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

更新时间:2022-01-29 浏览次数:12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基础(22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

    没有一艘非凡的战舰,能像一册书籍,把我们带到浩hàn的天地;

    年轻的我们一路前行,有过倦dài,但依旧踏着稳健的步伐。

    打开课本,漫步于苏州园林,欣赏眼前一幅幅由匠师dān精竭虑凝结成的完美的图画。还可以感受朱德对一生都劳lù仁慈的母亲的殷殷情怀…

  • 2. 古诗文名句积累。

    表现手法

    古诗文例句

    用典

    ①相顾无相识,。(王绩《野望》)

    视觉和听觉相结合

    ②角声满天秋色里,。(李贺)《雁门太守行》)

    ,猿鸟乱鸣。(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化静为动

    ,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移情于物

    ⑤感时花溅泪,。(杜甫《春望》)

    ⑥自古以来,“诗言志”。如《论语》“礼”篇中,表达知书者温文娴雅的“。”;诗人在创作时,运用恰当的表现手法能更好地达成“诗言志”的目的。如《钱塘湖春行》中的“”,白居易借花草表达了对早春的喜爱之情;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抒发自己悠然自得和超脱物外的自在旷达;《赠从弟》(其二)中的“。”借松柏之刚劲,寄寓对堂弟的无限期望;

  • 3. 文言实词积累

    实词

    文言现象

    例       句

    通假字

    ⑴两岸连山,略无

    古今异义

    ⑵月色入  古义:      今义:窗户

    词类活用

    ⑶互相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一词多义

    三峡七百里中

    非亭得午夜分

二、阅读(45分)
  • 4. 名著阅读
    1. (1) 《红星照耀中国》描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经过。下面是长征路上发生的四件大事,请你按时间顺序加以排列。

      A.巧渡金沙江

      B.翻越大雪山

      C.穿过大草地

      D.飞夺泸定桥

      按时间顺序排列依次是:A——()——()——(

    2. (2) 以下两个语句哪个出自法布尔的《昆虫记》?请根据你对《昆虫记》语言风格的了解简述理由。

      A.绿色蝈蝈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均匀,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B.绿色蝈蝈通体碧绿,不带丝毫杂色,背板侧区下缘有白色边,前胸背板前缘平直,后缘呈弧形,向后突出,翅薄。

  • 5.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大地之灯

    寒  石

    ①入梅之后,雨雾迷离,天地晦暗;大地需要照明,众生需要照明,“该掌灯了”。

    ②荒野众生,蚂蚁个小,腿矮而细,在泥泞中跋涉,它得找准落脚点,有灯指引,才不会沉陷。瓢虫飞不远,又不得不飞,每一次起飞都是一种冒险,更需要灯照明,避免一头撞上一株草;兔子这家伙眼大无光,雨季更需要灯光,不然它会找不到一棵青菜或胡萝卜位置……

    ③天空之灯,是月亮、星星,当然也包括太阳。大地之灯,不同时节以不同形式呈现:春天是各色花儿,那些明媚绚丽、灿若繁星的花朵,把初醒的大地妆扮、照亮。入夏之后,就变成了果实,最早点亮的是一些姓草或树的莓们。

    ④草或树的莓们,真的是为灯而生的吧。它们一生下来,就是灯的模样,长大成熟了,红亮得能放出光。鲁迅说它“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难道他不觉得更像是小珊瑚珠攒成的一盏小灯笼吗?一粒粒小珊瑚珠鲜红、透亮,每一粒里面都有一粒燃烧的火种,无数这样的火种攒在一起,就是一盏盏红通通、美丽可爱的小灯笼。它们有的系在一些带刺的草茎上,与大地保持很亲近的一段距离。它们是为一些小个子昆虫和动物们提供照明的。

