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

更新时间:2022-03-31 浏览次数:57 类型:月考试卷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 1. 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广(mào)            喃(ní)        食壶浆(dān) B . 涌(xiōng)           食(mì)        强不舍(guō) C . 俐(líng)             忧(qī)        持之以(héng) D . 桥(zhàn)            星宿(xiǔ)       自自弃(bào)
  • 2. 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箫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B .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涛涛。 C .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D . 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叉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
  • 3.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官方媒体以事实为依据,通过多种宣传教育手段相互补充,优化网络共生关系,使网络谣言不攻自破、无所遁形。 B . 精准扶贫工作队多方奔走,帮助山穷水尽的将军山村村民从此告别“吃水难”,用上了安全放心的自来水。 C . 对于一个长期漂泊的人来说,哪里是家?不是那童年记忆里的祖屋,也不是那富丽堂皇的宫殿;是在心中,有母亲的地方才是家。 D . 人只有知道了自己有所能、有所不能,知道这世上还有事情自己奈何不得,方能随机应变
  • 4.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成都地铁6号线车辆的所有大部件均由成都本地生产,这标志着成都轨道交通装备本地化生产进入全新阶段。 B . 到2020年底,成都全市城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以及各类展会活动和餐饮打包外卖服务等场所,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C . 收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大部分史学家主要精力就用在这方面。 D . “办好大运会,激活一座城”,以举办大运会为契机,成都正全面加快城市综合竞争能力和社区生活品质,以带给市民更多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 5. 下面甲乙两则文言文,分别节选自《岳阳楼记》《醉翁亭记》,阅读后完成各题。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䀲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奔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 (1)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予作文以记之              属:同“嘱”,嘱托。 B . 潇湘                    极:至、到达。 C . 伛偻提携                    提携:牵扶,这里指被牵扶的人,即老人。 D . 者中                      射:投壶。
    2. (2)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重修岳阳楼                 屠奔倚其下 B . 岳阳楼之大观也           入无法家拂士 C . 苍颜白发,颓然乎间者       如土石何 D . 野芳发幽香                 学不思则罔
    3. (3) 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若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A . 要说那太阳出来,林间的雾气就散了:云雾散开,山谷就显得神秘了,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 B . 要说那太阳出来,林间的雾气四处弥漫: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神秘了,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 C . 要说那太阳出来,林间的雾气就聚拢了:云雾散开,山谷就显得昏暗了,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 D . 要说那太阳出来,林间的雾气就散了,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
    4. (4) 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两文概括写景,生动传神。甲文“朝晖夕阴”囊括了洞庭湖早晚气象万千的变化;乙文“林霏开”“岩穴暝”凝练再现山间朝暮明暗不一的变化。 B . 两文同是记游,写法有别。甲文先写景再叙事,后议论抒情,层次分明;乙文写景、写游乐,融议论、抒情于一体。 C . 两文写景抒怀,情感迥异。甲文围绕一个“谪”字展开;乙文以一个“乐”字贯穿。 D . 两文语言优美,同中有异。都多用骈句写景,散句记叙;甲文使用“衔”“吞”等同义词,错落有致而富于变化;乙文巧用虚词“也”字,化呆板为神奇,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三、默写(共6分)
  • 6.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 (1) 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

      ①倚东风,。(秦观《行香子》)

      ,枳花明驿墙。(温庭《商山早行》)

      ③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 (2) 请在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和李商隐的《无题》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默写出其中的首联和领联。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 7.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让精神在阅读中丰盈

    陈凌

    ①“您好,您在外卖平台购买的图书已送达!”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之下,很多实体书店开始向线上拓展,北京105家实体书店陆续入驻外卖平台,读者可以享受最快30分钟的送达服务。在第二十五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让书香如甘泉一般浸润人们的心灵。

    ②疫情难阻书香,阅读润泽心田。疫情突如其来,打乱了我们正常的生活节奏,但也给“宅”在家里的人们带来了难得的时光。不少人纷纷选择回归阅读,用读书充实生活,从书籍中汲取力量。犹记得,一张患者戴着口罩在武汉方舱医院读书的照片,在社交媒体广为流传。令人动容的不仅是他阅读的那份专注,更是他从阅读中得到的面对疫病的乐观与从容。一位学者说得好,读书的时候,我们的心灵会变得更加辽阔和宽广,坚韧而顽强,也使我们获得温馨、宁静的内心世界以对抗外部世界的喧哗和浮躁。困难时刻,阅读之所以能给人以力量、给人以希望,也正在于此。

