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湘潭市湘乡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

更新时间:2022-03-16 浏览次数:97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动物类群中,种类和数量最多的是( )
    A . 哺乳动物 B . 节肢动物 C . 爬行动物 D . 鱼类
  • 2. (2021八上·陕西月考) 若在清澈且水草茂盛的溪流中仔细寻找,你可能会发现水螅和涡虫,二者的共同特征是(   )
    A . 背腹扁平 B . 身体辐射对称 C . 有口无肛门 D . 有内、外两层细胞构成
  • 3. 下列选项中,身体呈辐射对称的一类动物是(  )
    A . 腔肠动物 B . 扁形动物 C . 环节动物 D . 线形动物
  • 4. (2016八上·旬阳期中) 将蚯蚓放在干燥的环境中,不久就会死去,这是因为(  )

    A . 蚯蚓是穴居动物,怕光 B . 神经系统受到刺激 C . 体表水分散发,不能呼吸 D . 蚯蚓的刚毛不能协调运动
  • 5. 取间只大小相间的活蝗出,甲的头部浸在水里,乙的胸部和腹部浸在水里,结果是(   )
    A . 甲蝗虫先死 B . 乙蝗虫先死 C . 甲、乙两只蝗虫都很快死去 D . 甲乙两只蝗虫都不会死
  • 6. 蜗牛是一种行动缓慢的动物。下列有关蜗牛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属于软体动物 B . 依靠肉质足运动 C . 幼体和成体都用鳃呼吸 D . 外套膜分泌物形成贝壳
  • 7. 下列诗句中的各种动物,不具备“体表都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均分节”特征的是(  )

    A . 谁家新燕啄春泥 B . 春蚕到死丝方尽 C . 蝉噪林逾静 D . 早有蜻蜓立上头
  • 8. 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虾、螃蟹等为其他生物提供动物蛋白 B . 昆虫为开花植物传播花粉 C . 蜈蚣、蝉蜕等可入药,治疗疾病 D . 节肢动物对人类生活而言是有利无害的
  • 9. 下列动物中,其气体交换结构对应正确的是(   )
    A . 河蚌—外套膜 B . 蜥蜴—皮肤 C . 梭子蟹—鳃 D . 蚯蚓—气管
  • 10. 传说,十二生肖的“龙”,体表有鳞片,有四肢和牙齿,有卵壳,能在水中和陆地生活。下列动物与上述特征相似度最高的是(  )
    A . 鱼类 B . 两栖动物 C . 爬行动物 D . 哺乳动物
  • 11. 和青蛙相比,鸟的成活率高,主要原因是(   )

    ①体内受精  ②卵生  ③体外受精  ④卵外有卵壳保护  ⑤亲鸟有孵卵和育雏行为  ⑥胎生

    A . ②③ B . ①④⑤ C . ①③⑤ D . ②④⑥
  • 12. “人有人言,兽有兽语”,动物能利用“行为语言”传递信息。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动物传递信息的“行为语言”(  )
    A . 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引诱异性 B . 蜜蜂发现蜜源时跳圆形舞 C . 老母鸡“咯咯”的召唤小鸡 D . 乌贼遇到敌害时释放墨汁
  • 13. 下列对表中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实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动物种类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51

    28

    4

    A . 动物的绕道取食是一种学习行为 B . 动物越高等, 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C . 一般情况下,丙的学习能力最强 D . 动物的学习行为与先天性行为无关
  • 14. 章鱼、乌贼和河蚌都属于在水中生活的软体动物,它们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
    A . 身体柔软 B . 体表长有质地较硬的贝壳 C . 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D . 身体由体节构成
  • 15. 不同的食品可采用不同的保存方法。下列食品与保存方法不对应的是(   )
    A . 新鲜蔬菜—低温保存法 B . 鲜奶—巴氏消毒法 C . 鲜鱼鲜虾—防腐剂法 D . 木耳—晒干脱水法
  • 16. 下列食品运用发酵技术的是(  )

    ①葡萄酒 ②地瓜干 ③甜面酱 ④老酸奶 ⑤火腿肠 ⑥豆腐

    A . ①③④ B . ③④⑤ C . ①②⑥ D . ②④⑥
  • 17. (2015八上·禹州期末)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落花转化为春泥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  )

    A . 植物根部的吸收作用 B . 细菌、真菌的分解作用 C . 花瓣本身的呼吸作用 D . 细菌、真菌的合成作用
  • 18. (2015八上·青岛期中) 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一组是(    )

