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2-03-10 浏览次数:133 类型:期末考试
一、基础知识综合
  • 1.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huá   dàn)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我们(bǐng)    持以人民为中心,永(bǎo)    初心、牢记使命,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一年新年贺词》)

    1.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永(bǎo)初心  (bǐng)持   (huá dàn)

    2. (2) 给语段加点字“承载”选择正确的读音。(   )
      A . chéng zài B . chéng zǎi
二、情景默写
  • 2. 古诗文默写

        古诗,文有尽而意深远,它们好像一首变奏曲。有时古诗是一首思恋之歌,写尽离别之痛,相思之苦。李商隐《无题》中“”以浅显通俗的比喻,巧妙自然的双关,写尽对爱情的至死不渝。有时古诗是一首生死之歌,写尽手足之思,悲苦之情。杜甫《月夜忆舍弟》“”在对比中抒发诗人深沉的思念之情,也寄予了人生感慨。有时古诗是一首振奋之歌,写尽豁达之怀,乐观之心。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以“”自勉自励,表示并不消极气馁,要抖擞精神,重新投入生活。有时古诗是一首嘲讽之歌,写尽少年之愁,中年之苦。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生动表现了遍尝辛酸之后无可言说的复杂况味。

三、综合性学习
  • 3. 绍兴名人馆“聚集”了5000多年来绍兴最有名的150位名人,展示了“海岳精液,善生俊异”的越地和灿若群星的名人文化。
    1. (1) 请在序号处填入对应选项。

      名人馆展览共分“ ——远古绍兴时期”“——越国时期”“稽天下本无俦——会稽郡时期”“——越州时期”“绍祚中兴写春秋——绍兴府(路)时期”“——近现代绍兴时期”等六个部分。

      A. 卧薪尝胆铸越魂   B. 山阴道上尽风济

      C. 群星璀璨耀华夏   D. 文明初现定九州

    2. (2) 请选出各时期对应名人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远古绍兴时期,主要介绍舜、禹2位名人。 B . 越国时期,主要介绍勾践、范蠡、文种等6位名人。 C . 会稽郡时期,主要介绍王充、马臻、王羲之、谢安、谢灵运等18位名人。 D . 越州时期,主要介绍杨素、虞世南、贺知章、钱缪、陆游等14位名人。 E . 绍兴府(路)时期,主要介绍赵构、王十朋、范仲淹、王冕、杨维祯、王守仁、徐渭等44位名人。 F . 现代绍兴时期,主要介绍徐锡麟、秋瑾、陶成章、蔡元培、鲁迅、周恩来等66位名人。
  • 4. 期末复习,为了更好地学习名著,教师组织九年级学生推行“阅读·悦读”项目化学习活动。
    1. (1) 项目一:选用策略赏诗歌

      模仿示例,请任选一种策略对泰戈尔的诗进行赏析,并写下你的发现。

      赏析策略

      诗歌

      选用策略,写下发现

      A .把握基调

      B .揣摩语言

      C .关注修辞

      D .注意重音

      E .分析意象

      F .想象画面

      示例: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凤,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我爱这土地》)

      策略:E分析意象

      发现:“土地”是艾青诗中的一个主导意象,“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因此“土地”意象凝聚了艾青对祖国和人民最深沉的爱,对民族危难和人民疾苦的深广忧愤。如“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真实朴素的两句诗,道出了诗人内心深处永恒的“土地”情结。

      我的心,这只野鸟,在你的双眼中找到了天空。

      它们是清晓的摇篮,它们是星辰的王国。

      我的诗歌在它们的深处消失。

      只让我在这天空高飞,翱翔在静寂的无限空间里。

      只让我冲破它的云层,在它的阳光中展翅吧。

      (泰戈尔《园丁集》冰心译)

      ①策略

      发现

      ①策略

      发现

    2. (2) 项目二:多元解读析人物

      众所周知,水浒传中的女人是非常少的,而且里面的女人几乎都没有好下场。因此很多人认为,水浒传的作者与女人有仇。梁实秋曾这样评价《水浒传》:“作者好像对于女性颇不同情”。你认同这样的观点吗?请结合原著中几位女性的例子多元阐述你的看法。