    ⑤梅雨时节,草茎以下的通道拥挤而泥泞,那些小家伙们为生计奔走不易,一坨泥巴、一滩水渍、一节横生的草茎,都可能阻断它们前行的路,让它们迷失方向。而一盏盏这样的灯点亮,让它们的行走变得轻车熟道,安逸许多。也有的挂在稍高一些的枝梢上,一棵或一丛这样的树或枝,一排排一串串一簇簇这样的小灯笼一挂,整棵树整丛枝就惹眼地明亮起来,把周围好大一片空间照亮。大眼睛的兔子循着迷雾中几盏灯的坐标,可以顺利找到山脚下某片菜园里的一棵胡萝卜,或青菜。满载而归的山鼠们在灯的照耀下,雨雾中顺利找到自己的洞口。

    ⑥草或树的莓们个不大,位居丛林和荒野的最低处,心态却格外明亮高调。初夏时节,天空经常给大地添个乱,唱唱反调。大地觉得都入夏了,雨可以歇歇了。天空偏不,天天梅雨不断,满世界泛潮、渗水。好在草或树的莓们不怕雨淋,越淋它越鲜艳动人,光芒润泽得似乎要滴出水来,照亮别人同时也照亮了自己。

    ⑦或许是太招人喜欢了,草或树的莓们给自己武装了一身倒钩的棘刺,干上枝上柄上茎上叶上,到处都是。但是,纵然如此,依然无法抗拒爱慕者的痴迷与狂热。如果有人说兔子喜爱草或树的莓,没人会表示怀疑。兔子本身就是个蔬食者,三角形的嘴对采食草莓再合适没有。莓儿的柔嫩与甜蜜是青菜、胡萝卜所无法比拟的。当然它只爱那些系在草茎上的红灯笼。对于那些高挂于树枝上的莓,它向来敬而远之,至多投去暧昧一眼。山鼠除了跟兔子抢食低处的草莓外,时而兴起,冒着被扎得遍体鳞伤的风险,爬树去采食那些高处的灯笼。田鼠们表示,草灯笼甘甜,树灯笼甜里带点酸,偶尔换换口味,找点刺激,挺好!至于昆虫们,它们无所谓高处低处,棘刺再锐利对它们无效,遇到那盏是那盏。

    ⑧没有鸟儿是不喜欢莓儿的。一只鸟儿,在莓们成熟光芒的感召下,几百米高空就可以准确锁定一棵草或树的莓。它们呼朋引伴,叽叽喳喳,不怕被毛刺扎破皮、弄乱羽毛,一阵风卷残云就把一树红莓收拾了,然后心满意足地远走高飞。鸟儿不知道的是,它拍拍翅膀远飞顺带也圆了小小莓儿一个漂洋过海、远走天涯的宏愿。所以,每当耳畔响起俄罗斯歌曲《红莓花儿开》优美旋律时,我就对莓这种植物油然而生感佩和敬意。

    ⑨我们人类对莓的喜爱,单从培育出种种肥美的草莓品种就可见一斑。我幼时,每当大地被那些星星点点的草或树的莓们点亮,村里小伙伴们约好似的一窝蜂涌向村口溪头或山坡上,把一盏盏的小灯笼摘下,或塞进嘴里,或用草茎串起来,一串串红玛瑙、珊瑚珠儿似的挂胸前,一个个笑靥如花。

    ⑩有一天,有个孩子踌躇满志,胸前挂了三串红通通莓儿回家。大人打趣,问这三串莓都给谁的。孩子答曰:一串给妈妈,一串给爸爸,另一串给城里妹妹……那一刻,孩子被一种曼妙的光泽照亮,通透如玉。

    1.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草或树的莓尽管身上长满倒钩和棘刺,但依然引来了许多爱慕者。 B . 对自然界中普通的草或树的莓,作者是充满敬佩之情的。 C . 文中说草或树的莓是大地之灯,只是因为它们长得很像一盏盏小灯笼。 D . 文章在描写草或树的莓们时由物及人,引人深思;语言活泼,富有情趣。
    2. (2) 结合语境,赏析划线句子。

