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

更新时间:2021-12-30 浏览次数:72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阳光大课间”增强了学生体质,丰富了校园生活。活动中涉及中学生的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
    A . 体温36.7℃ B . 跑400m用时10s C . 身高1.63cm D . 百米赛跑速度12m/s
  • 2. 如下图所示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编钟,关于编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悠扬的编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 B . 大小不同的钟振动幅度相同时,发声的音调相同 C . 敲钟时,用力越大,钟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越大 D . 通过钟声能判断钟是否破损,只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
  • 3. 用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温度计的感温泡可以碰到容器壁 B . 将感温泡浸入热水马上读出温度 C . 读数时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热水 D . 读数时如图所示,测量数据偏大
  • 4. 下列有关声现象表述正确的是(  )

    A . 图甲,分别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三个装水的瓶子,产生的声音音调相同 B . 图乙,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见闹铃声越来越小,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C . 图丙,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少噪声 D . 图丁,医生用听诊器判断患者的情况,利用了声音传递能量
  • 5. 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正在熔化的蜡,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B . 利用干冰使食物降温,这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 C . 北方美丽的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D . 炒菜前滴入热锅底的小水滴很快不见了,水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液化
  • 6. (2021·枣庄)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事例中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
    A . 用超声波电动牙刷刷牙 B . 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C . 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 D . 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 7. 如图所示的几种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 . 烘干湿手 B . 霜打枝头 C . 哈出白气 D . 湖面结冰
  • 8. 某同学用同一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5cm、12.36cm、12.35cm、12.7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 . 12.45cm B . 12.34cm C . 12.35cm D . 12.36cm
  • 9. 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上,国产武装直升机甲、乙两个编队排列并保持“70”字样从天安门上空平稳飞过,则(  )

    A . 以甲为参照物,乙是运动的 B . 以乙为参照物,甲是运动的 C . 以甲为参照物,乙是静止的 D . 以乙为参照物,坐在观众席上的观众是静止的
  • 10. 小明对甲、乙两种物质做凝固实验,得到“温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A . 甲在第2min时是液态 B . 甲在ab段吸热 C . 甲的凝固点是48℃ D . 乙是非晶体
  • 11. 如图所示,是某物体运动时的速度—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  )

    A . 物体在0~5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物体在0~10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C . 物体在0~15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D . 物体在10~15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二、多选题
  • 12. 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轻敲桌子的声音,说明桌子能传声 B . 图乙中,超声波清洗机正在清洗眼镜,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C . 图丙中,摩托车安装消声器,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 . 图丁中,蝙蝠靠次声波发现昆虫
  • 13. (2020·日照) 2020年5月8日,我市初中毕业年级学生返校复课。甲、乙两同学同时从家中步行到学校,刚好在学校大门口相遇,他们的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甲、乙同学从家中到学校的平均速度一样大 B . 甲的速度始终比乙的速度大 C . 10~12min,甲处于静止状态 D . 12~16min,乙的平均速度为2m/s
  • 14. 如图所示,自然界中的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这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形成的。对这些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B . 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C . 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 .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三、填空题
  • 15. 2021年5月15日,中国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表面,如图甲所示,着陆器缓慢着陆火星的过程中,以火星表面为参照物,着陆器是 的。如图乙所示,所测物体长度为 cm。

  • 16. 英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激光橡皮”.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 (填物态变化名称)为高温碳蒸气,字迹消失;经过特殊冷却装置,高温碳蒸气又直接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碳粉.这样,废纸和碳粉重新得到了利用,可有效地节约资源并保护环境.

  • 17. 如图甲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 ℃。如图乙机械停表的读数为 s。

  • 18. 在一些闹市区,常会看到如图甲所示的监测设备,显示屏上的数据(65.7分贝)反映的是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图乙抽取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铃声变小直至微弱,说明真空 (选填“能”或“不能”)传声。

四、实验题
  • 19. 小莱同学用如图甲的装置探究“冰熔化过程的规律”,他每隔30s记录一次温度,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冰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在第6分钟时,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 20. 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某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规律。实验过程中,小明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时间/min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5.5

    6

    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50

    53

    56

    59

    请根据小明记录的实验数据,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描点并绘制本次实验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 21. 图中是利用钢尺探究声现象的实验情景。

    1. (1) 将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 产生的。
    2. (2) 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 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频率 ,发出声音的 不同。
    3. (3) 将钢尺伸出桌面的一端对着点燃的蜡烛,拨动钢尺发现烛焰熄灭,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 22. 如图甲是某小组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图。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温度/℃

    94

    95

    96

    97

    98

    98

    98

    1. (1) 实验装置中纸板的作用是
    2. (2) 根据表格数据:实验过程中,水的沸点为℃;可知当地大气压应标准大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 (3) 图乙是实验中某个时段气泡的变化情形,这是(选填“沸腾前”或“沸腾时”)的情形。
    4. (4) 由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
  • 23. 小良同学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他已经从实验室借到的实验器材有小车一辆、刻度尺一把、长木板一块、小木块一块。

    1. (1) 他为了完成该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2. (2) 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坡度较小些,是为了方便 
    3. (3) 经测量,s1=90cm,s2=40cm,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的过程中,运动时间记录如图所示,则小车在s3上的平均速度是 m/s。
    4. (4) 小车在s1上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s2上的平均速度;小车全程做的是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五、计算题
  • 24. 如图所示,记录了一辆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情况,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 25. 小美同学在长铁管的一端敲一下,小智同学在铁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已知铁管的长度为255m,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为5100m/s。问:
    1. (1) 小智同学听到的第一次声音是通过什么传来的?
    2. (2) 听到两次声音的间隔时间为多少s?
  • 26. 现有一辆汽车以3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突然发现正前面有一辆因故障而停止的小货车,于是紧急刹车。汽车司机从发现这一情况到紧急刹车所需反应时间为0.5s,刹车后经过10s汽车停止,在刹车后汽车的平均速度为15m/s。求:
    1. (1) 从司机发现到开始刹车的时间内,汽车前进的路程为多少m?
    2. (2) 从刹车到汽车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前进的路程为多少m?
    3. (3) 从司机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这段时间,汽车运动的路程为多少m?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