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

更新时间:2021-12-29 浏览次数:94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单选题</b>
  • 1. (2019·郴州) 动物有奔跑、跳跃、飞行、爬行等多种运动方式。下列与 100 米运动员比赛时的运动方式相同的是(    )
    A . 小狗跳火圈 B . 蜗牛爬行 C . 蚊子嗡嗡叫 D . 鸵鸟逃跑
  • 2. 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鸟类,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差异很大。生活在南极的企鹅以鱼虾为食,趾间有蹼,善于游泳;生活在非洲荒漠的鸵鸟下肢粗壮,奔跑速度非常快;生活在南美洲的蜂鸟拍打翅膀的频率极高,能够在空中悬停,吸食花蜜。以上实例不能说明(   )
    A . 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B . 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C . 游泳比奔跑消耗更多能量 D . 运动对维持其生存有重要意义
  • 3. (2020·台安模拟) 一块骨属于(  )
    A . 一个细胞 B . 一种组织 C . 一个器官 D . 一个系统
  • 4. 与骨的长长和长粗有关的分别是(  )
    A . 骨膜、骨髓 B . 骨髓端的软骨层、骨髓 C . 骨髓、骨膜 D . 骨髓端的软骨层、骨膜
  • 5. (2018·长沙) 人们在运动中难免会遇到意外伤害。下列意外伤害不会影响运动功能的是( )
    A . 尺骨骨折 B . 肌肉拉伤 C . 肩关节脱臼 D . 皮肤檫伤
  • 6.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要特别关照老年人的行走和乘车安全,防止他们跌倒骨折。因为老年人的骨(   )
    A . 有机物多于1/3,骨的弹性大,硬度小 B . 有机物少于1/3,骨的弹性小,硬度大 C . 有机物多于1/3,骨的弹性小,硬度大 D . 有机物少于1/3,骨的弹性大,硬度小
  • 7. 下列骨、关节和肌肉的模式(  )
    A . B . C . D .
  • 8. (2021·平邑模拟) 某患者上臂肌肉损伤,借助气动人工肌肉实现了运动(如图)。气动人工肌肉主要由合成纤维和橡胶软管构成,通过对软管充气、放气模拟肌肉收缩和舒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患者受损的肌肉是肱三头肌 B . 气动人工肌肉的两端固定在同一块骨上 C . 气动人工肌肉充气时可实现屈肘运动 D . 屈肘运动过程不需要关节参与
  • 9. 人体的各种运动都是以一定的结构为基础。以下有关人体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人体内所有的骨连结都是能够活动的 B . 关节由关节头和关节窝组成 C . 关节包括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软骨、关节囊和关节腔 D . 肱二头肌属于肌肉组织
  • 10. 关节能够既牢固又灵活,下列哪一项与牢固有关(  )
    A . 关节面和关节腔 B . 关节头和关节窝 C . 关节软骨和滑液 D . 关节囊和韧带
  • 11. (2019·湘潭) 珍妮•古道尔在非洲原始丛林中观察到成年黑猩猩可以折断树枝并从蚁穴钓取白蚁吃。从动物行为的获得途径上分析,下列实例与上述行为类型相同的是(    )
    A . 春蚕吐丝结茧 B . 猕猴向游客讨要食物 C . 大熊猫幼崽吸吮乳汁 D . 机器人学下棋
  • 12. (2018·扬州) “孔雀开屏”这一行为,从行为的发生及功能上看分别属于(  )
    A . 先天性本能行为,防御行为 B . 先天性本能行为,繁殖行为 C . 后天性学习行为,繁殖行为 D . 后天性学习行为,领域行为
  • 13. (2019·德州) 老鼠偷吃蚂蚁穴中的食物,被穴中的蚂蚁“群起而攻之”。蚂蚁的这种行为属于(    )
    A . 攻击行为 B . 贮食行为 C . 繁殖行为 D . 社会行为
  • 14. 下列动物行为与所属的类型匹配不当的是(   )
    A . 螳螂捕蝉---取食行为 B . 两虎相争---防御行为 C . 公鸡打鸣---节律行为 D . 蝴蝶交尾---繁殖行为
  • 15. (2017·黄冈) 下列关于动物运动和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B .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和肌肉组成 C . 动物强大的运动能力,有利于提高其存活和繁殖机会 D . 动物群体间的信息交流只发生在有社会行为的动物个体之间
  • 16. (2014·成都) 用观察法研究动物的行为,必须让动物处于(    )
    A . 实验条件下 B . 研究者设计的环境下 C . 养殖条件下 D . 自然状态下
  • 17.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描写了燕子生儿育女的艰辛。诗中涉及到的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
    A . 青虫→燕子 B . 植物→青虫→燕子 C . 青虫←燕子 D . 植物←青虫←燕子
  • 18. 在捕食食物链A→B→C→D→E中,消费者是指(  )
    A . A,B,C,D,E B . B,C,D,E C . A,B D . E
  • 19. 2021年在广东深圳海湾发现了白海豚,在始兴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发现了中华鬣羚。下列对白海豚和中华鬣羚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 . 白海豚和中华鬣羚的运动方式不同,但都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B . 白海豚和中华鬣羚都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C . 白海豚和中华鬣羚都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 . 白海豚和中华鬣羚都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 20. 我国动物资源面临严重威胁,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   )
    A . 易地保护 B . 就地保护 C . 在动物园中喂养 D . 加强法制教育和管理
  • 21. “冬虫夏草”是我国名贵的真菌药物和高级补品,分布在我国青海、西藏、甘肃等地。虫草外表保持原来虫形,虫体头部长出一根棕色有柄的棒状子座,形似一根野草,问“冬虫夏草”的“草”是(  )
    A . 植物 B . 真菌 C . 细菌 D . 动物
  • 22. (2016·威海) 下列4种生物中,细胞结构与其它3种生物有明显区别的是(  )