    ③放在更宽广的人生视角看,阅读虽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却能延展人生的深度和厚度,还能塑造个人的品质和气象。阅读为什么能给我们带来气质的变化,塑造我们的性格?原因或许有二:一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如今,信息唾手可得,获取知识的门槛变低了,但信息芜杂,人声鼎沸。是书籍,而不是碎片化的资讯,能给人以系统化的知识、整体性的思考。同时,面对各种不确定性,阅读让人们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心游万仞中,获得人生的坐标,更好地审视自己和外在的环境,知道自己该向何处去。因为有知识,我们才能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畏浮云遮望眼;因为有智慧,我们才能懂得如何对抗不确定性,在风浪面前有定力、有眼光、不焦虑。可以说,阅读培育的,是丰盈充实的灵魂世界,是气象万千的精神品格。

    ④其实,读书本身就是一种修养方式。《宋史》曾载,与朱熹、张栻并称“东南三贤”的吕祖谦,少时性情急躁,极易迁怒于人。他正是通过阅读,不断磨练自己的品性,最终在读到孔子“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的教诲时,自己心中的忿气“涣然冰释”。我们常说,文以化人,这既是指在古圣先贤的熏陶下,延展精神世界的疆土,也是指以阅读修身养性,用读书淬炼意志品质。读一本好书,如攀登一座高峰。人到半山,固然也能欣赏到美景,但只有继续往上攀爬,才能领略“___________”(杜甫诗句)的无限风光。古人把读书称为“攻书”,认为只有“攻书”到底才能融会贯通,道理正在于此。越是难啃的经典之作,越需要专注和恒心,也越见精神和修养。

    ⑤一个热爱阅读的人,心中必有“诗和远方”,也自有日常生活的春夏秋冬。阅读从来不是要让人双脚离开大地,从来不是鼓励人们远离生活,恰恰相反,是要让人即便遭遇困难,依然能够勇毅前行,即便知道人生路上总有坎坷,依然能够笑迎挑战。阅读给人带来的,不是消极和虚无,而是希望和力量,是雄健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⑥书籍的生命是被阅读唤醒的。正如有人所言,节日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纪念,更在于在这一天做具有相同意义的事,从而形成强大的共识生长力和行为影响力。世界读书日的到来,既是一个提醒,也是一份倡导。以书为伴,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我们拥有的,将会是强健的精神筋骨,我们收获的,将会是丰盈的精神生命。

    (节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04月23日)

    1. (1) 联系全文,在第③④段甲、乙、丙三处分别填上恰当的内容。

      甲:

      乙:

      丙:(杜甫诗句)

    2. (2) 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3. (3) 请简要阐述第④段的论证思路。
五、作文(60分)
  • 8.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诗人林微因在云烟拂面、细雨如织、鹅黄嫩绿、阳光和煦的浓浓春意中,高声赞美:“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而穆旦生命的热情被“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点燃,热烈渴盼“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

    请以“你是  ▲  ”或“我看  ▲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补全题目,然后作文;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要有真情实感;④不少于6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⑥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六、诗歌鉴赏(共4分)
  • 9.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注】①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夏,诗人杜甫在朋友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在饱经战乱之苦后,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宁。这首诗作于这期间。②幽:宁静、安闲。③微躯:微贱的身躯,是作者自谦之词。

    1. (1) 诗歌首联说“长夏江村事事幽”,诗人如何表现“幽”的?请结合诗歌内容说明。(2分)
    2. (2) 关于诗歌尾联表达的情感,有人认为欣喜中透露着悲苦。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要分析。
七、文言文阅读(共12分)
  • 1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黄州快哉亭记

    苏辙

    江出西陵 , 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 , 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收会计之余,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挹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有删改)

    【注释】①西陵:西陵峡,长江三峡之一。②子瞻:苏轼,字子瞻。③一舍:三十里。④睥睨:侧目窥视,引申为傲视。⑤称快世俗:使世间人称为快事。⑥中:心中。⑦乌:哪里。

    1. (1)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皆可数               指:指点。 B . 将何往而非           病:忧愁。 C . 长江之清流           濯:洗涤。 D . 而不能者             胜:取胜.
    2. (2) 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

