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考...

更新时间:2021-12-26 浏览次数:109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 1. 研读下表文献史料,据此可以推知(   )

    史料出处

    史料引文

    《左传·昭公三年》

    “二宣子曰:‘晋之别县,不惟州。’”

    《战国策》

    “智过言于智伯曰:“‘破赵则封二子者各万家之县一。’"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吴王发九郡兵伐齐”

    A . 西周时期实行了郡国并行制 B . 西周后期宗法等级制度逐渐崩溃 C . 郡县制已在春秋战国时出现 D . 诸侯兼并战争导致贵族政治解体
  • 2. (2021高三上·山东开学考) 隋文帝时,朝廷在门下省之下设殿内局分管皇家事务。隋炀帝时将殿内局扩大为殿内省,独立于门下省之外,自此,门下省成为纯粹的政府机关,为国家服务。此举(    )
    A . 强化了皇家的独尊地位 B . 体现了国家治理的专业化倾向 C . 推进了国家的廉政建设 D . 提高了隋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
  • 3. 《大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疾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若应给衣粮而官吏克减者,以监守自盗论。这主要反映了明朝(   )
    A . 以法律形式规定对贫苦之人进行救助 B . 贫苦无依之人与朝廷官员矛盾尖锐 C . 真正解决了贫苦无依之人的温饱问题 D . 《大明律》以严刑峻法维护其统治
  • 4. 明清两朝制定了专门的行政法典和比较完善的监察法,对监察考课机关的职掌权限、官员的条件及责任等作出详细的规定。这有利于(   )
    A . 行政权与监察权之间分权制衡 B . 规范官员行为,提高监察效率 C . 完善监察体系,有效杜绝腐败 D . 削弱相权,保证皇权独尊地位
  • 5. 当铺兴起于南北朝,在唐朝取得合法地位,成为独立金融机构。唐宋时期当铺主营抵押小额贷款,兼营货币兑换。宋代以后,当铺在进行一般的消费性动产抵押放贷的同时,也开始进行经营性的放贷,还逐步发展出了有息存款。到了清朝,有些当铺还兼营银票、钱票、会票发行及米谷典当。中国古代当铺功能的变化(   )
    A . 说明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 . 是政府鼓励商品经济发展的体现 C . 反映了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D . 体现了古代农耕为本的经济形态
  • 6. 如表是中国历史上三位著名人物的言论。其言论意在说明(   )

    人物

    言论

    商鞅

    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

    王安石

    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

    谭嗣同

    各国变法无不流血而成

    A . 封建势力是阻碍变法的重要因素 B .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C . 杰出人物是决定改革成败的关键 D . 改革过程充满着曲折和艰辛
  • 7. 下图漫画《国民之真相》(局部)发表于20纪初,推动图中所示国民地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势力 B . 清政府颁布宪法大纲,实施“预备立宪” C . 帝制被推翻,《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D . 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织
  • 8. 如表为1927-1937年国民政府关税税率变化表。这一变化(   )

