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分层练习:10 秦...

更新时间:2021-12-13 浏览次数:69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1七上·中山期中) 秦朝灭亡后,项羽和刘邦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这次战争的性质是( )
    A . 反抗封建统治的农民战争 B . 争夺帝位的战争 C . 刘邦反对项羽残酷统治的战争 D . 维护农民阶级利益的战争
  • 2. (2021七上·中山期中) 下列关于陈胜、吴广起义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他们具有革命首创精神 B . 推翻了残暴的秦朝 C . 鼓舞了了广大人民起来反抗秦朝 D .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 3. (2021七上·高州期中) 《史记》记载,陈胜、吴广前往渔阳戍边,为大雨所阻,按法律应该被斩首, 情急之下,揭竿而起。但据 1975 年湖北云梦县出土的秦简记载,因大雨延期, 根本不会被斩首。由此可见( )
    A . 史学研究需要多重证据 B . 《史记》内容均需考古证实 C . 历史真相永远无法还原 D . 秦简记载内容完全真实可信
  • 4. (2021七上·新会期中)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诗中提到秦朝的历史现象有(   )
    A . 秦统一全国的历程和刘邦、项羽起兵反秦 B . 秦朝“焚书坑儒”和刘邦、项羽起兵反秦 C . 秦朝修筑万里长城和刘邦、项羽的“楚汉之争” D . 秦朝派兵进攻匈奴和刘邦、项羽的“楚汉之争”
  • 5. (2021七上·新会期中) 列表归纳是历史学习常用的方法之一。从下表信息中可以得出秦朝灭亡的原因有(   )

    秦朝全国人口

    修建骊山陵

    和阿房宫

    修筑长城

    坑杀儒生

    死刑

    赋税

    2000万人

    70多万人

    40万人

    460多人

    10多种

    农民要上缴

    23收获物

    ①繁重的徭役 ②沉重的赋税 ③残酷的刑罚 ④频繁的农民起义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6. (2021七上·紫金期中) 陈胜、吴广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这次起义爆发并得到各地农民纷纷响应的原因是(   )

    ①秦朝的徭役繁重    ②秦朝的赋税沉重

    ③秦朝统一度量衡    ④秦朝严酷的刑罚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7. (2020七上·驿城期末) “民起”又通常是指由农民阶层发动的武装反对统治阶级的运动。我国历史上开此先河的是(    )
    A . 陈胜、吴广起义 B . 刘邦、项羽起义 C . 黄巾军起义 D . 太平天国运动
  • 8. (2019七上·防城期末) 如下图,这次农民起义的发起者是(    )

    A . 陈胜、黄巾 B . 陈胜、李自成 C . 吴广、陈胜 D . 吴广、程咬金
  • 9. (2020七上·瑶海期末)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这句话反映的历史事件爆发于(   )
    A . 公元前2世纪初 B . 公元前2世纪末 C . 公元前3世纪初 D . 公元前3世纪末
  • 10. (2019七上·深圳期中) 秦“奋六世之余烈”才统一天下,为何仅仅十五年就分崩离析?后人给出几乎千篇一律的答案——秦亡于暴政。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秦的暴政(    )
    A . 繁重的徭役 B . 森严的等级制 C . 沉重的赋税 D . 严苛的刑法
  • 11. (2021七上·电白月考)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率九百戍卒,奋起于大泽乡,“伐无道,诛暴秦”,吹响了反秦起义的号角。秦末“反秦起义”风起云涌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匈奴南下 B . 徭役繁重 C . 自然灾害 D . 秦的暴政
  • 12. (2021七上·电白月考) “它直接诱导了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打乱了秦王朝的统治秩序,加速了残暴的秦朝统治的灭亡;它也间接影响了自此以后的历次农民起义,为后世农民起义树立了光辉的形象。”材料评述的是( )
    A . 大泽乡起义 B . “国人暴动” C . 王莽篡政 D . 黄巾起义
  • 13. (2021七下·长丰期末)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都是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下列事件在这两本巨著里均可以查阅到的是(   )
    A . 禅让制 B . 楚汉之争 C . 杯酒释兵权 D . 锦衣卫的设立
  • 14. 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三字经》中“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这段材料不包括的史实是(    )
    A . 文景之治 B . 楚汉战争 C . 西汉建立 D . 秦统一中国
  • 15. 1978年9月,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参观后感慨地说:“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秦兵马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下列对秦始皇兵马俑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是世界上第八大奇迹 B . 秦兵马俑与真人真马的大小相当 C . 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D . 是近年考古工作者在山西发现的大型艺术群像
  • 16. (2021·黄石) 历史学习中要关注目录和章节标题,以便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根据下图提供的关键词,请你为其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单元标题(   )

    关键词:秦统一中国

    秦末农民大起义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A .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 .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 17. (2020七上·江门期中)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柳宗元对于周秦之失的评价(    )
    A . 反映出西周政治制度的落后性 B . 指出了秦朝制度的先进与暴政而亡的事实 C . 抹杀了分封制对于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D . 全面客观地分析了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时代性
  • 18. (2017七上·江门月考) 通过秦末和隋末农民战争可以看出农民起义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  )
    A . 实现了改朝换代 B . 改变了封建社会阶级力量对比 C . 迫使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 D . 消灭了大批地主阶级
  • 19. 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三字经》中“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   )
    A . 秦——西汉 B . 西汉——秦 C . 夏朝——商朝 D . 商朝——西周
  • 20.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诗中提到的两个重大事件是“焚书坑儒”和(     )
    A . 统一中国 B . 秦末农民战争 C . 楚汉之争 D . 修筑长城
二、填空题
三、材料分析题
  • 25. (2021七上·铁西期中)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下面我们一起开展“秦帝国兴亡史”的主题探究活动。

    【秦之兴】“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秦之固】

    【秦之衰】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史记陈涉世家》

    【秦之亡】亲王足己而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三主之惑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

    ——《过秦论》

    1. (1) 材料中李白所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该统一国家建立的时间是哪年?
    2. (2) 如表列出了秦巩固统一的一系列措施,请你补充完整。

      措施

      经济

      统一 , 统一度量衡。

      文化

      统一文字

      交通

      统一车辆和道路宽窄,开凿

      军事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3. (3) 材料所述是哪一事件的直接原因?此事件地位如何?
    4. (4)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从秦帝国的兴亡史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 26. (2021七上·昌黎期中) 材料一:阿房,阿房,亡始皇。

     ——童謠

    材料二:秦朝时制定的死刑就达十几种,大多是先执行各种肉刑,最后将犯人折磨而死。《盐铁论》记载说,秦代割下的鼻子堆成堆,砍下的脚装满了车。

    材料三: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 (1) 材料一中的民间童谣为什么这样说?
    2. (2) 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3. (3) 材料三反映了哪一个历史事件? 有何地位?
    4. (4) 材料一、二和材料三有何联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