      ②今张君不以谪为患,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

    3. (3) 张梦得谪居而修亭,苏轼为之命名“快哉享”,苏辙在这篇“记”中多次提到“快”,他认为张梦得是快乐的。请结合文段简要概括张梦得快乐的原因。
八、名著及现代文阅读(共22分)
  • 11. 名著阅读
    1. (1) 中国的文明史几乎是蘸着酒写成的,文学作品与“酒”形影不离。下列名著中有关“酒”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西游记》中沙和尚酒后调戏嫦娥被贬下界,猪八戒酒后打碎琉璃盏被贬下界,孙悟空借着酒劲大闹天空,酒使得众仙有了人性。 B . 《骆驼祥子》中,虎妞用酒灌醉祥子,谎称有孕迫使祥子与她结婚,婚姻的不幸反而加重了祥子的悲剧性,酒在小说中推动了情节发展。 C . 《水浒传》中,杨志喝了放有蒙汗药的酒而丢了生辰纲,从此彻底放弃了从官的希望,酒改变了英雄原有的人生道路。 D . 《水浒传》中,皇上赏赐御酒,宋江顾念兄弟之情,主动和李逵分享美酒,结果中了高俅等人的奸计,两人都被毒死,酒深化了小说的悲剧主题。
    2. (2) 诗人艾青“归来”后,他的诗歌诗情更深沉,诗意更警策。下面四首诗,有哪两首不属于这一时期创作的?(    )
      A . 《手推车》 B .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C . 《盼望》 D . 《鱼化石》
  • 12. 现代文阅读

    传家宝

    候发山

    村里不时传来炸响的鞭炮,年的气息越来越浓。

    “过罢年,我就整整撑了40年。”父亲吧嗒了一口烟,很享受地“呲溜”了一口。

    春子低着头,怔怔的样子。

    “我老了,干不动了。”父亲一直看着春子,眼光里有疼爱,有欢喜,有期待。

    春子瞅着炉膛里升腾的火苗,没有说话。

    “因老家遭了大水,你老爷(曾祖父)带着一家老小落脚到这里。感念这里的人好,你老爷会些木工手艺,就自造了一条小船,摆渡,不取分文报酬。你老爷临死立下遗嘱,子孙后代义渡乡亲……”父亲不像是自言自语,像是说给春子听。

    春子的目光溜出门外,望着眼前缓缓流动的小河,心里生起无端的怨恨。

    “你老奶(曾祖母)去世时,你老爷上午忙完丧事,下午就到渡口去了……到你爷爷这一辈,他结婚那天,拜了天地后,直奔渡口……轮到我,那就多了。有一年,我下河救人,上岸后发起了高烧,在医院躺了半个月才出院。你打工没回来,我就掏了1000元雇人摆渡了半月……”说到这里,父亲的脸上有了神采,连那一道道皱纹里都放出光来。

    “乡亲们的情啥时候才能还完?”春子忍不住说道。

    “还不完!咋能还完呢?若是当年他们不收留你老爷,只怕早就变成孤魂野鬼了,哪会有我?更别说你了。”说到这里,父亲指了指墙角的蓑衣和竹篙说,“还有外面的船,这就是咱的传家宝。从你老爷到我这一辈,先后渡坏22只木船,撑破一百多把竹篙……到你这里,不能断了,还要传给我的孙子。”

    “这有什么可骄傲和自豪的?”春子又带气又带笑。他在外面打工,每月四五千块的收入,实在不愿意回来。

    这时候,门外传来踢踢踏踏的凌乱的脚步声。有人过河!父亲站了起来,要去拿墙角的竹篙。

    “大叔,过年了,陪你喝两盅。”随着话音,门口一暗,进来几个村民。一个个手里都不空,提溜着水果,还有酒和菜肴。春子认得,其中一个是老村长。

    看到春子,老村长说道:“春子也在啊,啥时间回来的?过了年不走了吧?”

    不等春子说话,父亲呵呵一笑,豪气地说:“不走了,不走了,该接班喽。”

    春子站起来给老村长打过招呼,回家了。娘还在家忙年呢。

    回到家,娘刚蒸出一笼馍,有花卷,有菜包,有蒸馍,冒着袅袅的热气和丝丝的香气。家的味道,年的味道,一下子把春子包围了,心里的不快消失得无影无踪。

    春子刚要伸手抓个花卷吃,娘拍了一下他的手,说还没敬河神呢,等会儿吃。

    听说要敬河神,春子心里又生出隐隐的不快。

    娘似乎知道春子的心思,说:“你爹让你回来就回来吧,有地,饿不死,挣那么多钱干嘛?人这一辈子,名声比啥都重要。”

    “娘,别说了,我这次回来就不走了。”春子看到娘的头上一片雪白,心里动了一下。

    过罢年,春子真的就接替了父亲摆起了渡。让人万万想不到的是,春子破例收取费用,一个人一次两元钱。

    父亲强压住心头的火气说:“你到底要干啥?你不是我的儿子!”

