一个新平台,有助于志愿服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1. (1) 从“在社会课堂中成长”角度说说党和国家重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要性。
    2. (2)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属于亲社会行为吗?中学生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3. (3) 联系你参与的社会活动,谈谈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0年,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互联网产业成为应对新挑战、建设新经济重要力量,2020年上半年,我国移动支付金额达196.98万亿元,同比增长18.61%,稳居全球第一。电商直播用户规模增长最快,成为提振经济的新支点。

    材料二: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抖音”、“快手”等手机视频APP走入人们生活,玩短视频成为一种流行的休闲方式。短视频便捷的操作、新奇的内容吸引了不少青少年。有数据统计:抖音85%的用户在24岁以下,基本是95后,甚至是00后。中小学生占了很大比例,有的人利用抖音中炫富、骂脏话、恶搞,宣扬暴力、早恋等,一些是非不分的学生也有样学样。瞧,陕西一8岁少年就模仿抖音的整人视频,最终导致弟弟受伤……家长们纷纷质疑此类恶搞视频,同时,涉嫌发布售假视频频频传出……所以,有人认为应该关闭“抖音”等短视频。

    阅读材料后,回答下列问题

    1. (1) 你对抖音等短视频存在的问题,你有何看法?
    2. (2) 结合材料二,谈谈作为学生应该如何正确上网?
  • 23. 【法不可违预防犯罪】

    材料一:如表是一份“未成年人犯罪与不良行为关系”的抽样调查结果。

    不良行为数量

    1种

    3种

    5种

    其他

    占犯罪未成年人比例

    20%

    26%

    45%

    9%

    材料二:这是一位母亲写给正在服刑的16岁的儿子小斌的一封信。

    儿子:

        吗?我和你爸爸无时无刻不在思念身处高墙内的你。你以前是一个多么听话的孩子,可自从我们外出务工,没有太多的时间关心和教育你,你渐渐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旷课、打架、去网吧,我们听老师反映后也没有在意,说了你几句就完事了。可没过多久你竟然和在网吧结识的社会青年一起勒索低年级学生,被公安机关拘留了几天。但你依然没有悔悟,还说未成年人犯罪无须担责,在一次结伙打架中把他人打成重伤致残,依据刑法有关规定,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孩子,我们真的好后悔当初没有对你严加管教,导致你现在身陷囹圄,希望你在里面好好接受教育,重新做人。新的一年开始了,儿子,我们一起加油!

    永远爱你的妈妈

    2020年1月1日

    1. (1) 分析图表,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 (2) 小斌结伙打架的行为属于哪一种性质的违法行为?请写出你判断的法律依据。
    3. (3) 综合材料一、二信息,请从个人、家庭和社会的角度谈谈如何使未成年人远离违法犯罪,健康成长?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