      它们呼朋引伴,叽叽喳喳,不怕被毛刺扎破皮、弄乱羽毛,一阵风卷残云就把一树红莓收拾了,然后心满意足地远走高飞。

    3. (3) 生活才是散文的生命和灵魂。文章第⑦描写了那些爱慕者对草或树的莓的痴迷与狂热,它们的种种表现引发了你对生活的哪些思考?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4. (4) 文章的开头写道“大地需要照明,众生需要照明,‘该掌灯了’。”请结合本文内容和[链接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链接材料]

          只有一点微弱的灯光,就是那一点仿佛随时都会被黑暗扑灭的灯光。也可以鼓舞我多走一段长长的路。大片的飞雪飘打在我的脸上,我的皮鞋不时陷在泥泞的土路中,风几次要把我摔倒在污泥里。我似乎走进了一个迷阵,永远找不到出口,看不见路的尽头。但是我始终挺起身子向前迈步,因为我看见了一点豆大的灯光。灯光,不管是哪个人家的灯光,都可以给行人——甚至像我这样的一个异乡人——指路。

         我爱这样的灯光。几盏灯甚或一盏灯的微光固然不能照彻黑暗,可是它也会给寒夜里一些不眠的人带来一点勇气,一点温暖。

      ——巴金《灯》

  • 6.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走两步”,认出你

        影片《碟中谍5》中有一个场景引起了人们对步态识别技术的关注,戴着面罩的间谍在安保系统的最后一道防线现形了,原来是他的步伐“出卖”了他。知道吗,影片中的步态识别技术如今已走进了现实。

        在生物识别技术领域,目标的有效识别距离以步态识别技术最远,可达50米。“步态识别技术”中的“步态”不仅包括体型特征,如高矮、胖瘦等,还包括运动特征,如运动方式、姿态等。

    在“走两步”的背后是强大的自动步态识别系统,主要包括监控摄像机、计算机以及步态视频序列处理与识别软件,而建立步态数据库也是非常关键性的工作。这一系统在识别身份的功能基础上,能够存储和跟踪个人信息,关注个人健康发展,在运动员精准训练、疾病筛查、智能家居方面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炫酷新装备

    “小纽扣”  这款高清智能摄像机外形像纽扣,能通过语音、面部和步态识别,锁定你的拍摄对象,自动选择、录制最精彩的瞬间,并将其编辑成可共享的短视频。    心情杯  这款智能水杯,杯身颜色可以根据你正在经历的事情、你的心情而变化。例如,你支持的球队进球时,水杯内置的LED灯会立刻呈现蓝色,似乎它也在跟你一起为球队助威。

    爱牙仪  它是一款智能口腔自测仪,让你的口腔环境清晰可见,还能通过精准定位牙菌斑,准确检出蛀牙、牙周炎等口腔疾病的早期症状,有效预防、诊断各种口腔疾病。

    触感屏  这是模拟实物触感的屏幕。当手指在鱼的图像上移动,能充分感受到鱼鳞特有的质感。若是将手指移动到鱼眼位置,你会发现手指的滑动没有丝毫阻力,就好像拨弄一颗小珠子。

    “大白”  它是一种智能机器人。只要说出“大白”的名字就可以将其唤醒,进而完成你的各项指令。它可以陪着你出去或者在家玩耍,解答你天文、地理等方面的问题,还能预报天气状况,播放投影电影,甚至可以跟你聊天。

        砰!音乐来了!

        语音识别技术主要解决30厘米到5米范围的语音交互问题,它的代表产品就是智能音箱。让音箱听懂你的语言,需要解决三个核心问题:听见、听准和听懂。从技术角度来看,就是拾音、读音和解音三个关键技术环节。拾音是最为基础的环节,必须保证音箱听见你的声音;读音是将符合要求的声音转换成文字;解音则是识别人类的指令甚至情感。距离音箱3米内,你只有使用普通话发出“播放‘歌手+歌名’”的明确指令,音箱才会精准播放歌曲。如说“播放周杰伦的《青花瓷》”,这首歌浓郁的中国风就会扑面而来。当距离超出5米,识别率就会下降甚至接收不到指令。

