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

更新时间:2021-12-20 浏览次数:55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共20小题,40 分)
  • 1. 下列图片共同反映了古代( )

    (注:滚印:两河流域最早成体系的浮雕艺术)

    A . 大河文明的经济发展 B . 大河文明的社会生活 C . 海洋文明的民主政治 D . 海洋文明的艺术形式
  • 2. 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用削成尖头的芦秆或木棒做笔,在未干的软泥版上压刻出符号。这些符号的线条由粗到细,很像木楔。这种笔画构成的文字是( )
    A . 象形文字 B . 楔形文字 C . 梵文 D . 拉丁字母
  • 3. 对于当时雅典的政治制度,伯里克利曾经作过这样的表述:“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这主要是由于他( )
    A . 扩大公民权利 B . 召集公民大会 C . 建立津贴制度 D . 允许妇女参政
  • 4. 罗马之前的习惯法是口耳相传,含混不清的。司法官使用习惯法时任意曲伸,平民深受其苦。《十二铜表法》的出现,使刑事诉讼中的定罪量刑和民事诉讼中的裁决有了确定和公开的法律条文作为准绳。这一变化( )
    A . 剥夺了法学家解释法律的权利 B . 妨碍了罗马公民的自由 C . 保证了罗马皇帝的专制权力 D . 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断
  • 5. 西欧庄园以农业为主,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均可自给,鞋帽衣服也自己制作,很多庄园还有铁匠、金银匠等。这主要反映了西欧庄园在经济方面( )
    A . 自给自足 B . 技术先进 C . 效率低下 D . 完全自治
  • 6. 下图中的“城市自治特许状”的颁发者为( )

    A . 农奴 B . 市民 C . 国王或领主 D . 行会
  • 7. 小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整理了以下表格。他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研究项目

    内容

    宗教

    伊斯兰教

    疆域

    地跨欧亚非

    数学

    完整的代数学

    医学

    《医学集成》《医典》

    文化

    《天方夜谭》

    A . 亚历山大帝国 B . 阿拉伯帝国 C . 古代日本 D . 拜占庭帝国
  • 8. 13世纪的欧洲工商业的兴起促进了城市生活的产生,新的城市生活又使中世纪社会产生了市民阶级,市民阶级公开提出政治代表权和在法律面前平等的要求。材料主要反映了( )
    A . 市民阶级政治权利扩大 B . 城市兴起促进经济发展 C . 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变革 D . 政治权利推动思想解放
  • 9. “臣认为,一旦发轫,毋须多……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领土和财产……这里还大量的棉花,臣以为,无须送回西班牙,在当地即可卖好价钱。”材料反映了哥伦布远航主要目的是(    )
    A . 寻求财富 B . 传播基督教 C . 迁移人口 D . 发现新大陆
  • 10. 从17世纪下半叶起,该国与荷兰、法国发生了一系列战争。凭借强大的实力最终战胜了荷兰和法国,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片殖民地,自诩为“日不落帝国”。“该国”是( )
    A . 西班牙 B . 葡萄牙 C . 英国 D . 美国
  • 11. 下列两幅图片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A . 传承中革新 B . 过程很曲折 C . 结果较彻底 D . 影响很深远
  • 12. 欧洲自推翻拿破仑统治后的社会和政治史,就是伟大的社会和政治动荡历史的持续。在整个时期起作用的主要力量就是法国大革命中流传下来的思想和原则。这主要强调法国大革命( )
    A . 摧毁了法国封建君主统治 B . 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 C . 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D . 激起了欧洲人民的反抗斗争
  • 13. 早期的工厂基本上都用水作动力,所以工厂一般都设在水流湍急的乡村而不是城市。改变了这一局面的主要是( )
    A . 凯伊发明了飞梭 B .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C . 瓦特改良蒸汽机 D . 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
  • 14.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这首歌创作的直接背景是( )
    A .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 . 《共产党宣言》发表 C . 普法战争法国失败 D . 巴黎公社运动失败
  • 15. 下图中①处进军路线的领导者是( )

