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华南教育集团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上...

更新时间:2021-12-21 浏览次数:133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34分)
  • 1. 看拼音,写词语 

    qín jiàn

    pí juàn

    jǔ  sàng

    dǐ   yù

    jiǎo bàn

    fèng xì

    shòu  xuē

    kāng   kǎi

  • 2. 下面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 (měng)古  菜(wā)  铁(gǔi) B . (sā)    叱(chà)     (mèn)上米饭 C . 正月(zhēng)  一哄而散(hòng) 憧憬(chōng) D . 拊(fǔ)掌     鸣钟击磬(qìn)  琴弦(xián)
  • 3. 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 斩钉截铁    全神惯注    热血沸腾   粉骨碎身 B . 威风凛凛    汹涌澎湃     自作自受   别出心裁 C . 居高临下    惟妙惟俏     排山倒海   技高一筹 D . 轻歌曼舞    心惊肉跳      暴露无疑   念念有词
  • 4. 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巍巍乎若太山(  高大的样子) B . 着红旗(拿着、举着) C .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一会儿) D . 明月别枝惊鹊(别的树上的树枝)
  • 5. 五谷指的是“稻、麦、黍、菽、稷”,其中“黍”指的是(    )
    A . 大米 B . 黄米 C . 大豆 D . 小米
  • 6.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A . 在面临重大疫情的重要关头,政府始终把关心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摆在第一的位置。 B .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有所反弹,维护良好社会秩序和医疗人员人身安全,特别是医疗场所秩序,尤为重要。 C . 市委领导们讨论并听取了我市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相关工作。 D . 疫情面前,请广大市民注意防护,不要恐慌,严禁不要造谣传谣。
  • 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读小说时,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 B . 读文章时,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也需要逐字逐句地读,这样不影响提高阅读速度。 C . 一般来讲,了解了文章每个部分主要讲的是什么,再把各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就能把握主要内容。 D . 与同学交谈,意见不同时,要准确把握别人的观点,不歪曲,不断章取义。讨论问题时,态度要平和,以理服人。
  • 8. 下列关于汉字书写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柳公权是宋朝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用笔方圆并施,点画棱角分明,结构精妙。 B . 书写“斑”时,左中右高低相等,注意穿插避让。 C . 书写“形”时,多撇排列一起,要讲究疏密、大小的变化。 D . 书写“呻”时,口字旁略大,位置居中。
  • 9. 以下信息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苏联——高尔基——《战争与和平》《童年》 B . 以色列——纪伯伦——《花之歌》 C . 毛泽东——《菩萨蛮大柏地》——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D . 唐——贺知章——《春夜喜雨》。
  • 10. 下面句子,与课文内容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 . 这种境界,既使人舒服,又叫人惊叹,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绮丽的小诗。 B . 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一阵大风,卷起了巨浪。 C . 深蓝的夜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边的碧绿的西瓜,期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 D .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 11. 下列诗句,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B .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C .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D .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 12. 根据学过的内容填空。
    1. (1) 芭蕉不展丁香结,
    2. (2) 卷地风来忽吹散,
    3. (3) ,轻烟散入五侯家。
    4. (4) ,冷露无声湿桂花。
    5. (5) ,怜子如何不丈夫。
    6. (6) 捐躯赴国难,
二、阅读与理解(28分)
  • 13. 文言文阅读。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战国策》

    注释:长:同“掌”,掌管。     遂:于是。

    1. (1) “子无敢食我也”中“子”的意思是(    )
      A . 子女或儿子 B . 古代对人的尊称 C . 幼小的,小的 D .
    2. (2) “虎以为然”中“然”的意思是(    )
      A . 对;不错 B . 这样,那样 C . 然而 D . 可能
    3. (3) “兽见之皆走”的中“之”指的是
    4. (4) 这个故事题目叫
  • 14. 课内阅读

    甲骨文

    材料一:

    ①河南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里,4D电影《甲骨文》向观众展示了甲骨文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历程。甲骨文多是刻在龟甲或牛肩胛(jiǎ)骨上的文字,被誉为中国最早的“图书馆”和“档案库”。它的发现,在中国史乃至世界史上,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②殷商时期,上至国家大事,下至私人生活,都要占卜,预知吉凶,并将所问之事刻于甲骨。这里用到的甲骨,多是乌龟的腹骨、背甲和牛的肩胛骨。刻字甲骨真实记录了殷商的历史。公元前11世纪殷商灭亡,甲骨文开始了长达3000余年的沉寂。

    ③19世纪中叶,安阳小屯村偶有农民耕地翻到了被刻画过的骨头。历经千年,甲骨文终于重见天日。最初,发现甲骨时只是作为中药使用,直到1899年才被有意识地作为甲骨文的载体收藏。1899年被学术界定为“甲骨文发现年”。

    ④1936年6月12日,考古人员在发掘过程中惊喜地发现了大量的刻字甲骨,这是甲骨发掘以来收获最大的一次。经统计和研究,共发现刻字甲骨17096片,其中完整的有300多片,内容极其丰富。

    ⑤随着研究者们的不懈努力,甲骨文的研究走过“草创时期”“发展时期”“继续发展时期”和今天的“全面深入发展时期”,甲骨学成为一门国际性学问。

    ⑥在新的时代舞台上,甲骨文续写往日辉煌,中华文化焕发勃勃生机。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1. (1) 甲骨文多是指
    2.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判断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甲骨文被誉为世界最早的“图书馆”和“档案库”。

      ②刻字甲骨真实记录了殷商的历史。

      ③1899年被学术界定为“甲骨文发现年”。

      ④现代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

    3. (3) 材料一中画横线的语句运用了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地说明了
    4. (4) 将下面这段文字资料放入材料一中,最合适的位置是(    )。

      从发掘的已识别出的约1500个单字来看,它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等造字方法,展示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

      A . 第①段后面 B . 第②段后面 C . 第③段后面 D . 第④段后面
  • 15. 课外阅读。

    读“磨脑子”的书

    ①书有许多种。有的明白晓畅,使人轻松;有的艰深晦涩,让人费解。而真正值得我们阅读的,往往是那些“磨脑子”的书。

    ②与一般的书籍比较起来,“磨脑子”的书具有更加密集的信息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往往是前人思想的精华和阅历的浓缩。它不是那种读起来驾轻就熟的书,而是不静下心来深入思考就不能理解的书,是要经常在笔记本上记下大量困惑和疑问的书。读这种书的感受就好像啃骨头,费劲,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吃现成的肉当然好,但终究不如啃骨头来得有劲。

    ③读“磨脑子”的书,能够提高人的理解力和思维水平。生物学告诉我们,人的智力是用进废退的。能否经常给自己出难题,面对困难超越自我,本身就是一个人素质高下的集中表现。燕雀安于暖巢,只有雄鹰才能在风雨中翱翔。常读一览无余的书,会使原本聪慧的头脑退化。

    ④读“磨脑子”的书有点儿像高强度的体育运动,不花上吃奶的力气就不能达到应有的水平。唯其如此,它所带来的快乐才非同一般,它赐给我们的礼物才格外珍贵。试想,上珠穆朗玛峰的快乐岂是随便踏上哪个土包儿可以比拟的?

    ⑤俗话说,宁尝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磨脑子”的书正像鲜桃,而大量克隆的信息垃圾充其量只配叫作“烂杏”。读一本“磨脑子”的书,还是一次与智者的对话,它使人暂别琐碎与平庸、浮躁与虚妄,而变得神清气爽,心灵宁静。对于这样一种难得的体验,聪明人是不该长久疏远的。

    ⑥真正的读书人都有同感,好书一定要精读。一目十行的读法或许适合一般读物,但对于“磨脑子”的书绝不适宜。真正的好书甚至使我们有意放慢阅读速度,就像一个贪婪的孩子舍不得一口吃完手中的糖果一样。

    ⑦要读一本“磨脑子”的书,还要学会适当拒绝。著名作家李教夜晚从不看电视,全用来阅读那些经过时间检验和沉淀的“老书”。不适当拒绝的话,什么时候“磨脑子”呢?

