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教学...

更新时间:2022-02-15 浏览次数:63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
    A . 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B .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20 m/s C . 教室门的高度约为50cm D . 正常人10次脉搏的时间约为1min
  • 2. 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听清楚.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

    A . 音调 B . 响度 C . 音色 D . 频率
  • 3. (2018八上·保定月考) 2011年11月9日,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与俄罗斯“火卫一”探测器捆绑发射.在捆绑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以下列那个物体为参照物,“萤火一号”是静止的(  )

    A . 地球 B . “火卫一”探测器 C . 太阳 D . 火星
  • 4. (2017·苏州) 语音智能门禁系统能“辨音识人”,这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 . 音调 B . 响度 C . 音色 D . 频率
  • 5. 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B . 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C .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 .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 6. 下列例子中,传递能量的是(  )
    A . 利用B超检查身体 B . 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 C . 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疾病 D . 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 7. 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下列措施中属于在声源处有效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
    A . 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B . 在学校周围植树 C . 纺织车间工人戴上防声耳罩 D . 阳台及窗户安装双层隔音窗
  •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0℃的冰比0℃的水冷 B . ﹣6℃读作“零下6摄氏度” C . 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约为25℃ D . 任何情况下,水的沸点都是100℃
  • 9.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
    A . 冰冻的衣服晾干 B . 树枝上的霜 C . 草叶上的露珠 D . 湿手被干手器烘干
  • 10. (2019八上·北海期末) 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
    A . 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 B . 盛夏,草叶上形成“露珠” C . 深秋,枫叶上形成“霜” D . 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
二、填空题
  • 11. 长度测量的常用工具是,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 12. 给下列各数据填上适当的单位:
    1. (1) 一位同学的身高1.75;  
    2. (2) 一本物理书长25.7
  • 13. (2020八上·个旧月考) 我国古书《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其原因是 能够传声,且比空气传声的速度 

  • 14. 放鞭炮时,用手使劲堵住耳孔,这是在处减弱噪声;在居民区和马路旁植树造林,这是在减弱噪声;蝙蝠发出的声音频率很高也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使它可以在黑暗中飞行,蝙蝠发出的声音属于(选填“超声”或“次声”)。
  • 15. (2019八上·石家庄月考) 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如果以河岸为参照物,船是 的.

  • 16. 在学校运动会中,小翔和小辉的百米赛跑成绩分别为13秒05和13秒13,由此我们认定小翔的短跑更快些.这里面比较快慢的方法是
  • 17. 小欣打开冰箱冷藏室,发现散放的蔬菜变蔫了,这是因为蔬菜的水分了.晾晒湿衣服时将衣服摊开,增大了,衣服干得更快.
  • 18. 人工降雨时,飞机向云层中播撒干冰,干冰 吸热,使高空温度降低,水蒸气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当大到一定程度就下落,并在下落过程中成水,从而形成降雨。
三、简答题
四、作图题
五、实验题
  • 21. 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

    1. (1) 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测平均速度.
    2. (2) 该实验的原理是
    3. (3) 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4. (4) 实验中测得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为v1 , 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为v2 , 路程s3上的平均速度为v3 . 那么,v1、v2、v3的大小关系是.实验中,斜面应保持(选填“很小”“较大”或“很大”)的坡度,这是为了便于测量
  • 22. 威威探究“水的沸腾”时所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

    1. (1) 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 
    2. (2) 威威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了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丙)。根据图丙可知本实验中水的沸点是℃,已知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则此实验环境的大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但需要不断(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 (3) 威威看到,从水温90 ℃到水沸腾共用时10min。为了节约课堂时间,请你给威威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 23.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熔化的特点”的装置,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物质的温度/℃

    -4

    -2

    0

    0

    0

    0

    0

    1

    2

    3

    4

    1. (1) 由数据可知:该物质是 (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其熔点为℃;
    2. (2) 在读取温度计的示数时,图乙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 选填“A”、“B”或“C”);
    3. (3) 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 (选填“升高”、“ 不变”或“降低”);
    4. (4) 实验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 (选填“寻找普遍规律”或“减小实验误差”).
  • 24. (2018八上·武汉月考)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1. (1) 通过对上面的种种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2. (2) 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是他看到桌子几乎没有振动,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
六、计算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