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2-02-15 浏览次数:141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 (16分) 请你参与以“家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小题。
  • 1. 【世界青田】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石头会唱歌”。12月6日,以“石艳天下·雕刻世界”为主题的第八届青田石雕文化节开幕。最受瞩目的是石雕作品“四季平安”,它温润细腻的质地,自出心(cái)    的设计,让人由(zhōnɡ)    赞叹。展会上巧妙绝 品,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参观者,游客(luò yì bù jué)   

    1.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自出心(cái) 由(zhōnɡ) (luò yì bù jué)

    2. (2) 填入文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 B .
  • 2. 【家国情思】

    古诗词名句积累。

    家国情怀,根植于诗人的灵魂深处。崔颢站在黄鹤楼上,望着烟雾迷蒙的江面,不禁吟出“日暮乡关何处是?”;王维行至大漠,不觉吟诵起“,归雁入胡天”;杜甫在离乱之时,多希望能收到一封家书:“”;曹植看到百姓流离失所的困境时直陈所见所感:“ ,行止依林阻”;李贺在家国危难之时,下定了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 3. 【追梦路上】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窥谷忘 ②贫贱不能            ③何而不平

    ④虽乘御风                 ⑤其将可袭而虏也

二、阅读(45分)
  • 4. 习近平说:“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请从《红星照耀中国》中选择一个人物,结合作品内容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5. 请将《昆虫记》中的昆虫和它有趣的称谓连一连。

    狼    蛛                           衣着华贵的大胃将军

    花 金 龟                         执着的母亲

    舍 腰 蜂                         天才的建筑师

    蜘    蛛                          充满活力的音乐家

    坚 果 象                          能干的泥水匠

    蟋    蟀                          滑稽的钻探工

  • 6. 文学作品阅读

    锅巴

    南在南方

    有牙没锅盔,有锅盔没牙,老家人喜欢说这句话,有点时不我待的叹息,也有点招架不住的自嘲。锅盔硬,锅巴更硬,得副好牙。

    看清人李光庭《乡言解颐》说,柴灶之釜,炊粳饭熟,而锅底之米结成凹,其色黄,其声脆,谓之锅焦。乡言曰格炸。

    看到“格炸”这两个字,忽然眉开眼笑,像是遇到故人,许多乡言没机会说,渐渐地就忘了。他是天津人,我们那儿是陕南,也一直管锅巴叫“格炸”,应该是个象声词,锅巴入口,格炸声远。

    我们那儿的锅巴,不管是白米的,还是玉米的,吃饭时并不吃,等吃完饭揭起来,装在篮子里。汪曾祺一篇文章里写老家的锅巴,也是这样处理的,不过,他们喜欢等积攒得够多,用石磨磨成粉状,称作焦屑,几勺就能冲一碗,焦香四起。我们那儿不这样子吃,常常是农忙时,煮点菜汤,把锅巴掰成小块散在锅里,撒点盐,滴点油,就是一碗好饭。这是一种吃法。

    还有两种吃法,一种当成下酒菜,一种烤着当点心,喝茶。

    唐鲁孙写陈果夫自创的“天下第一菜”,先把鸡汤煮成浓汁,虾仁番茄爆火略炒,加入鸡汁轻芡,油炸锅巴一盘,趁热浇上勾过芡的鸡汁番茄虾仁,油润吐刚,声爆轻雷……品尝这道菜时,鸡、虾味美,西红柿色艳,锅巴味香,再加上清脆的奇响,可谓耳、目、鼻、舌都得到满足,既热闹痛快,又中看中吃。

    唐先生对食物的品评那份精当自不必说,难得的是他摹写工夫也了得,总让人有身临之感,不免有过屠门而大嚼的馋相。

    梁实秋写抗战时期后方餐馆有一道菜名为“轰炸东京”,实在就是虾仁锅巴,想着当时也是一宗快事。

    我吃过最好的锅巴菜,没有虾仁没有鸡汤,简简单单的,是在外爷家。具体时间早已忘记,应该是夏天,因为豌豆米已经圆了,当时他家里还有几位客人,先上了八个凉菜,只是奇怪,桌子中间放了一个很大的盘子,却是空的。更奇怪的是,外爷并没有招待我们去坐席,一门心思地烤一块直径尺余的锅巴,锅巴放在铁丝架上,铁丝架子放在炭火盆上,外爷等锅巴烤热,用勺子舀点猪油,给锅巴上抹,抹得很匀称,锅巴滋滋作响,焦香里那一抹脂油气息,弄得我咽下响亮的口水……