    A . 肾蕨、水绵、香菇 B . 酵母菌、灵芝、豌豆 C . 小麦、番茄、大豆 D . 水稻、葫芦藓、大肠杆菌
  • 19. 在巴斯德曲颈瓶实验中,甲瓶的瓶口是竖直向上;乙瓶的瓶口是拉长呈S型的曲颈;将两个烧瓶内的肉汤同时煮沸放凉后,观察肉汤的变化。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

    A . 氧气的有无 B . 烧瓶放置时间的长短 C . 微生物的有无 D . 烧瓶容量的大小
  • 20. 比较马(哺乳纲、奇蹄目、马科)、犀牛(哺乳纲、奇蹄目、犀科)和牛(哺乳纲、偶蹄目、洞角科)三者,具有较近亲缘关系的两种生物是(   )
    A . 马和犀牛 B . 马和牛 C . 犀牛和牛 D . 无法确定
  • 21. (2020·西城模拟) 图是小兰建立的生物分类图,其中①—④各代表一种生物。下列哪种生物不能用该图分类(   )

    A . ①家鸽    ②水杉   ③韭菜     ④海带 B . ①珊瑚虫  ②侧柏   ③墙藓     ④衣藻 C . ①酵母菌  ②油松   ③铁线蕨   ④水绵 D . ①蘑菇    ②银杏   ③葫芦藓   ④水绵
  • 22. (2021八上·乾安期末) 我国科学家袁隆平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为解决人类的粮食危机做出了巨大贡献。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利用的是(   )
    A .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 . 生物栖息地的多样性 C . 基因的多样性 D .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 23. 图是三种动物的特征比较示意图,交叉部分为共同特征,以下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 有脊柱 B . 体内受精 C . 水中生活 D . 恒温动物
  • 24. 我国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现状不容乐观。下列哪项不是我国珍稀保护动物(  )
    A . 长臂猿 B . 朱鹮 C . 金丝猴 D . 章鱼
二、多选题
  • 25. 下列关于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软体动物大多生有贝壳,可以起到保护身体的作用 B . 两栖动物的皮肤是裸露的,完全依靠皮肤进行呼吸 C . 狼的牙齿出现分化,提高了摄食和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D . 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需要借助湿润的皮肤进行气体交换
三、判断题
四、综合题
  • 32. 从下列①~⑧中选择动物与图中A~D对应,请在横线上填写对应动物的序号:

    ①蚯蚓  ②鲫鱼  ③蝗虫  ④青蛙  ⑤蛇  ⑥海葵  ⑦丹顶鹤  ⑧野牛

    A.;B.;C.;D.

  • 33. 下图为某些微小生物的形态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A是
    2. (2) A与D的结构相比,A的细胞内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
    3. (3) 酿酒、做面包和馒头时离不开[] (在 [         ]中填字母)。
    4. (4) 枯枝落叶可被这些微小生物分解成和无机盐,它们可以再被植物利用。这说明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的起着重要的作用。
  • 34. 根据图示五种常见动物,回答问题:

    1. (1) A所示动物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它的体表有外骨胳。
    2. (2) B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C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B和C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之一是:用来进行呼吸的鳃、肺和皮肤里都具有丰富的
    3. (3) E与D相比,它在生殖发育方面的特点是胎生和
    4. (4) 依据动物身体内脊柱的有无,可将B、C、D、E归为动物。除这种归类方法外,你还可以依据将图中五种动物归为两类。
五、实验探究题
  • 35. 麻雀又叫树麻雀,体长约为14厘米左右,是我国最常见,分布最广的一种鸟类。树麻雀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为研究高温环境对树麻雀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1. (1) 将多只体重相近的树麻雀在实验室常温(25℃)条件下饲养一周,预处理备用。选用的树麻雀应“体重相近”的原因是
    2. (2) 如下表所示,将预处理过的树麻雀随机分为4组,表中a处应填写
    3. (3) 将分组后的树麻雀转移至相应的培养箱中,处理相应的时间后,各组的凝食量和饮水量如下表:

      组别

      处理方式

      单位时间摄食量(克/小时)

      单位时间饮水量(克/小时)

      a

      0.28

      0.55

      高温2小时

      0.26

      1.42

      高温4小时

      0.16

      1.28

      高温6小时

      0.12

      1.15

      由上结果可知,树麻雀在高温环境刺激下,单位时间摄食量和单位时间饮水量均发生了变化,推测其原因是为热量的产生而降低对食物的摄取,高温情况下可以通过呼吸道水分的蒸发而散热。(均填“增加”或“减少”)