    A . 乳酸杆菌 B . 酵母菌 C . 曲霉 D . 蘑菇
  • 23. 宫颈癌是威胁妇女健康及生命的最常见的生殖道恶性肿瘤,可通过注射疫苗预防。如图是该疫苗的包装。下列生物中与制备该疫苗的生物在分类上属于同一类的是(  )

    A . 乳酸菌 B . 流感病毒 C . 青霉菌 D . 草履虫
  • 24. 下面关于病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病毒比细菌要大得多 B . 可以用放大镜观察病毒的形态 C . 病毒在活细胞中繁殖 D . 病毒具有细胞结构
  • 25. 下列图示为三种微生物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③可用来制糕点和酒 B . ②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C . ①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 D . ①、②、③用肉眼无法观察到
  • 26. (2017·呼和浩特) 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蘑菇可以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 B . 霉菌的菌体由大量的菌丝构成 C . 大多数细菌和病毒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D . 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
  • 27. (2018八上·梅县期中) 霉菌、蘑菇等腐生性微生物对自然界最重要的作用是 (   )

    A . 供给氧气 B . 提供有机物 C . 提供二氧化碳 D . 促进物质循环
  • 28. 青霉素是由青霉产生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青霉素是一种抗生素 B . 青霉素可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生长 C . 青霉是一种真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D . 青霉通过孢子繁殖
  • 29. 下列关于微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 B . 引起菌痢的病原体是一种病毒 C . 发霉的花生含有黄曲霉,可晒后再食用 D . 艾滋病是由细菌引起的
  • 30. (2019·天水) 下列哪一项不是人类利用病毒为人类服务的实例(    )
    A . 用无脊椎动物病毒制成杀虫剂 B . 用噬菌体治疗烧伤病人的化脓性感染 C . 给高烧病人注射青霉素 D . 给健康的人接种乙肝疫苗
二、<b >综合题</b>
  • 31. 读图理解:

    杂技艺术在中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汉代称为“百戏”,隋唐时叫“散乐”,唐宋以后称为杂技。其中的蹬技项目是由表演者仰卧在小台上,双足向上,靠脚的推动将各种轻重器皿改变角度,如图1,请回答相关问题:

    1. (1) 杂技表演人员的运动系统由组成。关节是运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图2为膝关节结构模式图,其中结构[1]为,结构[2]是,在髌骨、[1]和[2]表面均有[3](填写名称)覆盖,在运动中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2. (2) 要完成图1所示动作,需通过的收缩,牵引着绕着关节运动。
    3. (3) 杂技演员能够通过脚的推动让物体不停地翻转滚动,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是需要由三者协调配合,在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完成的。
    4. (4) 杂技演员能做超出一般人运动范围的动作,是因为长期的运动训练使其关节结构中的和周围韧带的伸展性增强。如果用图3模型模拟人体膝跳反射时小腿突然抬起,图中序号模拟的肌肉收缩,相对应地另一肌肉舒张。
  • 32. 综合运用:

    随着人口增加,生活污水日益增多。污水处理时,常利用微生物降解其中的有机污染物。枯草芽孢杆菌、隐球酵母菌均是污水处理的常见菌种。如图为污水处理流程简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生物分类角度看,枯草芽孢杆菌属于,隐球酵母属于。(选填“细菌”或是“真菌”)
    2. (2) 将枯草芽孢杆菌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上,它能通过生殖迅速增多,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
    3. (3) 枯草芽孢杆菌的(填结构名)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污水中的淀粉属于大分子有机物,无法透过该结构被枯草芽孢杆菌吸收。枯草芽孢杆菌能向细胞外分泌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有机物,进而被吸收到细胞内,并通过作用被彻底分解为无机物。枯草芽孢杆菌在生态系统中作为,参与物质循环。
    4. (4) 曝气池是污水处理的核心环节。由图可知曝气池需要持续通入空气,说明大多数污水处理菌的生活需要,同时为保证污水处理菌能快速生长繁殖,还必须控制曝气池的条件。
    5. (5) 日益增多的生活垃圾对自然水源造成污染,我们不仅需要不断改进污水处理技术,还应从根本上控制污水的产生和排放。请写出一条合理建议
三、<b >资料分析题</b>
  • 33. 资料分析: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黑脸琵鹭种群极度濒危,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属于大型涉禽。由于其鸟喙形状独特,端部匙状似琵琶,且脸呈黑色,故称黑脸琵鹭。福建兴化湾湿地是我国大陆黑脸琵鹭最重要的越冬地之一。专家组对湾内越冬黑脸琵鹭的观察发现,黑脸琵鹭白天在养殖塘休息,黄昏则飞到离养殖塘约8km处的滩涂觅食至黎明返回。黑脸琵鹭喜欢群居,本性机警,人类很难靠近。让我们把镜头拉近点,看个仔细:

    镜头1:黑脸琵鹭站在浅水中,把又长又扁的喙伸到水下,保持半张开状态,一边左右摆动一边涉水前行,通过敏锐的触觉过滤并捕获水底层的鱼、虾、蟹、软体动物、水生昆虫和水生植物等。

    镜头2:①繁殖季期间,雄鸟会把羽毛弄得蓬松并发出低沉的声音吸引雌鸟 , “成亲”之后常常两三对一起在水边岩壁或水中小岛上筑巢。繁殖期间,伴侣会互相理羽来增进感情,直到雌鸟产完所有卵为止。卵呈椭圆形,白色,带有浅色斑点,每窝产4~6枚,孵化期大约35天。

    镜头3:新出生的雏鸟全身被有绒羽,除眼周外,脸、面并不呈黑色。作为晚成性鸟类,雏鸟要先靠亲鸟捕捉贝类、小鱼、小虾等食物来饲喂。②雏鸟在一个月后离巢尝试首飞,与亲鸟一起活动,练习捕食等。

    近年来随着环境改善,兴化湾沿海水域、湖泊光照充足、鱼虾贝类丰富,成为黑脸琵鹭迁徙途中的落脚点,也有不少黑脸琵鹭在这里安家成为留鸟。

    1. (1) 资料中,黑脸琵鹭活动的区域主要属于生态系统,根据文中信息,写出一条包含黑脸琵鹭的食物链:,此食物链中生物数量最多的是
    2. (2) 据文中信息,是采用了法研究黑脸琵鹭的行为。
    3. (3) 黑脸琵鹭的哪些身体结构特点与它“浑水摸鱼”般的捕食方式相适应的?(请写出两点)
    4. (4) 文中划线①表示黑脸琵鹭繁殖过程中的阶段,划线②从行为的发生来看,说明雏鸟具有行为,从行为的功能来看,这属于行为。
    5. (5) 由此可见,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四、<b >实验探究题</b>
  • 34. 实验探究:

    新冠疫情引起人们对公共卫生和饮食健康的关注。围桌聚餐时,使用公筷夹取食物,既能保留聚餐的氛围,又可以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1. (1) 为了探究使用公筷是否能降低细菌对菜品的污染,研究人员设计了如下实验:

      由11名实验者共同食用6道菜,每道菜被均分成两份,一份使用公筷,一份不使用公筷。就餐时,每名实验者对同一道菜的两份交替取食。检测结果如下表。

      菜品名称

      菌落总数(cfu/g)

      餐前

      餐后

      A就餐组

      使用公筷就餐组

      凉拌黄瓜

      14000

      45000

      16000

      盐水虾

      160

      220

      150

      干锅茶树菇

      1100

      79000

      4600

      炒芦笋

      30

      530

      30

      咸菜八爪鱼

      60

      5000

      20

      香辣牛蛙

      60

      560

      150

      ①餐前检测发现,烹饪过的菜品中菌落数少于“凉拌黄瓜”,这是因为蒸煮炒等环节起到了作用,使菌落数减少。

      ②A处是就餐组。

      ③为了避免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本实验中研究者采取的措施有

      ④A就餐组的每道菜品中菌落数均高于公筷组原因是不同菜品中的细菌通过筷子交叉污染,以及中的细菌通过筷子传到菜品中

    2. (2) 由此推测,使用公筷可避免个人使用的餐具接触公共食物,降低胃幽门螺杆菌、甲肝病毒等病原体随食物传播的风险。这两种生物在结构上的特点分别是
    3. (3)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请提出一条聚餐时的健康倡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