    只是听外婆喊了一声,我这儿好了。外爷答一声,我这儿也好了。飞快地将锅巴夹住放在饭桌的空盘子里,这次第,外婆端着半碗绿浆倾倒下来,一声脆响,锅巴再次让绿浆沸腾了,豌豆的清甜味四散。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落座,筷子都伸过去。

    外婆说,那锅绿浆是豌豆米,先用油,小火慢慢炒裂,再加水来熬,等它快要收浆没有收浆时,赶紧起锅……如今外爷外婆棺木已拱,这一样吃的,几成绝响。

    锅巴当零嘴,小孩儿喜欢,好像无话可说。当成佐茶点心来吃,却有些意思。冬天,木炭生好,等它烧得通红,祖父给火上放上架子,有时不拿架子,就放在火剪上。不着急,慢慢烤,他喜欢给锅巴上洒点白糖,愣是烤得糖融进了锅巴,锅巴轻轻的蓬勃之声,间许一粒糖落在火上飞来的焦甜,都惹馋虫。

    烤好了放在火边等着降点儿温,泡一杯绿茶,一口茶,一小口“格炸”,实在是口福。

    袁枚《随园食单》里有一种:“白米锅巴,薄如绵纸,以油炙之,微加白糖,上口极脆。”只是我们那儿的锅巴没有这么薄。

    离家久矣,偶尔在外头吃饭,架不住服务员的热情,点一碗锅巴粥,等端出来,黑星点点,焦糊得不成样子,燃气灶的产物。而锅巴非柴火灶莫属,那些主妇们断不会把锅巴烧糊的,她们知道该怎么烧火,用什么样的柴禾,锅巴才会焦而不糊。

    《世说新语》里有一则锅巴故事,说是有个叫陈遗的人,在郡里当主簿,他母亲喜欢吃锅巴,每次煮米饭,都要起一张锅巴,装在袋子里,回家时要带给母亲。后来有个叫孙恩的人起兵,君府出征,陈遗只好背着一口袋锅巴随军,一仗打下来,没打赢,士兵跑进山里,饿死了不少,陈遗活下来了,为啥?他有锅巴吃。当时人都说,这是孝心感天动地。

    这个锅巴轶事,怎么看都像是一个温暖的回响,格炸啊。

    (选自《意林》2020.24)

    1. (1) 【初识·散文之形】

      作者回忆了哪些与锅巴有关的人和事?请阅读全文,完成思维导图。

    2. (2) 【细品·散文之言】

      仔细揣摩加点词语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用勺子舀点猪油,给锅巴上抹,抹得很匀称,锅巴滋滋作响,焦香里那一抹脂油气息,弄得我咽下响亮的口水……

    3. (3) 请从下列作家中选出与本文作者语言风格相似的一位。(   )
      A . 茅盾 B . 朱自清 C . 汪曾祺
    4. (4) 【深悟·散文之神】

      文章结尾句意蕴丰富,结合全文写出你的理解。

  • 7. 非文学作品阅读

    五花八门的新口罩

    李忠东

    随着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口罩作为对抗病毒的重要物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变得不可或缺。戴口罩在抗疫战斗中的作用已得到印证,而且现在口罩也不再是单纯的防护面具,各种各样的新鲜设计层出不穷,满足了不同人群多方面的需求。这说明人类不仅善于适应环境,而且会抓住一切机会,努力从困境中脱身。

    “发光”口罩

    人们不但依靠语言,而且通过面部表情传达许多信息。眼神传递笑意,嘴角反映焦虑和同情等内心状态之类的表情。说话时只看着对方的眼睛,很难感受到对方细微的情绪变化。

    为了避免戴口罩产生的沟通不良,游戏设计师泰勒・格莱埃尔在2020年6月设计了一款带声控面板的LED口罩。佩戴者说话时口罩会自动发出光亮,发弹舌音时口罩上的微型灯泡会显示微笑的图案。