      (小贴士:“多元解读”是指对文本的内涵进行不同的情感体验,是指阅读个体对文本有多种的情感体验,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内涵进行不同的情感体验的方式及结果。)

四、现代文阅读
  • 5.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没完没了的二维码

    王瑞营

    ①随着全国复工复产的有序进行,一张电子通行证“健康码”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自2020年2月9日开始,腾讯防疫健康码先后在北京、广东、上海等地落地。截止到5月1日,累计亮码已经突破了60亿次,覆盖10亿人口,累计访问量达到了200亿。

    ②你也许会产生疑问:“数以亿计的用户群体和庞大的二维码消耗量,要是有一天用完了怎么办?”

    ③大可不必担心!

    ④现如今,二维码被应用到了金融支付、防伪溯源、电子商务等各个领域,健康码不过是其中用途之一。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早在2016年,中国人平均每天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就达15亿次。这样算下来,每年中国人消耗的二维码至少有5000亿个。相比之下,健康码的使用量只能算是“零头”。

    ⑤为什么我们无须担心二维码会被用完的可能性呢?其实,小小的二维码包含着大大的奥秘。

    ⑥别看二维码表面上是一堆黑白色的小方格,其实表示的是二进制的0和1。生成二维码时,系统首先要将储存的信息转化成一串0和1组成的代码,用白色方块表示0,黑色方块表示1,再按照特定的规律进行编码,最后变成我们看到的二维码。

    ⑦目前,全球共有250多种二维码,而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二维码一般指QR码,它最初是由一个名叫原昌宏的日本人发明。1994年,日本电装工程师原昌宏从围棋棋盘中获得灵感,把条码设计成了格子状。这相较于一维的条形码,二维码能够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上同时表示数据,大大增加了信息的储存量。此外,他还在二维码的三个角落加上了“回”字形定位方块。不论我们以什么角度扫描二维码,都可以得到正确的反馈,这就是“回”字定位的作用。

    ⑧二维码看起来取之不尽,那它到底有多少个呢?QR码发展至今,共有40个规格符号版本(V1~V40.其中。最小的符号尺寸是21x21模块。简单来说,就是长宽各21格,也就是441个格子,去掉三个迹长为8格的定位方块,还有249个可以自由变换的方格。那么,如何推算出二维码的数量呢?打个比方。假定我们有足够数量的黑白2种小球、2只空盒子,现随机取2个小球放进2只空盒,会有多少种组合?很简单,黑黑、黑白、白黑、白白,总共是2的2次方,即4种。如果是3只空盒呢?答案是2的3次方,即8种。同理,现在有249只空盒,又有多少种组合?

    ⑨是的。2249种组合!2的249次方是什么概念?让我们打开计算器,算出来的近似值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是9.5x1074,可以读作905亿亿亿亿亿亿亿亿亿!这还只是最小的规格。如果算上所有规格,大约能提供10的12000次方个二维码。以我们最常用的付款码为例,支付宝和微信的付款码都是25×25模块。长宽比QR码的最小规格各多了4格。去掉固定位和对准图案,还有408格,即2408种组合。所以,付款码是用不完的。

    ⑩随着5G技术和“万物互联”时代的兴起,以及二维码国际标准体系的建设,我们可以预见,二维码仍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改变我们的生活。没准儿,下一次你用到二维码的时候,脑海里会闪过一个念头——二维码:咱们没完!

    (《知识窗》2020年8期)

    1. (1) 请结合全文说说标题“没完没了的二维码”的含义是什么?
    2. (2) 请你试着根据特点给二维码下个定义。
    3. (3) 文中第⑧-⑨小段中运用大量的数字有什么作用?
    4. (4) 资料链接:

      2021年1月11日。有网友称在某应用软件商店中,一款名为“健康码演示”的软件能够根据个人需要随意显示各地健康码、复工码、通行码的不同演示风格。功能上,该APP不仅能够展示不同健康码,还可展示绿码、黄码、橙码、红码状态,并可自定义显示数据,如地区、城市、姓名等。同时,该APP还标注有“注意事项”:称该应用仅作为演示目的,二维码并非实际健康码、复工码,请勿用于被扫码的场合,以免引起不必要误会。(据北京头条)