        在音乐方面,人工智能还有更广泛的应用。如在音乐订制网站,你可以根据所选择的主题、乐器、节奏、氛围和时长等多个元素订制乐曲。当按下“渲染”键后,砰!乐曲就诞生了!人工智能软件不仅完成了谱曲,同时也负责演奏和混音工作。

    (根据《大众科学》《今日科技》《环球科学》等期刊资料编辑)

        轩轩是科技馆的志愿者,小可在她那里看见了以上有趣的资料,对科技馆很好奇,轩轩便带她去玩。

    1. (1) 根据情境完成题目。输入个人相关信息后,小可开始体验馆内种种新奇的科技产品,她做不到的一项是(  )
      A . 戴上面具,穿上轩轩的外套,步态识别系统仍然准确地“认出”了自己。 B . 用智能口腔自测仪轻松检测出蛀牙等早期症状,提醒自己注意保护牙齿。 C . 看到触感屏上鱼的图像,用手指轻轻地滑过,就像真的触摸到鱼鳞一般。 D . 对着智能音箱说:“来一首周杰伦的中国风!”音箱就播放出《青花瓷》。
    2. (2) 轩轩带小可走向一扇神奇的门,隔着约十米远,轩轩说:“芝麻开门!”门开了。这里发挥作用的是步态识别技术还是语音识别技术呢?请作出判断,并介绍其工作原理。
    3. (3) 小可是个球迷,她想去看世界杯决赛。在科技馆这么多智能产品中,她想携带两件。如果你是轩轩,会推荐哪两件?为什么?
    4. (4) 轩轩播放了一首动听的乐曲,她说这是自己的作品,是送给小可的礼物。之前,她在音乐订制网站的主题栏选择了“友谊”,乐器栏选择了“长笛”,节奏栏选择了“舒缓”……按下“渲染”键,乐曲就诞生了。小可感谢之余,产生了疑惑:这个作品是轩轩的原创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 7.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庞公池

    【明】张岱

    庞公池岁不得船,况夜船,况看月而船。

    自余读书山艇子辄留小舟于池中月夜夜夜出,缘城至北海坂,往返可五里,盘旋其中。山后人家,闭门高卧,不见灯火,悄悄冥冥,意颇凄恻。余设凉簟①,卧舟中看月,小傒②船头唱曲,醉梦相杂,声声渐远,月亦渐淡,嗒然③睡去。歌终忽寤,含糊赞之,寻复鼾齁。小傒亦呵欠歪斜,互相枕藉。舟子回船到岸,篙啄丁丁,促起就寝。此时胸中浩浩落落,并无芥蒂,一枕黑甜④,高舂⑤始起,不晓世间何物谓之忧愁。

    【注释】①凉簟(diàn):凉席。②小傒:奴仆。③嗒(dā)然:悄悄地。④黑甜: 黑甜香,即睡梦。⑤高舂(chōng):指太阳升起。

    1. (1) 解释文言句中加点的词。

      ①庞公池不得船

      城至北海坂

      ③歌终忽

      ④促起就

    2. (2) 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3处)

      自 余 读 书 山 艇 子 辄 留 小 舟 于 池 中 月 夜 夜 夜 出

    3. (3) 本文作者张岱舟中看月,嗒然睡去,感叹“不晓世间何物谓之忧愁”;苏轼承天寺望月,感叹“何处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张、苏二人的“望月之感”是否相同?谈谈你的看法。
三、写作(30分+书写3分)
  • 8. 请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树欲静而风不止。(民谚)

    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

    水流最静的地方也是它最深的地方。(黎里)

    你对“静”有怎样的认识与思考?或者,你学习与生活中,你有哪些关于“静”的经历和感悟?请阅读以上材料 , 以“静”为题目 , 写一篇文章。可进行文学创作;或就自己的理解发表观点,结合生活或阅读的积累展开论述;还可以给某个具体的对象写封信,进行沟通交流……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自选;(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个人信息,如地名、校名、人名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