    戴着口罩说话很难保证吐字清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英国时尚博主卢克・克里斯蒂安先天听力受损,沟通时无法通过观察口罩遮住的唇形确定对方的意思,难以分辨出那些发音相似但意义完全不同的单词,而且因为经常要求对方重复之前说过的话,产生了不少误会。这种发光口罩的出现,或许可以帮助像卢克这样的人更好地交际与沟通。

    “扩音”口罩

    除了上述“传情”的发光口罩外,日本初创企业“甜甜圈机器人”开发出一款自带扩音功能的“表意”口罩,帮助使用者放大声音,让吐字更加清晰。

    不过,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听力学高级研究员迈克尔・斯通认为,这种扩音口罩会改变语音信号的频率,时间一长,人们可能会对声音失去敏感。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心理学院的格温妮丝・多赫一斯奈登院长也指出“长期戴着口罩说话可能导致精神涣散,甚至影响人们理解谈话内容”。

    看来戴口罩对人的正常交流和大脑反应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LED Matrix口罩

    美国 Lumen Couture公司拥有包括连帽衫和服装在内的一整套以技术为基础的产品,但受疫情影响线下产品的销量下滑。公司创办人切尔西・克卢卡斯决定将技术加入到口罩中,让传统的口罩变得更加有趣。她设计的这款LED Matrix口罩与LED显示装置结合,佩戴者可以自定义文本甚至语音输入,通过手机应用程序(APP)改变文字显示内容。据了解,口罩的LED显示屏幕、通串线(USB)充电电池和可清洗的棉网状口罩互相结合,充满电之后续航力达3~4小时。如果想要变得更新潮,可以配合手机的APP,LED能显示音乐频率的变化。口罩的针织物在屏幕的上方和下方均可透气,移除高科技部件,比如电池和充电器等即可轻松清洗或将其作为普通口罩佩戴。

    LED Matrix口罩还有另ー个作用:时刻提醒别人与自己保持足够的社交距离,可以让LED屏幕显示一些提示语,“离我远一点”或是“保持1米距离”等。不过,该口罩未经过医疗测试,而且由于加装LED显示屏幕可能让口罩变得不透气,无法久戴。但是,短时间佩戴,相信是一件很吸引眼球的事情。

    “硅橡胶”口罩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布莱根妇女医院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款新型“硅橡胶”口罩,能够像N95口罩一样有效地阻止病毒颗粒,而且便于消毒,可以重复使用。就口罩本身而言,消毒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浸泡在漂白剂或酒精中,也可以选用高压灭菌甚至使用烤箱,而这款口罩由耐用的硅橡胶制成,适用以上各种消毒方式。此口罩只有两个可拆卸的N95级过滤器,因此所需的N95材料比传统的N95口罩要少得多。研究人员表示,这种设计只需将过滤片插入,用完后再抽出扔掉,而普通N95口罩使用过就要整个扔掉,所以新口罩是很经济的。

    “吃饭时不用摘”口罩

    最近,以色列有人发明了一种奇特的口罩。戴着它,中间竟然可以像嘴巴一样张开或闭合,保证佩戴者在餐馆里吃饭更安全。原来口罩里安装了一个铰链,通过一个手动的开关进行掌控。用手捏一下开关,口罩就会打开,反之就会关闭。这段视频刚刚在网上发布就受到了关注,播放量瞬间达到了200多万次。然而也有很多人提出质疑,口罩开口有限,无法适合所有食物,比如吃冰激凌或菜汤,汤汤水水弄一身,麻烦就大了,口罩也易被污染。虽然质疑不少,但这不妨碍发明公司为其申请了专利,计划投入生产以满足好奇者的购买需求。

        口罩是健康的守护神,但是不妨碍有人为它锦上添花,变成平凡生活里的生动点缀,你不妨也来设计一款属于自己的口罩吧。

    (选自《青少年科技博览》2020.12,有删改)