    1. (1) 本文的作者主张要多读(    )的书。
      A . 明白晓畅 B . 艰深晦涩 C . 经过时间检验和沉淀 D . 一览无余
    2. (2) 短文第③段“用进废退”的意思是(    )。
      A . 采用先进的方法,废止落后的方法 B . 经常用会更发达,不经常用会逐渐退化 C . 引进先进的经验,改变颓废的状态 D . 采取进攻的方式,废除别人的退路
    3. (3) “磨脑子”的书的特点是(    )。

      ①具有更加密集的信息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②读起来驾轻就热

      ③要经常在笔记本上记下大量困感和疑问    ④不静下心来深入思考就不能理解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4. (4)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读“磨脑子”的书的好处的一项是(    )。
      A . 能够提高阅读速度 B . 能够提高人的理解力和思维水平 C . 能够带来非同一般的快乐 D . 能够与智者对话
    5.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燕雀安于暖巢”在文中指经常阅读一览无余的书,会使原本聪慧的头脑退化。 B . 阅读时要经常面对困难,挑战自我,才能超越自我。 C . 第⑤段引用俗语,以“鲜桃”和“烂杏”作比喻,生动形象地论述了读“磨脑子”的书能使人暂别琐碎与平庸、浮躁与虚妄,而变得神清气爽,心灵宁静。 D . “贪婪”是贬义词,所以第⑥段画“        ”的句子比喻不当。
    6. (6) 第②段划线的句子中,“现成的肉”和“啃骨头”分别指什么?这么写有什么好处?
    7. (7) 真正读一本“磨脑子”的书,要学会适当拒绝。除了像作家李敖那样拒绝电视,我们还要适当拒绝什么?请列举一件你最需要拒绝的事,并说说理由。
  • 16. 必读书目。
    1. (1) 以下不是桑桑所为的是(    )
      A . 撕下蚊帐作渔网 B . 拆卸柜橱作鸽子窝 C . 偷走女同学的书本 D . 帮细马找柳须
    2. (2) 为蒋一轮和白雀送信的孩子是(    )
      A . 秃鹤 B . 桑桑 C . 杜小康 D . 纸月
    3. (3) “好事情”不让阿廖沙去他的屋子玩是因为(    )
      A . 他做实验有危险 B . 他讨厌阿廖沙 C . 不想让阿廖沙挨姥爷的打 D . 他脾气古怪
    4. (4) 《童年》里的“好事儿”是一个(    )
      A . 正直的老工人 B . 献身科学的知识分子 C . 认真负责的老师 D . 勤劳的农民
    5. (5) 《爱的教育》中,为了救一个小孩被车子扎伤的人物是(    )
      A . 罗伯特 B . 安利柯 C . 铁匠的儿子
    6. (6) 每月故事《小抄写员》的主角是(    )
      A . 汤姆·索亚 B . 彼得潘 C . 叙利奥 D . 斯带地
    7. (7) 下列选项中,与小英雄雨来无关的故事是(    )
      A . 给八路军送鸡毛信 B . 和小伙伴们埋真地雷 C . 为掩护交通员被鬼子抓住后机智逃脱 D . 为八路军站岗放哨
    8. (8) 以下不是杜小康所为的是(    )
      A . 在学校门前摆摊卖货 B . 和桑桑一起玩火 C . 在芦场养鸭 D . 捉迷藏时藏在棺材里
三、习作与生活(30分)
  • 17.    ▲   影响了我

    在成长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从“微笑、诚信、梦想、运动、读书、旅行、舞蹈、音乐……”中选一个话题。写之前想一想它是怎么影响你的生活的,为什么让你觉得生活更美好。注意把原因写具体。

    注意: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书写分为5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