      春节临近,疫情防控面临“大考”,而健康码是疫情防控的一项重要措施。对此,某报纸开设了“健康大家谈”栏目,请你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150字左右。

  • 6.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也是故宫博物院成立95周年。故宫博物院以“重启的故宫·夏日的幽静”为主题,带领观众体验紫禁城夏日的幽静,感受故宫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丰富内涵。

    举办学术性、公共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展览,让观众与文化相遇。故宫作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砖木结构的古代宫殿建筑群,现有藏品总量达180余万件,堪称艺术的宝库,从前些年的“故宫跑”也不难看出,故宫通过举办有趣味、有知识、有新鲜感的展览和讲座,让文物重新焕发活力,让博物馆不再沉闷。

    数字技术使文物焕发崭新光彩,帮助更多观众近距离感受文化瑰宝。近年来,依靠“数字故宫”的建设,网民可以通过5G+4K超高清、互动体验、场景沉浸等创新形式,足不出户地看到故宫白雪红墙的琉璃世界,还可以身临其境地逛故宫、看展览、赏文物、学历史。

    “跨界”之思与“网红”之势,故宫以开放的姿态让人们爱上传统文化。从口红、日历到烤鸭、冰棍,再到游戏和综艺,一系列跨界文创产品卸下故宫庄严肃穆的刻板形象,打破古今界限,在人们心中种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

    《数据里的故宫,映出了600年的美》(新华网)

    (材料二)

    2014年,故宫淘宝微信公众号刊登了《雍正:感觉自己萌萌哒》一文。此文迅速成为故宫淘宝公众号第一篇“10万+”爆文,雍正皇帝也借此成为当时的热门“网红”。同一年,故宫文创相继推出“朝珠耳机”、“奉旨旅行”、“腰牌卡”、“朕就是这样的汉子”、折扇等一系列产品。“朝珠耳机”“还获得”“2014年中国最具人气的十大文创产品”第一名。2014年,故宫官方还推出了三款app:胤稹美人图、紫禁城祥瑞、皇帝的一天。三款app极具趣味,吸引了众多用户的关注。从此,故宫在网络上也陆续“打”开了宫门。

    ——《故宫文物不仅“活”了还“火”了,如何实现的呢?》(央广网)

    故宫与北京电视台出品的大型文化季播出节目《上新了·故宫》第三季开播,在年轻群体中颇受欢迎的演员邓伦担任“故宫文创新品特邀开发员”,在每期节目中联合嘉宾与专家进“宫”“识宝,了解宝物的背后故事,并与设计师一起开发与故宫元素相关的文创产品。盐言的文创店”“文化创意馆”,其中包括丝绸馆、服饰馆、影像馆、陶艺馆、书店等。

    ——《故宫文创15亿营收背后:跨不+IP+网红》(新京报)

    (材料三)

    2018年3月,故宫文创新推出“俏格格娃娃”,这款娃娃根据中国人的传统五官印象设计,俏皮可爱的形象深受网友喜爱。就在娃娃刚上架不久,就被人指出其产品疑似粉表国外某品牌,故宫官方因此停售文创产品。

    -----《腾讯网》

    微信公众号“故宫博物院文化创意馆”发布了一篇名为《故宫口红,真的真的来了》的文章后,依托微店,开始对“故宫口红”(下称“文创版故宫口红”)进行首发预售。当天晚上23时许,“故宫淘宝”在微博上对此发言,“目前市面上见到的所有彩妆并非我们所量计。来自故宫淘宝的原创彩妆,我们周二见”,一并转发了它在2017年4月所发的微博文章《假如故宫进军彩妆界》。文中所提的口红色号,和“文创版”故宫口红有所重合。两家都有“故宫”冠名的文创商店——“故宫淘宝”和“故宫文化创意馆”微店,竞相发布“故宫口红”,引发了吃瓜群众的“宫斗”联想。这场真假口红风波,掀起了文创授权现状的一角。

    -----《凤凰网》

    博物馆文创产品营销不同于企业营销,需要从公益性的角度出发,提升博物馆整体品牌的认知度及美誉度,向大众提供能够带来文化教育和精神享受的文化创意产品,让收至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博物馆文创产品过度追求赚钱而一味迎合顾客口味导致产品文化内涵被忽略弱化甚至低俗化,失去了文创产品的精神内核。

