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2-01-15 浏览次数:100 类型:期末考试
一、<strong>基础知识(26分)</strong>
  • 1. 看拼音写词语,做到正确、规范、美观。

    qīnɡ  tīnɡ

    yōnɡ  dài

    jiǎn  yuè

    shāo  wēi

    páo  xiào

    yáo   lán

  • 2. 下面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 (xuē)  碧(chéng)  慷(kǎi)   量(jǐn) B . 品(ɡōnɡ)   帽(zhān)   然(dǒu)   颠(pǒ) C . (xiǎn)   呻(yín)    纯(shóu)  汹涌澎(bài) D . (zhì)     甘(zhè)   缝(xī)    惟妙惟(xiāo)
  •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穷人》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他的作品还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琳娜》和《复活》等。 B . “金沙水拍云崖暖”的“暖”字表明当时气候很温暖。 C . 《只有一个地球》强调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D . 《盼》一文以“盼”为线索,写了“我”盼望下雨、穿上新雨衣的事。
  • 4. 下列关于略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阅读时先明确阅读的目的。 B . 有针对性地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 C . 文章中任何内容都要逐字逐句地读。 D . 重点内容精读,不是重点的可略读。
  • 5.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不仅是著名的行书字帖,但是富含哲理的散文佳作。 B . 社区举办的“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增强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和校园环境。 C . 通过学校举行的消防演练,使同学们学会了快速、安全地逃生。 D . 为了帮助青少年更好地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共青团娄星区委组织各团支部、少先队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团日、队日活动。
  • 6. 读下面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1. (1)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2. (2) 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 7. 写句子。
    1. (1) 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读例句,仿照写一写。

      妈妈俯下身子盯着我的眼睛,一脸焦急:“你的眼睛怎么肿了?”

    2. (2) 请用“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写一句话。
  • 8. 加标点。

    人们认为天体上若有生命存在,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50~150℃之间 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 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 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 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系统提供能源。

二、<strong>积累运用(22分)</strong>
  • 9. 按照要求填空。
    1. (1) 诗词音韵优美,意境悠长。诗中有美景,如唐朝杜牧《江南春》中的:“千里莺啼绿映红,”;诗中有真情,如唐朝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还来就菊花”;诗中有乡愁,如唐朝贺知章《回乡偶书》中的“,乡音无改鬓毛衰”;

      诗中有豪情,如唐朝刘禹锡《浪淘沙》中的“,同到牵牛织女家”……这些诗句令人回味无穷,陶醉其中!

    2. (2) 成长的故事各不相同,却同样带给我们感动。我读过(作者)写的《》,它让我感受到了
  • 10. 回忆第八单元及其他资料,填表格。

    我找到的资料

    我对鲁迅的了解

    学习过的课文及资料

    《少年闰土》

     

    《好的故事》及“阅读链接”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其他资料

     
  • 11. 欣赏下面的书法作品,完成练习。

    1. (1) 填空。
      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
    2. (2) 这首诗的作者和书写者是。我还读过作者的其他诗歌,如《》。
    3. (3) 用简化字书写你喜欢的一句诗。
三、<strong>阅读理解(22分)</strong>
  • 12. 文言文阅读。

    伯牙鼓琴

    伯牙鼓(    ),锺子期听(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注释:①本文选自《吕氏春秋·本味》。鼓,弹。②〔志〕心志,情志。③〔太山〕泛指大山、高山。一说指东岳泰山。④〔善哉〕好啊。⑤〔巍巍乎若太山〕像大山一样高峻。巍巍,高大的样子。若,像。⑥〔少选〕一会儿,不久。⑦〔汤汤乎若流水〕像流水一样浩荡。汤汤,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资料袋

    伯牙、锺子期相传为春秋时期人,关于他们二人成为知音的传说,《吕氏春秋》《列子》等古书均有记载,也流传于民间。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我国古诗常提及伯牙、锺子期的传说,如:

    锺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孟浩然《示孟郊》

    锺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李白《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王安石《伯牙》

    1. (1) 填空。

      伯牙鼓,锺子期听

    2. (2) 解释下面句子的意思。

      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3. (3) 回答问题。

      ①“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请结合“资料袋”谈谈自己的感受。

      ②读课文,想象伯牙“鼓”锺子期“听”,谈谈你体会到的艺术美。

    4. (4) 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任选一个)

      ①凌云之志                     ②多多益善

  • 13. 课内阅读。

    暴风雨

    闷热的夜,令人窒息,我辗转不寐。窗外,一道道闪电划破了漆黑的夜幕,沉闷的雷声如同大炮轰鸣,使人恐惧。

    一道闪光,一声清脆的霹雳,接着便下起瓢泼大雨。宛如天神听到信号,撕开天幕,把天河之水倾注到人间。

    狂风咆哮着,猛地把门打开,摔在墙上。烟囱发出低声的呜鸣,犹如在黑夜中抽咽。

    大雨猛烈地敲打着屋顶,冲击着玻璃,奏出激动人心的乐章。

    一小股雨水从天窗悄悄地爬进来,缓缓地蠕动着,在天花板上留下弯弯曲曲的足迹。

    不一会,铿锵的乐曲转为节奏单一的旋律,那优柔、甜蜜的催眠曲,抚慰着沉睡人儿的疲惫躯体。

    从窗外射进来的第一束光线报道着人间的黎明。碧空中飘浮着朵朵的白云,在和煦的微风中翩然起舞,把蓝悠悠的天空擦拭得更加明亮。

    鸟儿唱着欢乐的歌,迎接着喷薄欲出的朝阳;被暴风雨压弯了腰的花草儿伸着懒腰,宛如刚从梦中苏醒;偎依在花瓣、绿叶上的水珠闪烁着光华。

    常年积雪的高山迎着朝霞,披上玫瑰色的丽装;远处的村舍闪闪发亮,艳丽的玫瑰花散发出阵阵芳香。

    江山似锦,风景如画,绮丽华美的春色啊,你是多么美好!

    昨晚,狂暴的大自然似乎要把整个人间毁灭,而它带来的却是更加绚丽的早晨。

    有时,人们受到种种局限,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大自然整体那无与伦比的和谐的美。
    1. (1) 根据要求写句子。

      ①描写听觉的句子(至少从文中摘录一句)。

      ②写嗅觉的句子(至少从文中摘录一句)。

    2. (2) “铿锵的乐曲变成了节奏单一的旋律”指什么?“江山似锦,风景如画”,课文写了哪些景物?(至少找出3种)
    3. (3) “昨晚,狂暴的大自然似乎要把整个人间毁灭,而它带来的却是更加绚丽的早晨。”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四、<strong>习作(30分)</strong>
  • 14. 题目:我的好故事

    提示:细心观察,会发现生活中的故事;通过想象,也能创编故事。故事中藏着许多人与精彩的场景……结合生活经历,选择你最想和大家分享的好故事写下来。

    要求:①注意围绕中心意思选择材料,内容具体,情感真实。②书写工整,450字左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