    1. (1) 根据文章内容填写表格。

      口罩名称

      口罩功能

      “发光”口罩

      说话时口罩会自动发出光亮,发弹舌音时口罩上的微型灯泡会显示微笑的图案。

      “扩音”口罩

      LED Matrix口罩

      “硅橡胶”口罩

      “吃饭时不用摘”口罩

      通过开关打开或关闭口罩,保证佩戴者在餐馆里吃饭更安全。

    2. (2)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发光口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B . “硅橡胶”口罩需两个可拆卸的N95级过滤器,因此所需材料比传统的N95口罩要多。 C . “吃饭时不用摘”口罩刚一上市,就受到200多万人次的关注。 D . 各种各样的口罩层出不穷,满足了不同人群多方面的需求,但也受到了部分人的质疑。
    3. (3) 结尾处说“口罩是健康的守护神,但是不妨碍有人为它锦上添花,变成平凡生活里的生动点缀”,请你也来设计一款口罩,并用文字具体表述。
  • 8. 古诗阅读

    宿永嘉江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唐〕孟浩然

    我行穷水国 , 君使入京华

    相去日千里,孤帆天一涯。

    卧闻海潮至 , 起视江月斜。

    借问同舟客,何时到永嘉?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注释】①永嘉江:即瓯江。流经永嘉的一段称永嘉江。崔国辅:清河人,开元十四年(726)进士授山阴尉,后官集贤直学士、礼部员外郎。②穷:终。水国:江河纵横地区,此指江浙一带。③京华:即京都,指长安城。④卧闻海潮至:古时瓯江河床低,海潮常至青田县城外,有时涨至海口。

    两首诗写的都是诗人“舟行江上”,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情感的异同。

  • 9. 文言文阅读

    周有申喜者,其母,闻乞人歌于门下而悲之,动于颜色。谓门者内乞人之歌者,自觉而问焉,曰:“何故而乞?”与之语,盖其母也。故父母之于子也子之于父母也一体而两分同气而异息。若草莽之有华实也,若树木之有根心也。虽异处而相通,隐志相 , 痛疾相救,忧思相感,生则相欢,死则相哀,此之谓骨肉之亲。神出于忠而应乎心,两精相得,岂待言哉?

    (选自《吕氏春秋》)

    1. (1)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其母 ②动于颜色③隐志相  

    2. (2) 请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3. (3) 联系全文,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若草莽之有华实也,若树木之有根心也。

    4. (4) 请结合本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写出你对“骨肉之亲”的理解。
三、语言运用(36分)
  • 10.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拟写采访提纲。

    12月6日,在青田石雕文化节上,来自海内外工艺美术界、文艺界、收藏界代表,故宫博物院、西泠印社代表等300余位嘉宾欢聚侨乡青田,共赏名石风采,共话青田艺术。据悉,此次文化节分为“匠心无边、雕刻世界、玩石倾心、石艳云端”四个篇章,包含开幕式、《青田封门山·致敬匠心》主题活动、精品展示会、“玩石周”石文化体验活动等10项主要活动。这次盛会的最大亮点是通过“中国印文化”的深度植入,互联网技术、区块链技术等现代科技,赋能青田石雕。最后,举行青田石雕“抗疫”作品捐赠仪式,青田石雕大师以“艺”抗疫,为“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获得者捐赠青田石雕作品“共同抗疫”,以此弘扬工匠精神、劳模精神、抗疫精神。

    假如你是一位记者,你可以选择现场嘉宾、石雕大师、主办方、志愿者、游客等进行采访,了解他们对此次盛会的态度和感受。

    采访提纲

    时间、地点

    12月6日,青田

    采访对象

     

    采访目的

     

    采访问题(三个)

     
  • 11.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平凡的白杨树在茅盾笔下却是不平凡的,平常的雨在汪曾祺笔下却是明亮的、丰满的,普通的背影,在朱自清笔下却是最动人的……

    以上语句触发你怎样的情思?请拾取生活中的寻常事物,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故事,可以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

    要求:①题目自拟; 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套写、抄袭;④不得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