    春子说:“我收钱,乡亲们就没有亏欠感了。”

    “放屁!是咱欠乡亲们的!”有好多天,父亲都不敢出门,不敢面对乡亲们。

    其实,父亲的猜测和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对于春子摆渡收费,有不少村民倒还是理解的。老村长知道父亲的心思,还特意赶来安慰他,说收费是应该的,早应该收费了。

    私下里,有人曾给春子算过一笔账,一个人一次两元,一船按10人计算,每天大概30个来回,每个月至少有两三万的收入。乖乖,春子要发大财了。

    父亲再出门时,明显感觉到了乡亲们的目光跟先前有很大的不同,见了面也没有过去的热乎劲了。

    春子也有类似的体会,乡亲们的眼神。较之以往,少了温度,少了情谊,多了冷冰冰,多了敌意。有时当着他的面,指鸡子骂狗,话也说得难听。

    “报应,报应啊。”父亲没少这样哀叹。儿大不由爹,父亲干生气也没办法。

    一年后,村里来了一支建筑队,在小河上架起了一座桥。

    没有人再坐船了。春子的小船、竹篙和蓑衣真的成了文物。有村民还幸灾乐祸的,见到春子,还假惺惺地关心,说有了桥,春子要失业了。春子淡淡一笑,没有说话,没有一点失落的样子

    当桥竣工那天起,春子又到外地打工去了。那天,父亲忍不住告诉老村长,说那座小桥是春子出资修建的。

    老村长的嘴巴半天没合拢,然后哈哈一笑,末了说了一句:“狗东西春子。”

    “狗东西春子。”父亲自言自语重复了一句,然后嘿嘿呵呵地笑了。

    1. (1) 春子把“传家宝”丢了吗?请结合小说的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2. (2) 小说结尾,村长和父亲都骂了句“狗东西春子”,请说说他们不同的心理。
    3. (3) 父亲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4. (4) 老村长和几个村民到春子家喝酒的情节,可否删去?请根据文章内容说说理由。
九、语言应用(共12分)
  • 13. 短视频,作为一种网络传播主流,已融入我们的生活。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 (1) 阅读下列材料,请分条概括“短视频”快速兴起的原因。(每条不超过10个字,不计标点符号)

      【材料一】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零碎的短时间,如候车、等人、睡前、吃饭、排队、小憩……短小精悍、可随时开始又随时停止观看的短视频,有效地迎合了人们在生活碎片化时间里接受信息的需求。调查显示,短纪录片、网红IP、草根恶搞、情景短剧、技能分享、街头采访、创意剪辑等众多题材满足了绝大多数观众的需求,这些短视频融合文字、图片、声音于一体,表达形象直观,让观众不用思考,轻松接受。传媒平台为了迎合受众,利用大数据,根据每一位用户的观看喜好,为他们精准推送个性化内容。这更增强了用户的短视频观看黏度,提升了短视频传播效果,使受众观看短视频产生较强依赖。手机视频拍摄和剪辑技术发展迅速,像小影、爱奇艺、优拍等手机视频拍摄与制作软件越来越多。用户可以便捷地拍摄、剪辑、上传、分享自己的短视频作品,参与积极性高。

    2. (2) 下面是一则短视频引发的评述,从语意连贯和表意准确来看,有四处错误。请将错误句序号和修改后的内容,写在相应的横线处。

      【材料二】2020年11月,四川甘孜理塘县的小伙子丁真,在网上发布了一段不到10秒的自拍短视频,之后意外爆火网络。①因为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动作而走红的不在小数 , 但像丁真这样引发大规模的网络热潮,②却也常见。④这次丁真火得似乎有些不同。丁真爆火不仅因为人们对美和自然的向往,而且因为人帅。甘孜州的每个县都各具特色、风情浓郁;“天空之城”理塘,近年来已成为自驾游客的天堂,这是具备了火的基础。⑥怎样让这把“火”不要烧得太旺呢?短期我们是可以借丁真的热度的。据报道,随着丁真引发的“抢人大战”,甘孜的旅游热度也陡升。丁真之火带动甘孜理塘走红,⑥我们就要长期只“火”这一把。四川的旅游资源是搬不走的独特、稀缺资源,一定要利用好,从而推动四川高质量发展。

      A.错误句:修改为:

      B.错误句:修改为:

      C.错误句:修改为:

      D.错误句:修改为:

    3. (3) 九年级的小楠同学,天天沉迷于那些她喜欢的短视频,成绩越来越差,家长和老师都为她着急。作为同学,请你结合上面【材料一】中的相关信息,劝说她好好学习,不要沉迷短视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