    4. (4) 为进一步验证实验结论,科研人员对树麻雀的单位体重代谢率(每小时每克体重耗氧量)进行了统计:

      由下图可知,在高温条件下,树麻雀的,从而产热减少。由此可见,树麻雀能通过适应性产热调节体温,以保证体温

  • 36. 关节是运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强度过大可能引起关节损伤。由于大鼠与人类运动系统组成相似,人体运动的相关研究常以大鼠为模型。生物小组的同学研究了不同运动强度对大鼠膝关节的影响,实验过程如下:

    ①选择8周龄、体重200-220克的健康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10只。

    ②利用自制电动跑台,每天同时训练大鼠1小时。其中a组不运动;b组为低强度运动,运动速度15米/分钟;c组为中强度运动,运动速度25米/分钟;d组为高强度运动,运动速度35米/分钟。

    ③8周后,观察大鼠的膝关节,测量软骨厚度,结果如表1。

    表1 运动8周后各组大鼠膝关节观察及软骨厚度测量结果

    组别

    膝关节

    软骨厚度(微米)

    a

    无明显关节积液和滑膜肿胀,关节软骨表面完整、未见裂痕及纤维化表现

    263

    b

    295

    c

    332

    d

    轻微的关节积液和滑膜肿胀,关节软骨表面可见散在的裂痕及纤维化改变

    189

    1. (1) 大鼠在电动跑台上跑动时,需通过骨骼肌的提供动力,牵拉绕关节运动,该过程是在系统的支配下实现的。
    2. (2) 下图为关节的结构模式图,滑膜是关节囊的内层,可以分泌滑液注入[中。关节损伤可造成滑液分泌量过大,形成“关节积液”,导致出现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滑膜肿胀、关节积液及关节软骨表面磨损等会影响关节的特性。

    3. (3) 实验中,设置a组大鼠的目的是起作用,每组用10只大鼠而不用1只的目的是,能够体现控制单一变量原则的实验操作有(写出一条即可)。
    4. (4) 由实验结果可知:a、b、c三组大鼠未见明显的膝关节损伤,b组和c组大鼠关节软骨均,增强了运动时的缓冲力,且(填“低”或“中”或“高”)强度的运动对关节软骨的促进效果更好。根据该实验结果,请提出一条科学运动的建议:
  • 37. 某同学想探究蚂蚁的取食趋向,设计了右图实验装置,将水槽中设立A、B、C三个小岛,A岛上放置冰糖,B岛放置黄豆,连接如图,

    请协助完成:

    1. (1) 作出的假设是:蚂蚁喜欢取食
    2. (2) 方法步骤:

      ①将蚂蚁置于C岛,发现1只蚂蚁到达A后,10分钟后,蚂蚁全部趋向于A,证明蚂蚁喜欢取食

      ②如果在①完成后,换批蚂蚁,交换桥1和桥2,蚂蚁趋向B岛,证明蚂蚁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声音/气味/动作)

    3. (3) 蚂蚁是昆虫纲动物,体表有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结构,即
    4. (4)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
      A . 生物能适应环境 B . 生物能影响环境 C . 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 38. 生活中你一定有这样的经验,用酵母发过的面粉制作的食品特别松软香甜。学习了发酵技术以后,你不妨尝试动手做一下发糕。发糕暄软多孔,美味可口,人人都爱吃,做起来其实并不难。
    材料用具:面粉、市售鲜酵母、糖少许、温开水、面盆、大碗、蒸锅。
    制作方法:①洗净双手和所需要的器具。②在碗内用少量温水将酵母化开。③在面盆内将面粉和适量糖拌匀,加入酵母液,并用手揉。边揉边加水,直至揉成干湿适当的面团。④将面团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4~5小时。⑤将发好的面团放在蒸锅内隔水蒸30分钟。⑥将蒸熟的发糕取出,待冷却后切成小块即可食用。

    请分析回答:

    1. (1) 鲜酵母中含有酵母菌,与细菌相比,酵母菌细胞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2. (2) 用温开水将酵母化开的原因是
    3. (3) 将面团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是因为
    4. (4) 蒸熟的发糕暄软多孔,是因为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遇热膨胀造成的。
    5. (5) 某同学将和好的面团放到一个密闭的保温装置中进行发酵,结果蒸出的发糕有些酒味,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