    A . 华盛顿 B . 玻利瓦尔 C . 圣马丁 D . 章西女王
  • 16. 亨利.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中写道:1859年后英国决定把印度作为大英帝国的一个行政单位来管理,这在实现印度统一上发挥了重大作用。英国唤醒了印度作为遭受外国统治的单一实体的意识,激起了人们的信念。他们相信,要想打败外来统治,就必须团结为一个国家。材料表明印度民族大起义( )
    A . 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B . 激起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C . 鼓舞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D . 维护了印度人民的宗教信仰
  • 17. 彼得一世在法令中规定:沙皇陛下就是专制的君王,服从于他是上帝的旨意。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的事他不该管。沙皇的周围,只能有顾问和圣旨的执行者。这反映出彼得一世( )
    A . 强迫农民服役 B . 改组行政机构 C . 加强专制权力 D . 推行西方生活方式
  • 18. 为了加强对农民的控制,法令规定由村社负责农民份地赎金和赋税的缴纳,付清赎金后,农民必须得到村社的同意才能脱离村社,如果一个农民希望到外地找活干,也必须得到村社的书面许可。这反映了1861年改革后,俄国( )
    A . 封建主的统治得到强化 B . 农奴制残余仍然存在 C . 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 D . 农民彻底获得了自由
  • 19. 它的意义在于,它粉碎了奴隶主阶级的政治势力,使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全部国家政权,无论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为美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它”指的是( )
    A . 美国独立战争 B . 1787年宪法颁布 C . 工业革命 D . 美国内战
  • 20. 大久保利通认为要打开局面,“非帧政府官员奖励诱导之力不可",政府应“予之以贷款,予之以扶植"。这主要是针对( )
    A . 废藩置县 B . 实行征兵制 C . “殖产兴业” D . “文明开化"
二、材料分析题
  •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希腊古典文明并非纯粹的原始文明。 它和其他的所有文明一样,大量借用过去的文明一如中东文明。不过,希腊人所借用的,无论是埃及的艺术形式还是美索不达米亚的数学和天文学,都烙上了希腊人所独有的智慧的特征。

    ——《全球通史》

    1. (1) 材料一中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古希腊怎样的社会生活?
    2. (2) 材料二反映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哪些特点?请再举一例古代文明成果说明其中一个特点。
  •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重要文化名人简表

    人名

    生卒年代

    国籍

    代表作

    艺术形式

    但丁

    1265- 1321

    意大利

    A

    长诗

    彼特拉克

    1304- 1374

    意大利

    《阿非利加》

    叙事史诗

    薄伽丘

    1313- 1375

    意大利

    《十日谈》

    小说

    达·芬奇

    1452- 1519

    意大利

    《蒙娜丽莎》

    绘画

    米开朗琪罗

    1475- 1564

    意大利

    《大卫》

    雕塑

    拉斐尔

    1483- 1520

    意大利

    系列圣母像

    绘画

    拉伯雷

    1483- 1553

    法国

    《巨人传》

    小说

    塞万提斯

    1547- 1616

    西班牙

    《堂吉诃德》

    小说

    B

    1564- 1616

    英国

    《哈姆雷特》

    戏剧

    材料二:文艺复兴运动就是高举思想解放的旗帜,打破中世纪神学桎格,使文化的各个领城从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对人类文化宝库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摘编自《文明的狂飙疾进时代》

    1. (1) 结合所学知识,填写上表中A、B两处的内容。根据材料一,简要归纳文艺复兴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文艺复兴的影响。
  •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早在 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白银资本》

    1. (1) 根据材料,概括欧洲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具体史实,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
    2. (2) 综合上述探究,指出影响世界贸易格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 24. 请结合下列图片中的宣言与当时的社会发展,写一篇80~ 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紧扣宣言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 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 世纪中期的几十年里,西方扩张的威胁和压力对日本的传统政冶文化形成了致命的挑战。日本的反应从“不分青红皂白地一概敌视、文化上盲目自大,不情愿地承认自身在财富和力量上的劣势”到后来“以夷制夷”,获得了成功。明治维新可以说是日本近代史的起点。

    ——摘编自《明治维新》

    材料二:为了实现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三大维新目标,强硬的大久保利通采用简单的拿来主义方式推行改革……文明开化过程中的过火行为,使得日本的传统文化面临崩溃,甚至有人提出日本人应该改说英语,与西洋人通婚,以改良日本人种。这一切,不可避免地引发了现代文明与本土传统的激烈冲突……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伊藤博文却借此化解了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日本的社会生活中出现了这样一些场景: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刷和歌舞伎在走向极致;当油画开始绚丽夺目时,日本的浮世绘也成为世界绘画的一大流派。

    ——《大国崛起》解说词

    1. (1) 据材料一,指出日本对西方文化的态度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变化的原因。
    2. (2) 据材料二、三,指出日本改革过程中遇了什么问题?后继改革者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