    年份

    1927-1929年

    1930年

    1931-1932年

    1933年

    1934-1937年

    税率

    4%

    10%

    15%

    20%

    25%

    A . 维护了国际市场稳定 B . 为政权稳定提供物质条件 C . 推动了关税自主运动 D . 有利于保护民族经济发展
  • 9. 《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选举条例》规定:凡居住在边区境内的人民,年满18岁,不分阶级、党派、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和文化程度的差别,都有选举与被选举的权利。该规定(   )
    A . 适应了土地革命运动形势的需要 B . 极大提高了普通民众的政治觉悟 C . 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D . 体现了中共探索民主政治的尝试
  • 10. 在讨论1954年宪法草案过程中,收到了来自全国各阶层8000多人的修改意见,毛泽东同志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上说,“我们这个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但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其主要依据是(   )
    A .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未完全建立 B . 人民代表大会制尚未确立 C . 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起步 D . 中国大陆实现解放和统一
  • 11. 古希腊时期,基层治理依靠村社实行自治。西欧封建社会中,庄园是主要的基层单位,庄园主或管家管理庄园事务。10-11世纪,西欧城市兴起。城市从国王或领主那里获得特许状,享有不同程度的自治。同时,基督教会在基层治理中也发挥重要作用。从以上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西方国家的基层治理传统是(   )
    A . 以教会为中心进行基层治理 B . 基层治理的主要特点是基层自治 C . 社区是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 D . 中古时期城市治理以王权为中心
  • 12. (2021高二上·齐齐哈尔开学考) 1077年,德皇亨利四世在与教皇的权力斗争中失败,被迫亲往教皇居地卡诺莎堡请罪以求宽恕,史称“卡诺莎之辱”;1308—1378年,在法王腓力四世的压力下,教廷被迫迁往法国阿维农城,连续7任教皇成为法王的“御用工具”,史称“阿维农之囚”。“卡诺莎之辱”到“阿维农之囚”反映了(    )
    A .   社会生活实现由神性到理性的转变 B . 专制王权日益阻碍着资本主义发展 C . 欧洲民族意识加强和民族国家胜利 D . 宗教改革运动首先在法国揭开序幕
  • 13. 18世纪以来,弹劾曾是英国议会掌握的重要监督方式。凡内阁阁员、各部大臣等高级官员或议员职务上或非职务上的非法行为,均可构成议会的弹劾案。从1864年起,议会以不信任投票程序代替了这种较为繁琐的监督形式。这一转变(   )
    A . 提升了议会监督内阁的实效性 B . 反映了国王游离于政权之外的象征性 C . 体现了民主政治进程的曲折性 D . 凸显了议会与内阁之间的相互制衡性
  • 14. 19世纪80年代,德国工人运动日凎高涨,俾斯麦政府适时颁布了《疾病保险法》、《事故保险法》、《老年人与伤残者保险法》,为工人及其家属的疾病、工伤和养老提供保障。由此可知,德国政府试图(   )
    A . 争取民心,促进德国统一 B . 恢复生产,刺激社会消费 C . 扩军备战,鼓励工人参军 D . 缓解矛盾,改善工人生活
  • 15. 英国自1870年建立文官制度以来,考核以工作能力与表现为标准,考核结果作为奖励和晋升的依据。20世纪60年代以后,英国官员考核制度为满足专业化管理和专业化分工的需要,逐渐废除了“通才”的考核标准。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在于(   )
    A . 管理理念的发展变化 B . 国家干预力度的加强 C . 混合经济的不断完善 D .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5分。
  •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书·食货志》载“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初置张掖、酒泉郡,而上郡、

    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汉代的河西指河西四郡地区)今甘肃河西石羊河下游民勤绿洲西部,有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的沙漠带,是历史上形成沙漠的典型地区。西汉时,这里是防御匈奴的前线,置戍屯田,今尚有汉代城障烽燧遗址三角城,已陷于茫茫沙漠之中。在三角城周围分布着成片的古耕地、阡陌、渠道遗迹,散落着大量汉代遗物,但没有发现汉代以后的遗物。

    ——摘自邹逸麟《我国水资源变迁的历史回顾-以黄河流域为例》

    材料二: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开发“河西”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 (2) 如果要进一步研究汉代的河西治理,你认为可以选择材料二中的哪一则史料?说明你的理

      由。

  •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科举制完备于唐宋。唐武则天前后,增加了五经、三经及学究一经,创立了殿试和武举。

    唐代曾规定,“如迹涉疏狂,兼亏礼教,或曾为官司科罚……不得申送入”;宋代曾“犯刑责,不孝不悌、为害乡里”等不得应举。唐代科举考试并不糊名,应考者姓名对主司是公开的;宋代采取封弥制,亦称糊名法,是将试卷上的举人姓名、年甲、三代、乡贯等密封或去掉,代之以字号,以防考试官在评定试卷时徇私作弊。王安石任宰相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革。规定进士考试为四场:一场考大经,二场考兼经,三场考论,最后一场考策。

    --摘编自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等

    根据材料概括唐宋科举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对唐宋科举制发展进行解读。

  •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外交政策出现了大调整和大突破。这一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得到恢复,中美、中日关系先后实现了正常化。改革开放后,推动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提出以“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和“建设和谐世界”为核心的外交理念。积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交往格局更

    加丰富完整。新中国建交国发展到近180个。

    --据齐鹏飞《波澜壮阔的新中国外交》

    2021年为纪念是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某地拟举办“新中国外交成就研讨会”。

    请根据上述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角度,拟定一份发言提纲。(要求:明确主题,列出提纲,写明史实,200字左右)

  • 1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时期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

    1870—1914年间,古典金本位时期

    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

    1915-1945年间,前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各国纷纷停止了本国货币与黄金的直接兑换,各国货币之间没有一个固定的汇率形成体制,处于各行其是的状态

    1945-1973年间,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

    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新的稳定的汇率制度,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货币

    1973年以后的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

    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各国采用不同的汇率制度,美元仍然充当着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角色。

    ——据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

    根据材料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国际货币体系变迁”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科学,阐述需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