    《古老的故事穿上年轻外在——认识博物馆文创》

    1. (1) 根据材料一说说为纪念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宫以哪些方式拉近文物与大众的距离?
    2. (2) 小越和小语针对文创产品展开了讨论。

      ①请你结合材料二完成小语的说话内容。(至少写三条)

      ②请你结合材料三完成小越的说话内容。

    3. (3) 淘宝上有许多热卖的故宫定制文创礼物。以下是一款送长辈保温杯实用商务高档文具礼品。旁边是礼品上的具体设计图案,请分别写出他们各自的寓意,并试着写一个创意说明,50字左右。

五、对比阅读
  • 7.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

    苏轼

    霜余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颍咽。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

    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

    (注)宋哲宗元祜六年八月,苏轼出守题州,作此词。苏轼恩师欧阳修四十三年前守颗州时作《休木兰花令·西湖南北烟波阔》,苏轼作此词时欧阳修去世已二十年。长淮:即淮河。颗:颗水,淮河支流。西湖:此指安徽阜阳西三里的西湖,为颍河合诸水汇流处。

    (乙)

    六一泉铭并序

    苏轼

    予昔通守钱塘 , 见公于汝阴而南,公曰:“西湖僧惠勤甚文,而长于诗。吾昔为《山中乐》三章以赠之。”予到官三日,访勤于孤山之下,抵掌而论人物,曰:“公,天人也。人见其暂寓人间,而不知其乘云驭风,历五岳而跨沧海也。此邦之人,以公不一来为恨。公麾斥八极,何所不至?”勤语虽幻怪,而理有实然者。明年公薨 , 予哭于勤舍。又十八年,勤亦化去久矣。访其旧居。舍下旧无泉,予未至数月,泉出汪然。二仲谓余:“师闻公来出泉以相劳苦公可无言乎?”乃取勤旧语,推本其意,名之曰六一泉。且铭之曰:泉之出也,去公数千里,后公之没,十有八年,而名之曰六一,不几于诞乎?曰:君子之泽,岂独五世而已,盖得其人,则可至于百传。尝试与子登孤山而望吴越,歌山中之乐而饮此水,则公之遗风余烈,亦或见于斯泉也。

    (选自《苏轼诗词文选评》,有删改)

    【注释】①通守钱塘: 任杭州通判。“钱塘”和下文的“此邦”都是指杭州。②公:指欧阳修,号“六一居士”。③惠勤:欧阳修的朋友,苏轼曾为其诗集写序。④抵(zhǐ)掌:击掌。表示谈话时气氛融洽。⑤不一来:指欧阳修未曾在杭州做官。⑥薨:去世。⑦化去:僧人去世。⑧二仲:指惠勤的两个弟子。

    (丙)

    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欧阳修者,何处得来?”修平生与人尽言无所隐。及执政,士大夫有所干请,辄面谕可否,虽台谏官论事,亦必以是非诘之,以是怨诽益众。修以风节自持,既数被污蔑,年六十,即连乞谢事,帝辄优诏弗许。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卒,赠太子太师,谥曰文忠。

    (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有删改)

    【注释】①(面赐五品服)指当面赐给他五品官的服饰。②(台谏官)御史台和谏院的官员。

    1. (1) 下列对《木兰花令》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上片写词人泛游颍河时的见闻和感受,“空听”一句移情入景,将眼前所见的实景人格化。 B . 写出深秋时节,淮河失去宏阔的气势,颍水潺潺似在呜咽,触发了诗人悲秋伤时之情。 C . 诗中写出光阴流转如电,草露倏忽而逝,十五圆月到十六即缺,皆令人不由感叹生命无常,短促易逝。 D . 结尾写“西湖波底月”,以景结情,在淡泊凄清的秋水月色中收束全词,令人赏心悦目。
    2. (2) 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①以公不一来为

      试与子登孤山

      公数千里

      ④且之曰

    3. (3) 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停顿,画两处。

      师闻公来出泉以相劳苦公可无言乎

    4. (4) 翻译

      ①舍下旧无泉,予未至数月,泉出汪然。

      ②既数被污蔑,年六十,即连乞谢事。

    5. (5) (乙)文提到“公之遗风余烈”,请结合(丙)及《醉翁亭记》思考欧阳修“遗风余烈”的具体表现。
    6. (6) 结合(甲)(乙)思考苏轼将此泉命名为“六一泉”的原因。
六、作文
  • 8. 按要求完成任务

    小越所在星光中学将举行“校园文创产业与艺术设计大赛”决赛,赛事已定,“文创部”原学生会负责人临场缺席,校学生会根据既定的赛事,要求在赛事开始前一星期紧急招聘一个“文创部”学生会负责人,主要负责本次赛事及学生部各类日常事务,要求对校园文创工作感兴趣的同学携带相关证件及资质材料前来现场应聘,有实际经验者可优先考虑。请你根据以下内容,帮联系人小越设计一则招聘启事。(150字左右)

    首届校园文创产业与艺术设计大赛

    ⒈活动主题:文化校园艺术创造

    ⒉参赛对象:在校学生,以团队(每队不超过3人)形式参加比赛。最终将有10支队伍进入决赛。

    ⒊赛项类别:设纹样设计、公益海报设计、插画设计、文创产品设计四类。

    ⒋比赛时间:2月12日下午1:30

    ⒌比赛地点:校报告厅

    小贴士

    “招聘启事”主要指用来公布招聘信息的广告,要为应聘者提供一个获得更多信息的来源。人才招聘广告就是人员招聘的重要工具之一,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应聘者的素质和行业的竞争。传统的招聘广告主要内容一般包括:(1)本单位的基本情况;(2)是否经过有关方面的批准;(3)招聘人员的基本条件;(4)报名的方式;(5)报名的时间、地点;(6)报名需带的证件、材料;(7)其它注意事项。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

    所谓“我在”,是“我在场”,是我在看、在听、在感受、在坚持。所谓“我在”,是“有我在”,是对真相与正义的信念,是担当,是责任。所谓“我在”,是“我还在”,是渡尽劫波人还在、爱还在。

    ——2021年《南方周末》新年献词《哪怕世界在历史三峡中漂流,你我有彼此在》

    叶圣陶先生提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阅读就是要学会一反三,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近日学校开展“跟着课本学写作”的项目化学习,请你积极参与,要求根据以上所给材料,从下面三个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作文。

    1)诗是心灵触动的音符,是情感流动的旋律。当你欣赏了九上第一单元的“活动·探究”中的诗歌,是否激起了你创作诗歌的热情了呢?请你也拿起笔来,依据提供的材料,自拟题目,创作一首诗。也可以发挥想象,借助一些意象,表达你的情思。不少于16行。

    2)看了2021年《南方周末》新年献词,千万网友呼应“我还在”,也引发了同学们的热烈讨论。请你就材料中某个问题与他人讨论,以表达意见,寻求共识或解决的问题。建议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点展开,试着写一份讨论稿,做到“紧扣议题,言无不尽,包容合作”。

    要求:题目自拟,角度任选;不少于600字;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3)新年献辞是某种一年度的仪式,新年献词大多语言华丽,情感深挚,读来令人激情澎湃。期末结束前,学校要组织一次“迎新年,说愿景”主题班会,请你结合自身经历,也试着写一则“新年献词”。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

七、选择题
  • 10. BU下列诗句后面与其代表的季节不一致的一项是(   )
    A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 .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C . 柳桂九衢丝,花飘万家雪 D . 荷叶底鹭鸶藏,金风荡,飘动花香
  • 11. 以下《聊斋志异》中的哪一个故事抨击了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摧残(   )
    A . 《莲香》 B . 《叶生》 C . 《画皮》 D . 《向杲》
  • 12. 文学史上,有四部《变形记》,其中写人变成甲虫遭遇的那一部的作者是(   )
    A . 阿普列尤斯 B . 契诃夫 C . 奥维德 D . 卡夫卡
八、填空题
  • 13. 人们常常用对联来怀念先贤,歌颂他们的美德。请写出下列对联所赞美的人物。

    ⑴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⑵铜板铁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